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的定位在哪里
阳陵泉的定位在哪里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穴道,在人体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
取穴技巧:正坐,垂足,约呈90°,上身稍前俯,用右手手掌轻握左脚膝盖前下方,四指向内,大拇指指腹所在位置即是该穴。
阳陵泉的功能作用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合穴,也是八会穴中之筋会,按摩这个穴位能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是治疗胆腑病症之要穴,而肝与胆相表里,故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极佳。阳陵泉主要用来治疗肝胆疾病,可以舒筋通络,逆气而泄,在中医中称肝主筋,主疏泄,因此,经常刺激阳陵泉又可以解除血管和肌肉痉挛,对头颈部的疼痛起到抑制作用,对颈部关节的活动起到改善作用。
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阴陵泉穴的妙用
1阴陵泉是个除湿大穴。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肺经与脾经同属太阴经,肺在上,脾在下。如果我们经常服用西药将感冒发烧咳嗽强行压制下去,体内的寒气不得抒发,长久如此寒气就会变成湿气从肺经沉到脾经,造成脾湿,如关节炎、湿疹、青春痘、过敏性鼻炎、颈椎病、后背痛等等都与湿重有关。治疗这些病时要除湿,就得调理脾经,特别是脾经上的阴陵泉这个排湿大穴一定要多加运用。脾主运化气血,脾经不通的人气血必会不足,因此除了常喝山药薏米粥之外,还要多按阴陵泉(或针灸、刺血、艾灸等)既可培补气血又可健脾袪湿。
2、阴陵泉穴位即治脾虚又减肥
阴陵泉可以调理脾虚引起的肥胖,身材肥胖的朋友很多人都会脾虚,脾虚会影响脂肪代谢,引起肥胖。脾主运化,它运化水谷之精微,即人体的营养物质,也运化水湿。人吃得太多的话,造成营养过剩,把脾累坏了,易引起脾虚。肥胖的朋友代谢力减弱的情况下,首先要把脾养好,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阴陵泉,你可以常常刮一刮或者按摩一下阴陵泉穴位就可以让自己瘦下来,脾虚的问题解决了,减肥这件事就变得简单了。
3、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4、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痢疾:感染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
5、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对于肩痛,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5寸,也可以是阴陵泉穴或下0。5、1、1。5不定就是2。5……死的穴位一成不变),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6、针刺阴陵泉治肘关关节部位的痛疼:巨刺是针刺取穴法之一,源于《内经》,《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所以可以取健侧阴陵泉取治疗肘关节部的疼痛。
7、阴陵泉还可治前列腺炎:针灸结合刺血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的功能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合穴,也是八会穴中之筋会,按摩这个穴位能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是治疗胆腑病症之要穴,而肝与胆相表里,故本穴治疗气滞,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极佳。
阳陵泉的功能及作用 阳陵泉的穴位解析
阳,阳气;陵,土堆;泉,源源不断。“阳陵泉”是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穴为大量气化。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和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至的阳热之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也渗入脾土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大量气化,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所以名“阳陵泉”,又名“筋会穴”,“阳陵穴”。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主治疾病
1.按摩阳陵泉对抽筋,筋骨僵硬,酸痛有特效;长期按压,对胃溃疡,肝炎,胆石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肩关节痛,膝关节痛,下肢麻木,胆绞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耳鸣,耳聋等症有很好的改善,医治和保健作用。
2.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3.阳陵泉坐位筋之会穴,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艾灸阳陵泉可以用来治疗下肢筋病,改善下肢肿痛,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阴陵泉的定位和主治 阴陵泉的作用主治
阴陵泉是下肢腧穴中较常用的经穴之一,主治脾肾二经证候。此穴有阴寒润下的特性,可发挥温运中焦,清利下焦,健脾理气,温热消炎之功,刺激该穴位能通经活络,健脾渗湿,益肾固精,多用于防治腹痛,胀满,水肿,泄泻,小便不利,遗精,遗尿,尿闭,月经不调,代谢,阴痛,膝肿痛,麻痹等病症。
刮痧能治肋骨痛吗
(一)症状
如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因情志而增减,嗳气频频为肝气郁结;如胁痛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或见痞块,舌紫黯,为瘀血内停;如胁痛伴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则为肝胆湿热内郁。
(二)治法
(1)选穴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2)定位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支沟: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阳陵泉: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3)刮拭顺序
先刮胁部的期门,再刮前臂支沟,然后刮下肢的阳陵泉、足三里,最后刮足部太冲。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陵泉的准确位置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穴道,在人体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中。
取穴技巧:正坐,垂足,约呈90°,上身稍前俯,用右手手掌轻握左脚膝盖前下方,四指向内,大拇指指腹所在位置即是该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