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耳背要注意

耳背要注意

1.耳背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老年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而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很容易引起听力损害。

2.控制高血压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饱和脂肪性饮食,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等,以免引发耳蜗微血管病变。

3.耳背要注意改掉挖耳习惯进行耳穴按摩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常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4.耳背要注意远离噪声锻炼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所以,老人不要在马路边晨练,尽量少进行噪声过大的文艺活动,如打鼓、击掌等,而应坚持慢跑、舞剑、散步等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

5.耳背要注意保持平常心态多与他人交往

如果老年人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障碍,容易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性耳聋。所以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心情愉快,与周围人交谈。比如,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相互谈天说地,共同切磋棋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自己发出的不断笑声,促进内耳供血循环,减缓听细胞的衰落。此外,坚持每天进行发声读报,也是延缓语言中枢退化的好办法。

耳背眼花要小心糖尿病

年纪大了,耳朵背,眼睛花,很多人觉得这是自然衰老的迹象。可是,一些所谓的“身体老化”现象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鉴别,有可能漏诊疾病,延误治疗。为此,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容易被误认是衰老迹象的糖尿病症状。

听力下降或视线模糊。发现自己很难听清楚对方说话或阅读时视线模糊,未必都是单纯听力下降和老花眼。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听力下降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高血糖会对耳朵和眼睛的血管、神经造成伤害,还会改变眼球中晶状体的形状,由此对视觉造成损害。

体力不支和容易烦躁。老人往往体力不如从前,易感疲乏,有的人脾气不好,爱发牢骚。事实上,当血糖异常时,人们也会感到疲劳、烦躁、行动迟缓,这是因为葡萄糖没有被正常燃烧,因此机体能量不足。因此,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应该查血糖。

尿频和极度口渴。尿频是很多老人的毛病,糖尿病是其中一个原因。糖友体内的葡萄糖大量存在于血液之中,不进入人体细胞,患者将葡萄糖排出体外的唯一方式就是排尿,由此会导致脱水,并感到极度口渴。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年纪大了往往有“老缩”现象,但任何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都应密切关注。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体重会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他们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反而通过尿液流失了。

治咽炎的偏方都有哪些呢

1、按摩:

①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

②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局部发红,咽喉发热为佳。按压翳风、天突、合谷穴,每穴1分钟。每日上晚各1次。

2、灸法:取合谷、曲池、外关、任选一穴,用温和灸法或指压法,每次5~20分钟,每当症状发作时施治。

3、刺血疗法:取耳背上部静脉,先用手轻揉患侧耳部,使其局部充血,再于耳后寻找其静脉,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于耳后静脉点刺,挤出血液3~5滴,即用酒精棉球压按针孔。每日一次。第二次在患侧耳背施术部位下方点刺。第三次仍在第一次部位。此法于小儿尤佳。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内道及耳背的脉络,及血数滴,每日一次。

耳背的原因

耳背的原因

一周前,我的双耳感觉象进了水一样,塞住耳朵,听不清声音。如果躺下,感觉好象有水流出,但用棉签擦拭,又没有发现水。躺下,耳朵通了,站立或感冒时,觉得症状加重,不知什么耳背的原因?

耳背的原因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专家:主要有,遗传性因素,此类老人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2.烟酒过度。3.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资料显示,70%的老年耳聋者有动脉硬化。4.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5.长期接触噪声,如工业、农业、建筑、娱乐中的噪声。6.使用某种耳毒性药物、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或因某些疾病进行放疗和化疗等等也易发生耳聋。

专家告诉我们,有一些老年性耳聋,是由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因此就出现了,有些老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有的能听清,有的又听不清的现象。而就是这些原因,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专家:看电视、听广播音量过大容易造成邻里矛盾;在街上听不到汽车的声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对老年人来说,耳聋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久而久之,由于耳聋,这些老年人就不愿与人交往,而正是由于缺乏与人的沟通,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急躁、孤僻、甚至古怪,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还可成为发生老年痴呆症的诱因之一。

老人耳背是什么原因

自然衰老是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不可避免的因素,人到老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出现退化,出现耳背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一般正常情况下老人因为自然衰老而出现的耳背是一点点加重,不会一下子耳背特别严重,如果出现很突然的耳背就要考虑是否是有别的问题。

长期生活在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中对听力的损伤也比较重,这种损害日积月累,到老年时就很容易出现耳背的情况。所以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最好比较清静,远离闹市,另外也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开大音量看电视之类。

有一些耳背并不是自然的衰老,之所以出现耳背是因为出现了病变,比如血管病变、细菌入侵等都会导致听力下降。另外一些重金属比如铅、汞等污染环境,人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生活也有可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其中也包括出现耳背。

中风后偏瘫的康复治疗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偏瘫针灸时应选择哪个穴位

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 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 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中风嘴歪扎什么穴位

1、中风嘴歪扎什么穴位呢

1.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1.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1.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 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 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中风嘴歪扎什么穴位

1.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1.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1.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 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 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相关推荐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1、右耳与左耳的读数可能不同,请在同一只耳朵测温,这样测出的体温才具有可比性; 2、侧卧一耳受压可能耳温偏高,睡觉后等一会儿再测温; 3、耳内无阻塞物及过多耳垢堆积才能测得准确温度,所以在测体温时将宝宝耳朵里的耳屎挖出来哦; 4、1岁以下幼儿:将耳背垂直向后拉,使测温头清晰探测到耳鼓,然后按照相应的操作测量即可; 5、1岁以上至成人:将耳背向后上方拉,使测温头清晰探测到耳鼓,然后按照相应的操作测量即可。

蜂蜜治咽炎方法

1、按摩: ①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 ②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局部发红,咽喉发热为佳。按压翳风、天突、合谷穴,每穴1分钟。每日上晚各1次。 2、灸法: 取合谷、曲池、外关、任选一穴,用温和灸法或指压法,每次5~20分钟,每当症状发作时施治。 3、刺血疗法: 取耳背上部静脉,先用手轻揉患侧耳部,使其局部充血,再于耳后寻找其静脉,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于耳后静脉点刺,挤出血液3~5滴,即用酒精棉球压按针孔。每日一次。第二次在患侧耳背施术部位下方点刺。第三次仍在第一次部位

健身房人鱼线怎么练 仰卧起坐

仰躺曲膝,双手抱拳顶住下巴,以避免头部晃动,卷曲上半身至约35~40度,下背贴紧地面,动作恢复平躺时缓慢,此动作反复做15至20下。

晒背涂防晒霜吗 晒背天天晒吗

不建议天天晒,每周晒2-3次为佳。 晒背是一种养生方式,偶尔晒一晒可以驱散身体中的湿寒之气,但是每天晒的话,容易损伤皮肤,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皮肤伤害,因此,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最好是隔几天晒一次背,如果皮肤被晒伤了还需等皮肤治愈后再进行晒背。

助听器的分类

助听器是帮助提高听力的仪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半导体扩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较弱小的声音,经放大后传到耳机,使本来听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听到声音。 目前,有如下几种类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1)从外部结构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从电子原理可分为: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等。 (3)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盒式、耳背式、耳内式都属于气导助听器。

为什么人老了会耳背

上了年纪的人常常听不清别人说话,尤其是在餐馆、超市等热闹的环境里。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听觉与语言能力研究中心最新一项研究认为:听力不好不是耳朵出了问题,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枢听觉系统产生变化,使大脑的语言处理能力变得缓慢,甚至混乱。 研究人员选取了30位年龄各不相同,听觉正常且无精神疾病的成年志愿者。研究人员给他们每个人听一些音节,再不断改变音节的频率,同时通过电极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了解大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如何处理语言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反应明显比年轻人迟缓,尤其是在音节开始和结束时。这也解释了为

耳背的治疗偏方

治疗偏方一:党参30克、黑胡椒10克(布包)、白鸽1只(去毛及内脏),加水适量,稍加食盐,小火炖熟,饮汤吃鸽肉,连服5~7天。 治疗偏方二:葱汁适量,滴入耳内2滴。 治疗偏方三:白毛乌骨雄鸡1只、甜酒120毫升,同煮熟食,连服5~6只。 治疗偏方四:耳鸣静,涂于耳屏前听,宫穴及耳垂后翳风穴处。

肩颈酸痛怎么办 保持正确的姿势

站立时背挺直,收缩腹部和臀部,抬头挺胸,在走路时不弯腰驼背。

降压按摩哪个地方

耳背沟 取穴:位于耳郭背面,由耳郭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走,用手摸时能清晰的抹到一条凹沟。 按摩方法:双手四指并拢微屈,分别沿着同侧的耳背沟反复按摩,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耳背沟又叫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按摩此穴位可间接的刺激脊神经,经常按摩不但能降压,对脏腑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对人体产生良性刺激。 太阳穴 取穴:在耳郭前,前额两侧,当眉梢和外眼角的中点向后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以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边太

白背木耳的食用

白背黑木耳汤 材料:白背黑木10克,瘦肉1两,姜3片,大枣5粒清水6碗 做法: 1先把瘦肉飞水 2把各材料放入煲内,用文火煲至剩2碗汤,加盐调味. 白背黑木耳减肥汤 材料:白背黑木耳3朶,红枣10粒,生姜4-5片,猪展2件。 做法: 1。先把黑木耳浸泡至软身 2。下10碗清水,加入生姜片,红(棘去核),黑木耳同煲滚,再下猪长,用大火煲滚,改中小火煲1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隔天喝1次,连喝3次. 白背木耳(6张) 词条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