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奶嘴怎么消毒

奶嘴怎么消毒

煮沸消毒法:1、准备一个不锈钢的煮锅,里面装满了冷水,水的深度,要能完全覆盖所有已经清洗过的喂奶用具。(不锈钢锅须消毒奶瓶跟奶嘴专用,不可与家中其他烹调食物混用)

2、如果是玻璃的奶嘴可与冷水一起放入锅中,等水烧开后5~10分钟再放入奶嘴、瓶盖等塑胶制品,盖上锅盖再煮2~3分钟后关火,等到水稍凉后,再用消毒过的奶瓶夹取出奶嘴、瓶盖,待干了之后再套回奶瓶上备用。若是塑胶的奶瓶,则要等水烧开之后,再将奶瓶、奶嘴、奶瓶盖一起放入锅中消毒,约再煮3~5分钟即可,最后以消毒过的奶瓶夹夹起所有的食具,并置于干净通风处,倒扣沥干。

3、要提醒的是,塑胶制成的食具,都不宜煮久,所以建议在水滚后再放入,煮3~5分钟即可,否则很容易变质。也可以注意奶瓶上的耐温标示,如果不耐高温最好使用蒸汽锅消毒。

蒸气锅消毒法:市面上有多种功能、品牌的电动蒸汽锅,家长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消毒的方式只霭要遵照说明书操作,就可以达到消毒喂奶用具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使用蒸汽锅消毒前,仍先将所有的奶瓶、奶嘴、奶瓶盖等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再一起放入,按上开关,待其消毒完毕,会自动切断电源。

宝宝的奶瓶消毒完成后,应将留在瓶身内的水彻底倒净,之后倒扣沥干,并以消毒过的奶瓶夹,将消毒过的奶瓶、奶嘴、奶瓶盖等,夹放置通风、干净处放凉备用,并盖上纱布或盖子。此外,若于消毒24小时后仍旧没有使用奶瓶,就需重新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细菌滋生。宝宝每次喝完奶后,妈妈可以先用奶瓶刷将奶瓶清洗干净,搜集放置于奶瓶架上晾干,待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或消毒锅可容纳的大小,再一起进行消毒工作。妈妈们一次必须准备很多支奶瓶,才足以应付宝宝一天所需。将清洗后的奶瓶盛上清水放入微波炉,打开高火10分钟即可。切不可将奶头及连接盖放入微波炉,以免变形、损坏。妈妈们还可以选择奶瓶清洗剂来清洗奶瓶,这样子会更快捷,更高效,更安全。

安抚奶嘴怎么消毒

因为安抚奶嘴直接会接触到孩子的口腔,所以说消毒方法的选择也应该注重因为只有这样子才可以达到消毒的作用,但是又不会威胁到孩子的一个健康,下面我们就详细的去介绍一下安抚奶嘴的消毒方法,

给安抚奶嘴消毒时,不要使用清洁剂,哪怕标明是纯天然的,里面通常会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应该使用天然的安全的消毒方式来消毒。最推荐的方式就是用高温消毒了,这样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沸水消毒,一种是蒸汽消毒。

沸水消毒是将水煮到沸腾,放入安抚奶嘴,过几分钟后捞出就可以了,这是通过沸水的高温消毒的。蒸汽消毒就是将安抚奶嘴放入蒸汽锅内,按照上面的流程,将安抚奶嘴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倒入清水,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就可以消毒了,这是同事高温水蒸气的方式来消毒的。

第一、安抚奶嘴的材料最好选择硅胶和矽胶,这两种材质的柔韧性高,放到嘴里非常舒适,不会咬坏后吞咽下去。

第二、安抚奶嘴最好时一个整体,防止因为部件脱落,而让宝宝误食。

第三、透气性要好、形状要逼真。宝宝含在嘴里,不影响正常的呼吸,能迅速稳定宝宝的情绪。

从这些介绍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安抚奶嘴的消毒问题也是需要家长们引起重视的,为安抚奶嘴是否可以做到健康安全消毒,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个健康,所以说希望家长们对于这个问题也应该重视。

家长谨记奶嘴的4种潜在危害

1.疏远母子关系。调研显示,经常使用奶嘴的婴儿会习惯这种触感,渐渐厌烦吮吸母乳,最后只接受奶瓶,这样不利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亲密联系。

2.可能引起窒息。美国医院的小儿科不建议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用奶嘴。如果使用目的是为帮助婴儿睡眠,待婴儿睡着后最好取下,以免导致窒息。

3.可能诱发急性中耳炎。若奶嘴消毒不彻底或保管不当,沾染病菌后会经婴儿口鼻进入耳部,诱发急性中耳炎。芬兰奥卢大学附属医院对500名出生6~18个月的婴儿进行对比调查发现,半岁以后继续用奶嘴,可能诱发急性中耳炎。

4.影响牙齿健康。小儿进入乳牙萌生阶段(一般为1岁)后,奶嘴对于口腔来讲是异物,长期持续使用会压迫刺激萌生的乳牙,引起咬合不良和齿列不正等口腔问题。

因此,建议新手父母们,尽量母乳喂养,减少使用奶嘴。

全硅胶奶瓶怎么消毒

一、硅胶奶瓶消毒

消毒锅消毒法

宝宝满7个月基本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因此要换安全耐摔材质的奶瓶,硅胶奶瓶比较适合。而且这时候宝宝食量较大,妈妈工作也变得繁忙,一天可能会积攒好几个奶瓶要清洗。要省时省心就最好备一个奶瓶消毒锅了。

自带烘干功能的奶瓶消毒锅不太适宜用于硅胶奶瓶的消毒,烘干时间较长,整个过程需要约1个小时,温度太高就会令奶瓶受损、变形。紫外线消毒锅价格虽然较高,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杀菌也比蒸汽消毒锅要彻底。

二、硅胶奶嘴消毒

1、普通清洗

A.将每件器具清洗干净,奶嘴要里里外外都洗干净才能进行进一步消毒。

B.餐后将奶嘴及配件彻底洗净。

C.将奶嘴里外洗刷干净。

D.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需要特别留意清洗奶嘴孔,并用水冲过洞孔,确保没有食物残余。

E.所有器具最少每天消毒一次,最好在早上进行。

F.所有器具都清洗干净后便可进行消毒。推荐阅读:婴儿奶瓶怎么消毒 先用清洁剂清洗

2、沸水消毒

在消毒婴儿奶嘴前,有必要先用温水将奶嘴冲刷洁净。再用沸水消毒奶嘴,通常在水欢娱后,煮两三分钟即可。

注意:硅胶奶嘴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无异味,可耐120℃蒸煮。

三、使用奶嘴前要注意卫生和消毒

1、在每次使用之前,请在沸水中煮安抚奶嘴5分钟,或者放在自杀菌奶瓶中或者蒸汽消毒器中消毒,消毒后晾凉,轻轻地将水挤出。

2、不要用任何消毒剂和洗涤剂清洗安抚奶嘴。

3、在每次使用之前用温水彻底清洗,并定期消毒。安抚奶嘴要放在干燥,清洁密封的盒子里。

4、为了您宝宝的安全和卫生,至少2个月更换一次硅胶奶嘴。

安抚奶嘴消毒方法 蒸汽锅消毒

消毒最彻底、全面的方法是蒸汽消毒锅。利用高温蒸汽可以消灭99.9%的有害细菌,同时,也能避免对奶嘴的损害。市面上有多种功能、品牌的婴儿用品消毒器、电动蒸汽锅;家长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遵照说明书操作,将奶嘴清洗干净后,放入蒸汽锅内,按上开关,即可轻松消毒了,消毒完毕,会自动切断电源,待下次使用时,再拿出。

奶瓶多久消毒一次?你做对了吗? 不可忽略的消毒步骤

由于新生宝宝免疫系统不健全,容易被细菌侵入,所以在对奶瓶、奶嘴洗干净后,别忘了进行消毒。奶瓶是奶粉喂养的宝宝每天频繁接触的物品,宝宝的免疫力低,那么奶瓶的消毒工作就很重要啦!接下来详细讲一下奶瓶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有很多种,但必须依照奶瓶材质来选择消毒方式。常见的奶瓶、奶嘴消毒方法主要是煮沸法和烘干式蒸汽消毒法。

1、煮沸法

把奶瓶、奶嘴洗净后直接投入沸水不锈钢锅中,水量没过奶瓶,先煮奶瓶10~15分钟后,再放入奶嘴煮3~5分钟。待冷却后用消毒过的奶瓶夹取出,在干净通风处沥干即可。 不过要注意的是,煮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时间,奶嘴不要煮时间过长,会导致老化。尤其是塑胶奶瓶,要注意是否能沸水煮,最好使用蒸汽消毒法。

相关器具:不锈钢锅、夹子、干净器皿。

2、蒸汽消毒法

妈妈想从时间守候中“解放”出来,蒸汽消毒器来帮忙。只要把奶瓶、奶嘴、奶瓶盖洗净后放入消毒器,按上开关,9分钟后就能消毒干净。值得一提的是,蒸汽消毒器便于携带,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均能搞定奶瓶消毒事宜。

相关器具: 蒸汽消毒器。

3、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可破坏细菌结构,达到杀菌的效果,所以不需要加水,消毒完成后,同时有烘干的功用。

4、微波消毒

将清洗后的奶瓶瓶身盛上清水放入微波炉,打开高段火10分钟即可。切记不可将奶头及连接盖放入微波炉,以免变形、损坏。

奶嘴的消毒要比奶瓶瓶身来的精细些,一起来看看奶嘴的消毒方法。橡胶奶嘴会有一股难以消除的橡胶味,在100℃高温时易变形;硅胶奶嘴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无异味,可耐120℃蒸煮。

1、沸水消毒:消毒奶嘴前,必须先用温水将奶嘴洗净后再用沸水消毒奶嘴。一般在水沸腾后,再煮个两三分钟即可。

2、蒸汽消毒:目前最有效最好用的方法之一,奶嘴在95℃-97℃的水蒸气蒸上12-15分钟就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致病细菌,且不会破坏奶嘴的材质。

干净不等于无菌,正常生活空间中含有的少量细菌,有利于宝宝免疫的发育和成熟。而且,过多的煮沸消毒和高温蒸汽消毒会加速奶瓶的老化。因此,没有必要过度消毒,否则宝宝的肠胃以后很难适应外来的食物,一天一消毒就可以了。

刚买的塑料奶瓶怎么消毒

奶瓶消毒。奶瓶是为新生儿喂奶不可缺少的用具。为了新生儿的健康,必须要在新生儿每次吃奶之后将奶瓶进行清洗和消毒,以消灭残留在奶瓶里的细菌。具体步骤和做法是:先将奶瓶用水冲净,然后分别洗一下奶嘴和瓶身,用一把小刷子把残余物刷净。将奶嘴翻转过来,看看吸孔有没有堵塞。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给奶瓶和奶嘴消毒。消毒时,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煮沸消毒法。将奶瓶和其他喂奶的用具放入深锅,完全浸在水中,然后煮沸5分钟。用消毒剂消毒。将奶瓶和其他喂奶的用具放入一个大容器中,加水浸过其高度,放入消毒剂(固体或液体均可),浸泡30分钟。

蒸汽消毒机消毒。这是一种电动设备,只需加入水就可产生足够的蒸汽为奶瓶消毒,大约需要10分钟。

微波消毒装置。这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可放入微波炉的蒸汽装置。消毒大约需要5分钟。但使用前必须先确定奶瓶和其他用具可以用微波消毒时,方可使用。

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婴儿用品清洁不当所致

如果家长忽略宝宝用品的清洁与消毒,也会导致鹅口疮,如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玩具、毛巾等,些和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奶嘴怎么清洗 自制消毒液

家长带宝宝外出时,应如何给宝宝消毒奶嘴呢?这时自制奶嘴消毒液就派上用场了,建议妈妈们,去药房买90%-95%的药用酒精,取一个喷瓶,先倒入4/5的酒精,再倒入1/5的水,就配成70-75%的酒精了。

出门时随身带着,万一宝宝的奶嘴脏了,就用水把奶嘴洗干净,拿出酒精喷瓶将奶嘴完整喷一遍,完后甩掉酒精,让奶嘴自然干燥,这样就完成杀菌,要用时再用开水冲一下即可。

相关推荐

鹅口疮病因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早产宝贝易发腹泻3个原因

1.病从口入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贝,如果奶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或妈咪没有洗手就护理宝贝,都很容易造成宝贝的肠道感染细菌或病毒。 2.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引起 早产宝贝患了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宝贝腹泻。 3.消化道功能紊乱 如果配方奶冲配不当或宝贝受凉,就会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奶嘴不干净警惕宝宝长鹅口疮

宝宝长鹅口疮的原因 鹅口疮通常有以下几种传染途径,其一是喂养婴儿的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洁都可能是感染的来源。其二是婴儿接触到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婴儿通常在半岁左右的时候开始长牙,此时牙床有可能产生轻度痒痛、胀痛的感觉,于是咬自己的手指或玩具,这样很容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宝宝长鹅口疮怎么办 1、应注意其口腔清洁和周边环境卫生,妈妈要对自己的乳头,婴儿能够接触到的玩具、用品及时进行杀菌消毒。 2、保证足够营养,注意补给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 3、如果宝

宝宝大便不成形是怎么回事

1、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一般都不成型,只要如果宝宝没有上述伴随的症状发生,妈妈就不用过于担心,这属于生理性腹泻,并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2、宝宝胃肠道感染:可能是妈妈哺乳的时候乳头不卫生,或者吃奶粉的宝宝奶瓶奶嘴消毒不够彻底。 3、宝宝腹部着凉:宝宝腹部着凉会使宝宝的大便里出现大量的泡沫,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 4、宝宝有其他部位感染:脐部等皮肤感染所致的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大便不成型。

新生儿鹅口疮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宝宝鹅口疮的原因有哪些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鹅口疮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白色念珠菌属于真菌,是众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真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真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

鹅口疮引起的原因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鹅口疮是怎么来的

接触感染(30%): 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消毒不彻底(25%):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由此可见,平时不注意清洁是患病的一大原因。 长期服用抗菌素(20%): 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