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腹痛刮痧位置图

腹痛刮痧位置图

1.背部出痧: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

2.腹部出痧:中脘、天枢、关元。

3.双下肢出痧:梁丘、足三里。

1.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先自上而下由肝俞穴刮拭至大肠俞穴,重点加强胃俞、大肠俞穴的刮拭;

2.再刮拭腹部穴位,沿箭头方向刮拭,并在穴位及其周围点穴、按揉等刮拭;

3.最后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梁丘、足三里穴。

上述部位刮30次左右,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缓解腹痛。

注意出痧:刮痧只能作为临时改善腹痛的一种应急手段,但不能作为治疗器质性(腹腔器官发生损害)腹痛的方法,必须及时去正规医院明确诊断,配合刮痧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另外,腹部疼痛发作时一般不宜刮。

产后可以刮痧吗 产后腹痛刮痧位置图

腰阳关、关元、中极、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方法: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

关元:脐正中直下四横指。

中极:脐正中直下4寸。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寸。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补法。

刮拭顺序:刮腰部腰阳关;点揉腹部关元、中极;刮下肢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的穴位均匀涂上红花油。

(2)用水牛角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选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腰阳关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4)血海、足三里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5)三阴交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以上穴位均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6)关元和中极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有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产时伤血,冲任空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血虚致痛;或因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侵入经脉,血瘀寒凝;或因情志不舒,肝郁失疏,瘀血内停,恶露不尽而致腹痛。

3次为1个疗程。配服中药效果更佳。期间患者要避风寒,调情志,慎起居。

湿气重刮痧部位图 天枢穴

刮痧位置: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

刮痧作用: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月经先期的刮痧疗法

一、血热内扰

(一)症状

表现特点为经行先期量多,色紫红,质黏稠,口渴,小便黄。

(二)治法

(1)选穴三阴交、血海、行间、地机、期门。(见图5-1-图5-1-图5-l-图5-1-4)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行间:第一、第二趾问,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地机: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期门:位于乳下两肋问,当第六肋问。

(3)刮拭顺序先刮胁部期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然后刮足背部行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间,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再刮下肢内侧血海穴经地机穴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用刮板角部刮,30次,出痧。

二、气不摄血

(一)症状

特点为经行先期,量多色淡、质稀,小腹有空坠感,神疲懒言。

(二)治法

(1)选穴睥俞、胃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见图5-1-图4-2-图5-l-图5-l-6)

(2)定位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气海: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睥俞至胃俞,然后刮腹部气海,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穴.从脾俞穴一直到胃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气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刮板角部,30次.可不出痧。

湿气重刮痧部位图 曲池穴

刮痧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即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刮痧作用: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在此穴位刮痧能够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的湿热,缓解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和上肢瘫、麻、痛,对高血压也有缓解作用。

催乳刮痧位置图解

一、选穴取穴

1.产后缺乳可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肝俞、脾俞穴;

2.足太阴脾经的天溪穴;

3.任脉的膻中、气海、关元、曲骨穴;

4足阳明胃经的乳根穴。

二、刮痧方法

1.刮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刮拭肝俞、脾俞穴。

2.刮胸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胸骨部位,重点刮拭膻中穴。然后再由内向外刮拭,重点加强乳根、天溪穴。

3.刮腹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由气海穴刮拭至曲骨穴,重点加强气海、关元、曲骨穴的刮拭。

刮痧小提示:

由于分娩会造成产妇的身心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美美地睡一觉。睡足之后,应吃些营养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进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三、适应症

上述刮痧方法有疏肝理气、通络止痛、催乳的功效,使用股妇女产后乳汁分泌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喂哺婴儿的需要的情况。

产后缺乳多与乳腺发育不良,或分娩出血过多,或授乳方法不正确,或过度疲劳,或恐惧、心情不愉快等因素有关。

产后腹痛刮痧位置图

1.定穴取穴

腰阳关、关元、中极、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方法: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

关元:脐正中直下四横指。

中极:脐正中直下4寸。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寸。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

2.刮痧方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补法。

刮拭顺序:刮腰部腰阳关;点揉腹部关元、中极;刮下肢部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的穴位均匀涂上红花油。

(2)用水牛角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选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腰阳关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

(4)血海、足三里用平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大面积的平行刮拭。

(5)三阴交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进行斜向刮拭。以上穴位均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6)关元和中极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3.适应症

有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产时伤血,冲任空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血虚致痛;或因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侵入经脉,血瘀寒凝;或因情志不舒,肝郁失疏,瘀血内停,恶露不尽而致腹痛。

4.疗程

3次为1个疗程。配服中药效果更佳。期间患者要避风寒,调情志,慎起居。

催乳刮痧位置图解

1.产后缺乳可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肝俞、脾俞穴;

2.足太阴脾经的天溪穴;

3.任脉的膻中、气海、关元、曲骨穴;

4足阳明胃经的乳根穴。

1.刮背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重点刮拭肝俞、脾俞穴。

2.刮胸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胸骨部位,重点刮拭膻中穴。然后再由内向外刮拭,重点加强乳根、天溪穴。

3.刮腹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由气海穴刮拭至曲骨穴,重点加强气海、关元、曲骨穴的刮拭。

刮痧小提示:

由于分娩会造成产妇的身心极度劳累,所以分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产妇美美地睡一觉。睡足之后,应吃些营养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进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上述刮痧方法有疏肝理气、通络止痛、催乳的功效,使用股妇女产后乳汁分泌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喂哺婴儿的需要的情况。

产后缺乳多与乳腺发育不良,或分娩出血过多,或授乳方法不正确,或过度疲劳,或恐惧、心情不愉快等因素有关。

相关推荐

吹空调鼻子堵塞怎么办

刮痧疗法 刮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刮痧方法:找到太阳穴,涂上经络油,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着力于太阳穴,用力平稳,逐渐加重,当有明显酸麻胀痛感,停留5~10秒,然后轻缓提起,一起一伏,反复10余次。 刮迎香穴 位置: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刮痧方法:再以厚边棱角边侧着力于迎香穴,并吸附在皮肤表面不移动,但带动皮肤下面的 组织搓揉活动,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刮拭动作,不必出痧。 刮风池、大椎穴、定喘穴 风池位置: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大椎穴位置:位于

刮痧第二天可以拔罐吗

需要看身体状况而定。 有些人刮痧之后,刮痧部位会有出痧、疼痛、发痒的情况出现。有些人在第二天痧印就会变淡,也不会觉得疼痛了,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拔罐了。但是,如果刮痧后第二天,刮痧部位还是有明显的疼痛感、痧印也很明显,那么不建议进行拔罐,等痧印消下去之后再刮痧。 因为拔罐也会导致皮肤充血,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如果刮痧的第二天要拔罐,那么尽量避开前一天刮痧位置

吹空调鼻子堵塞怎么办 刮痧疗法

位置: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刮痧方法:找到太阳穴,涂上经络油,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着力于太阳穴,用力平稳,逐渐加重,当有明显酸麻胀痛感,停留5~10秒,然后轻缓提起,一起一伏,反复10余次。 位置: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刮痧方法:再以厚边棱角边侧着力于迎香穴,并吸附在皮肤表面不移动,但带动皮肤下面的 组织搓揉活动,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刮拭动作,不必出痧。 风池位置: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大椎穴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定喘穴位置:俯卧位或正坐低头,

刮痧排毒的原理

1、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 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这就是刮痧排毒对人体的好处。 2、面部刮痧美容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 3、疏经通络,解痉止痛。 凡是疼痛则肌肉多紧张

刮痧法助老人摆脱足跟痛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常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肢冷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昆仑、解溪、申脉、照海、太溪、阿是穴。(见3-5-1、3-5-2、3-5-3) (2)定位 昆仑: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照海: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足

呃逆的刮痧疗法

一、胃火上逆 (一)症状 以呃声洪亮,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天突、膈俞、内关、天枢、合谷、足三里、内庭、公孙。 (2)定位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天枢: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问陷中。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

口腔溃疡刮痧部位是哪些

一、刮痧部位 1.面部:地仓、下关、颊车。 2.背部:脾俞、胃俞。 3.双上肢:曲池、合谷。 4.双下肢: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先点压、按揉刮拭地仓穴,再由上至下刮拭下关穴,最后由斜下至上沿着示箭头方向刮拭颊车穴;刮背部,沿着示箭头方向,由上向下刮拭,重点刮拭脾俞、胃俞穴;刮四肢,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或刮拭曲池、合谷、足三里穴。 三、适应症 清热泻火、止痛,适用于口腔溃疡,有口疮多伴有便秘、口干、口臭、尿黄、大便干结症状者。 小贴士:适当补充维生素可加速口腔溃疡的修复。

催乳刮痧位置解 堵奶了刮痧可以吗

哺乳期堵奶多是由于细菌侵入乳腺和乳腺管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而刮痧有通经络、散瘀结、清热泻火的功效,能够减轻炎症,缓解乳腺疼痛,疏通乳腺。 1.选足少阳胆经的肩井穴,可通经络、散瘀结; 2.选任脉的天突、膻中穴,可清热泻火; 3.选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宗穴,可治乳房疾病; 4.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泻毒。 1.颈肩部 沿两侧颈部肌肉走行,自上而下由后发际处刮拭至肩峰,重点加强肩井穴的刮拭。 2.肩背部 沿手太阳小肠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天宗穴上下部位,重点加强天宗穴的刮拭。 3.胸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

斑秃的刮痧疗法

斑秃是一种以头部毛发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秃落,局部皮肤正常的皮肤病。 本病以头皮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脱发为特征,边界清楚,脱发区为一个或多个,病区皮肤光滑而柔软。脱发区边缘的毛发比较牢固,不易拔出,说明病情已基本稳定,周围发根松动,用手抓一抓掉下几根,说明病情还会有所发展,秃块可逐渐增大,数目也逐渐增多。多数患者在发生斑秃前是没有预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脱发前头皮局部有异常的感觉,如灼热、刺痛、压迫感、麻木感、蚁走感、瘙痒感。本病临床分为风盛血燥、气滞血瘀、气血亏虚3型。 一、风盛血燥 (一)症状 临床特点

眼部刮痧手法

1、眼部刮痧美容从点压眼部主要穴位开始,涂抹可用于眼部的按摩霜、美容油或者滋润度高的眼霜后,先给予眼部适当的刺激,打通眼部血液循环,再开始正式的刮痧美容。要注意,点压穴位用的是你的指腹,而不是刮痧板喔!我们在片中标出的眼部主要穴位有6处,分别是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每个穴位点压5秒,换边。 2、眼部刮痧美容一般都采用平刮滑动手法,先轻柔的来回刮刮眉毛,如所示,可以将眉毛分成4、5段来回刮动,每段2~3次,然后由眉头刮至眉尾,2~3次,换边重复如上步骤。 3、上眼皮平刮,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