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瘫痪老人便秘怎么办

瘫痪老人便秘怎么办

老人一旦中风或者患了某些疾病,就会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常年躺在床上,一直不动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那么老人便秘该怎么办呢?吃什么有助于改善便秘?

1、平时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凋整,多食含高纤维素的蔬菜、豆类和薯类,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如香蕉、苹果、生梨、草莓等均有通便的作用。

2、患者应加强腹肌锻炼,以增加腹内压有助排便。能活动尽量活动,可以轮椅推出活动等。

3、不排便加不通气,考虑可能是肠梗阻,主食不要太精过细,饮食可以适当添加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

4、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位,每次翻身后将肢体位置摆放正确,做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固定的时间,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应试着解大便,时间不宜过长。

6、可以用开塞路或肥皂条塞到肛门内润肠通便,但是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肠道。

7、用一些缓泻剂,如便乃通茶、麻仁丸等必要时可行灌肠治疗。

8、由于高龄体弱,长期卧床,估计不会什么辛辣饮食之类,但应每天进食粗纤维蔬菜,每天早晚各饮一大杯温开水,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蜂蜜。

9、建议尽快去正规的医院,医生会根据诱因、准确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规律,进行必要的检查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其实几天解一次大便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值,不过如果上厕所要很用力才能把大便解出来,就可以称为便秘。一般而言,一星期内如果解大便的次数达到或超过两次,就可以接受,不必强迫要求每天解大便。

瘫痪老人便秘应该怎么办

1、平时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凋整,多食含高纤维素的蔬菜、豆类和薯类,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如香蕉、苹果、生梨、草莓等均有通便的作用。

2、患者应加强腹肌锻炼,以增加腹内压有助排便。能活动尽量活动,可以轮椅推出活动等。

3、不排便加不通气,考虑可能是肠梗阻,主食不要太精过细,饮食可以适当添加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

4、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位,每次翻身后将肢体位置摆放正确,做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固定的时间,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应试着解大便,时间不宜过长。

6、可以用开塞路或肥皂条塞到肛门内润肠通便,但是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肠道。

7、用一些缓泻剂,如便乃通茶、麻仁丸等必要时可行灌肠治疗。

8、由于高龄体弱,长期卧床,估计不会什么辛辣饮食之类,但应每天进食粗纤维蔬菜,每天早晚各饮一大杯温开水,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蜂蜜。

9、建议尽快去正规的医院,医生会根据诱因、准确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规律,进行必要的检查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发生右嘴角麻木中风后的护理

如果老年人得了“中风”,生活不能够自理。作为老人的子女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病重的老人。那么,作为子女该从何做起呢?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有些子女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于是不让老人进行活动,这样并不妥。其实,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预防褥疮非常重要。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蛋羹、豆浆、牛奶、藕粉、米粥、水饺、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喂饭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瘫痪老人不习惯于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可用手轻轻按摩下腹,或用热水袋敷下腹,会收到一定效果。卧床的老人由于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风”复发的原因,故不可等闲视之。如3天不解大便,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听收音机,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当然,这个过程较慢,需要极大的耐心。

“中风”老人在恢复期死亡的原因约60%是肺炎。所以,注意室内通风,适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防止发生感冒。

照顾"中风"的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如果“中风”的老人能得到细心照料,多数人可在一年内恢复,其中半数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老人中风怎么护理

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有些子女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于是不让老人进行活动,这样并不妥。其实,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预防褥疮非常重要。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并及时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

瘫痪病人的饮食要求

(1)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2)多饮水及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害怕尿多不便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盐水可预防便秘。日常膳食中也应有干有稀、有饭有汤,尤以常食粥为宜,也可适当吃点咸菜,以便多饮些水。对少数不愿饮水者,可适当吃一些多汁的新鲜瓜果。总之,瘫痪病人应适当多饮水,以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发生。

(3)注意膳食纤维供给。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4)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5)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如脑中风病人应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增加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品。

老年人中风后怎么办 防止肢体畸形

老人中风会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瘫痪,老人长年卧床不起,为了防止四肢畸形,应该将瘫痪老人的肢体用绷带,枕头或沙袋固定在“功能位”。患者易发生足下垂,千万不可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

截瘫患者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截瘫病人对饮食方面有什么要求?

1、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

2、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4、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高位截瘫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5、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患有截瘫疾病应该多吃新鲜水果

1、多用果汁、新鲜水果及果酱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糖及有机酸,皆有助于肠蠕动。此外,蜂蜜、生拌黄瓜、苤蓝、萝干、白薯等食物亦能产气,刺激肠管蠕动。如无禁忌,应摄入足够的液体,每天至少2000ml,以免粪便干燥。

2、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3、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4、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5、碳水化合物适量,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过多的热量,增加体内脂肪。

老人瘫痪难伺候怎么办

1、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碌,没可能一天24小时陪伴在老人身边,聘请一个保姆是必须的,这个保姆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老人擦身,翻身和洗澡。清洁干净对于一个瘫痪的老人来说很重要。家里人去的勤快,保姆就知道这家人对老人是很在乎的,保姆就会尽心。

2、瘫痪的老人很容易得糖尿病和心力衰竭,所以要减少糖份的摄入,注意不要经常吃甜食,最好不吃,晚上不要吃水果。

3、瘫痪的人运动量少,基本就是躺着或者坐轮椅,所以吃的要少,不要一天三顿塞的满满的,吃的越少越好,最好一天只吃一顿。年纪大了胃肠蠕动本来就差,不要让食物都滞留在胃里了。

4、不要一直让病人躺在床上,能坐轮椅就坐坐轮椅,每天要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在小区花园里看看、说说话,有空的时候把她抱起来,让她站好依靠在你身上,用手轻轻拍病人的背部和臀部,然后有空就是四肢的按摩和拍打了,帮助气血运行,肌肉和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活动,这样才不会萎缩。

瘫痪老人便秘该如何护理

瘫痪老人为什么会便秘?

缺乏运动、服用某些药物、罹患一些慢性病,以及痔疮、肛裂、肛门狭窄、大肠癌等,都是造成便秘的可能原因。会引起便秘的药物有麻醉药、含铝的制酸剂、钙、抗胆碱类药物、铁剂与某些高血压药物,长期服用泻药也会使得肠子蠕动能力变差而造成便秘。会引起便秘的慢性病有糖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服用钡剂后,接受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x光摄影的病患,以及长期卧床的病患,也容易发生便秘。

瘫痪老人便秘该如何护理

1、患者应加强腹肌锻炼,以增加腹内压有助排便。能活动尽量活动,可以轮椅推出活动等。

2、平时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凋整,多食含高纤维素的蔬菜、豆类和薯类,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如香蕉、苹果、生梨、草莓等均有通便的作用。

3、不排便加不通气,考虑可能是肠梗阻,主食不要太精过细,饮食可以适当添加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固定的时间,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应试着解大便,时间不宜过长。

5、注意肢体按摩及被动活动,保持正常的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下肢关节畸形、挛缩和强直。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位,每次翻身后将肢体位置摆放正确,做关节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瘫痪肢体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有利于肌力的恢复。

瘫痪老人便秘应该吃什么

1、柏子仁粥:取柏子仁500克,去杂、洗净,晒干后研末备用。大米100克加水煮沸后放柏子粉末10克煮成稀粥,早晚食之,每周2-3次。

2、无花果蜜糖粥:无花果30克,大米100克熬粥,吃时加蜂蜜一匙。

3、首乌红枣粥:首乌20-40克研碎先煎取汁备用。用大米100克,红枣10枚煮沸后加入首乌汁,文火熬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适用于老年人血虚肠燥的习惯性便秘。

4、桑椹芝麻粥:取桑椹24克、黑芝麻15克加入者沸的大米粥中再加少量水及冰糖,用文火熬成稀饭,每日1-2次,经常服用。

5、甜杏仁粥:甜杏仁15克,洗净、去皮捣烂,与大米50克加水同煮成粥,食时加入冰糠适量。

6、酥蜜粥:取酥油15-30克,蜜糖15克,大米50克,将大米煮沸后,加入酥油和蜜糖,文火熬成稀粥,以间日食之为佳。

偏瘫病人护理有哪些

1、事先预防

若发现老人有中风征兆,家人就要保持安静,让老人卧床休息,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如果太高应予降压治疗,过低则应立即停止降压措施。

2、紧急处理

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后,以后复发的机会更大,所以,要加强监护,一旦发生上面情况,要加紧送往医院,记住时间就是生命,越早越好。请医生出诊,或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搬动最好用担架,途中避免颠簸,病人应躺平,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气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3、术后护理

不要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

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蛋羹、豆浆、牛奶、藕粉、米粥、水饺、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喂饭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瘫痪老人不习惯于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可用手轻轻按摩下腹,或用热水袋敷下腹,会收到一定效果。

卧床的老人由于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风复发的原因,故不可等闲视之。如3天不解大便,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

4、语言恢复

半数以上的中风病人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或虽能自发说话,但答非所问且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等。这些都是中风引起的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越早越好,在病后3个月内恢复较快,一年以后则难以再恢复。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短语训练、会话训练、朗读训练、复诵句子训练、文字辨识、指出物品名称、执行命令以及图片、实物配对练习等。

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听收音机,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

5、康复训练

让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由院内到院外。

让患者在垫子上学习如何来去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及起床、上下床等。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

要慢慢耐心地教学,让老人恢复自理能力。例如刷牙、吃饭、洗脸、洗澡、梳头、修面、上厕所、就餐、穿脱衣服、带手表、开灯、打电话、戴眼镜、上下汽车等。

脊柱骨折患者的日常饮食细节

1、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2、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如脑中风病人应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增加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品。

3、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4、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5、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饮食:

1、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2、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如脑中风病人应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增加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品。

3、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4、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5、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相关推荐

脊髓灰质炎症状

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7~14天,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等四型。 1.无症状型(即隐性感染),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 2.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此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曾观察到下列三种综合征:①上呼吸道炎,有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可有感冒症状,咽部淋巴组织充血

小儿麻痹症症状

行季节如有易感者接触患者后发生多汗,烦躁,感觉过敏,咽痛,颈背肢体疼痛,强直,腱反射消失等现象,应疑及本病,前驱期应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鉴别,瘫痪前期病人应与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弛缓性瘫痪的出现有助于诊断。 潜伏期3~35日,一般为7~14日,按症状轻重及有无瘫痪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 一隐性感染无症状型: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

1.无症状型(即隐性感染) 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相隔2~4周的双份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中和抗体的4倍增长。 2.顿挫型 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疲乏、头痛、嗜睡、咽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而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此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曾观察到下列三种综合征:①上呼吸道炎,有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可有感冒症状,咽部淋巴组织充血、水肿;②胃肠功能紊乱,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可有中度发热;③流感样症状,有发热

脊髓炎症状

1、脊髓炎发病早期的阶段 处于脊髓休克阶段,肢体力弛缓性瘫痪,也就是所谓的软瘫。经过2~4周的时间,肢体逐渐变为痉挛性瘫痪,亦即所谓的硬瘫,排尿问题也由尿潴留转为尿失禁。病变累及颈髓时,可以出现四肢瘫痪。如果影响到高颈段(C4以上),还可以出现呼吸困难。颈膨大脊髓炎可以出现双上肢软瘫,而双下肢硬瘫。 2、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 脊髓炎的临床症状可以根据其病变部位、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胸髓节段较长,且某些节段供血较差,病变常易累及胸髓。其首发症状常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束带感,或见排尿困

老人中风后为什么会嘴歪

老人中风后为什么会嘴歪?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大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的急性或亚急性脑血管疾病。 中风多见于老年人,且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其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情绪紧张、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时用力排便、严重失眠或嗜睡状态等,往往是中风的诱发因素。 中风以后出现嘴歪的症状,多是因为患上了面瘫。面瘫是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因为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患者常会出现口眼歪斜、面部表情

小儿麻痹的症状有哪些

便秘 毒血症 恶心 腹部不适 腹泻 感觉过敏 肌肉酸痛 腱反射消失 流行季节如有易感者接触患者后发生多汗,烦躁,感觉过敏,咽痛,颈背肢体疼痛,强直,腱反射消失等现象,应疑及本病,前驱期应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鉴别,瘫痪前期病人应与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弛缓性瘫痪的出现有助于诊断。 潜伏期3~35日,一般为7~14日,按症状轻重及有无瘫痪可分为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及瘫痪型。

小儿麻痹症有哪些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5~14天,临床上可表现多种类型:①隐性感染;②顿挫型;③无瘫痪型;④瘫痪型。 (一)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 脊髓灰质炎恶心。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二)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 体检可见: ①三角架征:即患者坐起时需用两手后撑在床上如三角架,以支持

老人中风后为什么会嘴歪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大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的急性或亚急性脑血管疾病。 中风多见于老年人,且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其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情绪紧张、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时用力排便、严重失眠或嗜睡状态等,往往是中风的诱发因素。 中风以后出现嘴歪的症状,多是因为患上了面瘫。面瘫是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因为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患者常会出现口眼歪斜、面部表情瘫痪等症状。有些人甚至连简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为小儿麻痹)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的儿童。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没有症状,但他们排泄的粪便带有病毒,因此传染给他人。少数感染者出现发热、疲乏、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伏期为3—35天,一般7—14天。肠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脊灰病毒后有下列几

脊椎病的最好治疗方法有什么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方面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有沃卡恩。 1.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公室人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公室人员易患颈椎病致局部过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易发生颈椎病。 2.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