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做骨盆测量检查的必要性

做骨盆测量检查的必要性

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骨盆的大小, 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

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常,如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

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若胎儿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顺利分娩。骨盆有大有小,胎儿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经产妇,每次妊娠的胎儿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了解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产前检查时要测量骨盆。有的医院在初诊时就测量骨盆,大多数的医院在妊娠28-34周之间测量骨盆,也有的医院在妊娠37-38周时,还要做一次鉴定(其中包括外阴消毒后的骨盆内测量或是经肛门测量骨盆)。

骨盆测量方法

产前骨盆测量分为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两项。骨盆外侧测量是在首次产检进行,主要通过骨盆出口测量器测量孕妇的出口后矢状径,以间接了解骨盆的大小及形态。按照相关规定,盆骨内测量时间应该有两次,骨盆内测量是还怀孕晚期检查,怀孕孕晚期进行骨盆内测量主要通过中骨盆测量器依靠阴道测量坐骨棘间径。骨盆内测量检查不易过早,因为检查过早的话,会因为盆腔内软组织不够松弛,从而影响操作和准确性,而且盆骨在后期会相应长大。

骨盆测量正常值是多少

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

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8~31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8.5cm,即属正常。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骨盆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骨盆,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骨盆测量正常值是多少。

为什么要做骨盆测量

为什么要做骨盆测量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狭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难产。

初孕妇及有难产史的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均应常规作骨盆测量及检查。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常,如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若胎儿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顺利分娩。

骨盆有大有小,胎儿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经产妇,每次妊娠的胎儿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了解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产前检查时要测量骨盆。

骨盆测量正常值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

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NT检查什么 NT检查注意事项 三维彩超检查 胎位检查要做吗 孕早期检查 孕期血压测量骨盆保护的注意事项1、少穿高跟鞋,是你保证完美骨盆不变形的关键。

2、长期坐着的女性应该保持正确的坐姿,挺直腰背,双腿自然弯曲,告别翘二郎腿的日子。

3、选择软硬适合的床垫。理想的床具应该软硬适度,在我们仰卧时身体曲线与床垫完全嵌合,由头面部、胸廓、骨盆一起为脊柱提供水平支撑力。

4、饮食方式恰当。骨盆的成分是骨质,骨质强硬,骨盆就不易损伤,因此不妨将一些增加骨质的食物列入健康骨盆的名单。加钙牛奶、AD钙奶、鱼、虾、牡蛎、蛋黄、核桃、榛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别忘了多晒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哦。

怎么测量骨盆一、对角径的测量方法:对角径又称骶耻内径,指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应大于11.5厘米。 测置时让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俾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将中、食两指伸直轻缓地插入阴道,沿骶骨前面自下而上寻找骶岬,将指根部稍用力压向会阴。正常骨盆的骶岬不能触及,表示对角径大于11.5厘米。如能触及骶岬,则检查者的中指尖端应紧紧接触骶岬,而将食指紧接于耻骨联合下方,并用另一手的食指在该处作一标记,然后退出手指,测量标记至中指尖端的距离即为对角径的长度。倘若检查者的手指较短(中指尖端至虎口处的长度不足11.5厘米者),可在中指未端套上一个软木塞制成的指套。

二、骨盆内测量:骨盆外侧量发现异常,应进行骨盆内测量。对角径《11.5cm,骶岬突出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属扁平骨盆。中骨盆平面狭窄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往往同时存在。应测量骶骨前面弯度、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宽度(即骶棘韧带宽度)。若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2横指,为中骨盆平面狭窄。若坐骨结节间径《8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及检查骶尾关节活动度,估计骨盆出口平面的狭窄程度。若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为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骨盆测量数据骨盆的大小, 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均为重要。骨盆形态正常,但各条径线均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可发生难产。若骨盆形态轻微异常,但各径线均大于正常低值径线,则可能经阴道顺利分娩。

做NT检查必要性

在我国,一般医生会建议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做颈后透明带扫描,如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以前分娩过唐氏儿或有分娩唐氏儿的家族史等。虽然颈后透明带扫描不能确切判断胎儿是否染病,但是可以帮助孕妇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测。

颈后透明带扫描是评估胎儿是否可能有唐氏综合征的一个方法,是一种筛查手段。NT检查和绒毛活检或羊水穿刺这样的诊断性检测则不同,它们能提供一个确定的诊断结果,但NT检查只能提示风险。

颈后透明带检查的准确度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B超医师的水平和所使用的扫描仪的精确度等,因此检查结果并不能保证100%准确。

NT检查仅能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接受产前诊断的参考,不能凭此超音波筛检结果,判断胎儿是否异常。要判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仍须依靠绒毛膜取样或羊膜穿刺术,作进一步的染色体分析。

骨盆测量异常

如果骨盆外测量发现异常,则应在临产前进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及盆骨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果胎儿与骨盆不相称,就只能进行剖腹产。

骨盆测量

什么是骨盆测量呢,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吧,骨盆测量是为了更加精准的分辨出采取哪种分娩方式,这是在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很多人都说骨盆测量很疼,但是为了宝宝还是认了吧,那么怎么测量骨盆呢,骨盆测量应对措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内容吧。

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是指利用骨盆测量器对孕妇骨盆测量,这是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骨盆能够支持并保护生殖器官和骨盆内的其他器官,同时它也是产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骨盆是生产时胎儿的必经之路,也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它的形态和大小都决定这你分娩的方式,换言之就是你能否顺利分娩还是要看骨盆的大小,所以,在孕期检查的时候必须要进行骨盆测量和检查的。

骨盆测量又分为骨盆外测量和内测量。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了解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产前检查时要测量骨盆。

怎么测量骨盆

1、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使用的是骨盆出口测量器。测量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外阴部,主要测量和记录以下的几项。

(1)髂棘间径(IS)

孕妇伸腿仰卧于检查床,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并记录数据。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IC)

首先孕妇需要做的就是把腿伸直并且仰卧在床上,测量出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测量以上的两项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知道骨盆入口横径长度。正常值为23~26cm。

(3)骶耻外径(EC)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正常值为18~20cm。

(4)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5)出口后矢状径

孕妇取膝胸或左侧卧位;检查者右手食指戴指套并涂润滑油后,伸入肛门,指腹朝骶骨方向与拇指共同协作找到骶尾关节后予以标记;测量从标记处至出口横径中点间的距离,即为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

(6)耻骨弓角度

呈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用左右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并记录。正常值为90°。

2、骨盆内测量

骨盆内测量使用的是中骨盆测量器,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骨盆内测量主要测量以下几项。

为什么做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对于分娩有重要意义。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这些软产道,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狭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难产,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

骨盆有大有小,胎儿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经产妇,每次妊娠的胎儿大小也不相同。骨盆虽然形态正常,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如径线小;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若胎儿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顺利分娩。

初孕妇及有难产史的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均应常规作骨盆测量及检查。而且妇女每次怀孕胎儿的大小都不一样,即使骨盆大小正常,但是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也会造成难产;若胎儿过小,即使骨盆偏小些,也可能顺利分娩。所以测量骨盆对于经产妇也是必要的。

因此,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了解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产前检查时要测量骨盆。

相关推荐

孕妈妈知道骨盆与分娩有何关系吗

骨盆是女性阴道分娩胎儿的必经之途,它由骶、尾、髋骨构成,并由关节、韧带将它们连在一起。骨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宽大,对分娩关系不大(产科称为假骨盆),而其下部与分娩关系十分密切(称为真骨盆),所谓的“骨产道”即指这一部分而言。真骨盆根据它与分娩的关系又分为3个平面,即人口,中骨盆及出口平面。这3个平面都是比较狭窄的部分,分娩时胎儿可受到阻力,尤其中骨盆平面是最窄的部分。 骨盆的大小及形状对分娩的难易影响很大,它与产力及胎儿构成了分娩的三大要素。正常的骨盆,如产力及胎儿无异常,胎儿很容易娩出。明显狭窄的骨

骨盆出口横径为多少可以顺产

骨盆测量的最佳时间一般在孕28~34周(即预产期前一两个月)之间进行最为适宜,因早孕期会阴、阴道不够松弛,这会影响检查的效果;若太晚测量,容易招致产道感染或引起胎膜早破。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狭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难产。初孕妇及有难产史的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均应常规作骨盆测量检查骨盆出口横径为多少可以顺产?骨盆测量的正常指标: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

测量骨盆有哪些方法

准妈妈自己无法测量骨盆,需到医院进行产检时测量骨盆测量骨盆测量的方法和测量工具各不相同。目前常采用的是人工测量。 1、骨盆测量 骨盆测量使用的是骨盆出口测量器。测量检查者面向孕妇外阴部,主要测量和记录以下的几项。 (1)髂棘间径(IS):孕妇伸腿仰卧于检查床,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并记录数据。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IC):孕妇伸腿仰卧于检查床,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并记录数据。测量以上的两项能够间接了解骨盆入口横径长度。正常值为23~26cm。 (3)骶

骨盆测量的步骤

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如骨盆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骨盆测量疼吗

对于初孕的女性来说,骨盆测量疼不疼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开始产检时,骨盆检查不会疼,但是,当骨盆检查时会有疼痛感,骨盆检查是采用双手触诊的方式,是使用食指和中指完全放置入阴道,直到碰触到子宫颈,之后轻轻往下压45度,观察是否有无结节或是触痛,然后再以手指触诊子宫颈。

骨盆测量的原因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狭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难产。初孕妇及有难产史的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均应常规作骨盆测量检查。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常,如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

最佳骨盘测量的时间

临床上各个医院不太一样。 有的医院在初诊时就测量骨盆,大多数的医院在妊娠28-34周之间测量骨盆,也有的医院在妊娠37-38周时,还要一次鉴定(其中包括外阴消毒后的骨盆测量或是经肛门测量骨盆),不提倡进行X线骨盆测量,以判断胎儿是否能经阴道分娩。也不提倡晚期矫形内测量

孕期为什么要测量骨盆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骨盆的大小,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 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

孕38周重点产检项目解读

1、骨盆测量作用 第二次骨盆测量能查清骨盆有无异常,有无中骨盆狭窄,有无头盆不对称,及早出诊断以决定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通过测量和分析,能弄清楚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以及了解清楚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 2、骨盆测量方法 骨盆测量使用的是中骨盆测量器,孕妇仰卧于平床上,两腿弯曲并用两手抱膝,使大腿贴近腹壁,使臀部抬高便于检查检查者戴手套。主要测量对角径(DC)、坐骨棘间径(BD)以及坐骨切迹宽度。 3、骨盆测量参考值 骨盆测量的对角径(DC)参考值为12.5~13cm;坐骨棘间径(BD)参考值约为

孕38周产检项目

怀孕38周,这周你将进行第11次产检,并且别忘了下周也要产检哦。除了常规检查项目外,有的医生会选在这个时候进行骨盆测量,以决定分娩方式。 1、常规产检项目: 孕38周,本周你将进行第11次产检,产检的常规项目包括有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胎位、血常规、尿常规、胎心监护,同时还会有胎心监护,这些基础项目在孕晚期的每一次产检都非常重要,能让医生了解准妈妈和胎儿的基本状况。 2、重点产检项目:骨盆测量 这周的产检项目中有骨盆测量。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分娩,不仅与胎儿的大小相关而且与骨盆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