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积食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积食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1.揉中脘:两乳联机中点,与肚脐联机之中点用中指揉穴,五分钟。
2.揉天枢:脐旁旁开二寸用中指或食二指同时分揉二穴,五分钟。
3.摩神阙:即肚脐用手掌以顺时钟方向,摩脐50下。
4.按合谷:手大指、食指掌骨交接处以单指按压穴位100下。
5.推拇指:施行者以拇指指腹,推小儿拇指掌面100次,方向由掌向指端方向。
6.推六腑:孩子前臂阴面靠小指沿一直线自肘推向腕,每次300次。
7.推四横纹:在食、中、无名、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关节横纹处来回推拿,每次3分钟。
小儿积食能吃鸡内金吗
一般来说,小儿出现食欲不振,手心发热,嘴里有股酸腐的味道,肚子发胀,睡眠不安等症状就代表孩子积食了。一方面孩子的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物质而相对活动量小,所以造成积食。鸡内金是鸡胗里面的那层黄色的东西,它洗净干燥后,是一种消化积食,调节脾胃的药材。它是一种高蛋白的物质,对人的身体没有副作用,所以把鸡内金碾碎泡水给孩子喝可以治疗小儿积食。
那么小儿积食还有哪些治疗的方法呢?
传统治疗方法
捏脊:让小儿趴在床上,利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小儿的颈椎处开始,自上而下,在脊椎的两侧交替揉捏,一直到小儿臀部,然后自下而上推进,每天8遍。
按摩腹部:让小儿平躺床上,大人四个手指并拢,在孩子的肚脐周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轻轻按摩,对于消化不良很有效果。
食物治疗方法
山楂水:山楂去核,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小火炖3、4小时,过滤山楂,在山楂水中加入适量冰糖给小儿喝。
山药薏米粥:山药有助于消化,加上薏米熬粥能除湿健脾。
因此,如果小儿出现了积食,不建议家长立刻通过吃药消食,毕竟是药三分毒。尽量从小儿推拿和饮食方面来调节。像鸡内金类的消食药材也不能当成保健品天天给孩子吃,否则容易造成孩子的消化系统紊乱,伤害脾胃。另外,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吃东西的习惯也很重要,不要强迫孩子吃很多,吃七分饱,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适量运动,相信孩子会有一个很棒的身体。
宝宝积食怎么办按摩法 饮食调理
孩子出现积食后,要适当控制进餐的量,食物宜软、稀、易于消化,如米汤、面汤等;可以服用健脾消食化积的中药,如山楂、麦芽、鸡内金等;同时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家长平时要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吃饭定时、定量,切勿过饥过饱,以免积食的发生。
1、每周一次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2、用陈皮、生姜与红糖煮水,给宝宝饮用,可治消化不良。
3、宝宝吃了太多油腻食物,积食恶心时,可喝几口醋,有助于消食。
4、取150克白萝卜,切片煎水服用,每日数次,可治小儿积食。
婴儿积食怎么按摩
方法一:推中脘
以肚脐和胸骨最下端做一条连线,找中点即为中脘穴。食指和中指并拢后往下推中脘穴,可减轻腹胀和呕吐等症状,时间1到3分钟为宜。
方法二:转八卦
以掌心为中点,周围半寸范围即为内八卦。可用大拇指指肚在内八卦范围内转圈,可减轻恶心、腹胀等症状。
方法三:推六腑
宝宝前臂阴面靠小指沿一直线自肘推向腕,每次300次。
方法四:推四横纹
在食、中、无名、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关节横纹处来回推拿,每次3分钟。
方法五:补脾经
脾经穴在宝宝拇指桡侧面。用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宝宝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宝宝拇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宝宝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注意是要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300次左右。
方法六:捏脊
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背部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每次5到8次。
对初次接受捏脊的宝宝,动作一定要轻柔,捏住肌肉往上提时,不要提得过重,以免宝宝产生畏惧而不愿配合。
宝宝积食按摩治疗
一、按捏疗法:简单易学的消食推拿
当宝宝积食或消化不良时,妈妈可以给孩子捏捏积。捏积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为捏的部位为脊椎,也被称为“捏脊”,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小孩厌食、腹痛、呕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气急躁、睡不踏实、爱哭闹等。以下是按捏疗法的步骤,妈妈们,赶紧动手学一学吧!
1、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小儿如何避免发生积食
小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只要是爱吃的食物,如糖豆、牛肉干,就不停地吃;每逢节日,亲友聚会,在丰盛的餐桌上,孩子吃了过量油腻、生冷、过甜的食物,胃胀得鼓鼓的,小肚子溜溜圆,从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中医称“积食”。
小儿积食后,腹胀、不思饮食、恶心,有时吐不出来,精神不振、睡眠不安。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难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加之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极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胃肠道疾病。
小儿积食的治疗,要从调节饮食着手,适当控制进餐量,饮食先吃米汤、面汤之类,经6~12小时,再进食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中药小儿化食丸对乳食内积所致肚子疼、食欲不好、烦躁多啼、大便干臭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不能久服,病除即止;鸡内金也是一种良药。同时还要让孩子户外多活动,有助于消化、吸收。
家长要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每餐定时、定量,避免“积食”发生。
宝宝积食如何推拿 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在小儿掌心周围的。
推拿方法为:按摩时需托起小儿四指,使掌心朝上,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手掌心四周内八卦穴运按50次。
功效:可以开胸利膈,消食除胀,推拿刺激此处可以帮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改善小儿积食的症状。
莫把小儿积食发热当成外感发热,小儿积食怎么推拿 小儿积食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小儿积食发热与外感发热是有明显区别的,积食发热者舌苔厚,黄腻,口有臭气,大便酸臭,肚子胀,有明显压痛感,无食欲。外感发热一般是舌苔薄白,多伴有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而积食发热一般没有这些症状。此外,积食能引起发热、扁桃体发炎、咳嗽、便秘等一系列问题,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宝宝积食药膳食疗推荐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妈妈过年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宝宝积食,要预防宝宝吃多了,妈妈们就要学会观察宝宝吃多了的症状。如果宝宝有以下这些症状,小编提醒你,尽快想办法帮助宝宝消食吧!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肚子涨、肚子疼。
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春节前后的天气寒冷干燥,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加上中国过年以吃为主,宝宝吃的零食、肉类食物、饮料都多了,无形中加重了肠胃负担,导致积食发生,致使免疫力下降。
如果宝宝节日期间生活不规律、睡眠缺乏,太多外出劳累、室内通风不好等,积食的宝宝一旦外感风寒,比平常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宝宝积食的药膳食疗
小儿积食:油炸山楂糕
材料:山楂糕500克、鸡蛋3个、淀粉及面粉适量
制作方法:
1、 山楂糕切成长方条;将鸡蛋打入碗内,打散,放入淀粉和面粉,调匀成糊备用;
2、 将锅倒入油烧热,将山楂条放在鸡蛋糊里滚一下,使每条山楂都均匀沾满鸡蛋糊,然后放入热油锅里,炸至两面焦黄即可出锅,撒上少许白糖即可。
提示:本品可消食化积,适宜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尤其适用于小儿积食者食用,具有降血脂及活血散瘀的作用。
炒麦芽汁--积食宝宝开胃食谱
食谱原料:炒麦芽、神曲、山楂各10克
制作方法:1、把这三味药加100毫升水,煎15分钟后;
2、倒出药汁,加点白糖,分成两次趁热服。
适用人群:婴幼儿
健康提示: 这个方子中山楂消肉食积滞,麦芽消米面瓜果食积,神曲开胃健脾,三药合用,可用于各种食积停滞导致的腹胀和食欲不振。
小儿积食:猪肚三神汤
材料:茯苓13克、淮山13克、芡实13克、猪肚一只
做法:
所有材料进砂锅慢炖至熟烂即可。
温馨提示:
小点的孩子可以只喝汤,大孩子建议最好能把猪肚等都吃掉,炖好后的淮山和芡实可以碾碎了给小朋友一起食用。茯苓个人感觉口感不太好,可以忽略。此款汤不会有中药的味道,不要担心小孩不愿意喝。
小儿积食到底是什么
小儿积食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中医称之为积食,也叫食积。
焦三仙的功效与作用 开胃健食
焦三仙在中医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小儿积食,对积食引起的食欲下降、营养吸收不良、厌食症等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成人在吃饭前食用一些焦三仙也有开胃健食的功效。
小儿食积怎么办
科普:什么是积食?为什么宝宝容易患此病呢?
积食又称“食积”、“积滞”,是中医一个病名,它是因饮食不当,影响到小儿的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所形成的一种胃肠道疾患。在生活中积食症主要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比较高,多因吃东西不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了脾胃进而导致了积食症。
如何发现宝宝积食
对于宝宝来说积食可不是小问题哦!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它会增加宝宝各个功能器官的负担,更有可能会让这些器官患病,所以,各位妈妈们可一定要注意了。那么如何判断宝1、宝是否积食了呢?小编自有妙招。
2、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3、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您的宝宝出现了上述的几种状况,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作为父母的您可一定要尽快的采取治疗措施。
妙招在手,小儿积食还不快走
既然小儿积食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宝宝远离积食,健康成长呢?不要怕,小编这就为您推荐几种实用、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1、小儿积食重在预防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2)、七分饱,益健康: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小儿的身体。
(3)、三餐定量: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4)、晚上不要吃得太饱: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5)、睡醒一小时不进食:早上或中午孩子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6)、哺乳的妈妈进食也要注意: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2、推拿消食
(1)、捏脊:患儿面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涌泉穴,用拇指压按,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以下三种方法,前两种消食退积,最后一法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三法联用,每天每种分别推拿10分钟。
(4)、退六俯:沿患儿左上肢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5)、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6)、清天河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
3、运动消食
(1)、户外运动:坚持户外活动,天气冷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2)、饭后慢走:饭后温和慢走半小时到一小时。
4、积食的药物治疗
(1)、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包装:每丸1.5g。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包装:每支10ml。
用法: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饮服。
5、什么?饮食也能治疗小儿积食
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妈咪亲身体验(天意妈,济南)
用糖炒总觉得麻烦,我发现给宝宝煎服山楂汤也很有效果。我从超市买了些新鲜山楂,洗净取适量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3-4小时,煮出汤色后,用干净纱布过滤果块和杂质,根据宝宝的口味,稀释或者加糖,让宝宝当成水喝。有时如果没有买到新鲜山楂,就买些未加工过山楂干代替,用高压锅大火滚烧后转小火淬制汁水,让宝宝服用。另外,我发现山楂有清肺功效。
2、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妈咪亲身体验(陈女士,北京)
如果去药店买干山药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购入新鲜山药,那种褐色长长,像是根茎类作物就是山药。除了熬粥,山药还可以炒着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错的。
3、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妈咪亲身体验(都都妈,上海)
白萝卜本就是清凉败火的食物,我平时就经常单独做汤给宝宝喝,但可能是因为味道的缘故,孩子并不爱吃,现在放在粥中,又加了红糖,孩子爱吃多了。
结束语:好了,相信大家看了文章以后对小儿积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爱宝宝就要给宝宝全部的爱,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把自己的爱变成了毒害宝宝的元凶哦。
小宝宝积食按摩改善
中医疗法
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见图下①),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门: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见下图②),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幼儿积食发烧的症状有哪些
1.舌苔厚,面颊发红,腹胀,答辩干切味特臭,排气多等等。
2.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3.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4.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5.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6.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