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
猪流感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
猪流感是一种发生在猪身上的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由猪流感病毒引起。可见,猪流感只是由猪体内的一个病毒引致,和2005年的禽流感一样,对于人类带来危害的是人人传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猪人传染和禽人传染。这种猪在猪之间传染的死亡率较低,仅为1-4%,但人体之间的传染死忙率要高得多。
本质上,“猪流感”将问题转嫁了,是人的问题转嫁到猪身上。很大程度上,这折射出人体免疫力的集体性下降。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看,类似禽流感、猪流感的怪病新病不断出现,种类各异的疾病呈现泛化态势,这反映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整体恶化。
二、错误的概念化是多么的可怕终于,在全世界各国学者的敦促下,对于“猪流感”的称呼被更正为甲型H1N1型流感。但是,“猪流感”的影响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自猪流感发生以来,人们谈猪色变,一些人开始不买猪肉,减少购置以猪为原料的制成品。猪流感事件本身引发了人类对曾经是最好朋友的猪的一种集体性排斥。这个四月,口罩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可是遮掩不了天空的阴霾。它加剧了社会紧张感和隔离感。
更可怕的是,“猪流感”这一称谓,对于全球农业、对于中国这种猪出栏量最大的泱泱大国,对于那些倚靠养猪为生的广大山区,对于那些养猪专业户,无疑是一场可怕的灾乱,是一种隐形的歧视。这件事提醒我们,作为学者,作为专家,对于一个新生事物的准确命名是多么的重要。
禽流感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猪流感跟普通流感有哪些区别
1在传播途径方面,猪流感病毒是比较活跃的,可以人与猪,人与人中间传播,人群中传播也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来传染的;而普通的流感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以在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为主,主要的传染源是流感患者还有隐形的感染者,发病后又传染性,特别是病初 2-3天传染性是最强的。
2在症状方面,人们感染了猪流感刚开始是会出现类似于普通流感的症状,但是如果体温突然超过了39度,明显还感觉到肌肉酸痛,甚至还有晕眩、呕吐等症状那就有可能是猪流感而非普通人流感,这时候就要及时就医了。
3猪流感的潜伏期比普通流感长,一般有的时候可能要在人们体内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而普通流感平均2天就会体现出。猪流感的死亡率也高于一般流感,主要是因为人们容易误以为是普通感冒,错过病初的72小时最佳救治期。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猪流感、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异同 猪流感 普通流感 禽流感 传播途径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症状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相似。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潜伏期
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死亡率
猪流感的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 易感染人群
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四类最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分别是: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
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猪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
各国已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
猪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人感染猪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1N1者预后较差,病死率约为6%。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有哪些
途径病因: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症状。症状与感冒类似,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传播传播速度快:人体对新变异病毒没有天然抗体。
传播方式: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即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区别一:主要症状
关键词:警惕突然高烧
普通流感: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头痛,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人禽流感:除了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潜伏期一般为1天-3天,通常在7天以内。
甲型H1N1流感: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征。最初症状类似普通流感,但体温会突然超过39摄氏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其突发性更难预防,因而也比前两种流感更恐怖。
区别二: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人传人、人传动物
普通流感:以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天-7天有传染性,病初2天-3天传染性最强。
人禽流感: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农村多于城市。
甲型H1N1流感: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或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际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主要传播方式。有专家警告,必须防止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染上猪流感病毒、因为这两种病毒如果出现在一个人体内,可能相互交换基因,形成一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自由传播,致病性极高、死亡率也高的超级流感病毒。
区别三:感染人群
关键词:易感年龄
普通流感:最容易感染的四类人———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还有儿童。
人禽流感: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属于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青壮年居多。据现已发现的猪流感致死病例,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5岁至45岁之间。
区别四:死亡率
关键词:禽流感死亡率高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低于1%。
人禽流感: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较高,但人群中只有少数人对禽流感病毒易感。
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容易误以为是普通感冒,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区别五:防治办法
关键词:疫苗
普通流感:可接种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月-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预防上与其他流感一样,但不需要刻意去避免接触鸡鸭、猪等。
人禽流感:已有疫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人用禽流感疫苗制备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
甲型H1N1流感:现有疫苗对人无效。做好预防,多洗手、戴口罩、少在公共场合逗留、室内要通风、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尽可能少接触动物,尤其是猪。吃猪肉要充分加热。
猪流感与甲流的关系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2、细菌性肺炎
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药物以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肺炎等,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3、衣原体肺炎
肺炎衣原体与鹦鹉热和砂眼衣原体有相同的属特异性抗原,而其他特异性抗原血清学特征却不同。通常DNA杂交试验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确认其为不同于砂眼和鹦鹉热衣原体的第三种衣原体。
如何区分禽流感和甲型流感
甲型H1N1流感得到全球空前的重视绝非偶然。截至5月11日上午9时,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共4651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出现缓和趋势,但美国、南美和欧洲国家疫情却日趋严重。
尽管“甲流”肆虐,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春夏之交感冒本身就是一个多发病,普通流感、禽流感等都会有散在的病例存在,一方面,我们不应把普通的感冒都当作甲型H1N1流感,自己吓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松警惕。在这个特殊时期,区分好普通流感、人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正确寻求预防和治疗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区别一:主要症状
关键词:警惕突然高烧
普通流感: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头痛,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人禽流感:除了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潜伏期一般为1天-3天,通常在7天以内。
甲型H1N1流感: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征。最初症状类似普通流感,但体温会突然超过39摄氏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其突发性更难预防,因而也比前两种流感更恐怖。
区别二:传播的途径
关键词:人传人、人传动物
普通流感:以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天-7天有传染性,病初2天-3天传染性最强。
人禽流感: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农村多于城市。
甲型H1N1流感: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或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际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主要传播方式。有专家警告,必须防止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染上猪流感病毒、因为这两种病毒如果出现在一个人体内,可能相互交换基因,形成一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自由传播,致病性极高、死亡率也高的超级流感病毒。
区别三:感染人群
关键词:易感年龄
普通流感:最容易感染的四类人———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还有儿童。
人禽流感: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属于易感人群。
甲型H1N1流感:青壮年居多。据现已发现的猪流感致死病例,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5岁至45岁之间。
区别四:死亡率
关键词:禽流感死亡率高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低于1%。
人禽流感: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较高,但人群中只有少数人对禽流感病毒易感。
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容易误以为是普通感冒,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区别五:防治办法
关键词:疫苗
普通流感:可接种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月-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预防上与其他流感一样,但不需要刻意去避免接触鸡鸭、猪等。
人禽流感:已有疫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人用禽流感疫苗制备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
甲型H1N1流感:现有疫苗对人无效。做好预防,多洗手、戴口罩、少在公共场合逗留、室内要通风、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尽可能少接触动物,尤其是猪。吃猪肉要充分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