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食管癌发病部位

食管癌发病部位

食管癌好发三个生理性狭窄处。

食管是消化器官最狭窄的一根道腔,而且它还有三个狭窄处。这三处狭窄是属于正常情况,与肿瘤造成的狭窄完全不同,并不影响进食,称为生理缩窄部。这三处生理狭窄特别是第二、第三处狭窄为食管疾病的多发部位,如疤痕、挛缩和憩室等,也经常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何谓食管三个生理狭窄:

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的起端,即咽与食管的交接处,相当于环状软骨和第6颈椎体下缘,由环咽肌和环状软骨所围成。

第二个狭窄在食管入口以下7cm处,位于左支气道跨越食管的部位,相当于胸骨角或第4、5胸椎之间的水平,由主动脉弓从其左侧穿过和左支气道从食管前方越过而形成,该部位是食管内异物易存留处。

第三个狭窄是食管通过膈肌的裂孔处。该裂孔由右向左呈向上斜位。在行食管钡餐造影时,可见到食管的这三个压迹。当左心房出现病理性扩大时,第三个压迹更为显着。

胃癌发病部位的结构解剖

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胃部的解剖结构

胃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弯向右侧),上端是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下右端为胃的出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右侧较短称为胃小弯,左侧较长称为胃大弯,向腹壁的一面称为胃前壁,向后背的一面称为胃后壁。胃壁从内到外(或称从浅到深)由胃粘膜层(主要为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组成。

胃的主要功能:

(1)储存、研磨、搅拌、并向小肠内排入食物;

(2)分泌胃酸、各种消化酶等部分消化食物;

(3)产生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内因子(缺乏后易出现贫血)。

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贲门上的食管、幽门下的十二指肠、胃中下部后下方的胰腺、胃中下部下方的横结肠、胃小弯/幽门/贲门右上方的肝、胃后壁后方的后腹壁、胃上中部左后侧的脾脏、胃底上方的膈肌、胃前方的腹壁、胃底体交界大弯侧后方的肾上腺/肾、胃体大弯前下方的小肠。

食管癌发病原因

对于食道癌它的诱发原因具有多样化特点,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食道癌的发生。过量摄入霉菌者、有遗传家族者、烟酒有瘾者、大量摄入亚硝胺者等都容易患食道癌疾病。食道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同一家族可在同一代或隔几代内发生。临床医生也注意到家族性明显的患者具有症状重、疗效差、病程短的特点。

吸烟的伤害很多人都知道,然而一些朋友认为只是对肺部,其实不仅对肺有伤害,也会诱发食道癌。吸烟量的增加及吸烟时间延长,烟草中亚硝胺等致癌物在体内的积蓄也会增加,发病的危险也随之提高。饮酒与吸烟协同致癌作用。从高发区酸菜、窝窝头、玉米面中发现多种霉菌,粮食霉菌污染率明显高于低发区。粮食中分离的冬青匍柄霉、互隔交链孢霉有致癌变作用,所产生的毒素可致染色体畸变。霉菌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碱液是工业的强力化学药品,用于许多清洁过程,甚至包括家庭的清洗剂都含这类物质。当误食或其他因素造成腐蚀性食道炎,也意味着增加了食道癌的机会。

第三种就有点让朋友有些陌生了,但也是常见原因,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很强的致癌物,很多食道癌患者都是因为饮食了过量含有亚硝胺的食品导致的,营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的人也比较的容易患食道癌,经常食用酸菜热食的人也比较溶液患食道癌,酸菜中就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酸。

引发食管癌发病的因素都有什么

(1)吸烟与食管癌: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吸烟相当普遍,一些地区居民不吸烟,食管癌则很少见。如Paymaster报道嗜好吸黑檀叶烟和咀嚼萎叶的印度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食管癌发病率高,而无此嗜好的拜火教徒中食管癌则很少见。

故认为嗜烟可能是食管上段癌和中段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但国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没有发现吸烟与食管癌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现在看来既往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来自食管癌局部高发区,且仅局限于农村人口。

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烟草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效应的,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起癌变。

现已发现香烟的烟和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环氧化物、内酯、过氧化物及卤醚等,并且还含有多种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基吡咯烷、二甲基亚硝胺、亚硝基去甲烟碱或亚硝基新烟碱。此外烟雾中还有大量NO、NO2和烃类反应生成的烷类和烷氧自由基,这些成分可直接攻击细胞的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成分,造成细胞损伤,引起癌变。将烟草中几种化学物质分别加入饮水中喂饲Fisher大鼠30周,结果给予亚硝基去甲烟碱大鼠有12/20例发生食管肿瘤,其中3例为食管癌,进一步证实了烟草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2)饮酒与食管癌:有关食管癌与饮酒的关系国外学者做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许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饮酒史,或者多是酿酒工人及与酒商有关的职员。

食道癌是如何发生的

1.亚硝胺 在天然环境中,尤其在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都存在有硝酸盐离子。此外,人们活动,尤其是工业和农业产生的污水,也存在有硝酸盐离子,一旦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它们与胺类物质结合即可转化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此外,亚硝酸盐也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一方面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同时也可使肉色鲜美,因此常用于腌制食品,如火腿、香肠、腊肠、午餐肉、熏鱼等。

另外,香烟的烟雾中也含有亚硝胺,很容易溶于唾液而进入体内。迄今已有不少动物实验证明,亚硝胺能引起多种动物,其中包括大鼠、鸡、猪等不同器官的肿瘤,尤其是肝癌与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也揭示,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物中,尤其酸菜中亚硝胺含量很高。

2.霉菌毒素 霉菌属真菌的一类,科学家试验证明,某些真菌的产物具有致癌作用,其中包括互隔交链孢霉,串珠镰刀菌、黑曲菌、念珠菌等。这些真菌的毒素可以诱发大鼠的食管癌和前胃癌。此外,科学家调查表明,食用霉变食物与食管癌发病呈正相关。

3.营养与微量元素缺乏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中缺乏多种维生素,如A、C、B2以及缺乏包括钼、锌、锰在内的微量元素与食管癌发病有关。更多研究证明,血硒水平较高的人群其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性显著低于血硒水平较低的人群。而且饮食中补充硒可以阻断食管细胞的非典型增生,从而可防止进一步发展成食管癌。

4.吸烟与饮酒 前面已经讲过,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可以引起食管癌。有资料证明,每日吸20支以上的吸烟者死于食管癌的人数为不吸烟者的3.4倍。另外,由于乙醇有促癌作用,若一个人既吸烟又饮酒,则食管癌发生的可能性还会增高。常酗酒者食管癌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5~30倍。

5.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管癌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譬如往往一家人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成员患食管癌,甚至有阳性家族史者高达24%~61%之多。

食管癌细胞来源于食管上皮,所以多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癌症由细胞逐渐增生开始,先由轻度增生发展成中度增生,再形成重度非典型增生,然后成为原位癌,最终发展为侵袭性癌。正因为食管癌发生于食管黏膜,所以用一种双腔管带网气囊进行拉网式收集细胞。医生根据采集的细胞形态可以进行诊断。此外,也可采用内镜结合碘染色方法观察食管黏膜的改变,再结合病灶活检进行诊断。

食道癌为何偏爱中国人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目前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发病人数占发病总数的60%,且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二倍!也就是说,全世界每两名食管癌发病患者中,就至少有一名是中国人,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国食管癌发病的高发区在哪里?专家介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河南省最高,其次为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南、新疆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河南林州县35~64岁男性食管癌发病率为478.87/10万。我国少数民族中,食管癌死亡率以哈萨克族为最高(39.27/10万),苗族最低(1.09/10万),两者相差35倍。

食管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国内外大致相同,我国的性别比例为20:1。高发区男女比例差别小,低发区男女比例差别大。食管癌多发生于中老年,30岁以前发病率很低,3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不断增高。我国食管癌男女合计平均年龄为 63.49岁,80%发病在50岁以后。

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生活饮食习惯与食物慢性刺激 例如吸烟,饮酒,经高发区因素调查发现食管癌病人有食物粗,糊,进食过快,喜吃烫饮料的习惯,这些因素损伤食管上皮,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慢性刺激所引起的慢性损伤和炎症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2、 营养因素和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营养缺乏是食管癌高发区较为普遍的现象,维生素ACE,核黄素,烟酸,动物蛋白,脂肪,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均较低。

3、 亚硝胺类化合物 被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 真菌及病毒作用 人乳头瘤状病毒和EB病毒。

食管癌的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抽烟、饮酒、喜欢吃较烫食物,食管慢性病变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特别是有食管癌家族史者,均属于高危群体。

食道狭窄严重吗

食管癌通常表现为几周内对固体食物发生进行性吞咽困难,并伴有体重显著下降.癌可以发生在食管的任何部位,表现为食管狭窄,肿块和粘膜糜烂.美国癌症协会估计,1997年美国约8700例男性和2800例女性死于食管肿癌.

上皮细胞癌发生与饮酒,吸烟(任何类型),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吞入碱液(导致狭窄),硬化疗法,plummer-vinson综合征,食管辐射,食管蹼,贲门失弛缓症及头和颈的上皮细胞癌有关.胼胝形成(手掌面和足底角化过度症)和鳞状细胞乳头瘤可能是前驱病损.在黑色人种中食管癌发病率是白色人种的3倍,美国黑人的5年生存率是4.1%,而白人为6.5%.

腺癌远端食管癌的发生率正在增加,但不常见于黑色人种.食管远端的腺癌与胃贲门部的腺癌侵入食管远端很难鉴别.

几乎所有的远端食管腺癌的患者首先有barrett食管,这是因慢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所引起.barrett食管在急性食管炎愈合期间,柱状,腺状和胃样的粘膜取代了食管远端的鳞状上皮.大多数食管远端腺癌是由barrett食管发展而来.从病因学上来说,吸烟和饮酒与腺癌关系不大.食管远端腺癌也可起源于胃底,并沿粘膜下层在食管下1/3扩散.

吞咽不适有可能是食道癌引起的

这些人易患食管癌

食管癌发病率有明显地区差异。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病、高死亡的国家之一,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约15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近四分之一。华北太行山区是我国典型高发区,包括河南林县、河北磁县、山西阳城等十几个县市。

食管癌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食管癌发病还有性别和年龄倾向。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居多。35岁以前的比例很小,3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以55岁以后为高发年龄段,70岁以后有降低趋势。

蛛丝马迹,警惕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食管癌病人有重要意义,治疗结局因病期的早晚相差非常悬殊。以手术治疗为例,早期癌5年生存率90%左右,而中晚期癌5年生存率仅20%~30%。食管癌彻底治愈的希望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手术。

一般地说,食管癌的形成是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受各种损伤因素长期作用后逐渐转变为癌的一个过程。早期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时隐时现,时轻时重,不经治疗有时也可自行消失,易被忽略。但总特征为反复性和进行加重性。如发现以下症状应引起警觉。

1、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早、最常见的信号。病人在进食较干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内下行缓慢,或有短暂停留感。

2、食管内异物感。自觉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

食道癌是怎么引起的

食管癌也属于恶性肿瘤,食管癌跟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它的变化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引起食管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专家说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是导致食管癌的元凶。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

食管癌象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虽然有基因的变化背景,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众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但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元凶。目前认为,引起食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喜欢腌制酸菜)或霉变食品、长期喜进烫食(如潮汕人食管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长期喝功夫茶有关)、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等。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

病因一:饮食习惯

如果长时间食用粗糙、质硬的食物,或是进食过热、过快,长期饮用浓茶、多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大量的吸烟酗酒等因素,都能够诱发该疾病。

病因二:食管其他病变

临床试验发现,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食管疾病,造成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食管粘膜遭受长期刺激有关。

病因三:亚硝胺类化合物

已经有动物实验证明,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致癌物质。尤其是在我国高发区人民喜欢吃霉变、腌制的食物,如酸菜、豆酱、玉米面等,长期食用,很容易造成食道癌的发生。

病因四:微量元素

通过调查食管癌高发区,发现该地区水中的钼、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以保证这些元素的摄入。

病因五:遗传因素

据医学统计,发现高发区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地位。

以上就是对“食管癌发病原因”的阐述,希望对食管癌患者有所帮助,食管癌患者一定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什么原因容易诱发食道癌

1、遗传因素:食管癌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高发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屡见不鲜,但食管癌绝对不存在遗传,而是与家庭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亚硝胺类: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食管癌高发区食用酸菜的居民,胃液、尿液中存在有诱发食管癌的甲基苄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胍啶。并发现食用酸菜量和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

3、微量元素和营养不良:食道癌高发区人群中血清钼、发钼、尿钼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钼都低于正常。食管癌高发区水土中缺少钼,钼的抑癌作用被多数学者证实。 营养不良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

4、食管粘膜的损伤:长期喜进烫食、粗食,饮浓茶,多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引起食管粘膜增生间变,也可能是致癌因素之一。吸烟、饮烈性酒与食管癌发病有一定关系。各种长期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

5、霉菌致癌因素:用霉变食品可以诱发小鼠食管和胃的癌前病变或鳞状上皮癌。这类霉菌与亚硝胺促癌有协同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专家对诱发食道癌的原因所做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您。食道癌和其它癌症一样,在发病的早期一般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表现,但是如果患者熟知食道癌的原因及病因的话,还是可以提高警觉,及早去医院检查是否是食道癌所致的。最后,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斩断食管癌的魔爪

食管癌有七个易患因素

1.地域因素。欧美和大洋洲诸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在2~5/10万,前苏联的中亚地区高达100/10万以上。亚洲诸国的发病率为1.2~32/10万,但伊朗的黑海沿岸地区则高达100/10万能以上。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高发区分布在太行山区、秦岭和大别山区。

2.年龄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年龄以60~64岁组为最高,其次为65~69岁组,以后逐渐降低。35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很低,35岁以上急剧上升。

3.性别因素。高发区食管癌的患者性别比例偏小,如太行山区的男女比例为1.6∶1,其中河南林州食管癌死亡的性别比为1.1∶1。而在低发区(如维吾尔族等地)的患者性别比例偏大,为5∶1。

4.种族因素。美国的非白种人男性食管癌发病率为20.5/10万,远远高于白种人的食管癌发病率5.8/10万。我国和日本的食管癌发病率高于欧美国家。

5.遗传因素。如河南林州居民移居到其他地方后,食管癌死亡率仍高于当地居民5~8倍。在移居美国的华人中,第一代男性食管癌死亡率是美国白人的2.94倍,第二代男性食管癌死亡率是美国白人的1.91倍。

6.职业因素。在我国,农村比城市多发。广东省南澳县食管癌高发人群为渔民、盐民和农民。

7.环境因素。

▲饮食不洁。调查发现,在我国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的含量显著增高。

▲喜吃烧烤、酸菜、鱼露等食物。这些食物易生成亚硝酸盐、杂环胺类和苯并芘类等致突变和致癌物质。

食道癌形成的原因

食管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针对食管癌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下因素可能和食管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1、环境因素。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以及周围环境中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的缺乏,都可能影响食管癌的发病。

2、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导致食管粘膜的慢性损伤,在长期慢性损伤的基础上可以诱发食管癌。喜欢过烫、过硬的食物,进食过快以及烟酒等不良嗜好都容易对食管粘膜造成损伤,在长期慢性损伤的基础之上可以导致食管癌变。另外,喜食泡菜等含有较多亚硝胺内化学物质的食品也是容易诱发食管癌变的因素。

3、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学背景,家族中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的人群较之正常人群其食管癌发病率高。已有较多临床研究证实食管癌患者中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一些分子表达水平和功能的异常有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4、其它原因。合并其它食管疾病患者食管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在患有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食管腐蚀伤以及其它食管良性疾病的人群中,食管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原因与食管粘膜长期慢性炎症以及理化刺激有关。

食管癌是如何引起的

1、食管粘膜的损伤:长期喜进烫食、粗食,饮浓茶,多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引起食管粘膜增生间变,也可能是食管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吸烟、饮烈性酒与食管癌发病有一定关系。各种长期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

2、霉菌致癌因素:用霉变食品可以诱发食管和胃的癌前病变或鳞状上皮癌,这类霉菌与亚硝胺促癌有协同作用。

3、微量元素和营养不良:食道癌高发区人群中血清钼、发钼、尿钼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钼都低于正常水平。营养不良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

4、遗传因素:食管癌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高发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屡见不鲜,但食管癌绝对不存在遗传,而是与家庭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5、亚硝胺类: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食管癌高发区食用酸菜的居民,胃液、尿液中存在有诱发食管癌的甲基苄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胍啶。并发现食用酸菜量和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

食道癌是怎么回事

(1)吸烟与食管癌:

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吸烟相当普遍,一些地区居民不吸烟,食管癌则很少见。如Paymaster报道嗜好吸黑檀叶烟和咀嚼萎叶的印度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食管癌发病率高,而无此嗜好的拜火教徒中食管癌则很少见。故认为嗜烟可能是食管上段癌和中段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但国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没有发现吸烟与食管癌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现在看来既往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来自食管癌局部高发区,且仅局限于农村人口。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烟草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效应的,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起癌变。现已发现香烟的烟和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如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环氧化物、内酯、过氧化物及卤醚等,并且还含有多种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基吡咯烷、二甲基亚硝胺、亚硝基去甲烟碱或亚硝基新烟碱。此外烟雾中还有大量NO、NO2和烃类反应生成的烷类和烷氧自由基,这些成分可直接攻击细胞的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成分,造成细胞损伤,引起癌变。将烟草中几种化学物质分别加入饮水中喂饲Fisher大鼠30周,结果给予亚硝基去甲烟碱大鼠有12/20例发生食管肿瘤,其中3例为食管癌,进一步证实了烟草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

(2)饮酒与食管癌:

有关食管癌与饮酒的关系国外学者做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许多食管癌患者有大量饮酒史,或者多是酿酒工人及与酒商有关的职员。最近英国和香港科学家调查了香港食管癌患者的吸烟及饮酒情况,经过详尽对比分析,发现饮酒可能比吸烟更容易致食管癌发生。国内学者张毓德等对1400名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发现病例组有阳性饮酒史(每周平均白酒2两以上,连续5年以上)者占26.9%,而对照组为17%。但刘伯齐等对江苏扬中县、新疆新源县及江苏淮安县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讲究,发现只有饮酒量大的淮安县为阳性结果。看来酒精的作用与其持续时间,饮量大小有一定关系。但目前尚无用酒精或酒类制品作诱发动物食管癌报道。比较公认的看法是酒本身可能并不直接致癌,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以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为食管癌的发生创造条件。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有些酒中可能污染有亚硝胺、多环芳烃、酚类化合物、DDT等。这些污染物质可能会增强酒精对食管黏膜的损害。

(3)饮食习惯与食管癌:

经在高发区进行发病因素的调查,发现食管癌病人有食物粗、糊、进食过快、喜吃烫饮料的习惯,这些因素损伤了食管上皮,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多数研究表明,热食是食管癌的发病因素之一。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中,许多居民和食管癌患者都有好吃热食习惯。研究者测量了高发区居民进食时碗内食物的温度,发现可高达70~80℃,最高为80~88℃。有报道用75℃热水灌饲小鼠,即可发现上皮细胞变性,黏膜炎症和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所以长期反复的热刺激,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也有报告认为进食过快、食物粗糙、蹲位进食及好饮浓茶、三餐不定时等与食管癌有关。

哈萨克族人爱嚼刺激性很强含有烟草的“那斯”。在日本,喜吃烫粥烫茶人群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过量长期饮烈性酒及多量吸烟者在欧、美国家中可能是食管癌的重要原因。

(4)食管慢性刺激:

前已述及的一些致病因素都会造成对食管的刺激,长期反复刺激作用会进一步导致食管黏膜病变。研究发现某些食管病变,如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慢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和食管黏膜白斑病等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表明慢性刺激所引起的慢性损伤和炎症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食管癌临床病理及演变趋势有哪些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0岁以上的男性中老年人发病较多。早期病人基本上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逐渐出现异常感觉。开始时因这种感觉并不影响生活起居而不易引起重视。等到影响到生活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食管癌病人年龄性别分布:男与女之比为3.05∶1,平均发病年龄为59.6岁。

食管癌病理类型:食管鳞癌占88.9%;食管腺癌占10.3%;未分化癌占0.8%。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食管癌而死亡的人数已列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食管癌的高发区一般位于较贫困、经济水平低、饮食缺乏营养的地区。

研究显示,高发年龄在45~65岁,尤以50~65岁为最多。食管癌发病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发病率高,可能与男性吸烟率高有关。

对于食管癌发病率的变化,食管腺癌发病率相对稳定;国内对食管癌发病情况的报道总体显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食道癌发病呈稳定或下降,而相对落后地区呈上升趋势。

由于癌症症状是比较隐匿的,所以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癌症缠身。应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与我们的医生进一步沟通交流。

相关推荐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是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要是想尽快的治好身体上的食道癌疾病的话,我们对于食道癌自身的主要临床症状必须要关注,毕竟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很重要,食道癌发展而进行性加重。 早期症状:吞咽食物硬噎感,偶尔出现而不影响进食。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不适,多伴有咽下痛。食管内异物感,多为吐不出,咽不下的不适感。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 转移性症状和体征:① 颈部肿块;② 声音嘶哑;③ 压迫症状:压迫颈交感神经,压迫气管、支气管,侵犯隔神经,侵犯迷走神经压迫上腔静脉,侵犯胸膜、脊柱,累及臂丛神经等;④

引发癌症的原因

不良的饮食习惯易引发的癌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豆和薯类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明显下降,动物及油类的摄入量随之增加,过多食用猪肉、牛肉、羊肉能使结肠癌和肾癌发生的危险性增高;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发病率;吃多了经腌、熏、晒及炸等加工处理的食物,将与消化道的口咽、食管、胃和胰腺及鼻腔、喉等部位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例如,冰岛居民终年进食熏羊肉及熏鲑鱼,其人群中的癌症死亡者有50%以上是胃癌患者。资料表明进食过烫食物可使口腔黏膜充血

什么是食道癌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食管癌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2~4:1。 [病因病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有关的实验研究,认为亚硝胺类化合物和食物霉变有致癌作用。此外,食物灼热或粗硬、饮酒、吸烟等刺激,以及食管慢性炎症、免疫、遗传等因素,也与食管癌发生相关。 [病理分析] 食管分为颈、胸、腹三部。胸部食管又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平面;中段自主动脉弓至肺下静脉平面;下段是肺下静脉平面以下,通常将腹段包括在下段内。 中段食管癌较为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多系鳞癌。贲门部腺癌也可向

不良饮食习惯会招来食道癌

(1)饮食习惯与食管癌:经在高发区进行发病因素的调查,发现食管癌病人有食物粗、糊、进食过快、喜吃烫饮料的习惯,这些因素损伤了食管上皮,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多数研究表明,热食是食管癌发病因素之一。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中,许多居民和食管癌患者都有好吃热食习惯。研究者测量了高发区居民进食时碗内食物的温度,发现可高达70~80℃,最高为80~88℃。有报道用75℃热水灌饲小鼠,即可发现上皮细胞变性,黏膜炎症和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所以长期反复的热刺激,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也有报告认为进食过快、食物粗糙、蹲位进

食道癌应该如何预防

(1)改变喜食霉变食物的习惯: 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食用霉变食物特别是酸菜、霉窝窝头和鱼露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大力宣传这类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群众少吃或不吃,同时鼓励种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鲜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霉变的食物,一方面产生霉菌毒素或代谢产物,一方面促进亚硝胺的内合成,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多吃新鲜蔬菜或补充维生素C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可使胃内亚硝胺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胃内亚硝胺的暴露水平。另外林县的营养预防试验发现,补充核黄素和烟酸能降低食管癌发病率15%。同

引发癌症的原因

体重急剧下降、厌食、反复腹泻和便秘是最常见的肺癌、胃癌、肾癌及大肠癌症状。癌症很多时候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何才能发现癌症的存在呢?及时留意自己身体情况的变化,有时简单的不适就是身体部位警示亮起红灯,告诉你身体那里出现问题,有可能是癌症的预示着你。 不良的饮食习惯易引发的癌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豆和薯类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明显下降,动物及油类的摄入量随之增加,过多食用猪肉、牛肉、羊肉能使结肠癌和肾癌发生的危险性增高;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可增加子宫内膜

咳嗽和痰液中带有血迹要警惕肺癌

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咳嗽的症状,一般大家会把咳嗽当作感冒的症状。其实,如果是经常出现刺激性的咳嗽或者咳嗽的痰液中带有血迹的话,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肺癌而引起的。如果吃饭的时候,感觉喉咙不舒服也要警惕食管癌。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下肺癌和食管癌食管癌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 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很高,但却不容易在早期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食管癌发病早期具有隐匿性,早期症状不明显,加大了诊治难度。文毅进一步解释道,虽然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若仔细观察,还是能够有蛛丝马迹被发现,食管内异

癌症恶性程度排名

1、癌症恶性程度第一:肺癌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抽烟是致肺癌的第一要素。污染是肺癌的第二要素。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曾提出,污染对人们肺部的不亚于抽烟。空气污染是诱发肺癌的缘由之一。 2、癌症恶性程度第二:肝癌 其发病缘由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传染是最常见的致肝癌要素;其次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是第二诱发要素;持久喝酒、酒精肝、肝净代谢性疾病、污染、化学致癌物、药品的毒副做用等都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间接缘由。 3、癌症恶性程度第三:胃癌 癌症恶性程度胃溃疡、慢性胃炎出格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

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演化及发展方向

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八位,其中男性约为11.5/10万,女性约为4.7/10万。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男性27.4/10万,女性12.0/10万。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及低发区的发病率相差也相当悬殊,在七大食管癌高发区中,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如磁县男性的发病率高达183.9/10万。 食管癌发病情况在河北省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发地区发病率居世界之冠,如磁县、涉县、武安等地食管癌发病率都在100/10万以上;二是高发地区波及范围广大,整个河

如何避免患上食道癌

(1)改变喜食霉变食物的习惯 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食用霉变食物特别是酸菜、霉窝窝头和鱼露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大力宣传这类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群众少吃或不吃,同时鼓励种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鲜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 霉变的食物,一方面产生霉菌毒素或代谢产物,一方面促进亚硝胺的内合成,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多吃新鲜蔬菜或补充维生素C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可使胃内亚硝胺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胃内亚硝胺的暴露水平。另外林县的营养预防试验发现,补充核黄素和烟酸能降低食管癌发病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