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乙脑减毒疫苗是什么

乙脑减毒疫苗是什么

“乙脑减毒疫苗”这个词在你眼里,也许还比较陌生。它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接下来我们来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下乙脑减毒疫苗的基本信息。

乙脑减毒疫苗,主要适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减毒疫苗系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保护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

接种乙脑减毒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要根据接种疫苗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6月龄-10周岁儿童和自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减毒疫苗不良反应

1、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乙脑减毒活疫苗能重复打吗

现在国家计划免疫规定乙脑减毒活疫苗是要打两针的,第一针是孩子满8个月,第二针是孩子满2周岁,如果第一针忘记了时间不确定是否打过,或者当地有乙脑的流行,也是可以再次加强注射的,但是两针之间要间隔一年的时间,只要按照医院预约的时间再次注射就可以了。

目前的计划免疫疫苗都是可以加强注射的,多打一次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不良影响,如果打的间隔太近会加大出现疫苗反应的几率,但也并不是说就一定会出现。因为乙脑是预防夏天蚊虫叮咬传播的乙型脑炎的,所以建议还是要遵医嘱再次注射较好,如果担心有反应可以在接种地观察30分钟再离开。

脑炎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简称乙脑疫苗,是国家计划内疫苗。那么,乙型脑炎疫苗怎么打?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乙型脑炎疫苗怎么打?

目前中国常用的乙型脑炎疫苗有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两种,其中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乙脑减毒活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在宝宝满8个月后和2周岁时各接种1次,2剂间隔至少12个月。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宝宝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在此期间,你需要观察宝宝是否会有异常反应情况,确保一切正常后再离开。宝宝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最好适当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同时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乙型脑炎疫苗接种效果

宝宝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对乙脑的预防能力会达到80%以上。再经加强1剂接种后,预防能力就会达到90%以上,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部分地区选择给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扩展阅读:乙脑疫苗不良反应

有个别的宝宝注射乙型脑炎疫苗后,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多半1~2天内就会自行消退。也有少数宝宝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但一般都在38°C以下。另外,还有少数会觉得头晕、头痛、身体不适。

极少数情况下,宝宝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后会出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这些症状通常在宝宝注射疫苗后10~30分钟内出现,一般不会等到24小时后。这种乙型脑炎疫苗不良反应多半发生在宝宝接种后几剂的时候,而且发生率会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多而增加。相比较之下,7岁以上宝宝在加强注射乙型脑炎疫苗时,风险会高些。

新冠疫苗是减毒还是灭活

新冠疫苗是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都只是疫苗的一种工艺。

1、减毒疫苗

减毒疫苗是在实验室内对病原体进行减毒处理,减弱甚至去除其致病性,但保留其生长或复制和引起免疫的能力制成的疫苗。

减毒疫苗的优缺点

优点:减毒疫苗中的病原体在体内可繁殖,免疫效果好,免疫保护时间较长。

缺点:对于免疫功能缺陷人群接种减毒疫苗可能存在潜在致病风险。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先对病原体进行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因此,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灭活疫苗是不具有致病和繁殖的能力。

灭活疫苗的优缺点

优点:工艺成熟。

缺点:灭活疫苗对生物安全等生产条件要求很高,生产成本也较高。

乙脑疫苗什么什么时候打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表

乙脑减毒疫苗接种按照08年实行的扩大免疫规划方案,原来的3剂次免疫程序现修订为接种2剂次,分别在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宝宝疫苗时间表

宝宝在出生后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次数、时间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医院会给家长一个疫苗注射的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清楚这些内容,因此爸妈们一定要按照时间表来给宝宝打针,不要漏掉这些必须接种的疫苗,以免给宝宝健康带来威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宝宝需要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表吧。

出生时

乙肝疫苗(第一次),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第一次),预防结核病。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次),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脊灰疫苗(第二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

脊灰疫苗(第三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二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月龄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三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乙肝疫苗(第三次),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脑疫苗(第一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月龄

麻疹疫苗(第一次),预防麻疹。

9月龄

流脑疫苗(第一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岁

乙脑减毒疫苗(第一次),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5岁

甲肝疫苗(第一次),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第一次),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

2岁

乙脑减毒疫苗(第二次),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甲肝疫苗(第一次,与前剂间隔6-12个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3岁

A+C流脑疫苗(加强),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岁

脊灰疫苗(第四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6岁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第二次),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

乙脑减毒疫苗(第三次),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减毒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疫苗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2种,注射乙脑疫苗后,一般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60%~90%。乙脑减毒活疫苗一次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80%以上,第二年加强后可达90%以上。一般注射乙脑疫苗就是注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是有区别的。

1、乙脑灭活疫苗: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

2、乙脑减毒活疫苗:1岁龄时接种第1针,2岁龄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龄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既往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以及对过敏性体质的人均不可注射。

相关推荐

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的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12岁的儿童,也适用于学生和部队士兵。全程接种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1针;乙脑疫苗接种2剂次,分别在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什么很多朋友迫切想要了解的,了解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对大家的帮助比较大。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黄病科虫媒病乙脑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疫苗的注射时间和有效期 1、注射时间 乙脑灭活疫苗: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 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对于流

水痘疫苗接种知识

水痘疫苗将水痘病OKA株在MRC5二倍体细胞培养繁殖而获得的病冻干制品。每剂疫苗含有不少于103.3蚀斑形成单位(PFU)的水痘-带状疱疹病。 接种对象 适用于对12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水痘预防的主动免疫。 接种方法 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13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2剂量,间隔6-10周。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

水痘疫苗需要打几次

水痘疫苗需要打几次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间隔6-10周。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 对于健康人,水痘疫苗可与其他疫苗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水痘疫苗可与其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但均需接种于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如水痘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则接种问隔至少1个月。 水痘疫苗一种高度活性的疫苗,适用于接种壹岁以上至十

乙脑灭活疫苗疫苗的区别

灭活疫苗经过处理后,去除致病力,保留其免疫原性而成的疫苗疫苗指保留一定的剩余力和免疫性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灭活疫苗指细菌、病、立克次氏体,经过甲醛等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活,去除致病力,保留其免疫原性,制备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疫苗指病原微生物经过人工传代培养,丧失致病力,但仍保留一定的剩余力、免疫源性和繁殖能力,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一次亚临床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如脊灰糖丸、麻疹疫苗、卡介苗以上提到的免疫原性

乙脑疫苗预防的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一种由嗜神经病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乙脑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6~16天。被叮咬的人大多数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只有极少数人发病,发病率一般在2~10/10万,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由于疫苗的大量接种和人群的隐性感染,使得儿童成为该病的主要侵害对象。 中国世界上乙脑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至今全国每年乙脑发病人效占全世界当年总发病人数的肌%以上。1950年以来,先后暴发3次

如何接种水痘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一种很好预防水痘的措施。今天我们来向专家了解一下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 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13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2剂量,间隔6-10周。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对于健康人,水痘疫苗可与其他疫苗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水痘疫苗可与其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但均需接种于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如水痘

未冷藏疫苗的危害 导致疫苗失效

疫苗一定要在适宜的温度内进行冷藏(2℃-8℃),因为疫苗活苗,它的活疫苗,需要在低温下保存和运输。由于循环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任何来源的抗体都能干扰疫苗的繁殖,导致没有免疫应答,加快疫苗效价的丧失,使疫苗在有效保质期之前就失去疗效。

打麻风疫苗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需暂时不宜接种

如果已经在三个月内有接种过免疫球蛋白者暂时不宜进行麻风疫苗的接种;或经气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疫苗者(如乙脑、水痘等)应至少间隔一个月再接种。

水痘疫苗什么

疫苗简介 水痘疫苗将水痘病OKA株在MRC5二倍体细胞培养繁殖而获得的病冻干制品。每剂疫苗含有不少于103.3蚀斑形成单位(PFU)的水痘-带状疱疹病。 接种对象 适用于对12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水痘预防的主动免疫。 接种方法 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13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2剂量,间隔6-10周。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剂完全挥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