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胃目鱼羹
开胃目鱼羹
以前做目鱼,习惯沸水里氽一下,搭配笋片青红椒木耳之类的做成小炒,比较家常,想来点不一样的。于是就想到了做成汤羹,类似于做酸辣汤,用到相同的食材,再加入氽过沸水的目鱼花或丝,变身为海鲜风味的“开胃目鱼羹”。
记得出锅前一定按口味放上适量,再撒上葱花香油和胡椒粉,爱吃辣的也可以放些辣油。一碗咸鲜可口,酸香开胃,老少皆爱,营养丰富的开胃目鱼羹就做好了,若是将目鱼切成丝,食材更搭配,口感更融合。
目鱼是很容易烧老的食材,若是不小心煮过头,便又老又硬难以下咽。要想做出来的目鱼鲜嫩可口,氽水的时间非常重要,切成目鱼花,放入沸水中不超过10秒钟便要捞出;若是切成细丝,则是一入沸水锅中便要关火捞出,如此,方能保持住目鱼的鲜嫩口感。
原料:
小目鱼1个、胡萝卜、茭白(冬笋最佳)各半个、兰花豆腐干2片、鸡蛋1个、香菇2朵、黑木耳少许、葱1根。
调料:
盐、鸡精、生抽、生粉水、香油、胡椒粉。
做法:
1、黑木耳和香菇温水泡发好后切细丝;将目鱼切成细长丝或切花刀再分成小块;茭白及胡萝卜香干全部切成细丝,鸡蛋打散备用;锅中放油烧热后将胡萝卜茭白香菇黑木耳丝入锅炒软炒香后加入豆干丝及适量水烧开;
2、另一个小锅中水烧沸,放入目鱼块烫8-10秒钟,迅速捞出备用(若是切成目鱼丝,则沸水中放进马上关火捞出);调1碗生水,慢慢倒入沸腾的汤中,并用汤勺不断推动汤底,直到达到合适的粘稠度;
3、再次沸腾后倒入蛋液烧开,调入少许生抽或美极鲜味汁上色,盐,鸡精,出锅前再放入目鱼推匀,加上适量醋,盛出撒上葱花,倒上香油和胡椒粉即可。
小提醒:
1、做这道目鱼羹所用到的食材均切成丝,尽量切细点,口感及卖相才会好;
2、生粉兑水和匀,勾芡时锅子保持沸腾状态,一点点往里倒,一边倒一边推匀,直到合适的粘稠度停止;
3、醋要临出锅前再放,过早放醋会受热蒸发降低酸味。
小儿腹泻吃什么好
1、山药羊肉粥
材料
羊肉250克、鲜山药500克、糯米500克。
做法
羊肉、鲜山药煮烂,入糯米,加水适量煮粥市食。每日早晚服用。
食疗功效
补脾止泻,补气暖胃。
2、鲫鱼羹
材料
荜茇10g、缩砂仁10g、陈皮10g、大鲫鱼1000g、大蒜2头、胡椒10g、葱、食盐、酱油、泡辣椒、菜油各适量。
做法
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在鲫鱼腹内装入陈皮、缩砂仁、荜茇、大蒜、胡椒、泡辣椒、葱、食盐、酱油备用。
在锅内放入菜油烧开,将鲫鱼放入锅内煎熟,再加入水适量,炖煮成羹即成。空腹食之。
食疗功效
本方有醒脾暖胃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症。
吃目鱼的禁忌 开胃目鱼羹
材料:目鱼干2-3个,胡萝卜,茭白各半个,兰花豆腐干2片,鸡蛋1个,香菇2朵,黑木耳少许,葱1根,盐,鸡精,生抽,生粉水,香又,胡椒粉。
做法:
1.黑木耳和香菇温水泡发好后切细丝,将目鱼切成细长丝或切花刀再分成小块;茭白及胡萝卜香干全部切成细丝鸡蛋打散备用;锅中放油烧热后将胡萝卜茭白香菇黑木耳丝入锅炒软炒香后加入豆干丝及适量水烧开。
2.另一个小锅中水烧沸放入目鱼块烫8-10秒钟迅速捞出备用(若是切成目鱼丝则沸水中放进马上关火捞出);调1碗生粉水慢慢倒入沸腾的汤中并用汤勺不断推动汤底直到达到合适的粘稠度。
3.再次沸腾后倒入蛋液烧开调入少许生抽或美极鲜味汁上色盐鸡精出锅。
4.前再放入目鱼推匀加上适量醋盛出撒上葱花倒上香油和胡椒粉即可。
肺结核熬夜会怎么样 滋阴润肺食疗
1、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
2、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
腹泻食疗
1、腹泻的食疗:鲫鱼羹
荜茇10g、缩砂仁10g、陈皮10g、大鲫鱼1000g、大蒜2头、胡椒10g、葱、食盐、酱油、泡辣椒、菜油各适量。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在鲫鱼腹内。装入陈皮、缩砂仁、荜茇、大蒜、胡椒、泡辣椒、葱、食盐、酱油备用。在锅内放入菜油烧开,将鲫鱼放入锅内煎熟,再加入水适量,炖煮成羹即成。空腹食之。本方有醒脾暖胃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症。
2、腹泻的食疗:益脾饼
白术30g,干姜6g,红枣250g,鸡内金15g,面粉500g,菜油、食盐各适量。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成药包扎紧,放入锅内,下红枣,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和红枣的核,把枣肉搅拌成枣泥待用。将鸡内金粉碎成细末,与面粉混合均匀,再将枣泥倒入,加盐、水适量,和成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团,做成薄饼,在锅内放入菜油,用文火烙熟即成。本方有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之功,适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病等。
黄花鱼报春健脾开胃明目安神
初春时节,正是黄花鱼大量上市的季节。此时起捕的黄花鱼被称作“报春黄鱼”。 黄花鱼此刻正值产卵前夕,鲜肥肉嫩,鱼鳞金黄。
在初春食用黄花鱼,是很好的营养补充。研究发现,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他命a、b以及磷、钙、铁等,无机盐含量高,且鱼肉组织柔软,宜于消化吸收。最妙的在于它的“蒜瓣肉”没有碎刺,最适合老人、儿童和久病体弱者食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黄鱼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气、健脾开胃等功效。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花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延缓衰老。中医认为,黄花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在唐代《开宝本草》中介绍的“莼菜黄鱼羹”食疗方,即用莼菜15克,黄花鱼250克,共煮煎浓汁服用,有益气开胃的功效。
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种,无论红烧、油煎、糖醋、干炸还是清蒸,都简便易做,味道鲜美。不过,黄花鱼容易生痰助毒、发疮助热,所以易发溃疡的人不宜多食。
银耳怎么煮粘稠 银耳可以和什么一起煮
银耳跟任何食品在一起都是无毒无害的,这个大可以放心。银耳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可以和红枣、桂圆、梨、南瓜、绿豆、莲子等一块儿煮。最长用的是煮红枣莲子银耳粥,也可以和大米、小米等一块儿煮,这是一道美味的菜品。
银耳百合羹:清热,滋润,养阴,养肝胃。
银耳木瓜羹:排毒嫩肤润泽。
银耳紫薯羹:滋阴润燥清热,消脂减肥。
银耳雪莲子(皂角米)羹:清肝明目,祛痘,利尿。
银耳红枣莲子枸杞羹:滋肾阴,养肝脾和胃,补血养颜。
初春要多吃黄花鱼
黄花鱼的营养
研究发现,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他命A、B以及磷、钙、铁等,无机盐含量高,且鱼肉组织柔软,宜于消化吸收。最妙的在于它的“蒜瓣肉”没有碎刺,最适合老人、儿童和久病体弱者食用。
黄花鱼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黄鱼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气、健脾开胃等功效。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花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延缓衰老。中医认为,黄花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在唐代《开宝本草》中介绍的“莼菜黄鱼羹”食疗方,即用莼菜15克,黄花鱼250克,共煮煎浓汁服用,有益气开胃的功效。
黄花鱼的吃法
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种,无论红烧、油煎、糖醋、干炸还是清蒸,都简便易做,味道鲜美。不过,黄花鱼容易生痰助毒、发疮助热,所以易发溃疡的人不宜多食。
黄花鱼的营养
研究发现,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他命A、B以及磷、钙、铁等,无机盐含量高,且鱼肉组织柔软,宜于消化吸收。最妙的在于它的“蒜瓣肉”没有碎刺,最适合老人、儿童和久病体弱者食用。
黄花鱼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黄鱼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气、健脾开胃等功效。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花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延缓衰老。中医认为,黄花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在唐代《开宝本草》中介绍的“莼菜黄鱼羹”食疗方,即用莼菜15克,黄花鱼250克,共煮煎浓汁服用,有益气开胃的功效。
黄花鱼的吃法
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种,无论红烧、油煎、糖醋、干炸还是清蒸,都简便易做,味道鲜美。不过,黄花鱼容易生痰助毒、发疮助热,所以易发溃疡的人不宜多食。
黄花鱼两大食疗功效
中医认为,黄花鱼性味甘平,具有健脾升胃、补虚益精、调中止痢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黄花鱼汤用于病后体虚,食欲缺乏,夜卧不宁;黄花鱼莼菜汤用于消化道肿瘤伴有肠胃功能不良,厌食,消瘦;冬笋炒黄花鱼用于消化道肿瘤,厌食,消瘦;胡椒沙仁蒸黄花鱼用于脾胃虚寒,腹部胀痛,食欲缺乏;黄花鱼粥用于病后体弱食少神疲力乏。
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黄花鱼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目昏神倦、食欲下降等症状的人食用,对有睡眠障碍、容易失眠的人有一定的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而在唐代《开宝本草》中介绍的“莼菜黄鱼羹”食疗方,即用莼菜15克,黄花鱼250克,共煮煎浓汁服用,有益气开胃的功效,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多吃。而且黄花鱼入药,还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肝炎等多种疾患。
2款经典食谱吃出健康美人
经典食谱一:姜汁甜牛奶
原料:生姜汁,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功能散寒,止呕。《食疗本草》说它“止逆,散烦闷,开胃气”。《本草拾遗》记载生姜“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 胃”。《本草从新》指出“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
牛奶,性味甘、平,功能补虚损,益脾胃,可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等症。《滇南本草》说它能“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
《本草纲目》指出它能“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千金·食治》记载“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以白糖同用,有助脾健胃的功效。
做法:最好的做法是用150-200毫升鲜牛奶加一调羹生姜汁和少许白糖,放入瓷器内,盖上盖子蒸适当时间后饮用。
功用:有散寒,和胃,止呕的功效。每天喝一杯,手脚之寒气便会渐失。其实姜汁甜牛奶也可以用于治疗上面提到的虚寒性胃痛噎膈反胃、呕吐、暖气反酸等肠胃不适的症状。
经典食谱二:川芎白芷炖鱼头
原料:川芎,《本草别录》还指出川芎能“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耳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
《日华子本草》还记载着川芎能“治一切风”,临床用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本草经集注》说到川芎时认为“白芷为之使”。
白芷性温、味辛微甘、无毒。有祛风,消肿,止痛作用。《别录》说它能“疗风邪”,“头痛头眩,目痒”。《本草纲目》还直接指出白芷对“妇人血风眩晕”有效。
鱼头,最好选用“胖头鱼”。它味甘、性温、无毒,功能暖胃养血,所以女士由于风邪所致的头昏眼花、头晕等等都可以用其治疗。
有些身体虚弱的女士洗头之后感觉头晕头痛吃了它也会有效,但是如果是因为“阴虚火旺”而头痛头晕则不宜多吃。
银鱼的吃法
三丝银鱼羹的做法
三丝银鱼羹有润肺止咳、善补脾胃、宜肺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质虚弱,消化不良的宝宝食用。
用料:
银鱼40克、鸡蛋1个、干香菇3朵、色拉油适量、淀粉适量、小葱3根、麻油适量。
做法:
1、银鱼洗净,选去软烂的,沥干水,加蛋清用手抓匀。
2、香菇提前泡发,切成丝,葱切5厘米左右的段,把生粉加冷水调好(不要太稀)。坐锅热油,把香菇丝快速煸炒下,加清水煮。
3、锅中水煮开后加调好的银鱼,汤再次煮开,放调好的生粉,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
5、撒上麻油即可出锅。
小贴士:
银鱼味道鲜美,性味平和,适合所有人食用。银鱼的吃法也有很多种,可煮汤,入菜肴。但切记,银鱼不能与枣(干)同食,否则会令人腰腹作痛。
功效:银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润肺止咳、善补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质虚弱,消化不良的宝宝食用。
鱼翅有什么功效 鱼翅的食用方法
现在我们买到的鱼翅一般是半成品,以勾翅为主。简易的泡发方法为:凉水将鱼翅浸泡10~ 12小时,软化后便可捞出备用。
粤菜中鱼翅的做法通常有炖、煮(羹)、煲、蒸焖等。
1、炖:如清炖鱼翅,用水发鱼翅和老母鸡、火腿一起隔水炖约2小时后除去葱、姜、火腿、鸡,只留鱼翅和汤汁;剩下的老母鸡再小火炖汁(约1碗即可,除去鸡肉不要),倒入鱼翅中,调味即可。另外炒一碟绿豆芽,与鱼翅同时食用。绿豆芽清脆娇嫩、清新入口,可以用来缓解鱼翅、鸡汤的浓郁味。
红炖鱼翅,用五花肉、排骨、火腿、发好的鱼翅一起炖3小时后, 捡出其他材料;鱼翅连汤倒入锅里,加胡椒粉、盐调味即可。野山菌炖翅,银耳、猴头菇、羊肚菌发透,同鱼翅、鸡汤一起炖1、5~ 2小时。
炖鱼翅一般要加入鸡、排骨或花肉、火腿等材料,且时间要长,才能炖出浓香味,这也导致此类汤品含有较多的脂肪、嘌呤等,所以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病人等不适宜食用。
2、煮(羹):鱼翅煮羹在粤菜中很常见。通常的方法是将发好的鱼翅与煲好的鸡汤(、上汤)一起上笼蒸一段时间(根据具体的菜式而定) ,然后再与其他食材一起煮羹,如花胶鱼翅羹、蟹黄鱼翅羹、鲍汁瓜蓉羹(冬瓜蓉)、菊花鱼翅羹、三丝鱼翅羹、鱼翅虾仁羹、 竹荪鱼翅羹等。鱼翅煮羹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易消化吸收、补益养颜的特点,适合儿童、老年人、妇女以及病后体虚者食用。
3、煲:如鸡煲翅,将鸡、火腿、干贝、姜加水煲1、5小时,然后加入竹荪、发好的鱼翅继续小火煲45分钟,调味即可。常见的还有鲍鱼鸡煲翅,做法基本相同,但煲的时间要更长。
佛跳墙:以水发鱼翅、熟火腿、鲍鱼、海参、鱼唇、鱼肚(花胶)、猪蹄筋、千贝、鸡汤、冬笋、香菇、熟鸽蛋、鸭肫等为主料,各材料经过初步加工后,放入瓦煲,封口,烧沸后小火煨熟。此菜营养丰富,能明目养颜、滋阴强身。
鱼翅煲的汤同样含有较多的脂肪、嘌呤等,所以也不适合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病人等食用,但对体虚者有益,可以养胃补肾。
4、蒸:如红烧海虎翅配菜胆, 这道菜中的海虎翅主要是蒸熟后又再加工,且配上了青菜(菜胆),因此相对于炖和煲,这种做法会更清淡,比较适合“三高”人群。
木瓜蒸鱼翅,将木瓜洗净,开一大口,挖去果瓤备用;发好的鱼翅、 鸡汤适量放入木瓜中,扣上瓜盖,入笼蒸熟至入味即可。这道菜清淡不腻,不仅带有木瓜的香味,还突出了养颜的特点,特别适合女性食用。此外,鱼翅的做法还有鱼翅捞饭、鱼翅包、香菇鱼翅饺、鱼翅面等。
春天最适合吃黄花鱼
黄花鱼是大小黄鱼的统称,也叫石首鱼,每年三四月就是它大量上市的季节,自明、清以来黄花鱼就是供奉朝廷的贡品,清末名士周楚良就为它写下了 “白花不似黄花好,鳃下分明莫误求”的诗词。现在,它已是一道老百姓饭桌上常见的佳肴。
黄花鱼不仅肉质肥厚、脆嫩、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黄花鱼的鳔、肉、胆均可治疗疾病。《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黄鱼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气、健脾开胃等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黄花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并富含脂肪、钙、磷、铁、碘以及大量欧咪伽—3脂肪酸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黄花鱼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目昏神倦、食欲下降等症状的人食用,对有睡眠障碍、容易失眠的人有一定的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而在唐代《开宝本草》中介绍的“莼菜黄鱼羹”食疗方,即用莼菜15克,黄花鱼250克,共煮煎浓汁服用,有益气开胃的功效,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多吃。而且黄花鱼入药,还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肝炎等多种疾患。
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如:红烧黄花鱼、油煎黄花鱼、糖醋黄花鱼、干煸黄花鱼、清蒸黄花鱼、黄花鱼茸粥等等。甘教授推荐了一个食疗方——滑熘鱼片:将黄花鱼洗净后去头尾和骨、皮,切成鱼片,用盐、料酒、胡椒粉、味精腌上味。
用鸡蛋清加少许淀粉将其拌匀,在热油锅中炸熟,然后将姜、葱、蒜末等放在炒锅中稍煸,再加入清汤、作料,将热食用油浇在鱼片上即可。本食疗方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安神,可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睡眠不安等症。
黄花鱼虽然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但食用过多却容易生痰助毒、发疮助热,所以那些痰热素盛、易发溃疡的人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