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肾病隐匿不可忽视
老人肾病隐匿不可忽视
老年人肾脏衰老很快
正常人一般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大小、重量均逐渐减轻,重量可以从30岁时的150-200g减少至90岁的110-150g,90岁时肾脏的体积较年轻时可减30-40%;从50岁开始,大约每10年,体积就减少10%。组织学上可以观察到老年人的肾单位数量减少,体积减小;到80岁左右,肾单位从100万减少至60万左右。
在肾小球的功能方面,30到40岁以后,肾血流量以1%/年的速度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少;80岁以后,肾功能将损失30~40%,并且普遍有微量白蛋白尿。
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而药物的排泄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使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及排泄等与年轻人不同,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副作用的发生率越高。因此有人提出,50岁以上患者,每增加1岁,药物剂量应减少1%。
老年肾脏病比较隐秘
一方面是老年患者错误地把肾病表现误认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不予以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疾病的不典型性而忽略了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对肾脏的影响。
老年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青年人有所不同,肾病综合征是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常见表现。低蛋白血症往往很显著,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机会较多。无症状尿检异常约占20%,由于症状隐匿,若不定期体检,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肾病综合症的常见症状
(1)微小病变肾病,这种肾病综合症的症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隐匿,肉眼血尿。
(2)膜型肾病,一般发病于35岁以后,起病隐匿,病变发展缓慢,易发生肾静脉血栓,肉眼血尿罕见。
(3)膜增殖性肾病,多发病于30岁以前,起病急,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镜下血尿,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约1/3患者伴有高血压等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4)系膜增生性肾炎,好发于青少年,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多伴有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及轻、中度高血压。
(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于青少年,多数患者几乎都是隐匿发病,表现最多的是镜下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从肾病综合症的症状上,有经验的医师可以很快地掌握患者的病因病情,进行一些先期的治疗措施,当然治疗中一些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对肾病综合症的症状有所了解,也是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小便泡泡多警惕肾病症状
据调查,目前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成为慢性肾脏病进入高发期的重要诱因。专家指出,“有些人自觉身体一向健康,但当他们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时,到医院一检查,竟被诊断为尿毒症,还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就觉得患病突然。事实上,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都是由早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而来的,只是早期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不易被人察觉。”
慢性肾脏病早期征兆:小便泡沫多须警惕
认识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1.73m2持续大于3个月或者肾损伤大于3个月,肾损伤是指肾脏病理异常或存在检测指标异常,包括血液、尿液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具体的肾脏疾病,是很多肾脏病所具有的一个共性的综合。
老人保健 “四梢”不可忽视
写字走路舒筋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刘征堂教授说,手足是全身经脉交会处,老人要多保养手足。常玩健身球,多写字,搓手、甩手,可以增加双手的灵敏度及手脑联系,延缓衰老。平时多走动,走路时要穿底软的平底鞋。闲暇之余还可以搓搓脚、按按脚底穴位,睡前用温水浴足等。
出声读报练肉梢。随着舌上味蕾的退化,老人常出现口味重、食欲减退等情况,因此老人饮食不妨丰富色、香、味,以提高食欲。同时还要减少刮舌苔的次数,以防破坏味蕾。平时还可以多出声读读报纸,提高大脑灵活性。
早晚叩齿健骨稍。由于老人肾气逐渐衰退,肾所主骨也逐渐衰退,骨之余——齿随之损坏、脱落。老年人健齿应该经常做叩齿运动,即每天早上起床和睡觉前刷完牙后,轻柔地将上下牙齿互相叩击,然后用食指按压上下牙龈肌肉,每次5—10分钟。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平时还应多吃含钙食物,如牛奶、鱼虾、牛肉等,以及补肾食物,如山药、枸杞等。
手指梳头养血梢。用手指梳头有利于血脉通畅,增强脑细胞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每天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时,双手掌心与脸相对,五指张开成虎爪状,由前额发际开始,用指腹慢慢向后梳理至后脑勺,重复此动作3—5次即可。梳理时,可以用指腹稍用力按压头皮,但不可用力过大,头部有微微压迫感即可。老年人头发多稀疏、少光泽,可常进食一些补血药物或食物,例如大枣、桂圆、黑芝麻、何首乌等,使机体气血充足、头发光泽。
老人胃癌很隐匿
最近,一项课题研究证实老龄胃癌患病病程较长,进展缓慢,不易察觉。这就提示,老人们一旦出现上腹痛、腹胀、消瘦、吞咽困难等情况,一定要及早找医生诊查,以免耽误病情。
在这项对比分析中,专家观察到,65岁以上老年组胃癌病程在3-6个月之间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而病程小于或等于3个月的发生率低于青年组;老年组贲门胃底部的癌瘤发生率高于青年组,而胃窦部的癌瘤发生率低于青年组。同时老年组胃癌腹胀、消瘦、吞咽困难等症状较青年组更加多见。这其中,贲门胃底病变是老年人吞咽异物感及胸骨后疼痛不适的直接原因,也是老年人胃癌的一个特点,此表现易误诊为食管癌。那么,较之年轻病人而言,胃癌对老年人的“偷袭”为什么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呢?
专家解释说,老年胃癌患者初发病情时,其症状表现不明显,中上腹痛较少见,腹胀不适、纳差消瘦的情况往往被忽视。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体质衰退,胃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对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并对疼痛反应较为迟钝。而且老年人新陈代谢机能日益退化,癌组织同样生长缓慢。此外,有的老年人因其他一些疾病,经常服用胃肠动力药或消炎镇痛药,也容易掩盖其真实的病情。
不可忽视的肾病饮食事项
现在,不少朋友由于各种原因不幸患上了肾病,由此给家庭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压力。早日摆脱肾病的困扰也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愿望。要治疗肾病,除常规的治疗外,饮食方面也要有所注意。下面来说说不可忽视的肾病饮食事项。
以大量临床经验为基础,我们能够发现饮食不仅包括饭菜等熟食,也包括水果、零食、凉菜等在内。比如苹果,它的各方面营养丰富,还能起到改善皮肤的作用,甚至对便秘、皮肤炎等症状也有辅助治疗效果,但因其含有大量的糖类和钾盐,故肾病患者不宜多吃。面对疾病的伤害,为了自己身体的健康状态,患者在肾病饮食方面首先要适当忌口,千万不能想吃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正确的饮食习惯,然后再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肾病治疗效果。患了肾病应该吃什么食物呢?这是肾病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治疗肾病绝对是刻不容缓的,为了不使病情延误,加重肾病对身体的伤害,肾病患者不仅要配合医生接受相关治疗外,还应当在日常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又如香蕉也是含钠盐多,此外西瓜、柑桔、荔枝、柿子也是不宜多吃的。其实,只要谨遵医嘱配合肾病治疗,且养成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你会发现肾病并不可怕。对于身体发肿的患者应不要吃盐,少吃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少喝水。水肿不严重的患者可以少吃些盐,切记不要多吃,因为这样会加重患者肾脏的负担。当然了,一点无水肿的患者是不限制喝水量和吃蛋白质食物的。
各位患者一定要记住以上谈到的不可忽视的肾病饮食事项,这样将大大有助于肾病的治疗。面对肾病,只要我们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啦。
隐匿性阴道炎易被忽视
隐匿性阴道炎是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因为它比较隐匿,很可能引起输卵管感染,最终后果就是不孕。
此类阴道炎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它不同于常见的霉菌性阴道炎,早期症状一般都比较隐匿,没有严重的发烧,只是发现肚子有轻度的不适或是下身偶尔有点痒,很容易被忽视,误以为是劳累所引起的。
专家指出,最近几年临床上开始重视生殖道感染这个问题,尤其是这种隐匿性阴道炎,如果长期久拖不发现、不治疗,炎症持续存在的话,患者的输卵管黏膜疤痕挛缩,引起输卵管感染和盆腔炎症的发生,对生育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不孕。
一旦发现分泌物有异常或是下身瘙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建议做常规的白带检查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等,千万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不孕的严重后果。
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发病病史5~10年,病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系统的微血管病变如眼底病变等,此时可依据此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糖尿病肾病,那么“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这个主要依据病情的进展程度和采用的治疗方式。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当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蛋白尿、眼睑浮肿、眼底病变时,病人多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而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则将呈进行性的趋势恶化下去。伴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病人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身体浮肿、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而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糖尿病病人将最终发生糖尿病肾衰竭、尿毒症,因此及早的发现病情是关键。
由于肾脏病变呈慢性进行性损害,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10年以上,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多数不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隐匿时期,肾小球虽然已经有了病变,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唯一改变了的就是尿微白蛋白增加。
在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了持续性的蛋白尿,说明该患者的肾脏功能正在不可遏止的呈现进行性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顶定期的进行检查,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这样糖尿病肾病患者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在病情恶化进展的过程中,糖尿病、高血压的存在将加速病人肾损害的进程,反过来,肾病的进一步加重又将导致病人的高血压病情持续加重。如此,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三者之间将相互促使恶化进程,这也导致糖尿病病人在实施临床治疗时的难度大大增。
糖尿病以及由糖尿病并发的肾病都是一个终身伴随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未能得以很好的控制,则伴随病人发生的肾性高血压也将持续存在,加重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治疗难度,也是威胁糖尿病病人远期生存的一大因素。
早期诊断、防治糖尿病肾病很重要。
早期诊断、防治糖尿病肾病,以及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起病隐匿,容易被忽视,只有早期定期行特殊检查才能避免漏诊,以免延误治疗,而一旦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就需要及时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不单单控症血糖,还需要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这样才可以达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