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蝉花的简介
【异名】虫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
【植物形态】蝉棒束孢菌 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毫米,有时基部连接,顶部分枝并有粉末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2~2.5微米,往往含2个油滴。
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①《证类本草》:"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夜啼,心悸。" ②《纲目》:"功同蝉蜕。又止疟。"
蝉花的用法与用量
上为细末。一岁小儿每服0.25克;四至五岁,每服1.5克。食后蝉壳汤下。
蝉花的禁忌注意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减量服用,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感冒发烧、脑出血人群不宜吃,有实火或邪胜者不宜用。
金蝉功效与作用
金蝉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吃金蝉能够补充蛋白质,而蛋白质是够维持免疫机能、促进白血球和抗体的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有很好的帮助。
在饥饿的时候,吃金蝉也能够补充能量。虽然金蝉中的糖分含量微乎其微,但是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这两种营养素也是能够转化为能量的,因此吃金蝉可以充饥、缓解疲劳、增强体能。
金蝉中还含有钙、铁、锌、钾、磷等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男人吃金蝉能够补充微量元素,有强身健体功效。
金蝉中含有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含量的77.27%,为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含量,能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内分泌起关键作用。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熄风止痉
金蝉花过肺、肝经,有熄风止痉的功效,能够平肝熄风,适用于小儿惊风、夜啼、惊痫、心悸等病症。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镇静催眠
金蝉花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镇痛解热作用,因为金蝉花对化学灼热刺激性疼痛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藏红花可以调理月经量少吗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功效作用是比较强的,适量进行服用具有以下好处:
藏红花作为一种活血的中药材,适量服用可以加快血液的流动速度,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对于跌打损伤而导致的身体淤青、红肿疼痛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藏红花药用价值比较高,适量进行服用,可以有效帮助人体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以及增强脂肪的代谢,可改善微循环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具有一定保肝利胆的作用。
藏红花还具有一定降逆顺气、散郁开结的作用,对于一些气闷不散、心忧郁结的人群来说,适当地喝一些藏红花,可以起到解郁安神、开怀解闷、放松心情的作用。
金蝉花能治病?食用不当易中毒
金蝉花对肾病、肿瘤、糖尿病、失眠等有显著功效。一时间食用金蝉花之风悄然兴起,那么,金蝉花的功效到底有没有传言的那么神奇,究竟有没有毒素呢?
又叫虫花,蝉花。学名叫冠蝉,药名为蝉花、付蝉花,是一种虫生真菌,兼具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其主要功能是散风热,宣肺,止痉;主治小儿惊风、夜啼、心悸。所采用的蝉花必须新鲜无腐败,去掉外壳后焙干,研细后在医生指导下少量使用。
金蝉花可以直接食用,而对于提高免疫力及抗肿瘤的功效更是无从谈起。食用金蝉花不当极易中毒,服用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四肢麻木等类似菌菇类中毒的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继发脑水肿和肝肾功能的损害。
蝉花的注意事项 滋养补益
蝉花与多种虫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而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蝉花具有滋补强壮功效,能提高生命活力,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抗肿瘤
蝉花含有虫草素,有抗肿瘤的作用。临床上使用虫草素多为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症状得到改善的在91.7%以上;主要用于鼻癌、咽癌,肺癌,白血病,脑癌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北冬虫夏草中虫草酸的含量为3.09克,野生的虫草为5.54克,虫草酸是一种D--甘露醇,甘露醇能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补充血浆。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抗肿瘤
金蝉花提取物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吞噬或抑制肿瘤细胞,因为金蝉花粗提取物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剂量关系,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分裂小几乎为零。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降三高
金蝉花能够降低尿素氮水平,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能够升高慢性肾功能患者的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例,能够有效改善甘油三酯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蝉蜕的功效和作用
一、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主治小儿高热惊厥。
小儿“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且“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外感风热或热毒极易入里化热化火,热极生风即可出现抽风。蝉蜕可疏风清热,平肝解痉,配钩藤、薄荷、僵蚕、连翘、金银花、栀子、荆芥常可“化险为夷”。
二、可疏风解表,利咽止咳,主治喉痒频咳。
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导致肺卫郁闭,从而出现咽干喉痒,频频作咳。对这种情况,可用蝉蜕疏风解表,喉风除则咳自止。亦可与牛蒡子、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苏叶、桑叶、荆芥、前胡、射干配伍应用,疗效更好。
三、可解表透疹,祛风止痒,主治各种疹疾。
麻疹、腥红热、风疹均属风温病范畴,早期若疹出不畅或疹期作痒均可用蝉蜕配葛根、薄荷、连翘、金银花、荆芥等治疗,效果良好。
四、可熄风止痉,平喘止咳,主治各种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通过熄风止痉来平喘止咳。临床常用蝉蜕配合地龙、胆星、炙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法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治疗,收效显著。
五、可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主治小儿水疝。
小儿水疝即睾丸鞘膜积液。小儿“肝常有余”,多因哭闹、惊恐,致肝气逆乱、疏泄失常,气机郁滞,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聚循肝经积于阴部而发病。常用蝉衣30克,水煎外洗热敷,一般外用3日可愈。
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滋养补益
研究结果表明蝉花与多种虫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含量较一致。学者们公认多种氨基酸是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药理实验证明蝉花与多种虫草的氨基酸都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蝉花具有滋补强壮功效,必定能提高生命活力,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止痉
蝉花味甘,性寒,有疏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发热、头晕、咽痛等症状;同时蝉花还有熄风止痉的功效,能够平肝熄风,适用于小儿惊风、夜啼、惊痫、心悸等病症。
蝉花的成分特征
含肝糖、虫草酸、多种生物碱及麦角甾醇等。日本从虫体部分分离出碱溶性蝉花多糖,为分类麦角菌科
拉丁文名:Isaria cicadae;Cordyceps cicadaβ-(1→3)葡聚糖。
蝉花含有大量甲壳质和氮等,其功能有降低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节有阻断作用。
性味:甘;寒;无毒
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蝉棒束孢菌的孢梗束、大蝉草的子座及共所寄生的虫体。
中药化学成分:大蝉草果实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由D-甘露糖(D-mannose)和D-半乳糖D-galactose)以4:3比例组成。虫体部分含多糖CI-5N、CI-P及CI-A。
蝉花是麦角菌科真菌蝉拟青霉寄生竹蝉若虫后的复合体,是与冬虫夏草相类似的虫草;而原产于横断山脉、天目山脉感染虫体为竹蝉的野生蝉花称之为金蝉花或大蝉草(见百度文库吕迪《金蝉花》)。最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就有加工蝉花的记载。宋代唐慎微的《征类本草》,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之后药典都有记载功效。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800年,但天然的蝉花非常稀少,野生金蝉花更稀奇珍贵,这限制了蝉花大量使用。
金蝉花的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
金蝉花味甘,性寒,有疏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发热、头晕、咽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