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5部位治疗失眠

按摩5部位治疗失眠

揉捻耳垂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搓涌泉穴

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

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失眠全靠按摩5部位

按摩5部位帮助改善失眠

揉捻耳垂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搓涌泉穴

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

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改善失眠的食疗方法

百合莲子粥

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甘麦枣藕汤

莲藕250克,小麦75克,甘草12克,红枣5颗,盐3克。将小麦洗净,泡水1小时;红枣泡软,去核。将小麦、甘草、红枣加水煮开,再加莲藕小火煮软,最后加盐调味。此汤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气色不佳的失眠者。

桑葚水

鲜桑葚60克,加水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分钟,每晚睡前1小时服用。桑葚味甘,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安神益智、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明耳目、乌须发的作用,特别适合失眠伴有便秘、贫血、脱发、少白头、耳鸣者食用。

栗子红枣炖乌鸡

乌鸡1只,洗净,切块,连同20个去壳板栗、20枚红枣,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用文火煮炖至鸡肉烂熟。此方有健脾益胃、补肾填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伴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腰膝酸痛及女子月经不调。

酸枣仁粥

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

治疗失眠按摩法

1、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2、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3、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4、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5、梳头法: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

相信大家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一般利用中药敷在脐眼,能够有效地治疗失眠等症状,还可以将药物加热后放置在头部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摩等方法治疗失眠问题。虽然中医治疗失眠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此如果有严重的失眠问题,最好还是要到医院咨询医生比较可靠。

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

头痛欲裂和失眠,三焦支沟为首选,心包内关与大陵;治疗失眠它当先有的时候由于生气动了肝胆之气,肝火在通过胆经排毒不畅的情况下,就会沿着胆经的同名经三焦经逆势而上,而三焦经也是所主头面部的经络,遇到冲击必然会引起头痛、耳鸣等症状,此时它的“支沟穴”就会发挥作用了。“支者,分叉也;沟者,渠道也。”此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可以治疗肝火引起的耳鸣、耳聋、肋间岔气等症状,配合推揉腹部还能治疗便秘。

心肾不交难入睡;心经之穴少海点

“心肾不交”是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大多是由于肾阴亏损,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失眠、多梦、虚烦等症。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病的虚弱病心烦气躁揉少府:

脾经公孙助消化;顺气推腹法当然,常做噩梦揉厉兑;十个脚趾肚揉按:

中医上说“胃不和则寝不安”就是指如果肠胃不好的人,睡眠肯定不会很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按摩“公孙”穴(在脚内侧,也就是大脚趾关节后边有一个突出的骨头,就在这个骨头后的凹陷处),它是人体的八脉交会穴之一的“冲脉之会” 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同时也是脾经的“络穴”,是十分重要的穴位。“公孙者,辈分也。”脾经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意思是指本穴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水湿风气,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此穴能调动脾经的运化能力,不仅能抑制胃酸和促进小肠蠕动,还能治疗妇科病,有通气和活血化瘀之效,如配合推腹法效果更好。

宝宝失眠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内关

定位: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内关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按揉神门

定位:神门位于腕掌横纹尺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回旋按揉神门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按揉大陵

定位:大陵位于腕掌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回旋按揉大陵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按揉曲泽

定位:曲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曲泽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按揉太冲

定位:太冲位于足背侧,当第一个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的方向按揉太冲穴,力度略重。

揉按太溪

定位: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太溪穴,力度略重。

穴位按摩治疗失眠

失眠是由于很多情况引起的,心脏病、脾胃失调、恐惧、抑郁症、肺病、受风引起的头疼、肩周炎、腰疼等均可造成失眠,看似无病却有病,在治疗上无法一概而论。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经络不通,用药无功。”对防治失眠说个大概,具体情况还需具体解决。

头痛欲裂和失眠,三焦支沟为首选,心包内关与大陵;治疗失眠它当先

有的时候由于生气动了肝胆之气,肝火在通过胆经排毒不畅的情况下,就会沿着胆经的同名经三焦经逆势而上,而三焦经也是所主头面部的经络,遇到冲击必然会引起头痛、耳鸣等症状,此时它的“支沟穴”就会发挥作用了。“支者,分叉也;沟者,渠道也。”此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可以治疗肝火引起的耳鸣、耳聋、肋间岔气等症状,配合推揉腹部还能治疗便秘。

心肾不交难入睡;心经之穴少海点

“心肾不交”是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大多是由于肾阴亏损,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失眠、多梦、虚烦等症。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病的虚弱病心烦气躁揉少府:

脾经公孙助消化;顺气推腹法当然,常做噩梦揉厉兑;十个脚趾肚揉按:

中医上说“胃不和则寝不安”就是指如果肠胃不好的人,睡眠肯定不会很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按摩“公孙”穴(在脚内侧,也就是大脚趾关节后边有一个突出的骨头,就在这个骨头后的凹陷处),它是人体的八脉交会穴之一的“冲脉之会” 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同时也是脾经的“络穴”,是十分重要的穴位。“公孙者,辈分也。”脾经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意思是指本穴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水湿风气,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此穴能调动脾经的运化能力,不仅能抑制胃酸和促进小肠蠕动,还能治疗妇科病,有通气和活血化瘀之效,如配合推腹法效果更好。

足底反射区内寻;失眠之点要瞧见,临睡之前敲带脉;肠胃无病寝则安。

常按摩足底反射区内的失眠点对治疗“失眠症”有很好的效果,在工作体能透支,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足底“失眠点”就会有所反应,“失眠点”有颗粒和疼痛的感觉。抹上按摩膏用手指骨节或拇指指肚按摩这个点,当按摩疼痛减轻时,晚上你就会有一个质量很好的睡眠。

另外,临睡前敲敲带脉,对改善肠胃功能会起到促进作用,那时您就能“吃得饱,睡得香”了。

穴位按摩能治疗失眠吗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 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中医按摩5穴位治疗失眠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中药失眠疗法

失眠症是中医脑科常见病。早在二千年前,中国有一部古医书《内经》称本症为“不寐”或“不得眠”。由此可见,中医是最早认识失眠症的。

在中医治疗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

中医应用中药治疗失眠症已有二千年的临床丰富经验,应用的药方擢发难数。中药有调节人体睡眠/清醒周期,改变患者睡眠质量,服用后无昏睡感,不影响工作,无强制性催眠作用,需要睡眠时即可入睡,可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养心安神之功。

按摩三个穴位治疗失眠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失眠按摩什么穴位有效呢

一、中医可谓是我国的医学瑰宝,在任何疾病的治疗上都可参考自古流传下来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失眠也不例外,治疗失眠的穴位点穴治失眠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来。

二、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神门、内关、百会、安眠这几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治疗失眠的穴位千万不要随意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穴位才可以对自身的病情稳定起到作用。

三、心主神明,心藏神。看名字就知道,神门这个穴位善治“神”之疾病。神门、内关、百会、安眠这几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注意积极做好自我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病情,这一患者来说需要格外重视。

四、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所以神门通治各种神志疾病,取穴的时候可以把手掌朝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从圆骨的后缘向上用手按,这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大家现在知道通过穴位疗法的常识了吧。得了失眠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可以稳定病情,重视做好平时生活中的护理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注意做好护理不容忽视,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穴位按摩能治疗失眠吗

双手交叠按摩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指处,按摩此穴能够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精力减退的症状,养血养气,利于美容。先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亦可以连同此穴周围做圈状的按摩,连续60次。

按摩鸠尾穴

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按压此穴,能消除疲劳和焦躁情绪,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按摩时,先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相关推荐

宝宝失眠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内关

定位: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内关穴,以皮肤潮红为度。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1、天门开穴法。两个拇指的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其余手指固定头部两侧。左手拇指首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个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快。由轻至重,反复按摩约一分钟。此时按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的位置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等到局部产生肿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转按摩。。就这样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着用掌心以百会穴为中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转按摩约30秒钟。 3、玉锤叩击法。用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

按摩方法治疗失眠

按摩方法一: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按摩方法二: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按摩方法三:梳头法: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 按摩方法四: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按摩方法五: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

失眠按摩什么穴位 失眠按摩头皮

头皮按摩法:所用头梳宜取木质如桃木或用牛角等天然材料制成,梳齿宜圆滑。梳头时间一般取早晚各5分钟,其余闲暇时间亦可,切忌在饱食后梳理,以免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头皮按摩功效: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因“头为诸阳之会”,主宰一切精神情志活动,故又有“发为脑之华”之说。头发的乌黑、润泽、柔韧,均标志着气血充足、肾气充盛、大脑健旺、神气充足。我国历代养生家都把梳头护发健脑的养生方法,看做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践证明,梳头有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等作用。

失眠不吃药全靠按摩5部位

揉捻耳垂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搓涌泉穴 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 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改善失眠的食疗方法 百合莲子粥 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大米1

脚上什么穴位治疗失眠

1、脚上什么穴位治疗失眠 1.1、热掌搓脚 坐床上,先左脚跷在右大腿上,脚掌斜向上,用搓热的右手掌快速搓擦,一般搓200下,使脚掌产生温热感。再以同样的方法,用左手掌心搓右脚掌。接着搓脚背,当脚背有温热感时即可,能较快入睡。 1.2、按穴催眠 睡前自我按揉印堂(两眉中间)、太阳(眉梢外1指)、百会(头上两耳连线中点)、风池(后脑勺上,耳垂平齐凹陷处)各30~40下。 2、治疗失眠可以按摩这些穴位 治疗失眠,可以按摩以下几个穴位: 取穴方法:横拇指一寸,四横指三寸。 2.1、百会穴。两耳尖连线中点。 2.2

宝宝失眠按摩哪个部位 小儿失眠按摩取穴解析

内关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神门宁心安神;大陵清心宁神;曲泽清心平燥;太冲疏肝养血,清利下焦;太溪清热止咳;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失眠

穴位治失眠的方法

1.自我按摩:可在每晚睡觉前,坐于床上进行如下按摩: (1)揉百会50次。 (2)擦拭肾俞50次。 (3)摩脐下气海、关元50次。 (4)揉按足三里、三阴交各50次。 (5)擦涌泉100次。 (6)仰卧于床上作细而均匀的深呼吸30次,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即可入睡。 2.每晚临睡前先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1分钟,再掐按内关、神门穴1分钟,再用双手掌根部揉擦背部,以有热感为宜,重点按揉心俞、脾俞、肝俞。最后平卧闭目养神,不生杂念,用拇、食指按揉双侧睛明穴,连续揉按3~5分钟即可产生睡意。 值得注意的是,用按摩疗法

这三个穴位治疗失眠

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所以治疗失眠我们可以运用交通心肾、调节气血的手法。中医指出,经常失眠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内关,神门,三阴交。 内关穴 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穴 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中医按摩是很讲究方法的,对于治疗是需要一些常见的中医知识,对于身体的穴位是必要了解的,通常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像内关,神门和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身体的一些穴位,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这些部位对于失眠会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这样,五个手指可以分捋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达到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 中医给人带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