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老年人驼背的元凶

中老年人驼背的元凶

驼背有两大元凶

第一大元凶是骨质疏松。《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存在低骨量。这在老人身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佝偻、驼背。

50岁后,人体的骨骼代谢趋向负平衡,分解速度大于重建速度。

人体骨质开始减少,骨密度变低,骨强度下降,骨骼内开始发生微小的骨折,使得脊柱出现前弯。年纪越大,微小骨折就越多,脊柱弯的幅度越大,人就变得更矮,驼背更突出。所以,老年人应随时关注体态,当身体出现佝偻、驼背时,及时就医。

第二大元凶是肌肉力量下降。中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肌肉强度和弹性逐渐下降。弯腰时,肌肉不能给腰椎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撑,也会导致脊柱越来越弯。

由于女性雌激素比男性雄性激素下降得更快,因此,女性往往矮得更快。

老人驼背的害处知多少

年老怎就驼背

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老人驼背与骨质疏松、缺钙有关,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老年人虽多有缺钙、骨质疏松,但并不是驼背的主要原因。

所有的男性身体内都有一种雄激素,它可以使人体的肌肉有力,年轻时分泌旺盛,而所有的女性身体内也有一种雌激素,也是年轻时分泌旺盛,一旦到了中老年,人体的激素水平就会明显下降,这样肌肉的强度和弹性都会下降,变得越来越松弛,如果坐或站时常弯腰,脊柱向前弯就会不断增大,久而久之,驼背便形成。而且年纪越大,弯得越狠,身高因此变矮。男性到六七十岁,体内雄激素尚有一定水平,所以相对矮得慢些,而女性雌激素下降得很快,矮得快些,也矮得多些。

老年性驼背害处知多少

正常人胸廓中心的高度约20~25厘米,驼背后可使这个高度减少3~5厘米,压缩比达20%左右,一般还同时伴有胸骨的下陷,这样就更糟糕了,在胸骨下陷的挤压下,胸腔里面的心脏就不能充分扩张,心脏泵出的血量就会减少,为了补偿这种排血量减少,心跳就会加快,心慌随之而来。同时胸腔里的肺也不能充分扩张开来,呼吸不畅,缺氧发生,怎能不气喘呢!随着年龄增加,驼背越来越重,心肺功能越来越不好,症状和痛苦与日俱增。

重在早防

老年性驼背,建议从45岁起即应开始预防,具体措施包括:

1、平时应防坐姿不正确,以免引起习惯性驼背;

2、注意锻炼:取站立位,两手按住后腰部,并挺胸,作适量慢摇摆运动,随后双掌上下按摩腰肌,以锻炼腰肌,增强腰肌的力量;

3、可适量进食维生素E,以提高抗衰老能力;

4、适当注意补充钾,以免出现肌无力;

5、适量使用中医补“肾”药物。

哪些好习惯可以预防驼背

第一大元凶是骨质疏松。《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存在低骨量。这在老人身上的主要表现就是佝偻、驼背。

50岁后,人体的骨骼代谢趋向负平衡,分解速度大于重建速度。人体骨质开始减少,骨密度变低,骨强度下降,骨骼内开始发生微小的骨折,使得脊柱出现前弯。年纪越大,微小骨折就越多,脊柱弯的幅度越大,人就变得更矮,驼背更突出。所以,老年人应随时关注体态,当身体出现佝偻、驼背时,及时就医。

第二大元凶是肌肉力量下降。中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肌肉强度和弹性逐渐下降。弯腰时,肌肉不能给腰椎提供足够的力量支撑,也会导致脊柱越来越弯。由于女性雌激素比男性雄性激素下降得更快,因此,女性往往矮得更快。

长期驼背伤心肺

低头、含胸、驼背常常让人觉得邋遢,但驼背不仅仅是有损形象,它会给健康带来多种危害。

心跳加快、心慌。正常人胸廓中心的高度约20~25厘米,驼背后会减少3~5厘米,且会出现胸骨下陷,使心脏在胸骨的挤压下不能充分扩张,排血量减少。为了获得足够的养分,心跳就要更快,心慌随之而来。

心肺功能受损。随着胸廓变形、胸腔容积缩小,呼吸的活动幅度受到限制,影响肺活量和呼吸的通气量,会使老人运动能力大大下降,限制其活动强度、频率。

便秘。驼背会影响消化,因腹腔容量变化,易引起便秘。严重的驼背还可能引起内脏移位,影响血液循环。

老年人为什么会驼背

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老人驼背与骨质疏松、缺钙有关,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老年人虽多有缺钙、骨质疏松,但并不是驼背的主要原因。

所有的男性身体内都有一种雄激素,它可以使人体的肌肉有力,年轻时分泌旺盛,而所有的女性身体内也有一种雌激素,也是年轻时分泌旺盛,一旦到了中老年,人体的激素水平就会明显下降,这样肌肉的强度和弹性都会下降,变得越来越松弛,如果坐或站时常弯腰,脊柱向前弯就会不断增大,久而久之,驼背便形成。而且年纪越大,弯得越狠,身高因此变矮。男性到六七十岁,体内雄激素尚有一定水平,所以相对矮得慢些,而女性雌激素下降得很快,矮得快些,也矮得多些。

​老年人驼背的原因是什么

专家介绍,有关老年人驼背的原因,常见的就是骨质疏松。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靠身体前方的椎体部分松质骨的含量较大,当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时,蜂窝状的松质骨最先发生骨质疏松,骨小梁变细变薄、断裂、空洞,骨质疏松时骨小梁数目的减少可达30%,骨的强度下降,松质骨内发生微小骨折,骨折发生后椎体变矮、短缩,靠身体前方的椎体较后方的椎体,短缩的更多,此时长方形的锥体就成为楔形,呈前面矮后面高的状态。如果多个椎体发生这样的骨折,人的脊柱就会明显向前弯曲,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被压缩的椎体越多,压缩的程度越厉害、老年人驼背就会越严重。

同时,老年人驼背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除了有明显的腰背疼痛、行走不便外,由于胸廓的变形,压迫心脏和肺部,使病人出现胸闷、气短、肺活量减小、甚至出现肺气肿。由于驼背的发生是随骨质疏松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渐进的,可能会经过很多年的时间,开始时,人们都不太在意,一旦形成驼背,再行治疗为时已晚。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不失时机的在适当的年龄,采取措施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老年人驼背害处多

正常人胸廓中心的高度约20~25厘米,驼背后可使这个高度减少3~5厘米,压缩比达20%左右,一般还同时伴有胸骨的下陷,这样就更糟糕了,在胸骨下陷的挤压下,胸腔里面的心脏就不能充分扩张,心脏泵出的血量就会减少,为了补偿这种排血量减少,心跳就会加快,心慌随之而来。同时胸腔里的肺也不能充分扩张开来,呼吸不畅,缺氧发生,怎能不气喘呢!随着年龄增加,驼背越来越重,心肺功能越来越不好,症状和痛苦与日俱增。

老年人驼背害处多

一、防止脊柱和肩背骨骼因为长期劳累而变形,应少坐沙发,少下棋、打牌、打麻将。沙发由于弹性太强,老人躺坐时无形中会让脊柱成弧形,更加重驼背的形成;下棋或打牌需要久坐,而且姿势固定,身体容易前倾,易于驼背形成。偶尔长时间下棋、打牌后,有意识地给身体供点氧,比如坐坐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增强细胞的携氧能力。

二、老人应该进行一些有意识的防驼背锻炼,使用靠背椅、健身器材等使脊柱、肩背骨骼得到适当锻炼。老人可以坐在靠背椅上,双手抓住椅背两侧,昂首挺胸,保持脊柱挺直,每次坚持10分钟左右,每天做3次;老人使用双杠锻炼脊柱、肩背骨骼也很有效,方法是背靠双杠中的一个杠杆,双手把持,身体适度后仰,有意识地矫正脊柱,防止前倾,此方法每天可做三四次。

此外,老人即便是躺在床上,也能进行防驼背训练,譬如仰卧之时,在驼背突起处放一个枕头,身心放松,保持仰卧5~10分钟,休闲之时也达到了防止驼背的效果。

老年人驼背往往是骨质疏松的表现

概 述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驼背的现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驼背现象和人的年龄增大只是间接关系。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骨质疏松的出现以后才导致了驼背。所以老年人驼背往往是骨质疏松的表现。因为个人体质差异等等因素,导致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驼背,而且出现驼背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步骤/方法:1首先,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最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若,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在于任何轻微活动或创伤都可能导致骨折,患者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

2其次,人到老年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但此时身体所承受的负荷并未减小,这就会使得已疏松的骨小梁受压与破坏增加,初期不会对人体有太大的影响,但长时间就可能引起脊椎骨体发生萎缩或压缩性骨折,使人变矮,并使得背也“驼”了起来。

3最后,虽然背“驼”后不疼不痒,但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无法挺胸抬头,限制个人日常活动的能力,蹲下捡拾东西时很不方便,使老年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老年人的背“驼”并非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骨质疏松病变,需要加以防范。

注意事项: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注意增加钙摄入及加强户外活动,进入中老年后可根据需要加服些鱼肝油和钙片,延缓及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速度和病变程度,以提高老年时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改善老人驼背的小妙法

概 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驼背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在进入衰退期以后,身体各个部位就出现了关节退化的表现,其中驼背也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当然如果注意的话,有些人就不会出现严重驼背的现象。老年人驼背并不是因为背部出现什么疾病,而是身体骨骼随年龄渐渐退化,就出现了驼背的现象。老年人驼背可以采取几种方法进行缓解,下面我给大家说几种老年人缓解驼背的方法。

步骤/方法:1老年人缓解驼背可以采用做操的训练方法,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准备一个体操使用的棍棒,将棍棒放在后背,手拿棍棒抬头挺胸,让后背的肌肉感到酸胀的感觉,这样反复锻炼几次,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2老年人一定不能懒,不能经常坐着,而是应该经常运动,在户外锻炼锻炼身体,可以通过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健身操来有效的锻炼身体素质,这些运动都能有效的缓解背部驼背的现象,还能够预防各种疾病。

3老年人可以通过做一些小动作来缓解驼背,首先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抓住所坐的椅子的后背,然后让自己的上身保持直立,保持这样的姿势十分钟以上,每天进行三四次就可以,能够有效的缓解驼背问题。

注意事项:人们都以为进入老年期以后就一定会出现驼背,其实并不是这样,在生活中多加锻炼并且多注意背部,做一些运动,就能够有效的缓解并且预防驼背的出现。

相关推荐

驼背可能是骨质疏松

中老年发生骨质疏松比例会相对增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超过60%。骨质疏松症的很主要的一类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这类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两类群,一类是绝经不久的妇女,另一类就是老。 老年的“缩个”、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加重,脊椎前倾,背曲加重,形成驼背,而驼背严重时,膝也会显著挛曲。老年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身高可平均缩短3—6厘米。 驼背还可能影响老年的呼吸功能,因为驼背造成的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

老年驼背有危害要注意预防

老年驼背有危害 正常胸廓中心的高度约20~25厘米,驼背后可使这个高度减少3~5厘米,压缩比达20%左右,一般还同时伴有胸骨的下陷,这样就更糟糕了,在胸骨下陷的挤压下,胸腔里面的心脏就不能充分扩张,心脏泵出的血量就会减少,为了补偿这种排血量减少,心跳就会加快,心慌随之而来。 同时胸腔里的肺也不能充分扩张开来,呼吸不畅,缺氧发生,怎能不气喘呢?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驼背越来越重,心肺功能越来越不好,症状和痛苦与日俱增。 老年如何预防驼背 一、防止脊柱和肩背骨骼因为长期劳累而变形,应少坐沙发,少下棋、打牌、

老年驼背是怎么回事呢

的脊柱呈S型略微自然弯屈,保持着挺拔的体态,和维持体的正常功能,是体负重的主要部位。 椎体主要由松质骨组成,,靠身体前方的椎体部分松质骨的含量较大,当老年发生骨质疏松时,蜂窝状的松质骨最先发生骨质疏松,骨小梁变细变薄、断裂、空洞,骨质疏松时骨小梁数目的减少可达30%,骨的强度下降,松质骨内发生微小骨折,骨折发生后椎体变矮、短缩,靠身体前方的椎体较后方的椎体,短缩的更多,此时长方形的锥体就成为楔形,呈前面矮后面高的状态。如果多个椎体发生这样的骨折,的脊柱就会明显向前弯曲,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被压缩

驼背矫正的方法

(1)爬行运动 两手和两脚尖着地,像婴儿一样在地上爬行.距离由短到长,速度由慢到快,直线爬也行,转圈爬也行,为防止把手磨破,可戴手套,每日爬两次,每次10~15分钟. (2)打滚运动 将身体躺直,在床上打滚,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为避免头晕,速度不可太快. (3)太极拳 太极拳处处要求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使腰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直竖状态,对驼背有很好的矫正作用. (4)挺胸转体 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抬头挺胸,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反复做30~40下.做这套动作要尽力挺胸收腹,用力转动. (5)持棍转体 自然

老年预防驼背

老年预防驼背 一、防止脊柱和肩背骨骼因为长期劳累而变形,应少坐沙发,少下棋、打牌、打麻将。沙发由于弹性太强,老躺坐时无形中会让脊柱成弧形,更加重驼背的形成;下棋或打牌需要久坐,而且姿势固定,身体容易前倾,易于驼背形成。偶尔长时间下棋、打牌后,有意识地给身体供点氧,比如坐坐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增强细胞的携氧能力。 二、老应该进行一些有意识的防驼背锻炼,使用靠背椅、健身器材等使脊柱、肩背骨骼得到适当锻炼。老可以坐在靠背椅上,双手抓住椅背两侧,昂首挺胸,保持脊柱挺直,每次坚持10分钟左右,每天做3次;

改善老年驼背有四法

老年驼背绝大部分并非疾病所致,而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凡脊柱和肩背骨骼无损伤者,均可选用下列方法改善。 1.坐在靠背椅上,双手抓住臀部后的椅面两侧,昂首挺胸,每次坚持10~15分钟,每日做3~4次。 2.背对墙,距墙约30厘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上举并后伸,同时仰头,手触墙面再还原,反复做10次,每日做2~3遍。 3.仰卧床上,在驼背凸出部位垫上6~10厘米厚的垫子,全身放松,两臂伸直,手掌朝上,两肩后张,如此保持仰卧5分钟以上,每日做2~3次。 4.坐或站立,双手横持体操棒或长度超过肩宽的棍棒,放在肩背

到老年慎防驼背

到了老年,身体上的毛病就都来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整个看起来就像缩了几厘米。年轻的时候他们也挺起腰板走路,可老了,身体怎么就变了形呢? 在40岁以前,骨头合成与分解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所以我们感觉不到骨质疏松,很少有关节疼痛,也不会轻易骨折,走路当然是挺起腰板,更不会驼背。可是步入中年后,骨分解加速,骨合成却减少,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导致了骨质疏松,在身体反应上有三点明显的特征, 身体的受力关节部位,如腰、膝、踝等关节出现疼痛;其二,骨头萎缩,特别是脊椎椎体容易萎缩,可能年轻时身高是165厘米,结果到

老年驼背能成功治好吗

1、 放松和呼吸锻炼: 找一个安静的地点,放暗灯光,将身体尽可能舒服地仰卧。闭上眼睛,开始深而缓慢地呼吸。腹部在吸气时鼓起,并想象气向上到达了头顶,在呼气时腹部放松,并想象气从头顶顺流而下,经过背部到达脚底,并想象放松全身肌肉。 如此反复练习5-15分钟。 还可以取坐位,背靠椅背,全身放松,将两手放于胸前做深呼吸。 2、 面部动作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的特殊面容是“面具脸”,是由于面部肌肉僵硬,导致面部表情呆板,因此做一些面部动作的锻炼是必要的。皱眉动作:尽量皱眉,然后用力展眉,反复数次。用力睁闭眼 鼓腮锻

老年驼背怎么办呢?

1、抓椅背挺胸 坐在靠背椅上,双手向后抓住椅面两侧,上身直立,昂首挺胸,每次坚持10~15分钟,每日做3~4次。 2、双手持棒 坐或站立,双手横持体操棒或长度超过肩宽的棍棒,放在肩背部,挺胸抬头,感到肩背部肌肉酸胀即停,每日早晚各做1次。 3、仰卧床上 在驼背凸出部位垫上6~10厘米厚的垫子,全身放松,两臂伸直,手掌朝上,两肩后张,保持该姿势5分钟以上,每日做2~3次;也可在睡觉时尝试睡硬床,不用枕头,每次10~20分钟。 4、多食含钙量高的菜肴补充钙质 如各种豆制品和豆类,每天喝一瓶高钙牛奶、一大碗豆浆

怎样调整老驼背现象

驼背怎么办? 第一:多吃含钙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一些豆类食物都是豆制品,例如牛奶、豆浆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有必要,那么老年也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钙片或者是补钙的胶囊。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由于钙质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的情况,对于预防老年骨折、骨裂以及驼背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第二:多睡硬木板床 长期坚持睡硬木板床,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驼背。除此之外,晚上睡觉的时候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保持一个挺直的姿势,那么晚上睡觉也最好坚持这个姿势,也要选择仰睡,让背部压在硬木板床上,这也是为什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