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腰的针刺方法 针刺鱼腰的作用主治
鱼腰的针刺方法 针刺鱼腰的作用主治
类属:属经外奇穴。
作用:疏风清热,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外感风邪,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㖞斜,屈光不正,眶上神经痛,急性结膜炎,眼肌麻痹诸病证。
鱼腰的针刺方法
取穴: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坐位或仰卧,在眉弓中心点取穴。
进针方向:沿皮肤刺向侧方,与额平面成30°。
进针深度:可横刺,深0.5-1寸,留针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胀感,扩散至眼球时,眼球有发胀感。
注意:禁灸。
鱼腰针刺方向 鱼腰常用配伍疗法
配耳尖治疗目生翳膜;配合谷治近视;配攒竹,四渎,内关,合谷治疗眶上神经痛;配瞳子髎,攒竹,翳明治疗白内障;配攒竹,合谷治疗眼睑瞤动;配太阳治疗目赤痛;配下关,地仓,颊车,合谷治疗面瘫。
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鱼腰针刺操作手法
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可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穴,深0.5-1寸(治眶上神经痛),针的深面为额骨眉弓和其骨外膜,局部有胀感,扩散至眼球时,眼球有发胀感。禁灸。
鱼腰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鱼腰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下,眉毛正中。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目正视瞳孔直上,眉毛中央,按压有痛感。
鱼腰的功效与作用
鱼腰位于眉中,属经外奇穴。有疏风清热,明目通络,消肿祛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眼疾,包括外感风邪,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等症;此外对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症亦有很好的保健调理作用。
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明目通络,如配太阳,合谷,睛明,少商,治疗风热目赤肿痛;配风池,阳白,丝竹空,印堂,合谷,治疗风热上扰之眉棱骨痛,风邪伤络之眼睑下垂;配地仓,颊车,阳白,合谷,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歪斜。
2.配睛明,四白,侠溪,行间,太冲,针刺泻法,清泄肝胆,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肝胆风热之目翳等。
鱼际针刺方向 针刺鱼际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疏肺利咽。
主治:咳嗽,咯血,失音,喉痹,发热。
配穴:配通里,廉泉治疗失音;配少商治疗喉痹;配大杼,风门治疗咳嗽。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自汗,盗汗,鼻衄,乳腺炎,疳积,手指肿痛的治疗。
鱼腰针刺方向 鱼腰穴位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分支。
腰阳关的针刺深度 针刺腰阳关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阳气,强壮腰肾,温经通络。
主治病证:
1.肾阳虚衰之遗精,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腰骶痛,下肢痿痹诸病证。
常用配伍:
1.配肾俞,志室,关元,八髎,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肾经,治疗肾虚遗精,白浊等。
2.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肾调经,治疗肾虚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
3.配命门,膀胱俞,三阴交,针刺补法,温阳行水,治疗肾阳虚遗尿,尿频等。
4.配肾俞,志室,命门,太溪,委中,针刺补法,温肾壮阳,壮骨止痛,治疗肾阳虚腰痛。
5.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针刺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治疗寒湿腰腿痛,下肢痿软酸痛,下肢痿痹等。
教您找准穴位治愈相应疾病
地仓、颊车疗“歪嘴”
“歪嘴”是面神经发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大多数病人见于受凉,吹冷风后,也有不少病人见于中耳炎、风湿病的过程中。患者往往在晨起洗脸漱日时发现口角歪斜、面部麻木、眼闭合不全,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等。
患病后应迅速医治,早期治疗均有恢复的可能。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常可留下面肌痉挛、口角抽动等后遗症。
治疗宜针灸并用,取穴以地仓、颊车为主,另加医风、合谷,每日1次,并在颧髎穴拔火罐。
眉棱骨痛压鱼腰
临床上常见到有的病人眉棱骨疼痛,有时伴有前额痛,甚至睁眼亦不便。引起疼痛的原因常为受凉、疲劳过度,也有属神经性疼痛。
指压或针刺鱼腰穴对缓解疼痛有良效,耳穴压丸取额、神门。
阑尾炎可针阑尾穴
阑尾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引起的原因为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以及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
阑尾炎的主要症状为右下腹(麦氏点)阵发性疼痛并逐渐加重。腹痛时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血中白血球总数和中性细胞数升高。
西医一般主张手术治疗,但有不少病人惧怕手术或有其它原因不能手术,这时利用针刺治疗就有其特殊的意义了。针刺或指压阑尾穴,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效果较好,通常在治疗2天后,腹痛便可基本消失,白血球总数及中性细胞数逐渐降至正常。如能同时针刺或指压曲池,耳穴的阑尾、小肠、大肠、耳迷根等处效果更佳。
但如果针刺治疗后,腹痛持续性加重,发热,血中白血球总数及中性不断增加,要防止其穿孔,应速去医院诊治。
针刺鱼际的作用有哪些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具有清肺热,定喘咳,利咽喉,止疼痛,清胃降浊的作用。针刺鱼际有平喘之功,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减少,肺最大通气量增加,还可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
针刺鱼际方向
定位:大拇指指根到手掌侧腕横纹之间,大鱼际边上。
针刺方法:直刺,或针尖刺向掌心,针0.5同身寸左右,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局部疼痛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灸法: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本穴多不用补法,忌手法过于猛烈,禁瘢痕灸。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疏肺利咽。
主治:咳嗽,咯血,失音,喉痹,发热。
配穴:配通里,廉泉治疗失音;配少商治疗喉痹;配大杼,风门治疗咳嗽。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自汗,盗汗,鼻衄,乳腺炎,疳积,手指肿痛的治疗。
地仓的功效与作用 地仓穴常用配伍
1.配翳风,太阳,下关,颊车,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歪斜。
2.配合谷,承浆,颊车,针刺泻法,理气通滞利窍,治疗风邪入络之口噤不开,唇缓不收,流涎等。
3.配太阳,鱼腰,阳白,四白,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邪外袭之眼睑瞤动。
4.配颊车,下关,合谷,内庭,针刺泻法,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治疗风火颊肿,面瘫,胃火齿痛等。
地仓针刺方法 针刺地仓的作用主治
地仓穴位足阳明胃经穴,并为该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脉相会之处,有祛风扶正,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小儿流涎诸症。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具有清肺热,定喘咳,利咽喉,止疼痛,清胃降浊的作用。针刺鱼际有平喘之功,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减少,肺最大通气量增加,还可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