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滋病流行病学

艾滋病流行病学

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相关公益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盘点艾滋病患者的口腔特征

白色念球菌病

又分红斑型和假膜性两种类型。多发生于上腭及舌背;在病损的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病损也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在HIV感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最高可达96%。

口腔念珠菌感染

常常是HIV感染的最初表现,在口腔损害中最为常见;对绝大多数病例而言,是HIV感染后免疫抑制的早期征象,表明有其他机会性感染出现的可能。有人认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毛状白斑可作为发现或预测艾滋病的指标。

毛状白斑是发生于舌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的病变,病变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不能擦除。毛状白斑在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是发生率仅次于念珠菌病的常见的口腔表征,也是HIV相关疾病的标志,几乎仅见于HIV感染和艾滋病人人群,有非常显著的特异性。因此,对毛状白斑的出现应予以高度重视。

牙周病

表现为牙龈发炎、牙龈溃疡、牙龈坏死以及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龈出血疼痛和恶变等症状。据报道,19%~29%的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有牙周炎。

卡波济肉瘤

呈单个或多个红色、淡蓝色或紫色的斑块或肿块,有或无溃疡,先见于上腭和牙龈,卡波济肉瘤在一般人群中很罕见,随艾滋病的流行,卡波济肉瘤大量出现于艾滋病危险人群中。在美国,艾滋病患者患卡波济肉瘤的可能至少比一般人群大2万倍。

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中,卡波济肉瘤的患病率仅次于念珠菌病和毛状白斑,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所有HIV阳性者或艾滋病患者,从婴幼儿至成年人,均可发生口腔损害。

通常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为男性同性恋患者、异性恋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成年人。随着感染范围的扩大,在HIV阳性的儿童和接受血液制品的HIV感染者也会出现口腔表征。

由于口腔病损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爱滋病患者往往因为口腔症状就诊于口腔科。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应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断出感染者和患者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和手段,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感染艾滋病后出现的症状

艾滋病急性期症状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的2-4周左右。但因个人体质的差异,并不是每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都会出现急性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而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从感染HIV到艾滋病发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平均7年以上),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大多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所以不能仅凭症状就判定自己是否感染。 感染艾滋病的人多以青壮年较多,年纪80%在18-45岁,即性行为较活跃的年龄层。

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百分之三十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疼、意识障碍、抽搐等。 2、连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显著。淋巴结直径在1公分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3、在感染艾滋病后通常患有一些少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4、伴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什么是卡波济肉瘤

卡波西肉瘤(KS)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90%以上KS发生在有同性或异性关系的男性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他研究的结果提示另一种因子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引起卡波西肉瘤。在艾滋病伴发卡波西肉瘤患者中发现一种疱疹病毒样DNA序列,称之为KS疱疹病毒或人疱疹病毒(HHV8)。同时在患者的精液和其他体液分泌物中也发现这种序列,这些发现可支持前述假说。在经典的卡波西肉瘤和非洲地方流行性的卡波西肉瘤中也发现了HHV8DNA序列。在发生卡波西肉瘤以前若干年该病毒已可检出。在HIV相关的淋巴瘤(除体腔淋巴瘤以外)已确定了HHV8基因组。

艾滋病病毒感染与肝炎病毒感染之间有无关系

流行病学材料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即指容 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同样也是感染肝炎病毒的高危人 群。因为这两种病毒具有共同的传播途径,即性行为、静脉注 射毒品、血制品以及母一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可以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如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和核心抗体等,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甚至未经证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中均可检测出 来。有的甚至报道,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几乎100%同 时伴有乙肝病毒感染。但是,哪种感染在先,尚难有肯定的结 论。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可以发现持续的、高水平的抗乙肝 病毒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说明乙肝病毒感染有可能发生在 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前。而后者肝功能往往不正常,因此认为, 两种病毒的感染可能有协同作用。

如果经常手淫会得艾滋病吗

手淫会的艾滋病吗?

手淫又叫自慰,正常的自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如同过夫妻生活。对于未婚男性的前列腺炎患者,以及已婚的男性由于夫妻短期分居、出差、离异、丧偶等原因不能过上正常夫妻生活的患者,适当自慰是有好处的。但是过于频繁手淫或手淫不恰当者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早泄、阳痿、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炎引发的各种疾病等。手淫会得爱滋病吗?

艾滋病是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的,因此手淫不会得艾滋病,但过度手淫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艾滋病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怎样自测是否患有艾滋病

1人感染HIV后,历经急性感染期、隐匿感染期、全身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相关症状期、艾滋病期5个阶段的漫长病程。特别是隐匿感染期可持续2~8年,此时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可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隐匿漫长的病程,给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然而,艾滋病作为主要经血传播的传染病,亦有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2诊断要点2.1重视流行病学史艾滋病为经血传播的疾病,以性传播、静脉注射药物或血液制品、母婴传播为主要途径。因此,注重可能受感染的流行病学史十分重要。很多HIV感染的病例,都是临床医师通过认真的询问有关病史,进一步经实验室检查而获得诊断。由于患者可能有意地隐瞒重要的暴露感染史,医师问诊的技巧和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2.2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HIV感染后多数病人的临床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临床医师必须高度警惕,全面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以免误诊和延误病情。如临床发现如下一些症状应高度怀疑艾滋病,具体包括:持续发热超过1个月;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超过10%;持续腹泻超过1个月;反复发生的皮疹及皮肤黏膜真菌感染;全身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等。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

HIV抗体检测的过程是怎样的

HIV感染可以通过检测病毒的抗体、抗原、核酸或病毒培养来确定。目前,标准的检测方法是血清学HIV抗体检测,它是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的主要指标和标准检测项目。

艾滋病的诊断必须准确、可靠,故HIV抗体的检测要采用标准的血清学试验。受检者要到国家批准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先作初筛试验,阳性者要再用两种试剂作重复检测,也就是复检。若复检一种或两种试剂均为阳性,再将标本送到国家批准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做确认试验。确认试验常用免疫印迹法。经过以上过程确认HIV抗体阳性方可发出报告,再经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后咨询,才能最终确定诊断。

相关推荐

耳鸣的流行病学

耳鸣的发病率统计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作者分析了1453例耳鸣患后提出了有关耳鸣的发病率,根据随访资料发现耳鸣患病率为17.8%,其中49.1%的患者偶有耳鸣。据报道听力下降的患者中至少有70%伴有耳鸣症状。如将耳鸣不足5分钟者也计算在内,则大约60%的人在一生中曾经有过耳鸣的症状。以耳鸣为主诉的病人约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0-20%。美国和欧洲有17%的人体验过5分钟以上的耳鸣,患者的耳鸣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因耳鸣而犹如残疾,65岁以上33%的人有过

艾滋病有哪些病因

根据研究统计数据显示:艾滋病主要病源是来自人们的性生活不干净,部分病源是通过血液传播而引发。因此,导致艾滋病的产生及病变。那么,这种疾病是通过什么,而产生的呢?现在就由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们详细介绍一下吧! 1.艾滋病的病因 1.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

怎样诊断是否患上了艾滋病?

每个人一谈到艾滋病都会是很害怕的样子,都很担心这种不幸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这病疾病在最初的时候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很多的患者都觉察不出来,以至于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间,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应该如何来诊断这种病: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 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

艾滋病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HIV感染的诊断依据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同时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皮质激素,化疗,放疗后引起或恶性肿瘤等继发免疫疾病。 三、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酷似AIDS,但无HIV感染。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AIDS有发热、消瘦则需与上述疾病鉴别。 五、淋巴结肿大疾病:如KS,何杰金病,淋巴瘤,血液病。 六、假性艾滋病综合征:AIDS恐怖症,英国同性恋中见到一些与艾滋病早期症状

母婴传播疾病的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惟一途径。迄今为止,艾滋病流行已使将近300万儿童丧失了生命,还有100万儿童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儿童独具的特点是: 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2、其出生时的体重低于2500克。 3、临床特点是大多数病儿伴有慢性间质性肺炎、肝脾肿大和发育障碍,半数病儿伴有弥散性淋巴结肿大和反复腹泻,三分之一的病儿伴有血小板减少,部分病儿有湿疹样皮疹、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等。 因免疫功能缺陷,易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这些病儿在今后成长过程中,不仅可能在一段时间

龋齿的流行病学

龋齿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也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乳牙患龋率高峰约在5岁左右,恒牙患龋率约在15岁左右。 根据上海市1981年调查材料,在15059名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学生中乳牙患龋人数为8523人,乳牙患龋率为56.62%。4岁时患龋率达65.92%,9岁为83.57%。 据1983年北京地区对中小学生的调查,城郊区7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平均为48.88%,12岁为67.29%,17岁为73.61%。一般农村较城市人口恒牙患龋为低。 中国2005年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调显示:每一百个5岁儿童中就有超过66人嘴里

反复咳嗽也是艾滋病早期症状

儿童艾滋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是避免临床误诊与漏诊的关键。 1999年1月-2001年7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诊断了3例4至6岁的艾滋病患儿,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这3例患儿均以长期反复咳嗽为主诉,病史长达3个月至2年,全身临床表现有长期间断发热(3例)、明显消瘦(3例)、慢性腹泻(2 例)等。在身体各器官中,以肺、脑、肾的表现较为突出:肺部以反复急、慢性感染为主要表现,X线及CT表现各异;2例患儿有脑萎缩,其中1例程度较重,临床表现为

艾滋病原因

根据研究统计数据显示:艾滋病主要病源是来自人们的性生活不干净,部分病源是通过血液传播而引发。因此,导致艾滋病的产生及病变。那么,这种疾病是通过什么,而产生的呢?现在就由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们详细介绍一下吧! 1.艾滋病的病因 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

艾滋病潜伏期

1潜伏时间 自1981美国报道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尽管全世界对艾滋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至今仍未获得有效的预防药物和治方法, 因此对感染者从感染到艾滋病发病这一段潜伏期时间长度的研究对于了解艾滋病的然史、评价治疗效果、进行流行预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0年以来, 针对监测系统的不同监测数据, 对艾滋病潜伏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不同方法对艾滋病潜伏期得出了不同的数据,所得到的艾滋病潜伏期结果普遍都在8-9年。 至今

疱疹有哪些危害呢

1、不适症状反复缠身。患了生殖器疱疹除了有生殖器部位的灼热、红斑、疼痛等症状外,可能还有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全身关节和肌肉疼痛。 2、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生殖器疱疹的发生和复发会造成病人思想负担过重,而出现心理障碍,他们害怕致癌、害怕传染给性伴侣、回避与性伴侣的性生活、不愿与异性交往、导致性功能障碍,影响家庭和睦,甚至发生抑郁症。 3、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生殖器疱疹可引起播散性疱疹、疱疹性脑膜炎、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脊髓神经根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4、增加患艾滋病的危险性。在艾滋病流行地区,生殖器疱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