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生黄芪等四味药代茶饮可预防感冒

生黄芪等四味药代茶饮可预防感冒

11月7日已进入立冬时节。这预示着真正的严寒考验即将到来。接踵而来的还有流感病毒的侵袭。这个冬天,意欲和感冒“分道扬镳”的人不妨看看由各位专家提供的预防和选药的小窍门。

■预防篇

体弱者远离感冒小偏方

随着寒冷冬天的临近,近一个月前往医院就诊的感冒病人逐渐增多。年轻力壮的感冒患者吃些药、多喝水,一般过上一周左右就会好,但如果是体弱的老年人或抵抗力较差的人,普通感冒也会如临大敌。比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感冒后很容易出现急性发作,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慢性鼻炎患者,也会成为感冒的直接受害者,鼻炎复发及加重;心脏病患者由于感冒加重病情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再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感冒更是加重其病情的一大原因。所以,要远离感冒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种预防感冒的方法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如果你是火力壮、抵抗力好的年轻人倒是可以尝试将此法当作寒冬前的“热身锻炼”。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抵抗力较弱的人反倒应该采取相反的方式,即做好保暖、进行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以及适当进行有预防感冒辅助功效的养生“药疗”,才有可能拒感冒于千里之外。这里就给大家提供一个有助于益气固表的小方子,可大大提高机体抵御严寒的能力及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侵袭的机会。

药方

生黄芪30g白术45g防风15g知母30g

服用方法:

将以上4味药物打碎装胶囊,一次4粒,一天2-3次;或将四味药取少量,代茶频饮。

功效:

生黄芪: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其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生黄芪固表之力尤为突出。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与生黄芪共建益气固表之功。

防风:《药类法象》中记载:“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其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知母:《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则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是以愚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故针对目前气候及饮食习惯,湿热或阳热体质者偏多,佐以知母以制约黄芪之热,全方共奏益气固表之功用。

男人盗汗怎么办 男人盗汗喝药茶调养

红枣黄芪茶:红枣6枚,黄芪15克,将两者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以益气固表,适宜于改善气虚盗汗,汗后怕冷等现象。

乌梅枣麦茶: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将所有食材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滋阴敛汗,适宜于改善阴虚盗汗,汗止心烦口渴等现象。

产后恢复吃什么比较好 黄芪茶

原料:生黄芪1两,大枣10个。

制作:两味药加开水煎煮30分钟后温服,可反复煎泡代茶饮用。

功效:具有止汗、提神、消除疲劳、防止外感等作用。黄芪本身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适用于面色不华、疲乏无力、气短、出汗等症状。

紫苏叶怎么吃 紫苏茶促肠蠕动

取紫苏叶6克洗净沥水,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放入白糖当茶饮。可预防感冒,胸腹胀满等病症。

西洋参和什么搭配最好 黄芪和西洋参搭配

功效:西洋参跟黄芪都有补气益气作用,黄芪可以补充气血、增强抵抗力。适合用于气阴两虚的人群及抵抗力低的人群,增强人体各项机能,少受病毒侵犯,预防感冒。

食用方法:西洋参、黄芪各10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远离感冒的烦扰

生黄芪30g 白术45g 防风15g 知母30g

以上4味药物打碎装胶囊,一次4粒,一天2-3次

或以上四味药取少量,代茶频饮

生黄芪: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其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生黄芪固表之力尤为突出。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与生黄芪共建益气固表之功。

防风:《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其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知母:《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则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是以愚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故针对目前气候及饮食习惯,湿热或阳热体质者偏多,佐以知母以制约黄芪之热,全方共奏益气固表之功用。

故以此小方来益气固表,可大大提高机体抵御严寒的能力及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侵袭的机会!

玉屏风散是怎样预防感冒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种汤药,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它的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

这种汤药叫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以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药膳而不是汤药。

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做起来并不麻烦,方法是:

1.先准备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

2.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将牛肉捞起,在凉水里过一下。

3.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将洗净的黄芪、白术、防风、红枣放进锅里,搅拌均匀,再用大火煎煮半小时。

4.把煮好的牛肉块,放入已经煮了半个小时的药汤锅里,改用小火再炖两小时,直到牛肉熟透。

5.将黄芪、防风、白术从汤中捞出,加入适量盐、葱、姜继续用大火再煮8分钟,放少许味精,防风黄芪牛肉汤就做好了。

这道药膳能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喝一次,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预防感冒。

另外,由于黄芪具有增强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平时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也能有较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不过,程博士提醒,药膳只作预防用,如果已患了感冒,还是吃玉屏风散效果更好。

中药预防感冒,就用这两味中药! 预防感冒用黄芪

黄芪是一味传统中药,性温味甘,归肺、脾、肝、肾经,对于阳气虚弱、阴虚盗汗、气虚衰弱的人有良好的补益功效,因体虚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适当服用黄芪可补虚增强免疫力,同时,现代医学也证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黄芪行气活血,而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酸,二者结合能让人体内五脏运行顺畅。

【材料】花生100克、去核红枣100克、黄芪20克;

【做法】将花生、大枣、黄芪一同放入锅中进行熬制,女性经期后食用。

中医认为感冒属于外感病邪,治疗的手段是驱赶寒邪,此时若再服用补气固表、滋补肝肾的黄芪,不利于寒邪发散,反而“火上浇油”,感冒就更不容易好了。因此,若是在感冒期间,就不要再用黄芪了,尤其是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等实症。

经常感冒可以喝茶吗

感冒的防治要使自己有强健的体魄还有加上一定的调养方法。。

平常尽量饮用姜茶法,以生姜、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能有效地防治感冒,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也可预防感冒。还有要经常锻炼自己的身体,卧室要经常通风。

中医教你如何有效补气

一要加强锻炼,越不运动,体质会越差,运动能让身体被动地兴奋,对体质改善很有帮助;

二是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合适的保健中药是黄芪,可以用黄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黄芪炖鸡、煨汤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气虚体质常用的中药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只有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没什么副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颈椎病、周围神经损伤、便秘、坐骨神经痛、痤疮等病。另一个方子“玉屏风散”含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每天适当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气虚体质,还能治疗和预防气虚感冒。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气虚要用人参,这其实是个误区。人参更适用于消耗性疾病后期的病人,他们体质十分虚弱,属于元气虚衰,即虚在里。而黄芪治疗的气虚是虚在肌肤,二者大不相同。

山药苡仁茶

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

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四神汤

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黄芪可以和什么一起泡水喝 黄芪枸杞泡水益气养肝

材料:黄芪50克,枸杞子,菊花各25克,红枣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四味药材用水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煮沸后放冰糖调味,代茶饮用。

功效:益气生津,养肝明目,可提升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急性炎症的人群和高血压人群不宜饮用。

补肾阴虚中药代茶饮

1、菟丝子茶

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壮阳补肾的作用。除了直接煎汤服用之外,用来泡茶也是非常不错的养生选择。

可以将菟丝子捣碎和适量的红茶一起用开水进行冲泡,随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大约十分钟之后就可以直接服用茶水了。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补肾补阳的功效,对于一些阳痿、遗精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男性出现了性能力下降以及不孕不育等等情况,服用这道菟丝子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还具有名目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

2、杜仲茶

杜仲也是一种具有补肾功效的中药材,除了煎汤的服用方法之外,泡茶也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种服用方法。可以将杜仲叶子切碎,然后和茶叶一起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十分钟之后就能够服用了。这道茶饮具有很好的补肝肾以及强健筋骨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提高性能力,非常适合一些肝肾阳阳虚所引起的各种阳痿以及早泄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情况。如果能够坚持长期服用,那么还具有延年益寿以及抗衰老的作用。

3、益智仁茶

将益智仁彻底的碾碎,随后和茶叶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开水冲泡,随后当做茶饮来服用。这道方子具有很好的温肾益气的作用,同时对一些由于肾元不足所引起的各类型问题治疗效果很好,例如阳痿、不举、性欲低下还有失眠多梦以及心烦气躁的情况。

4、虾米茶

将虾米和红茶按照10比3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两种食材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冲泡,大约十五分钟之后就可以开始服用了。这道茶饮在沿海地带非常的流行,是很多渔民非常喜爱的日常茶饮之一。经常服用虾米茶,能够很好的起到温肾壮阳功效。老中医建议,在服用虾米茶的时候最好能够一直反复的冲泡,等到没有味道的时候直接将虾米还有茶叶一起吃掉,这样才能够保证效益最大化。

女人气虚的食谱调理法则

一要加强锻炼,越不运动,体质会越差,运动能让身体被动地兴奋,对体质改善很有帮助;二是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合适的保健中药是黄芪,可以用黄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黄芪炖鸡、煨汤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气虚体质常用的中药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只有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没什么副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颈椎病、周围神经损伤、便秘、坐骨神经痛、痤疮等病。另一个方子“玉屏风散”含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每天适当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气虚体质,还能治疗和预防气虚感冒。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气虚要用人参,这其实是个误区。人参更适用于消耗性疾病后期的病人,他们体质十分虚弱,属于元气虚衰,即虚在里。而黄芪治疗的气虚是虚在肌肤,二者大不相同。

山药苡仁茶: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用。常饮山药苡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四神汤:莲子、薏苡仁、淮山药、芡实煎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也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相关推荐

白茅根茶助你浇灭春火

茅根银花茶 取鲜白茅根40克,金银花20克。在锅内加水1000毫升,放入两煮沸,去渣,再加冰糖20克,调味即成,每日1剂,频饮。清热解毒、清咽利喉,对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腺炎、牙周炎等有良效。 茅根丹皮茶 取鲜白茅根30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煮沸,去渣即成。每日1剂,分两次于早、晚餐前饮用。清热凉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 茅根藕节茶 取鲜白茅根30克,藕节15克,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沸后,去渣,茶常饮。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预防和治疗因上火所致的

黄芪泡水什么时候吃最好

黄芪是一种天然的中材,生的黄芪长长的,一般晒干后用来泡水、熬汤或者煲粥。黄芪和人参一样,都是补中益气的良,但是黄芪的价格比人参要亲民得多,因此平时用黄芪中汤料或者泡水很经济。外表微黄的黄芪,闻起来有豆腥味,如果没有豆腥味,那黄芪有能不是真的。大文豪胡适十分钟爱黄芪粥以及黄芪泡水,黄芪泡水能起到提神的功效,连说话声音都变洪亮了。 一般什么时候泡黄芪水喝好呢?以在早上吃过早餐后当茶饮用,临睡前不建议饮用。秋冬季节人比较容易感冒,很适合泡点黄芪水来预防感冒。在泡黄芪的时候最好将黄芪浸泡15-20分钟,之

黄芪茶巧治口腔溃疡

黄芪具有补气消炎的作用吗,很多人都会将其泡水饮用,其实老人如果能将黄芪茶当做日常茶饮经常食用,对身体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预防初春最易患上的口腔溃疡疾病。 生黄芪10克,蜂蜜适量,将黄芪洗干净,与蜂蜜一起放入杯中,倒入开水,浸泡10~30分钟饮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黄芪不仅对体虚感冒、慢性肾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还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良。黄芪具有益气

保健茶有哪些常见分类

保健茶 泡茶;从服用方法来分,分为饮用茶汁、以茶或以茶汁送等;从保健茶的功效来分,分为治病茶与补益茶,又具体分为清热茶、止咳茶、养血茶,或保健茶、减肥茶、养颜茶等。 传统的保健茶疗法主要有:①单味茶,即用一味茶或一味物经冲泡或煎煮后饮用,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独参茶、枸杞茶等;②茶加,是既有茶又有物的保健茶,经冲泡或煎煮后饮用,如目前中房有售的午时茶、川芎茶调散等;③茶,是指组成中没有茶,仅有,将物煎煮或冲泡后茶饮用。这种方法近年来用得较多,特别是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物,常常采

立春吃什么食物养生 喝三茶

春季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都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 喝法:取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 薄荷清新的气味赶走春困,醒脑提神,同时还能增食欲助消化。 喝法:春季下午犯困的时候以来一杯清凉下火的薄荷茶,加金银花沸水冲泡。 中医认为表气不固就容易感冒,所以容易得感冒也是气虚的一种表现。早春用黄芪,不仅能补气,还能预防感冒。 喝法:用黄芪15克、枸杞20粒(一天的量),茶饮用。特别适合心慌气

如何预防感冒

■如何预防感冒? 秋冬之际预防感冒高发,大家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运动,来提高自身免疫力阻挡感冒病毒的侵袭。同时,避免经常呆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室内,都是不错的方法。 冬季喝这7款汤,预防感冒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6、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茶饮。 7、菊花饮:菊

糖尿病泡脚方 黄芪桂枝牛膝水泡脚

配方:生黄芪30克,桂枝50克,川牛膝40克,川芎15克。 做法:将四味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50°C热水倒入泡足器中,液须浸至膝关节,每晚泡病足30分钟,2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方有行气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者使用。

咽喉炎吃什么好的快 咽喉痛痒:清咽茶

做法:桔梗、甘草各12克,金银花15克,薄荷5克,四味一起煎水去渣取汁,茶饮用,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利咽,解毒止痛。适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而见咽红咽痛者。

喝什么预防感冒

姜糖茶:生姜3片,红糖适量。上2味以开水冲泡。每日1~2剂,不拘时温服。此发汗解表,温中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无汗,或伴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葱头姜片茶:葱头10g,生姜3g,红糖适量。将葱头、生姜洗净切片,与糖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此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畏寒,鼻塞流清涕等症。 三花茶:金银花15g,菊花10g,茉莉花3g。将金银花、菊花、茉莉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茶饮用。此

孕妇应该多吃什么蔬菜好

一、萝卜 含维生素C比苹果高6倍,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以防治夜盲症及胆结石。糖化酵素能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及脂肪,有利于人体充分吸收。但是,萝卜不宜与水果同食。两者的营养物质相遇,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孕妇常吃萝卜以获得防病健身的佳效。 二、菜花 孕妇产前经常吃些菜花,预防产后出血及增加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菜花除了营养价值高之外,更大的优点是常吃以防治疾病。它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防治坏血病等疾患。用菜花叶榨汁液煮沸后加入蜂蜜制成糖浆,有止血止咳、消炎怯痰、润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