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胃蛋白酶原2偏高
为什么胃蛋白酶原2偏高
胃蛋白酶原2偏高的原因很多,胃部是人们的消化系统任何一项指标出现偏高或者偏低都不好,改善饮食多吃些养胃的东西,最好不要吃干饭了,在胃部出现不适的情况下最好的养胃方式就是喝小米粥,再就是不要吃太多的辛辣的食物,夏季也不要吃冷饮慢慢的调理一段时间再去医院做检查,最好咨询一下医生造成胃蛋白酶原2偏高的原因。
1.胃蛋白酶原II偏高通常提示存在胃窦方面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是胃窦炎,还需要了解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应进一步检查确诊胃蛋白酶失调的具体原因,然后才好及时对症用药消除原因。
2.建议改善饮食条件,多吃养胃的食物,少吃辛辣食品,调整到不适症状消失后在进行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应该会回复正常。 可能是您的肠胃保护的不当,又犯病啦,以后要多加注意点啊
3.这主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轻度溃疡有关。另外,你的PGI的值也偏低,虽然没有低于临界值,但是低于正常人的平均值,因此,不排除胃体粘膜轻度萎缩的可能。
4.总体上说,胃粘膜存在轻度受损的情况,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如果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引起,那就需要进行抗菌治疗;如果排除感染,那就是轻度溃疡,可以按照溃疡治疗。根据你目前的情况,如果没有不适的症状,可以考虑暂时不做胃镜,但是要3个月后复查,如果指标持续下降,建议做胃镜
什么是胃蛋白酶
生物课上常听生物老师说胃蛋白酶什么什么的,胃蛋白酶是蛋白酶,利于消化的,由胃部中的胃粘膜主细胞所分泌,功能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片段。是胃中惟一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最适pH值为1~2。而胃蛋白酶原就是胃蛋白酶前体,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
胃蛋白酶原会逐渐变成一种比较活泼的蛋白酶,胃蛋白酶对于胃蛋白酶会有促进作用。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讲解什么是胃蛋白酶原,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对它多有了解,身体能够健健康康的。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成2个亚群,1-5组分的免疫原性相同,称为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组分 6和 7被称为胃蛋白酶原II,除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外,贲门腺和胃窦的幽门腺的黏液颈细胞以及十二胃蛋白酶原指肠上段也能产生胃蛋白酶原II。
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在胃腔内经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胃酸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细胞合成的,并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颗粒形式贮存在细胞内。当细胞内充满酶原颗粒时,它对新的酶原的产生有负反馈作用。分泌入胃腔内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从分子中分离出一个小分子的多肽,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对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
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它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键上,其主要分解产物是胨,产生多肽或氨基酸较少。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为2。随着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即降低,当pH升至6以上时,此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相信现在大家对于胃蛋白酶原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它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通过其血清测量值的不同,在各胃部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胃镜检查 ①胃黏膜颜色变淡;②黏膜下血管透见;③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⑤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⑥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
病理检查 ①胃黏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②化生;③增生;④癌变。
实验室检查 ①胃液分析 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②胃蛋白酶原测定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③血清胃泌素测定 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CAG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④免疫学检查 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胃蛋白酶检查过程
操作方法:
取试管6支,其中3支各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1ml,另3支各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1ml,置37℃±0.5℃水浴中,保温5 分钟,精密加入预热至37℃±0.5℃的血红蛋白试液5ml,摇匀,并准确计时,在37℃±0.5℃水浴中反应10分钟。立即精密加入5%三氯醋酸溶液 5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备用。另取试管2支,各精密加入血红蛋白试液5ml,置37℃±0.5℃水浴中保湿10分钟,再精密加入5%三氯醋酸溶液 5ml,其中1支加供试品溶液1ml,另1支加上述盐酸溶液1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分别作为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空白对照,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 在27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算出平均值AS和A,按下式计算:A×Ws×n。
每1g含蛋白酶活力(单位)=As×W×10×181.19式中,AS为对照品的平均吸收度;A为供试品的平均吸收度;Ws为对照品溶液每1ml中含酪氨酸的量,μg;W为供试品取样量,g;n为供试品稀释倍数。
在上述条件下,每分钟能催化水解血红蛋白生成1μmol酪氨酸的酶量,为一个蛋白酶活力单位。
引起胃溃疡的原因有哪些
1胃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使胃黏膜处于炎症和损伤状态,消弱了局部的防御功能,因此易患溃疡。
2.胃溃疡有一定的遗传性,尤其是家族中的男性有胃溃疡病史者,其子女患此病的几率会大于没有家族史的人,这与幽门螺旋杆菌在家族中传播有一定的关系。另外O型血的人患胃溃疡的几率要大,因血液中含有抗分泌型IgA抗体。
3.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胃蛋白酶的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分子,因此对为粘膜也有侵袭作用,而胃蛋白酶是有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而来,所以胃酸在胃溃疡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应激和心理因素:精神紧张、忧虑、沮丧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对胃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影响。
5.吸烟有促进胃溃疡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这可能与吸烟可以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等有关。
6. 药物:一些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已被列为致溃疡的物质。其中阿斯匹林是最主要的致溃疡药物,许多解热镇痛药及治疗感冒的药物中均含有阿斯匹林,长期大量服用,可以引起胃溃疡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
(1)年龄 多在中年以上,病程长,常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
(2)症状体征 长期消化不良,胃脘部胀满不适,纳差、乏力、消瘦、贫血等。
(3)胃镜检查 ①胃黏膜颜色变淡;②黏膜下血管透见;③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⑤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⑥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
(4)病理检查 ①胃黏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②化生;③增生;④癌变。
(5)实验室检查 ①胃液分析 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②胃蛋白酶原测定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③血清胃泌素测定 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CAG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④免疫学检查 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胃液中含有的酸有什么作用
盐酸由泌酸腺壁细胞分泌作用:
① 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② 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盐酸进入小肠后:
③ 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其实对这些常识的认识和了解,每个人都应该注重,因为这也是保护自己健康,避免一些不利影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所以大家都应该更多的去关注这些问题,如果发现自己存在肠胃疾病,或者不舒服的现象,可以及时到医院去接受检查。
胃炎的检查
1.胃镜检查
是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
2.病理检查[3]
3.实验室检查
(1)胃液分析。
(2)胃蛋白酶原测定。
(3)血清胃泌素测定。
(4)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