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走进减肥的7个误区
不要走进减肥的7个误区
误区1:水果和蔬菜里面没有脂肪
任何水果和蔬菜里面都含有脂肪,只是脂肪含量不同或者相对比较低而已。例如,100克蓝莓里含有脂肪1克;100克草莓里含有脂肪0.4克;而香蕉里面更少,只有0.2克,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鳄梨里脂肪的含量却是惊人的高,每100克里的脂肪含量为23.5克。
误区2:吃肉时猪皮这种肥肉应舍弃
很多人认为肉皮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很少,所以在吃猪肉时往往随手扔掉。其实,认真回想一下,为何喜欢吃皮的女孩子皮肤都很好。每100克猪皮中脂肪含量为22.7克,比水果鳄梨含脂肪量还少,蛋白质26.4克,还含有很多钙、铁等成分,特别是富含肌肤抗衰老的胶原蛋白,因此常吃肉时不拒绝猪皮,可以达到滋润肌肤、消纹的美肤功效。
误区3:人造黄油比黄油热量更低,因此是健康上选
人造黄油每100克产生的热量是722卡,而天然黄油则是754卡,其实产生的热量是差不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的人造黄油,低劣制造的人造黄油里含有大量的“转脂肪”,这种东西会导致体内有害的胆固醇增加,所以单纯为了减少一点点热量的摄取而选择人造黄油的话就要小心了,别因小失大,让你的减肥就此宣告失败喔。
误区4:脂肪含量少的食品更健康
无数的减肥人士对脂肪避之唯恐不及。其实,现在胖子最多的美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特推崇“低脂肪”摄入,可他们国家的胖子却越来越多,原因是美国人在拒绝脂肪摄入的同时,大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这使他们越来越胖。专家证明,瘦身的王道在于身体消耗的热量高于摄入的热量。
误区5:瘦肉都是低脂肪
瘦肉的脂肪含量低于肥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笼统地认为瘦肉都是低油脂的,要确定瘦肉中脂肪的含量,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动物的肉。兔肉是所有动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只有0.5%~2%;瘦牛肉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0%以下;瘦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为25%~30%;不带皮的瘦鸡肉脂肪含量也比较低。
误区6:橄榄油才是好油
橄榄油被认为是最健康的植物油,事实上它也的确含有大量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但是在核桃油、亚麻油与菜籽油中蕴含有更丰富的复合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专家认为:人体应摄入的脂肪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单一夸大橄榄油的功能,那只是人为造就的神话。
误区7:脂肪吃得越少就越健康
人体日常需要消耗的热量30%~35%由脂肪来构成,假设每位女性一天需要2000卡的热量,其中650卡来自于脂肪,则每天需要消耗的健康脂肪量为72.2克。不吃脂肪食品,有些人感觉没力气就是这个原因。甜食中含有的脂肪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得多,如巧克力的确含有30%的脂肪。
不吃晚饭减肥的误区
很多肥胖的朋友在选择减肥方法的时候都很困惑。有些人认为肥胖是因为饮食引起的,所以想减肥也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巴。很多人就选择了控制饮食减肥。随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上适量身体好。很多人觉得晚上少吃不如不吃减肥,但是不吃晚饭真的能减肥吗?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身体在一天里的饮食安排:早上6-9点之间可能吃早餐,中午11-14点之间可能吃午餐,正常的晚餐时间大约在17-20点。如果没有晚餐,就算中午吃了很多很多,那么,午餐消化吸收在傍晚18点完成,到第二天的早餐为止,我们的身体至少10个小时处于空腹状态。如果很不凑巧,我们中午吃得也不多,下午15点就消化完了,那么我们的身体将有14个小时属于空腹状态。这么长时间的空腹,会让我们的身体认为是在闹“饥荒”,从而主动进入饥饿状态。在饥饿状态下,饮食摄入热量将更容易被转化为脂肪储存。也就是说第二天的早餐午餐将更容易转化为脂肪,这就与减肥背道而驰了。
而通常所见的不吃晚饭,体重会稍有下降,是肌肉大量流失造成的。而肌肉的大量流失又会让我们的代谢消耗降低,妨碍我们的减肥。
文章看完了,相信您也看出来了不吃晚饭并不能减肥。而且会使我们的代谢消耗降低,妨碍我们的减肥。所以减肥的朋友们,再减肥的时候一定不要走进这个误区哦。
补血养气千万不要走进6大误区
补血养气千万不要走进6大误区
1:多吃猪肝可补血
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有毒代谢产物与饲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质,都会留在猪肝内,并经它解毒后进入肾脏,再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猪肝中含有毒素的血液是分散存于数以万计的猪肝窦中的,猪肝有营养也有大量毒素,补血效果微弱,不宜多吃。
2:吃红枣可补血
吃红枣的确可补血,但是只是单吃红枣就几乎没有补血了,因为单吃红枣,人体的吸收率不高,所以其效果不明显。可是如果红枣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补血效果会出人意表。
3:牛奶可以补铁
牛奶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但是含铁量不高,而且人体对牛奶中的铁元素的吸收率只有10%,基本上难以补给充足到经期性贫血的女性所需的铁元素,因此,依赖喝牛奶来补铁补血是不可行的。
4:阿胶可以补血
很多人都认为阿胶补血,其实血绝对不是靠吃当归、阿胶就能补充的。阿胶不能直接补血,而是通过驴皮的收敛功能使血暂时地会聚起来(阿胶是用驴皮熬出来的),集中在一处发挥作用,从而使机体的状态暂时得到好转。要是你的脾胃功能正常,就是吃米饭、馒头也能补血。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5:红糖补血效果好
民间一直流行红糖水可补血的说法,女性在月经期以及产妇分娩后,都经常喝红糖水来补血。然而专家指出,红糖水并没有民间传说的补血等神奇功效。专家表示,红糖并没有人们传说中“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事实上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红糖提纯不够,里面还可能含有杂质。
6:吃肉不如吃菠菜
菠菜是蔬果中少有的含铁量较高的蔬菜,于是许多爱美的女性就觉得吃菠菜既可补铁补血,又可以保持曼妙的身材,便更倾向于吃菠菜,少吃肉。可是研究说,与菠菜相比,肉是铁的更好来源。牛肉、鸡肉内含有的铁元素可以吸收15%—35%,但菠菜中的铁元素只能吸收2%-20%。因此吃肉才是首选。
大多女性存在两种问题:一个是血气不足,自然流通不畅,而另一个则是血气凝结,堵塞了,所以也走的不畅快。那么,针对这两种状况,我们就要懂得补血养血,自己调养自己的身心。
:血是女性的通病,如果女性长期贫血就会导致女性头昏目眩、四肢无力、心烦气躁等,所以在生活中女性如果贫血一定要及时的补血,在饮食上多吃些补血的食物,比如猪肝、胡萝卜、红枣等,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贫血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番茄减肥是真是假
番茄真的能减肥吗?
番茄减肥我们提倡的是饭前吃一个番茄,其中含有的食物纤维不为人体消化吸收,在减少米饭及高热量的菜肴摄食量的同时,阻止身体吸收食品中较多的脂肪。
番茄独特的酸味还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以帮助番茄中的食物纤维在肠内吸附多余的脂肪和废弃物一起排泄出来。对于寒性体质或胃肠虚弱的人则可选择加热过的番茄或番茄汁。
此外在番茄减肥过程中我们建议熟吃,熟吃的番茄比生的番茄总体营养价值更高,而且要带皮吃哦!
番茄真的能减肥吗?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番茄确实是我们减肥过程中非常有利的好帮手。重要的是肥胖者要懂得正确的番茄减肥方法,不要走进了减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催奶千万不要走进以下误区
误区一 生完宝宝马上喝浓汤来催乳
家里的老人常常在新妈刚生产完后来一次大补,各种营养丰富的汤水源源不断,这似乎已经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了,可是这样做真的是对的?
其实产后头两天,乳汁分泌不太多,都是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应该让宝贝多多吸吮。一方面让宝贝熟悉妈咪的乳房,频繁吸吮初乳,使乳腺导管通畅,促进乳汁早分泌;过早地引用大量的“下奶汤”,常可导致乳汁淤积,乳房的胀痛,甚至出现发热。
因此,产后一两天内,喝些清淡的汤或医院特别配制的食物,既能保持能量充足、迅速恢复体力,也能很好地保证乳汁的分泌。
误区二 礼品一箩筐,应有尽有
俗话说:老母鸡汤既能补元气,又能催奶,一举两得。那是不是产后多吃补品,就能帮新妈咪拥有又多又好的奶水呢?
对于刚完成分娩的妈咪来说,有些食物不宜在哺乳期食用,可能会起到“回奶”的作用。
产后妈咪的补品要合理,并不是什么补品都适合给妈咪吃,小心“补品”变“毒品”。
误区三 产后麻麻忙着节食和瘦身
有些上班族的妈咪,为尽快恢复体型,以便投入工作,产后便着力控制饮食,争取最短的时间把孕期增加的体重减下去。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很多新妈咪可能不知道,产后立刻减少饮食,会造成乳汁分泌不足。妈咪产后想要乳汁充盈,最简单的诀窍在于心情舒畅、营养合理适当、注意休息。
误区四 给宝宝多攒奶水
有的妈咪产后始终坚持母乳喂养,可后来,发现乳汁越来越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正常情况下,奶水肯定是越吃越多的。有些新妈咪出现乳汁分泌不见增加、反而 减少的情况,原因很多:可能为了攒奶,以为多存会儿,可能能存多一些。其实这是错误的。只有随时把乳房的乳汁吸空,才能保证随时分泌。
误区五 过分重视自己的母乳质量
妈妈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暂且忘掉烦恼,把家务先扔在脑后,充分地休养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一定要对母乳喂养抱有充足的信心,最好采取与宝宝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妈妈精神上的振奋和愉悦会促使体内的催乳素水平增高,从而使奶水尽快增多。
误区六 过早添加配方奶粉或其它食品
如果宝宝有条件接受纯母乳喂养,则应避免添加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仅仅用奶瓶装一点点的配方奶、果汁、开水或任何其他补充物来喂宝宝,都会减少母乳喂养的时间,干扰母乳的产生。宝宝接受的非母乳食物越多,第二天母乳的产量就越少。
千万不要走进肠胃病的治疗误区
肠胃病患者本身的肠胃就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甚至肠胃黏膜溃烂,所以再也经不起第二次的伤害,那在肠胃病的治疗过程中就一定要避免再度刺激肠胃,因此务必要选择好医院,选择对的治疗方法,一旦走入治疗误区,那后果更加无法弥补。
肠胃病的治疗误区之一是:肠胃病患者会有得病乱求医的思想,这是很错误的,肠胃病需要慢慢治疗,不能急功求成,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持续治疗,自行用药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患者必须要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小心不良的心态引起体内内分泌变化,加重病情。
肠胃病的治疗误区之二是:肠胃病患者忽视饮食,对饮食的不注意,那将会对治疗产生很大的阻碍,不良的饮食嗜好以及生活习惯对肠胃疾病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肠胃病患者的治病意识非常薄弱,令人担忧。专家认为,患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养胃护胃知识,才能减少胃病的普发率;必须重视胃病早期的治疗,争取把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才能遏止胃病病情加重,反复发作。
在治疗肠胃病时,千万不要不经意间走入这两大误区,肠胃病的治疗需要患者的耐心,更需要患者的细心护理,医生在治疗上也马虎不得,要对每一位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不含糊,不随便下结论,要把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放在第一位。
孕妇孕妇进补不要走进的误区
孕妇进补误区1.多吃苹果少吃西瓜
不少孕妈咪认为只要孕期多吃苹果,生产时就会顺产、母子“平安”。还有一些老人不许怀孕的媳妇吃西瓜、梨子,认为这些水果性凉寒,吃了容易流产。其实,上述说法毫无科学根据。苹果并无安胎特效,只能起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吃多了还会产生腹胀感,容易便秘。至于西瓜等所谓性凉的水果,只要适量食用,孕妈咪也不会因此而流产。
孕妈咪食用蔬菜水果时,新鲜是最重要的原则。同时,应该多吃时鲜瓜果。不过,食用水果也不宜过量,不能一次性“恶补”,应根据“一天一个苹果、一个橙和一块西瓜”的基本量予以增减。
孕妇进补误区2.补钙就要喝骨头汤
怀孕时“一人食、两人用”,孕妈咪的营养才能予以保证,尤其是钙的摄入量。为了补钙,有的孕妈咪便按照老人的指点猛喝骨头汤。
其实,按照营养学的标准,喝骨头汤补钙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骨头中的钙不容易溶解在汤中,也不容易被肠胃吸收。相对而言,具有活性成分的钙片、钙剂更容易为人体吸收。其实,人体每天必须吸收的钙量是800毫克,而孕妈咪应为1200毫克。如果膳食平衡,大多可以能过食物摄取。而喝了过多骨头汤,还可能因为油腻等,引起孕妈咪不适
孕妇进补误区3.呕吐厉害就要多吃零食
怀孕初期常有呕吐、恶心和胃口不佳等症状,所以很多孕妈咪喜欢吃酸辣的食物。为了缓解孕吐症状,有的孕妈咪就经常吃话梅、果脯等零食。
其实,呕吐是由于早孕时的神经反射所致,所以没有必要长期大量食用话梅、果脯等。
孕妇进补误区4.大量服用人参
人参属大补无气之品,孕妈咪不宜食用。因为人参中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及心脏、血管的多种化学成分,能够使人体产生广泛的兴奋作用,其中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能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宁等不适症状,反而影响孕妈咪的休息质量。此外,人参具有升压作用和抗利尿作用,容易导致孕妈咪的血压升高和加重浮肿。而且,胎儿对人参的耐性很低,孕妈咪如果服用过量人参,有造成死胎的危险。
孕妇进补误区5.吃大量桂圆保胎
中医认为“产前宜凉,产后宜温”,因为大部门女性在怀孕后阴血偏虚,内热较重,如过多食用性温、大热的桂圆等食物,容易出现“火上加火”的情况,严重者可出现漏红、小腹腹胀等先兆流产或早产症状。
孕妇进补误区6.用温热壮阳之品
鹿茸、鹿角胶、胡桃肉、胎盘等属温补助阳之品,会滋生内热、耗伤阴津,孕妈咪也不要服用。如果确是病情需要,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妈咪可本着“产前宜凉”的原则,酌情选用清补、平补品。
孕妇进补误区7.常服补品
再好的补品,也要经过人体代谢过程,增加肝肾负担,还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对孕妈咪和胎儿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孕妈咪为了增加营养,服用了大量的蜂乳,结果导致严重腹泻,以至最终流产。常服人参蜂王浆、洋参丸、宫宝等,会损伤孕妈咪和腹中胎儿。此外,蜂王浆内含有雌性激素,可能会引起胎儿日后的性早熟。
孕妇进补误区8.过量补维生素A、D,过量补钙
过多食用鱼肝油、维生素D,会引起食欲减退、毛发脱落、维生素C代谢障碍等,如果需要补充维生素,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妈咪补钙过量,胎儿可能得高钙血症。一般说来,从日常鱼肉蛋食品中摄取就够了。
孕妇进补误区9.盲目吃药膳
中国传统的药膳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如不具备医药常识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难免会误入歧途。比如,临产孕妈咪食用黄芪炖母鸡,易造成难产。这是由于黄芪有“壮筋骨、长肉补血”的功用,加上母鸡本身是高蛋白食品,两者起滋补协同作用,使胎儿骨肉发育生长过猛,造成胎儿过大,导致难产。黄芪有利尿作用,通过利尿,羊水相对减少,以致延长产程。
孕妇进补误区10.吃动物胎盘安胎
有的孕妈咪平时稍有点磕磕碰碰,就觉得身体不适,便要医生给她打安胎针,还有的信奉“吃什么补什么”的道理,四处寻找动物胎盘来进补。
其实,要不要打安胎针是有严格的诊疗标准的。安胎针补充的是孕酮,动物胎盘、卵巢里也含有孕酮,这类激素在孕妈咪出现阴道少量流血等流产先兆时,能够起到稳定妊娠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流产先兆却使用人工合成孕激素类的药品,一旦摄入过量,就可能影响胎儿生殖器官的发育。
女人保养怎么保养的 加强运动
把日常锻炼分为两部分,例如:清晨20分钟的力量练习,晚饭后半小时的散步,新陈代谢的速度将会增大一倍。
就是说分阶段练习,比一次性练习更容易消耗热量。每小时抽出5分钟的时间随便走走,同样会收效。但是不要走入这样的一个误区,不要认为运动一秒都会奏效的。
女性养生不要走进6大误区
女性养生误区1、长期用冷水刷牙
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最适应35~36.5摄氏度的温度,如果经常用冷水刺激牙齿将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冷水刷牙”的习惯上。
女性养生误区2、高跟鞋的美丽错误
高跟鞋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女性的青睐。但鞋跟在7cm以上的高跟鞋使人体重心自然前移,给膝关节造成了压力。研究发现:膝部压力过大是导致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身体重量过多集中在前脚掌上,趾骨也会因为负担过重而变粗。科学证明,过高的高跟鞋还是跟腱和脊椎骨变形的罪魁。
女性养生误区3、超负荷的卫生棉条
忙碌的你在量少的日子里也许会忘记体内卫生棉条的存在。长时间不更换棉条容易导致阴道炎症以及其他妇科疾病。卫生棉条的最长负荷时间是8小时,所以睡前务必要更换新棉条。
女性养生误区4、忽视常规妇科检查
最新医学报道发现:近5年,及早发现的宫颈癌死亡率降低了70%。妇科癌症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妇科分泌物检查很重要。医生建议所有18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已有性经验的女性,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妇科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分泌物化验和盆腔检查。
女性养生误区5、整天工作,没有休息
长时间从事一种工作会让人感到无聊,而无聊恰恰让身体感到疲惫。每天都应该尽可能地为自己找点儿乐,例如:看看笑话,翻翻休闲杂志,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让自己偶然做做白日梦等一些能让自己轻松的事情。
女性养生误区6、健身房里的马大哈
最好准备专门的健身软底鞋或厚棉袜,因为潮湿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隐藏和滋生细菌,如足癣和足底疣。类似的还有公共更衣室和泳池的拖鞋,虽然都已消毒,但还是穿自己的最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