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侧柏叶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侧柏叶是一种十分不错的药材。它的药用价值也是十分的高的,它真是因此而出名的。侧柏叶对于治疗咳血吐血等现象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需要搭配多种中草药一起使用,而且自己也不能够随意使用侧柏叶,需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其实侧柏叶主要是靠叶子组成的,它有很多条线,一般的叶子都是绿色的,深绿色的、浅绿色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圆形的。
何首乌,侧柏叶都是很好的补肾,帮助头发生长的良药,他可以和当归来一起使用,都有非常好的活血,对脱发,黑发都有一定的功效,我们建议是内治外治来一起使用,可以选择适当的比例来煮来进行冲服,也可以冲水来冲服都是可以的,侧柏叶,何首乌可以泡在暖壶里面,等待浸透之后,用来做洗发水,侧柏叶不仅有滋养头皮,防脱发,还有很好的滋阴养血的作用。
侧柏叶泡酒的做法和功效作用
侧柏叶酒
[配方] 鲜侧柏叶32克,印度白酒(或75%酒精)100—5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清热凉血、祛风生发。
[主治] 脱发、脂溢性皮炎等。
[用法] 外用。外涂擦患部,日涂3次。
将新鲜的侧柏叶用高浓度的白酒放在密封的容器里浸泡着,大概泡上7天就可以用了。泡好之后每天使用3次,每次用少量药酒涂抹在头皮上,坚持1-2月就基本能看到原本脱发的地方慢慢的长出新的头发。侧柏叶泡酒治疗斑秃类型的脱发有显著效果,但对于脂溢性的脱发等顽固脱发效果会差些。
一些有长期脱发的朋友可以试试看侧柏叶泡酒这种方法,上面的做法还是很简单的,不过,侧柏叶泡酒治疗法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有显著疗效哦!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侧柏叶的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抗红细胞氧化作用
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侧柏叶有哪些其他的功效
侧柏叶又名柏叶、丛柏叶、扁柏、云片柏等,为柏科常绿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
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侧柏叶也是医家所重视的治血良药。中医认为侧柏叶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却内湿、散肿毒之功。可治吐血、鼻出血、尿血、血痢、崩漏、风湿痛、咳嗽、烫伤等症。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曰: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润、止饥。侧柏叶与大、小蓟,生地等同用,可治疗各种热症出血。与艾叶、炮姜同用,能治疗虚寒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则可用鲜侧柏叶捣烂外敷。侧柏叶与何首乌、女贞子、生地同用,可治疗中老年人肝肾亏虚,须发早白,单用鲜品酒浸外涂,还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
现代医学研究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功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侧柏叶内含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还含有丁香油烯、松柏苦味素、鞣质树脂及维生素C等保健成分。药理实验发现,侧柏叶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还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肺炎、痢疾、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柿子叶的作用
柿子叶与山楂、茶叶配伍,对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和血压较为有利。可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1、柿子叶侧柏叶散:柿子叶、侧柏叶、黄苓各9g。研为细末,每次3g,温开水送服。本方取柿子叶、侧柏叶清热凉血,黄芩清热泻火,均能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身体各部分的出血。
2、柿子叶山楂茶:柿子叶10g,山楂12g,茶叶3g。沸水浸泡,时时饮用。
3、治血小板减少症:干柿子叶、马蓝、阿胶、侧柏叶,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4、用于止血取秋季自然脱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过筛内服,每次5克(重者10克),每日3次。
5、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经霜打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早晚各服1钱,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无显效者,可不必再服。适应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症状已缓解,但血小板计数仍低于正常值,并有散在紫癜出现或轻度出血征象的患者。
柿子叶药茶
材料:柿子叶不拘量,绿茶适量。
做法:将柿子叶洗净,晒干(以秋季自然脱落者较好〉,研细末,瓷罐备贮。每天2——3次,每次取上末6克,以茶叶煎汁,候冷送服。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痰中带血,胃溃疡出血以及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紫癜等各种出血。
无花果叶药用价值
解毒消肿,行气止痛
1.外痔 鲜无花果叶若干,水煎后趁热熏洗患处,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一般一次可止痛,3—5次痔核开始萎缩。
2.脱肛 鲜无花果叶若干,水煎后洗患处。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洗后立即将脱出部分托入肛门内,再用毛巾蘸药液热敷肛门10分钟。2—4天可愈。
3.小儿吐泻 鲜无花果叶不拘量,水煎后洗双足足心。每日3次。亦可用毛巾蘸煎液热敷双侧涌泉穴。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
4.无花果叶,含有光敏性物质,医学上用无花果叶治疗白癜风。
无花果叶·版本二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Wú Huā Guǒ Yè
【来源】
药材基源:桑科植物无花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car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10m。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壮,表面褐色,被稀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粗壮;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cm,红色;叶片厚膜质,宽卵形或卵圆形,长10-24cm,宽8-22cm,3-5裂,裂片卵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齿,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密生细小钟乳体及黄褐色短柔毛,基部浅心形,基生脉3-5条,侧脉5-7对。雌雄异株,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于叶腋;雄花和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内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一4;瘿花花柱侧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4,花柱侧生,柱头2裂。榕果(花序托)梨形,成熟时长3-5cm,呈紫红色或黄绿色,肉质,顶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于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区。
【性味】甘;微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主湿热泄泻;带下,痔疮;痈肿疼痛;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
1.朱震亨:治五痔肿痛,煎汤频熏洗之。
2.《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汤服。
3.《本草汇言》:去湿热,解疮毒。
陈皮是橘子皮吗 橘皮和陈皮的区别
橘皮和陈皮最大的区别就是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燥湿化痰、调中开胃的功效,而新鲜橘皮则不能入药,也不宜泡水喝。因为新鲜陈皮含大量挥发油成分,强烈的气味会刺激肠胃,导致肠胃损伤。而且新鲜橘皮泡水也不能发挥出橘皮的药用价值。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药性苦寒,善于清血热,其味涩而兼有收敛止血的效果,可用来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其炒碳后止血效果会明显增强,尤其以治疗各种血热出血的效果最佳。
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洗头的功效有哪些呢
茶是很多人都爱的,而对养生价值并不是非常的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常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忽略。桑叶侧柏叶苦丁三者合在一起就是一种不错的茶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洗头的功效有哪些呢。
1.很多人喜欢喝茶,而现在提到的这个桑叶侧柏叶苦丁茶,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再说了桑叶和苦丁是中草内服可以,可是侧柏也可以内服吗?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是如何做的?现在我们就介绍一下这款桑叶侧柏叶苦丁茶的做法吧,把桑叶侧柏叶苦丁三种药材合在一起泡茶即可。
2.桑叶侧柏叶苦丁茶可以去除脂肪,有很好的凉血止血作用,也可以生发乌发,可以治疗咯血和便血,对于蹦漏下血有好处,对于血热脱发有好处,同时桑叶侧柏叶苦丁茶对于须发早白也是有好处的。同时桑叶侧柏叶苦丁茶也是可以用来洗头的,用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来洗头有黑发防脱法的作用。特别是在秋冬季,人们脱发严重,这时候用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来洗洗头,对你的头发是有好处的。桑叶侧柏叶苦丁茶的养发功效是很好的。
通过以上对桑叶侧柏叶苦丁茶洗头的功效有哪些呢的简单介绍,现在大家应该都有所知道了吧。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侧柏叶与柏叶有何区别
侧柏叶:柏科植物侧柏(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侧柏叶是植物侧柏的叶,原物种属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树冠则为广圆形;生鳞叶的小枝细,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叶鳞形,长1-3毫米,先端微钝,小枝中央的叶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的叶船形,先端微内曲,背部有钝脊,尖头的下方有腺点。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径约2毫米,蓝绿色,被白粉。球果近卵圆形,长1.5-2(-2.5)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中间两对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的下方有一向外弯曲的尖头,上部1对种鳞窄长,近柱状,顶端有向上的尖头,下部1对种鳞极小,长达13毫米,稀退化而不显著;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6-8毫米,稍有棱脊,无翅或有极窄之翅。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侧柏叶的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抗红细胞氧化作用。
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散肿毒。
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生发乌发。
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
肺热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补阴。
侧柏叶凉血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
鉴别应用。
(1)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之妄行,炒炭则能止血。
(2)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
(3)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
其它作用。
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髭发。
(二)侧柏叶的功效
【性味】 苦涩,寒。
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
②《本草图经》:"性寒。"
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
【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
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
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侧柏叶的药用价值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茴香酮(fenchone)、樟脑、乙酸龙脑酯、萜醇;并含桧酸(juniperic acid)槲皮素、杨黄黄素(myricetin)、山柰素、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蜡质等。侧柏叶中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酮、侧柏烯、小茴香酮等;其它尚含黄酮类成分,如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等;叶中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其止血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和鞣质。此外,尚有镇咳、祛痰、平喘、镇静等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配伍效用
侧柏叶配伍生地:侧柏叶苦涩微寒收敛凉血止血;生地甘苦而寒 清热养阴凉血.二者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效 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崩漏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