抓住急救黄金时段脑梗死3小时内溶栓
抓住急救黄金时段脑梗死3小时内溶栓
数据显示,全球每6秒中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或永久致残。温新华告诉记者,脑卒中一般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前者占70%~80%。脑梗死发生后3小时内尤其关键,如果及时送医并接受溶栓药物治疗,42%的病人能恢复工作或自理能力。一旦超过3小时可能错过最佳时机,脑组织可能缺血时间过长,易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如果发现家人出现言语不清、肢体轻瘫或发麻等类似脑卒中的迹象时,必须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让病人保持平卧(如果病人出现喷射状呕吐,就应保持侧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切勿大声叫醒或猛烈摇动患者。在不能明确诊断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前,不要急于用药,两者用药完全不同,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这对止血或降低脑压都有好处。值得提醒的是,即使发病超过3小时也完全没必要气馁,只要及时送医,医生定会竭力诊治,早一分钟到医院就多一分希望。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急救措施:
发生疑似急性缺血性胸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并尽早向急救中心呼救。对无禁忌证的ACS 患者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每5分钟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1.5mg。
对于STEMI患者,采用溶栓或介入治疗(PCI)方式尽可能早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STEMI的治疗
(一)住院后初始处理
所有STEMI患者到院后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伴有严重低氧血症者,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镇痛治疗。
(二)溶栓治疗
STEMI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但由于能开展直接PCI的医院不多,当前尚难以普遍应用。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静脉溶栓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获益。发病12-24h内,如果仍有持续或间断的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有效。STEMI发生后,血管开通时间越早,则挽救的心肌越多。目标是在救护车到达的30min内开始溶栓。
脑梗塞病的治疗是什么
1、溶栓治疗“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塞,时间至关重要,而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很窄,救治的关键是能否在发病的最初的3-6小时内得到正确的溶栓治疗(在发病的3-6小时内称超早期溶栓),可以拯救缺血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已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发病 3h 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静脉溶栓疗法,不仅显著减少了患者死亡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还大大改善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对脑 CT 无明显低密度改变、意识清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h 之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① 尿激酶:100 万 IU ~150 万 IU,溶于生理盐水 100~200ml 中,持续静滴 30min。② rtPA:剂量为 0.9mg/kg ( 最大剂量 90mg),先静脉推注 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min 滴完。溶栓治疗疗效固然明显,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用,要注意适应症为:年龄 18~75 岁;发病在 6h 以内,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 1 小时,且比较严重;脑 CT 已排除颅内出血。 而有颅内出血;近 3 个月有心肌梗死史 ;已口服抗凝药,且 INR>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100,000/mm3,血糖<2 7mmol="" l="" 50mg="">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者均忌用。溶栓治疗后 24 小时内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 小时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 300mg/d,共 10 天,以后改为维持量50~100mg/d。 不要太早放置鼻胃管、导尿管或动脉内测压导管。临床上要注意超过时间窗溶栓多不会增加治疗效果,且会增加再灌注损伤和出血并发症,不宜溶栓,恢复期患者应禁用溶栓治疗。2、降纤治疗很多证据显示脑梗塞急性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滞增高。蛇毒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尚有增加纤溶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更适用于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脑梗塞早期(特别是 12 小时以内)可选用降纤治疗。① 巴曲酶巴曲酶可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急性脑梗塞症状改善快,不良反应轻,但亦应注意出血倾向。② 降纤酶可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并减少卒中的复发率,发病 6 小时内效果更佳。值得注意的是纤维蛋白原降至 130mg/dl 以下时增加了出血倾向。③其他降纤制剂 :蚓激酶、蕲蛇酶等。
脑梗塞后3-6小时溶栓的黄金时间
脑梗塞后3-6小时,溶栓的“黄金时间”
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的一种,约占中风患者的80%左右。
对于脑梗塞,目前国际一致公认的治疗方法有卒中单元(即综合处理)和溶栓疗法两种,其中溶栓疗法可促使病人快速恢复。
溶栓疗法:
就是通过药物使血管内血栓溶解,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从而使血流受阻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脑所支配的肢体恢复正常。溶栓疗法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两种,静脉溶栓是通过静脉输液用药,动脉溶栓则是从患者股动脉插入一根细导管直达大脑动脉栓塞部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辅助下,清晰地找到栓子堵塞的具体部位,然后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栓中心溶解血栓。但在临床上,能如期溶栓的脑梗塞病人不到一成,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患者没有把握好脑梗塞的时间窗(发病以后的时间长度),溶栓治疗只有在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之前进行才有意义,这个时间限定在发病后3-6小时内。在脑血管堵塞3-6小时以内,血管再通,血液供应恢复,脑细胞还不至于坏死,那么瘫痪的肢体就可能迅速恢复正常。假若超过6小时,部分脑细胞就会坏死;超过12小时,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因此,若能在脑梗塞发生后的3-6小时内施行溶栓治疗,则能事半功倍,这也是脑梗塞治疗的“黄金时间”。
当病人出现走路不稳、一边倒,一侧肢体感觉迟钝,口齿不灵、发音不清等症状时,一定要马上去条件好的大医院,最好通过急诊入院。因为在急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完成CT、脑血管造影等诊疗措施,进而对适合溶栓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3-6小时内发病的脑梗塞病人都能够施行溶栓治疗。对于某些患者,如既往有脑出血病史、发病时年龄太大或血压太高等,溶栓治疗很可能会造成脑梗塞部位出血等危险,若掌握不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该治疗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
心脏病如何把握黄金救援时间
猝死如何把握急救黄金时间?
而年轻朋友们身边有人发生了心脏病猝死,一定要抓紧“黄金两分钟”进行急救,有超过一半的几率就患者救活。具体施救方法是:
首先将患者置于平卧体位,检查患者是否还有意识,如果患者没有答应也没有心跳了,要对着心前区附近猛锤一两拳,刺激心脏重新跳动。
另外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配合进行胸部按压。平均每分钟要有规律地按压100次,捏着患者鼻子进行人工呼吸6~7次。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时不能太过用力,免得将患者的胸骨按断。
最后要及时通知急救人员到场急救,毕竟,上述急救措施都是为了急救人员到场急救争取时间,所以不能耽误宝贵的时间。
抓住救治中风的黄金时间
3-6小时,溶栓的“黄金时间”
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的一种,约占中风患者的80%左右。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塞病人达250万。此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征,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对于脑梗塞,目前国际一致公认的治疗方法有卒中单元(即综合处理)和溶栓疗法两种,其中溶栓疗法可促使病人快速恢复。
所谓溶栓疗法就是通过药物使血管内血栓溶解,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从而使血流受阻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脑所支配的肢体恢复正常。溶栓疗法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两种,静脉溶栓是通过静脉输液用药,动脉溶栓则是从患者股动脉插入一根细导管直达大脑动脉栓塞部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辅助下,清晰地找到栓子堵塞的具体部位,然后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栓中心溶解血栓。但在临床上,能如期溶栓的脑梗塞病人不到一成,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们的就医观念导致很多患者没有把握好脑梗塞的时间窗(发病以后的时间长度),溶栓治疗只有在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之前进行才有意义,这个时间限定在发病后3-6小时内。在脑血管堵塞3-6小时以内,血管再通,血液供应恢复,脑细胞还不至于坏死,那么瘫痪的肢体就可能迅速恢复正常。假若超过6小时,部分脑细胞就会坏死;超过12小时,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因此,若能在脑梗塞发生后的3-6小时内施行溶栓治疗,则能事半功倍,这也是脑梗塞治疗的“黄金时间”。
张雄强调,当病人出现走路不稳、一边倒,一侧肢体感觉迟钝,口齿不灵、发音不清等症状时,一定要马上去条件好的大医院,最好通过急诊入院。因为在急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完成CT、脑血管造影等诊疗措施,进而对适合溶栓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3-6小时内发病的脑梗塞病人都能够施行溶栓治疗。对于某些患者,如既往有脑出血病史、发病时年龄太大或血压太高等,溶栓治疗很可能会造成脑梗塞部位出血等危险,若掌握不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该治疗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
血栓都可以溶解吗
血栓有部分是可以溶解的,比如脑血栓,如果在黄金时间六个小时内能到医院就诊得到有一个溶栓的机会,它是有机会溶栓治疗取血栓解除的,另外比如下肢静脉的血栓,它放了滤网也可以进行溶栓的治疗,所以血栓是有机会去溶解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血栓都能溶解。
脑梗塞病的治疗是什么
1、溶栓治疗
“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塞,时间至关重要,而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时间窗很窄,救治的关键是能否在发病的最初的3-6小时内得到正确的溶栓治疗(在发病的3-6小时内称超早期溶栓),可以拯救缺血脑组织,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已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发病 3h 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的静脉溶栓疗法,不仅显著减少了患者死亡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还大大改善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对脑 CT 无明显低密度改变、意识清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h 之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① 尿激酶:100 万 IU ~150 万 IU,溶于生理盐水 100~200ml 中,持续静滴 30min。
② rtPA:剂量为 0.9mg/kg ( 最大剂量 90mg),先静脉推注 10% (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min 滴完。
溶栓治疗疗效固然明显,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用,要注意适应症为:年龄 18~75 岁;发病在 6h 以内,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 1 小时,且比较严重;脑 CT 已排除颅内出血。 而有颅内出血;近 3 个月有心肌梗死史 ;已口服抗凝药,且 INR>1.5;48 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100,000/mm3,血糖<2.7mmol/L(50mg); 以及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者均忌用。
溶栓治疗后 24 小时内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24 小时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 300mg/d,共 10 天,以后改为维持量50~100mg/d。 不要太早放置鼻胃管、导尿管或动脉内测压导管。临床上要注意超过时间窗溶栓多不会增加治疗效果,且会增加再灌注损伤和出血并发症,不宜溶栓,恢复期患者应禁用溶栓治疗。
2、降纤治疗
很多证据显示脑梗塞急性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滞增高。蛇毒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尚有增加纤溶活性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更适用于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脑梗塞早期(特别是 12 小时以内)可选用降纤治疗。
① 巴曲酶
巴曲酶可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急性脑梗塞症状改善快,不良反应轻,但亦应注意出血倾向。
② 降纤酶
可有效地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并减少卒中的复发率,发病 6 小时内效果更佳。值得注意的是纤维蛋白原降至 130mg/dl 以下时增加了出血倾向。
③其他降纤制剂 :蚓激酶、蕲蛇酶等。
脑血栓溶栓怎么办
1.药物治疗
急性期药物治疗原则。
(1)超早期治疗首先使公众提高脑卒中的急症和急救意识了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病后立即就诊,若无禁忌证,力争在3~6小时治疗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并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挽救缺血半暗带。
(2)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年龄、缺血性卒中类型、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适当的治疗.
(3)防治并发症如感染、脑心综合征、下丘脑损伤、卒中后焦虑或抑郁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等.
2.外科治疗
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有严重脑水肿占位效应和脑疝形成征象者,可行开颅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导致病情恶化的病人通过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术可以挽救生命。
3.康复治疗
应早期进行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针对性体能和技能训练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重返社会。
4、预后脑血栓形成比脑出血的病死率低而致残率高。
随年龄增长病死率明显上升,平均病死率为25%左右,常见死因是脑疝、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幸存者中病残率亦较高,大约20%的幸存者在1~2年内再次复发。所以一旦得了脑血栓,一定要终生服药预防复发,并且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怎样识别中风的前兆
手麻没在意,竟中风偏瘫
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约250万,其中约有2/3的人最终残疾或死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对中风缺乏认识,抢救不及时。
多一分钟,脑细胞死190万个
人中风后,每拖延一分钟,其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就会死亡190万个,每耽搁一小时,大脑就会因缺氧而变老3.6年。
最为关键的是,脑细胞并无再生能力。也就是说,那些细胞一旦死亡,后续的任何抢救,都无法使之死而复生。这就是那些患者为何会长久地留有后遗症的原因。
中风分两类:脑梗死和脑出血
在中国,70%—80%的中风属于脑梗死。脑梗死病人送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第一时间给病人做血管溶栓,疏通闭塞的脑血管,以减少脑梗死致残。这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有效的方法。
对于一些大的脑梗死,还可以采用介入治疗。即,将一根细如头发的导丝,放到脑血管中,置入支架,把导致血管梗死的血栓直接拉出来。
脑梗死的抢救,则强调‘黄金三小时’,也就是从出现症状到完成抢救,控制在3个小时内,而且越早越好。
3小时,一点都不充裕
3小时看似时间很充裕,但实际,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所有的脑梗死病人中,只有20%能在3小时内赶到医院。这20%里面,接受溶栓治疗的,也只有9~10%。
中风先兆:一侧肢体麻木
网络盛传脑梗死有八个先兆:“眼前突然发黑,哈欠不断、短暂头晕、肢体麻木、流鼻血、原因不明的跌跤、精神改变”。这些有一定道理,但缺乏临床依据。
真正的中风先兆,是“短暂性脑缺血”,也叫“小中风”。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说话不清、眩晕、复视、声嘶、偏盲等,但往往持续几分钟后就自然缓解。及时诊断处理,能预防中风出现。
遗憾的是,只有15-30%的病人出现小中风,它常常也被忽略。出现小中风,要立即到急诊处理。
心肌梗塞治疗
1、溶栓治疗: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2、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该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旨在应用特制的球囊导管扩张刚堵塞的血管使之再通,使缺血心肌获得再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成功的病例,堵塞的冠状动脉出现再通,胸痛消失,心电图迅速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若无溶栓的禁忌,应首选溶栓治疗,在溶栓失败或溶栓后残余高度狭窄有PTCA适应证的患者,则可择期进行PTCA.对有溶栓禁忌或左室功能严重失调,出现低血压、休克,可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支持下争取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3、抗凝疗法:广泛的心肌梗塞或梗塞范围在扩大,可考虑应用。如有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新近手术创口未愈,活动性溃疡病,应禁用。用肝素50mg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共2日,控制凝血时间在20-30分钟内,与此同时口服双香豆素首剂200mg,第2日100mg,以后每日25-75mg维持。也可用华法令首剂15-20mg,第2日5-10mg,以后每日2.5-5mg维持。使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的两倍左右,疗程至少4周。治疗期中如发生出血应立即中止抗凝治疗,由肝素引起者用等量鱼精蛋白静脉滴注,双香豆素类引起者用维生素K1静脉注射,每次20mg。
4、β受体阻滞剂: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可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灌注。
5、钙拮抗剂:异搏定、硝苯吡啶对预防或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保护心肌有一定作用。
脑血栓介入治疗方法
(一)静脉溶栓:以往都是内科药物溶栓治疗,要求发病6小时内,最好是3.5小时内静脉点滴溶栓药物治疗。但是静脉溶栓血管溶通率低,只有大约30%,大部分病人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脑出血的风险很高。一旦发生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二)介入动脉内溶栓:是将一根非常细而且柔软的导管经大腿根部动脉插入脑血栓内,经导管注射溶栓药物,使得溶栓药物直接与血栓接触,增加血栓内药物浓度,血栓直接溶解,血管溶通率增加,减少了溶栓药量,降低了脑出血风险。动脉内溶栓最好的时机是发病后6小时内,椎基底动脉血栓可以延长至12小时。
.(三)介入动脉内取栓术:将专用的取栓装置经大腿根部动脉送到血栓处,取栓装置抓住血栓,将其取出体外,血管立即再通,血管开通率达到90%以上,不用溶栓药物,最大限度降低脑出血风险。动脉内取栓要求越早越好,最好是在发病8小时内进行,减少脑功能的损害。由于椎基底动脉血栓危害更大,常会造成病人死亡,可将取栓时间延长至12-24小时。
看了上文,相信你已经知道脑血栓介入治疗方法有哪些了吧!相当一部分脑血栓患者,虽然抢救回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给家人带来了巨大负担,使美好的家庭蒙上阴影。所以,对于家长有老人,或者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别是饮食的健康,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