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的浓度是多少才适合宝宝喝
奶粉的浓度是多少才适合宝宝喝
■关键1: 母乳喂养不要少于6个月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要通过所有的妈妈具体实施,其核心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不能少于4个月,最好喂到6个月。
城市女性目前生孩子的年龄多数偏高。30岁以后生孩子的妈妈,80%都不能成功母乳喂养。总害怕奶水不够孩子哭闹,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孩子去吃你的奶,一个月以内,很多的妈妈喂养的潜力并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而且婴儿对妈妈乳头的吸食力度,对乳腺的分泌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关键2: 奶粉中蛋白质质量远比不上母乳
配方奶中蛋白质含量一般是母乳的150%,钙的含量平均是母乳的200%。这么高的蛋白质应该有营养吧?不全是。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苏宜香教授指出,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偏高是因为其比例与结构和人奶不同,会导致吸收不充分,增加含量才能够保证孩子吸收足够的蛋白质。
■关键3:不要过早添加食物
母乳喂养可以坚持到两岁或者两岁以上,但是6个月以后,必须添加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使母乳里的营养成分被其他食物替代掉,可能导致营养素不足;辅食制作有时候不太清洁卫生,增加了腹泻的危险;另外因为儿童不能很好地吸收异体蛋白,增加了哮喘、过敏疾病的危险。
■关键4:奶粉冲调过浓可增加肾脏负担
吃配方奶粉的时候,大多数妈妈习惯在孩子4个月之内加,同时会加米粉在里面。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无形中让配方奶粉的溶质加大,渗透压增高,使婴儿不耐受的情况增加。
很多妈妈习惯将奶冲得浓一点,比如6勺奶粉应该冲180毫升水,她只加150毫升,这是很危险的。婴幼儿肾脏不成熟,饮食中钙、镁等矿物质的摄入含量和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奶粉过浓会导致元素摄入超标,促使结石形成。而且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因为不耐受而出现腹泻。另外,配方奶粉里含的钠很高,多盐孩子会口渴哭闹,大人以为孩子又饿了,所以再给吃奶粉,于是造成过度营养,导致儿童早期肥胖。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徐秀教授也指出,很多家长会用菜水或米汤来冲调奶粉,认为吃配方奶粉火气大,小孩子大便不好,菜水可减缓这种情况。这种做法是想当然的,是不可取的。
■关键5:吃母乳的孩子一出生就要补维生素d,但是无论吃母乳还是配方奶的孩子都不必补钙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在补充维生素d时,一些家长还要添加钙。专家指出,对于母乳儿来讲,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k,而不需要钙的补充。对于吃配方奶粉的孩子更是如此,配方奶中的钙含量已经高出母乳一倍!
过量的蛋白、过量的盐和钙都是目前构成肾结石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大些的婴儿每日饮食中蔬菜里的草酸、肉中的磷酸都有可能形成草酸盐和磷酸盐的结石。
早产儿、足月低体重儿等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度补钙。
■关键6:吃多吃少由孩子定
很多家长最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你要好好吃,不好好吃,我就不带你出去玩。每次进餐的时候,孩子所听到的都是一些非常不利的信息,不开心的情绪。一个孩子进餐的时候,他体验到的都是不开心的信息,他怎么会对吃有兴趣?
另外在孩子的自我进食能力培养方面,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小,怎么会自己吃呢?他吃饭要吃那么长时间,还不如我自己来喂。导致大部分孩子10个月以上,还不会自己握勺自己用杯子,有些家长甚至喂饭喂到小学。
在吃多少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又开始强硬决定了,吃多吃少不是孩子自己来体验。
所以有关如何吃,怎么吃下去的问题,不但会使儿童的健康受到影响,同样对他的认知社交功能都造成负面影响,包括适应能力、独立能力、自信心方面。假如这个孩子到了幼儿园,连吃饭能力都没有的话,他的自信心如何培养?很多孩子自信心源于小时候对自己生活照料的能力。
■关键7:结石和营养因素关系密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张晓春主任指出,小儿泌尿系结石并不多见,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事件。
结石的病因非常复杂,与环境、社会、个体因素,空气、水、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社会的发达程度、种族、代谢异常、饮食习惯、服药等都有关系,而泌尿系统本身的梗阻、感染或异物,都是促进肾结石的因素。占到所有结石病人的2%~3%,儿童结石病人多在2 岁~8岁,南方的发病率高于北方。
从营养因素讲,膀胱结石的发生与营养缺乏有关,尤其是蛋白质太少的情况下,儿童的膀胱结石就很多见。而乳制品中加入钙,可能会增加尿钙的排出,增加结石形成的危险性。
奶粉喂养注意事项
1、切忌冲调奶粉时先加奶粉后加水。
正确的冲调方法是:
(1)首先先加水并调整好水温:40—60℃。过热可以放凉开水,过凉可以兑热水。冲调奶粉不能用滚开的水,这样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物质。
(2)将定量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按照宝宝需要的量和奶瓶上的刻度调整水量。
(3)然后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过浓过稀都不符合宝宝的需要,后加奶粉比较好控制奶粉的量,冲出的奶粉浓度准确。
这样冲调比较容易控制水温和水量。如果先加奶粉,水温不合适,水量没掌握好,都可能浪费时间和奶粉。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的奶水,所获得的营养会大打折扣。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由于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孩子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果经常给宝宝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还会增加他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有些妈妈用高汤给宝宝冲调奶粉,认为这样既有奶粉的营养又有高汤的营养,但宝宝长期喝这样的奶粉。对血液、肾脏都是有害的,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4、切忌直接给宝宝更换奶粉。
很多宝宝吃奶粉的中途都会因为某种原因面临转奶的问题,给宝宝更换奶粉一定要逐渐过渡,更换奶粉一般需要需1—2周。宝宝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频繁换奶粉,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给宝宝转奶的方法,可将两种奶粉掺着,每顿逐渐减少旧奶粉的比例,可于3—7天内转完。整个过程可历时1—2周,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
宝宝转奶(包括从母乳喂养转混合喂养,从一个品牌转另一品牌奶粉,同品牌奶粉转不同阶段),都应在宝宝健康情况良好时进行,没有腹泻、发烧、感冒等,接种疫苗期间最好不要转奶。
宝宝腹泻时,短期内可适当将奶粉稀释(根据情况如对半稀释),一般母乳可继续;严重的腹泻,医生会建议暂停母乳和配方奶粉,改为腹泻奶粉;病愈后仍然可以恢复以前的母乳和配方奶粉。
5、切忌给新生儿喂太多奶粉。
产后的最初3天,只有少量初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母乳或者确实量很少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只能在吮吸母乳后,再用小奶杯或勺子喂配方奶粉。新生宝宝的消化功能非常弱,不能消化全奶,通常最初的3天喂1/3奶(多加2倍水),接着的4天喂1/2奶(多加一倍水);新生宝宝的胃容量也小,最初一周大约每顿最多能喝到30—60毫升;大约隔2小时左右喂一次,一昼夜喂10—12次(最初的3个月按需喂奶,喝奶的量、间隔时间和次数需视宝宝个体的需求而定)。勤哺乳是促使乳汁增多的好方法,一旦母乳量足够,完全可以改为纯母乳喂养。
6、别忘了给宝宝喂水。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在2次喂奶粉中间加喂一次白开水,简单的估算方法是每天的配方奶量与水量的比例约为100:15。
奶粉喂养注意事项
妈妈们对宝宝喝奶粉的选择特别小心,每个宝宝的体质不一样,有的消化能力差,有的抵抗力较弱,有的则需要补充脑部营养,所以奶粉添加的成分也有微小差别。妈妈们应根据宝宝的不同体质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奶粉,要不然不仅无法摄取所需营养成分还可能引发宝宝营养不良,我们一起来看看奶粉喂养注意事项有哪些吧。
1、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的奶水所获得的营养会大打折扣。
2、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由于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孩子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果经常给宝宝喝过浓奶粉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还会增加他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便秘或腹泻。
3、切忌别忘了给宝宝喂水: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在2次喂奶粉中间加喂一次白开水,简单的估算方法是每天的配方奶量与水量的比例约为100:15。
哪种奶粉最适合宝宝呢
1、看宝宝是否适合:妈妈在选择奶粉的时候要根据宝宝个人的体质来决定。如果宝宝吃了某种奶粉后大便正常,没有小颗粒,也没有太稀,就证明宝宝吸收了奶粉的营养,那这种奶粉就是适合宝宝的。如果宝宝吃了后拉干屎,且尿很黄很黄,说明宝宝上火了,说明这种奶粉不适合宝宝,就要换奶粉了。
2、看奶粉配方:看看奶粉里面有没有一些对宝宝有重要作用的配方,有的奶粉厂家是没有的。建议妈妈们如果你家宝宝缺少某些营养物质,如钙,那就要选择含钙多的奶。
3、看奶粉企业的诚信:奶粉企业的诚信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妈妈在给宝宝选择奶粉的时候奶粉企业的诚信也要多做比较,选择诚信较高的品牌。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哪种奶粉最适合宝宝,在宝宝选择奶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宝宝的情况来进行选择,一般经宝宝饮用后合适就不能再换奶粉了,过多的更换奶粉对宝宝的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
冲奶粉的正确方法 如何正确的冲奶粉
或许有些妈妈会认为矿泉水富含矿物质,其实,并不是吸收的矿物质越多,对宝宝就越好。对于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的宝宝来说,长期喝用矿泉水冲的奶粉会引发宝宝的消化不良和便秘。平时我们喝的白开水,在晾凉了之后给宝宝冲奶粉就很合适。
冲调奶粉的水温一般保持在40-50℃左右最佳,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太适合(具体以奶粉罐体说明为准,比如55℃)。水温过高的水冲泡奶粉会损坏营养物质(维生素),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造成无法吸收。
冲调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正确次序是,将配方奶粉加入到温水中。很多新手爸妈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把奶粉先倒入奶瓶然后再用温水冲泡,这会导致奶粉润湿不均匀,出现结块而溶解不充分。冲泡出来的奶液难被宝宝消化,导致积食上火。
每罐奶粉都有标注建议的冲调比例,但个别妈妈对添加奶粉的分量很随意,冲调用水量也或多或少,不讲究调配浓度。若冲调奶液过浓,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和肾脏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上火;若冲调奶液过稀,婴儿容易出现营养缺乏,导致个头小、消瘦等情况。冲奶粉的正确方式是需要查看每个奶粉详细的冲调说明,按照说明的比例进行冲调。
很多宝妈在冲奶粉时会出现奶粉冲完之后部分不溶解,挂壁,宝宝喝完容易便秘、腹胀的问题,除了要注意上面的几个方面还要注意奶粉配方。好的奶粉粉质细腻,色泽自然,冲调的时候容易溶解,不结块,冲完之后不挂壁,宝宝喝完不会出现肚肚不舒服的情况。宝妈们一定要注意并不是随便一种奶粉都是适合宝宝的,如果选择了一款不适合宝宝的,可能会导致宝宝腹胀、腹泻、便秘。
新生婴儿奶粉喂养注意事项
1、切忌冲调奶粉时先加奶粉后加水。
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冲调奶粉不能用滚开的水,这样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物质)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控制水温和水量。首先先加水调整好水温,过热可以放凉开水,过凉可以兑热水。再按照宝宝需要的量和奶瓶上的刻度调整水量,加入适量奶粉,因为过浓过稀都不符合宝宝的需要,后加奶粉比较好控制奶粉的量,冲出的奶粉浓度准确。如果先加奶粉,水温不合适,水量没掌握好,都可能浪费时间和奶粉。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奶水,所获得的营养也要大打折扣。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由于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还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有些妈妈用高汤给宝宝冲调奶粉,认为这样既有奶粉的营养又有高汤的营养,但宝宝长期喝这样的奶粉。对血液、肾脏都是有害的,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4、切忌直接给宝宝更换奶粉。
很多宝宝吃奶粉的中途都会因为某种原因面临转奶的问题,给宝宝更换奶粉一定要逐渐过渡,宝宝更换奶粉一般需要需一两周。宝宝的肠胃机能较弱,而且对原来吃的奶粉会有依赖性,所以更换奶粉要先将两种奶粉冲调在一起,刚开始可以原品牌多一些,新品牌少一些,逐步增加新品牌的奶粉量至完全代替旧品牌。整个过程可历时一至两个星期,要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
婴儿喝的奶粉打开后可以保存多久
一般是要一个月内喝完,婴儿奶粉营养成分比较高,是滋生细菌的理想场所,所以超过一个月奶粉就很容易变质了,宝宝的肠胃功能及抵抗力不如成人,喝放了太久的奶粉对宝宝健康不利。另外,如果发现奶粉有结块现象也不适合再喝了,为了避免浪费,在奶粉结块一捏就碎的情况下,奶粉质量变化不大,妈妈可以喝。
罐装的奶粉打开后要注意密封好,放到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但是不要放到冰箱存储,冰箱内外温度和湿度都相差很大,更容易使得奶粉潮解、结块和变质。
楼主没必要一次性将七八种奶粉一块打开,如果这些奶粉都适合宝宝喝,可以一个一个打开,轮流着给宝宝喝,这样就不用担心奶粉变质了。
什么样的宝宝需要转奶
1、腹泻。腹泻是很多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尽管是正在使用人工喂养的妈妈,宝宝出现腹泻的状况都不会联想到是奶粉的问题。如果你的宝宝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宝宝出现腹泻具有难治性、非感染性,时长超过两周,而且吃什么药,宝宝大便都呈稀水、呈粥样状,就证明你的奶粉不适合宝宝喝了,需要转奶。
2、便秘。宝宝排便困难,一般妈妈都会猜测是奶粉调得稠了,直接就在原来奶粉的基础上,加水兑稀,认为宝宝喝上这些稀奶粉就会好转。但你会发现,无论奶粉多稀,宝宝还是会2-3天以上才排便,而且他排便的时候显得十分困难,他的大便呈颗粒状并带有血丝,心疼的妈妈就要注意了,这是你挑的奶粉不合宝宝食用,要换奶了。
3、胀气。放屁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宝宝的屁屁是健康问题的一个征兆。但是在放屁与胀气之间,妈妈有时候也很难搞清楚,到底宝宝有没有健康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不消化、腹胀、排气频繁,肚子豉豉的,那就说明这种放屁是宝宝胀气了,奶粉不适合,需要更换。
4、吐奶和奶瓣。观察宝宝吃下去的反应以及拉出来的便便也可以告诉你宝宝的奶粉适不适合他。当妈妈给宝宝喂牛奶或奶粉后出现吐奶频繁的情况,而且宝宝的大便中还有白色颗粒或类蛋花状的瓣状物时,妈妈就应该考虑给宝宝换奶了。
婴儿奶粉喂养方法
0-2岁是宝宝各器官发育最重要的黄金期,建议给宝宝选用成分最接近母乳的“婴儿配方奶粉”。配方奶粉以母乳为黄金参照标准,添加接近母乳含量的α-乳白蛋白,并坚持按照接近母乳的1:2科学比例添加DHA与AA,极易被宝宝幼嫩的肠胃吸收。奶粉新升级的肠道倍护系统,加倍呵护宝宝的肠道健康,全面、合理地补充宝宝成长和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激发宝宝自身抵抗力,给宝宝如同妈妈般贴身保护。
一、清洁喂养用具,让宝宝吃得更安全
如果说乳汁是细菌的最好培养基,那么奶瓶、奶嘴等喂养用具就是细菌繁殖生长的培养皿。对于宝宝来说,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乳汁又是宝宝每日营养和能量的唯一来源,尤其是在夏天,乳汁一旦被污染就会诱发婴儿的急性肠胃炎,这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威胁他的生命。所以在用奶粉喂养宝宝前,妈妈一定要给喂养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洁和定期消毒。
二、正确冲调奶粉,让宝宝获得更多的营养
1、水的选择,冲调配方奶粉最好用自来水,家用自来水都是经过科学处理,质量达标的,只要将自来水煮沸放凉就可以冲奶粉了。以纯净水与自来水相比,纯净水中缺乏自来水中所包含的矿物元素,所以不宜用纯净水冲奶粉;以矿泉水与自来水相比,矿泉水本身矿物质含量较多且复杂,宝宝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奶粉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和便秘。
2、水温:通常泡奶最适宜温度是40~50度。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消化吸收。
3、奶粉浓度,妈妈在给宝宝冲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针对6—12个月的宝宝,每次210毫升温开水需加入7匙奶粉;而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每次240毫升温开水中则需加入8匙的奶粉。奶粉浓度过高,宝宝食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容易引起宝宝嫩弱的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严重了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够,引起营养不良。
4、加水,加奶粉的先后顺序: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适当;而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浓了。
三、合理储存奶粉,让宝宝喝的新鲜健康
奶粉中出现异物,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奶粉的保存不当有关。提醒各位爸爸妈妈,奶粉罐或奶粉袋一旦打开,应该保存在干燥、防潮的地方,尽量在一个月内食用完。
用科学的方法给宝宝喂奶粉,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无论选择何种喂养方式,都需要父母付出足够的耐心,对宝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
宝宝奶粉换段不适应
一:腹泻。腹泻是很多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尽管是正在使用人工喂养的妈妈,宝宝出现腹泻的状况都不会联想到是奶粉的问题。如果你的宝宝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宝宝出现腹泻具有难治性、非感染性,时长超过两周,而且吃什么药,宝宝大便都呈稀水、呈粥样状,就证明你的奶粉不适合宝宝喝了,需要转奶。
二:便秘。宝宝排便困难,一般妈妈都会猜测是奶粉调得稠了,直接就在原来奶粉的基础上,加水兑稀,认为宝宝喝上这些稀奶粉就会好转。但你会发现,无论奶粉多稀,宝宝还是会2-3天以上才排便,而且他排便的时候显得十分困难,他的大便呈颗粒状并带有血丝,心疼的妈妈就要注意了,这是你挑的奶粉不合宝宝食用,要换奶啦!
三:胀气。放屁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宝宝的屁屁是健康问题的一个征兆。但是在放屁与胀气之间,妈妈有时候也很难搞清楚,到底宝宝有没有健康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不消化、腹胀、排气频繁,肚子豉豉的,那就说明这种放屁是宝宝胀气了,奶粉不适合,需要更换。
四:吐奶和奶瓣。观察宝宝吃下去的反应以及拉出来的便便也可以告诉你宝宝的奶粉适不适合他。当妈妈给宝宝喂牛奶或奶粉后出现吐奶频繁的情况,而且宝宝的大便中还有有白色颗粒或类蛋花状的瓣状物时,妈妈就应该考虑给宝宝换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