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天冬是什么药 天冬是天门冬吗

天冬是什么药 天冬是天门冬吗

天冬即是我们常说的天门冬,根据其炮制方法不同又分为炒天冬,炙天冬,朱天冬,鲜天冬等。

1、天门冬为原药材除去须根,略煮,捞出浸入清水中,去皮晒干,切片入药者。

2、炒天冬为天冬片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3、炙天冬为天冬片用蜂蜜拌匀,再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入药者。润肺止咳作用增强。

4、朱天冬为天冬片用清水喷湿,与适量朱砂粉拌匀后入药者。宁心安神作用增强。

5、鲜天冬为天门冬鲜品洗净去皮,切片入药者。

天门冬的功效与作用

1、养阴生津

治疗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有很好的作用。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治肺痨

2、润肺清心

治疗心烦失眠、咽喉肿痛,内热消渴,有很好的疗效。

3、润肠通便

天冬对内热引起的大便干结,肠燥便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特别是阴虚引起的效果更加。

4、抗菌消炎

天冬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引起的各种咳嗽痰多,气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深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据了解,天门冬块根还具有极好的抗菌疗效。天门冬块根煎剂体外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各类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除燥降火

天冬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天门冬块根内部含有淀粉33%,蔗糖4%及其他多种对人体极好的营养成分,在多种医药名目中均有记载天门冬的药用价值。天门冬块根常常用于感冒发热、气管炎、跌打损伤、肺结核、肺炎、肚痛、吐酸水、贫血、产后风、小儿消瘦、不孕症等,疗效显著。

6、天冬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与体液免疫、广谱抗菌、止血和抗白血病等作用;天冬酰胺有镇咳和祛痰作用。沧疗乳房肿瘤对一般良性乳房肿瘤,尤其是乳房小叶增生,不论肿块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数可获治愈。52例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后30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对乳腺癌也有一定的效果,表现为用药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但远期疗效尚不显著,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即呈相持状态,不再有明显进展(纤维瘤亦如此),个别病例虽加大剂量,亦未见明显改善。对开始溃烂出血的乳房肿瘤和广泛转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

7、用于扩张宫颈于人工流产前12小时,将天门冬插入子宫颈管,能使宫颈自然扩张与软化。据84例观察,效果良好者达94%,未发现1例感染。先兆流产病例应用后,可自行发动宫缩,排出宫腔内容物;对人工流产病例则无此现象。

8、中药材中常用天门冬块根,它对人体有极好的抗氧化及延缓衰老作用。据小编了解,天门冬的提取物中含有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天门冬多糖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的作用。此外,经动物实验验证,天门冬还有真可祛痰作用。天门冬块根内部含有淀粉33%,蔗糖4%及其他多种对人体极好的营养成分,在多种医药名目中均有记载天门冬的药用价值。天门冬块根常常用于感冒发热、气管炎、跌打损伤、肺结核、肺炎、肚痛、吐酸水、贫血、产后风、小儿消瘦、不孕症等,疗效显著。

芦笋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提高免疫力

芦笋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门冬胺酸,是一种抗疲劳、增强体力的补品。在天冬酰胺酶的作用下,天冬酰胺与水反应生成天冬酰胺酸和氨。天冬酰胺酸及其盐类,可增进人的体力,使人消除疲劳,并可用于治疗全身倦怠、食欲不振、蛋白代谢障碍、肝机能障碍等等。

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那么天冬与麦冬的区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只有了解了天冬与麦冬的区别,以后才能合理的利用这两种草药,要不混淆了可能药性不一样会出现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下文我们看看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1)外观区别:

天冬:攀援植物,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

麦冬:成丛生长。高30厘米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韭菜。

(2)浆果区别:

天冬浆果:成熟后为红色。

麦冬浆果:成熟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

(3)花色区别:

天冬:花为多白色、淡绿色。

麦冬:花为淡紫色。

(4)来源区别:

相同:均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均为块根。

不同:天冬是攀援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麦冬是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

(5)性状区别:

相同:呈纺锤形。质柔韧,半透明,有纵皱纹。

不同:

天冬:块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4-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深浅不等的纵沟及细皱纹。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有粘性,中柱明显。

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有细纵纹。中柱细小。

上文介绍了什么是天冬,什么是麦冬,上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草药的功能和作用,从外表到果实的不同,从花的颜色到药性这些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天冬与麦冬的区别,相信大家看后就会懂得如何区分开天冬与麦冬了吧。

天冬食疗价值

百合科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产于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秋、冬采挖,洗净,除去根茎、须根,置沸水中蒸透心,除去外皮,干燥。可切片用。

[性能]味甘、苦,性寒。能养阴生津,清火。

[参考]含天门冬素、粘液质、β-谷甾醇、多种氨基酸。

有镇咳、祛痰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活性。

[用途]用于阴虚肺热,干咳痰粘,或咯血;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一日10~15g。煎汤,煎膏滋,作蜜饯,入菜肴等。

附方

1,天门冬膏:天冬100g,阿胶、杏仁、川贝母、茯苓各50g。加水煎取浓汁,加入约等量炼蜜搅匀,煮沸即成。每次吃1匙。

源于《丹溪心法》(原方为丸)。本方用天冬养阴润燥、清火,阿胶滋阴、止血,杏仁、川贝母化痰止咳,茯苓滋养益脾。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咯血。

2,天门冬粥:天冬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天冬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近熟时放入冰糖煮至粥熟。

源于《饮食辨录》。本方用天冬养阴润燥、清火,粳米益胃气,冰糖润肺益胃。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阴虚胃热,消渴口干;燥热便秘。

3,长生固本酒:人参、枸杞子、山药、五味子、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各15g,白酒1500g。各药装入纱布袋,浸酒中;放置2周以上,或隔水加热半小时。每次饮30~50g。

源于《寿世保元》。本方以人参补气养心、安神,二冬、二地滋阴养血,五味子滋肾敛肺,山药滋肾、益脾。用于气阴不足,五脏虚损,心烦口干,心悸失眠,体倦乏力,须发早白。

湿气重可以吃麦冬吗 麦冬泡水一天用量多少合适

建议5-6克,约3-5粒即可。

麦冬是隶属于天门冬科沿阶草属下的一个植物,味甘味苦性寒,具有很好的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作用,经常被人们用来泡水喝,但毕竟麦冬性寒,由具有一定药性,用量过多是会对身体造成亏损的,因此正常人体建议麦冬一天用量5-6克,月3-5粒即可。

天门冬的食疗方

二冬膏

取等比例的天门冬、麦冬,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1小时后,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一次,然后加温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并以小火将煎液加热、煎熬、浓缩,至黏稠如膏时停火。防凉后加蜂蜜1杯,冷却后装瓶密封,置于冰箱冷藏室内保存。每日早晚各取1汤匙,以沸水冲化饮服。该茶特别适宜秋冬季节运动后解渴、解燥,保持肌肤滋润。

天门冬粥

天门冬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去渣取汁。用粳米煮粥并导入天门冬汁,粥熟后,入冰糖少许稍煮即可。空腹服食,能治咳嗽吐血,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不适。

天门冬萝卜排骨汤

天门冬15克,排骨150克,白萝卜300克。取天门冬用2碗水以中火煎,煎至1碗水时,去渣留汁备用。将肉排骨先下锅煮,煮沸后即将萝卜丝放入,并将煮好的天门冬药汁加入,煮熟取出。这款汤能治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

教你一道:如何选购天门冬

李功营介绍,一等的天门冬是长纺锤形,完全去掉了外硬皮,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呈现半透明,条肥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中柱。气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径1.2 cm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如果找不到这么靓的材料,则最低要求得选中部直径0.5cm以上,虽然有未剥净硬皮,但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5%。

中药治疗痤疮

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治疗。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桑皮、菊花、苦参各9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日服1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制大黄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也可用以下简便方法:

1、白花蛇草15-30克,加水煎汤内服,1天2次。每日或隔日1剂。

2、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每日2次。

3、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30克,露蜂房10克,煎水待温后清洗患处,每日2次。

4、鲜槐叶、丝瓜叶各30克,捣烂,涂敷患处。

5、天门冬美容方:天门冬是常用中药,《本草纲目》载天门冬“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用天门冬外敷,可起到“面黑令白”的作用。还记载了诸多服食方法,其中有一方“用天门冬十斤,捣末,蜜渍。每服方寸匕”。用天门冬晒干捣末,同蜜捣作丸,每日用之洗面,1月后,皮肤可变得洁白、细嫩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秋,冬两季采挖,洗干净,除掉茎基与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者蒸至透心,趁热除掉外皮,洗干净,干燥。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是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天冬擅长养肺阴,亦能补肾阴,比较适用于肺阴虚,肺燥咳嗽,干咳无疾,或者阴虚发热,津液缺乏,口渴等症。天冬可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养阴清肺天门冬,肺热喘咳有奇功。天门冬苦又甘寒,肺痈肺痿吐脓痰。燥咳痰黏而润肺,津少口渴润喉间。

天冬是什么

天冬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台湾、贵州等省区。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晒干备用。另外天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因此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关推荐

冬至冬天结束了吗

。 冬至的意思寒冬将至,意思到了冬至节气后,温度要开始变冷了,冬至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到了冬至节气后,冬季气候已经完全取代秋季气候,从天气上已经进入到寒冷的冬天里了,所以,冬至不冬天结束的意思,而寒冷的冬天正式到来的意思,冬天的结束要等到立春到来,到了立春节气后,温度才会逐渐的开始变得暖和起来,然后进入到温度的春季气候中去。

过冬指立冬还冬至 立冬和冬至一天吗

。 每年的立冬日期在公历11月7-8日之间,冬至日期在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立冬和冬至都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的时间都不相同,其划分方法以北斗七星对应的太阳黄经度数为依据,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故立冬和冬至并不在同一天,而且每年的时间点也不固定的,“点”具体落在哪天,以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为依据。

2020冬天寒冬吗 2020年冬天会很冷吗

根据气象学家的推测,2020年冬季的气候很有可能会被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并且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主要现象就气候气温的反常。 2020年的冬天比较寒冷的,因为今年体感上会比往年冷的时间更快一些,其次2020年还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

立冬冬天了

字面上来说这样的,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不一样,所以即使立冬了,有些地区气温依然很高。 立冬节气后就冬天了。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冬节气就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建立。 低于10°以下的气温。 我国国境区域跨度大,就算除开华南沿海、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也不一同入冬的,古代以中原为尊,各种习俗也由此传承,而二十四节气主要根据黄淮地区设立,所以,入冬主要也符合黄河、淮海一带的气候规律。 而南方地区入冬稍晚。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立冬:冬终了,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日期不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从气候上说,立冬在古代对于中国来说,进入冬季的标志。而冬至表明冬天最冷的时候来到,冬至日也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从传统文化上来

立冬和冬至一天吗

时令含义不同 立冬 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 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立冬和冬至一天吗

。 立冬和冬至两个不一样的节气,其中立冬冬天的开始,一般来说指每年的公历11月7日前后这段时间;而冬至又被称为长至、短至,一年中比较冷的会,此时太阳的黄经在270°左右,一般在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由此可知立冬和冬至并不一天,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节气。

立冬属于冬天还秋天

冬天。 二十节气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划分出来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用来反映季节的,所以立冬属于冬季,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秋季的结束。

天冬理作用

养阴生津 治疗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有很好的作用。 润肺清心 治疗心烦失眠、咽喉肿痛,内热消渴,有很好的疗效。 润肠通便 天冬对内热引起的大便干结,肠燥便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特别阴虚引起的效果更加。 抗菌消炎 天冬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引起的各种咳嗽痰多,气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深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除燥降火 天冬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①《本经

霜降冬天还秋天

秋天。 霜降虽然带有霜字,但不表示“降霜”,降霜主要依据温度变化来定,而霜降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一般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越发明显,冷空气南下也越来越频繁,此时已经进入了深秋时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完这个节气就到了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可以说霜降秋天和冬天的一个过渡,此时可以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但要注意外御寒、内清热、宜平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