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如何降低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关键因素,如脂肪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饮食可归纳为五类:
一是每天食物的总热量中脂肪所占的比率应低于20%。
二是每天要摄入豆制品食物约20-40克。
三是每天摄入足够硒元素(200微克)。
四是每天摄入维生素E(400-800国际单位)。
五是每天多饮绿茶。(其中三、四两项可用常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代替)。
另外,良性的前列腺增生、过度肥胖、缺少锻炼、吸烟、放射线或性传染的病毒也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男性需提高警惕,如接受输精管切除术的患者患前列腺癌的机率会增加一倍。中老年男性定期检查前列腺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每年去医院接受检查,并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适量运动。这样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性生活与前列腺癌患者之间的关系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目前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研究显示性生活频繁程度与前列腺癌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
以美国为主的多国癌症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性生活是预防前列腺癌的良好措施,这一研究针对1079名前列腺癌患者和1259名健康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在20~50之间射精的次数越多,患上前列腺癌的几率就越低,如果在20多岁时每天自慰或性交1次,患上前列腺癌的几率会降低1/3,此结果得出时研究已经持续了4年。
这是因为精液若长期积蓄在体内,可对前列腺管道内的细胞有致癌作用,正常情况下精液并不能致癌,但其浓缩后就会由致癌作用,长期不射精者体内精液会处于饱和状态。
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查出得了前列腺癌的患者,则却是另一种情形了,此时若是继续进行性生活则是有害的了,性生活时尿道与膀胱颈部会出现强烈的收缩,出现射精疼痛,若是前列腺癌已侵犯膀胱颈部后尿道,性交后则还会因为强烈的收缩而出血,导致血尿或血精,前列腺也会因此而充血,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前列腺癌在中国发病率大吗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直追欧美国家。但是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2012年4月19日,北京市卫生局癌症防治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户籍人口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7万多例,平均每天约有104人被确诊为新发病例。其中,男性前列腺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上升迅速。前列腺癌由2001年的第8位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6位。
男人味尽管主要由睾丸决定,但是同样离不开男人另一个特有的性腺器官——前列腺。人们肉眼是看不见它的。它位于阴茎根部深处的膀胱颈部,包绕在后尿道周围,形状很像一枚板栗,底向上,与膀胱相贴;尖向下,抵达泌尿生殖膈。这样一个小小有腺体也是男性最大的副性腺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使男人具有男人味,促进和维护人类的繁衍。
前列腺是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可分泌前列腺素,有降低血压和兴奋平滑肌的作用。细数起来,前列腺能促进精子和卵子的顺利结合,激发精子活力,促使精液液化,提高精子成活率,维持生殖泌尿系卫生,改善性生活质量等。
娇贵的器官
前列腺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又是一个娇贵的器官,除了会产生前列腺增生外,最大的不幸是可能患癌。前列腺癌不仅可以危及男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男人的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尽失雄风和性功能。
在癌症的分类上,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又是全球男性第二大癌症。欧美国家前列腺癌高于亚洲国家,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 100/10万以上,美国年发病13万例。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直追欧美国家。例如,上海的前列腺癌在 2010年就已达到10/10万,而且,60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增加均在130%以上,75-79岁男性的发病率增幅达470.2%。2009年,广州有专家预测,10年后,中国每年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将达到60-70/10万。前列腺癌有可能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第一肿瘤杀手。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的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都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种族、饮食、遗传、肥胖、吸烟和其他前列腺病变有关。
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50岁以上男性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但是,有种族差异,其中黑人的发病率要高于白人,而亚太裔人发病率最低。
目前虽然不能明确前列腺癌有家族遗传特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发现,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此癌的发病几率会高于没有家族史的男性。一个人的直系男性亲属(父亲和兄弟)中有1人患前列腺癌,则其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会比普通人群高一倍;如果直系亲属中有2人患前列腺癌,其患癌几率可增加3倍。
从生活方式看,肥胖、吸烟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而且也有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缺少锻炼、放射线或导致性传播疾病的病毒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放疗的利与弊
与其他癌症相比,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相对比较缓慢,采用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可以到60%-70%。
然而,美国和中国的前列腺癌患者还有较大的不同。在美国,前列腺癌患者80%-85%是早期,10%-15%是中晚期,只有5%左右发生了骨转移。但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普遍发现得较晚,有80%-85%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有骨转移。
尽管如此,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现在一般采用的手术和放疗也具有较好的效果,早期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而中晚期患者可采用放射疗法进行治疗。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可能为男人带来难言之隐。因为,前列腺位于膀胱之下、直肠前部,附近还有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这就意味着这两种治疗方法都会引起副作用,包括尿失禁、阳萎、尿渗漏和直肠出血等。
前列腺怎么治疗
治疗
前列腺疾病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慢性前列腺炎通常以药物、理疗等综合治疗为主。前列腺增生可选择药物保守或手术治疗。而前列腺癌则可选择手术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
病因
1、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的病因与接触镉有关。在美国农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此外饮食因素(如脂肪)也曾被认为是诱发因素。从这些不同有时甚至相反的研究结果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北欧各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美国占第二位,西欧、南美的发病率低些,东欧和亚洲发病率最低。且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很大。因此,这是导致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
3、已报道的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令人困惑,因为其中几乎无一因素能够恒定地重现。其中因素之一是在排除年龄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后,有生育能力的前列腺癌的患者子女数明显高于正常及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但有孩子并不是前列腺癌的病因。
硒元素对男性朋友的功效
硒在人体中参与多种免疫与生物学功能,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①参与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重要蛋白质。
②促进儿童生长。
③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
④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⑤保护视器官的健全功能和视力。
⑥抗肿瘤,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⑦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产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其中,硒抑制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硒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一种。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较欧美国家低,但近期统计表明,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移居北美的亚洲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所升高,但未高于美洲本土人群。这提示,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此疾病。在诸多环境因素中,硒的作用倍受关注。
那么,硒是如何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归纳起来有两点。
一、硒能够防止正常前列腺细胞受到氧化剂损伤。
硒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合成,而这种酶有助于阻止氧化自由基对正常前列腺细胞的损伤。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剂导致的细胞损伤与多种癌症发生有关。因此,硒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前列腺细胞的癌变。
二、硒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
研究证实,高浓度的硒可使癌细胞线粒体受到损伤,从而减缓其生长速度。硒还可通过抑制肿瘤中的癌基因表达等多种生化代谢途径,达到抑制前列腺癌的目的。
补硒:降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硒地区及低硒人群中肿瘤发病率增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历经13年的研究结果证实,硒浓度最高组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比硒浓度最低组低48%。还有研究发现,在年龄、种族等其他条件匹配的情况下,因前列腺癌死亡的患者血硒浓度比尚生存的前列腺癌患者偏低。
我国有72%地区属于缺硒地区,所以我们每个人基本都需要补硒。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硒摄入量女性为每天30微克,男性为每天40微克。富含硒的食品包括大蒜、菌菇、芝麻、海产品,以及一些富集硒的植物如黄芪、莎草、紫苑等。市场上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硒制品也可以用于补充体内硒含量。
前列腺癌早发现!
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男性到了50岁以后,建议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另外,自己或家人若出现排尿困难、夜尿增多、体重降低、骨盆不适或持续性背痛、骨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诊治。前列腺癌的治疗意义在于早期发现,病情发现越早,疗效和预后越好。
引发前列腺癌的发病因素
年龄:老年人容易发病
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 美国有一组报道在50岁以上男性的尸检约30%有前列腺癌,80岁以上则达50%。
遗传:前列腺癌有家族遗传特性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率也会大大增加。
饮食因素:高热量的脂肪性食物很危险
在危险因素中,最具预防意义的是诱发前列腺癌的饮食因素。研究表明脂肪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增高前列腺癌的患病率,而大豆蛋白类的饮食会减少其发病率。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和日本移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本国人的3-7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脂肪性食物比本国人吃得多。因为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加,进一步导致以胆固醇为基础合成的雄激素增加,而雄激素中的睾酮比率增加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发病因素。现在认为在饮食总热量中脂肪所占的比率以10%-20%较为理想。
亚洲国家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还与大豆蛋白类的食物摄入较多有关。因为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其化学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相似,对雄激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关。当然,有关诱发前列腺癌的饮食因素远不止这些。例如绿茶中的儿茶酸或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e与硒等成分,都能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
预防前列腺癌的饮食归纳起来有五点:一是食物总热量中脂肪所占的比率低于20%;二是每日摄入豆制品食物20-40克;三是硒每日200微克;四是维生素e每日400-800国际单位;五是多饮绿茶。其中三、四两项也可用常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代替。
其他:肥胖、吸烟、手术都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尽管少数研究认为接受输精管切除术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机率会增高,但大部分研究都不赞成这一观点。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过度肥胖、缺少锻炼、吸烟、放射线或性传染的病毒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相关危险因素的老年男性需提高警惕,戒除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可能都对前列腺癌的预防有意义。
雄激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雄激素起着控制前列腺发育,生长,分化,维持其结构,功能的作用,撤除雄激素后,会造成前列腺细胞破坏,DNA破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睾酮产生于睾丸,分泌后进入血液循环,是雄激素主要体内来源.
正常人体雄激素的代谢活动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雄激素调控失蘅对前列腺癌的发病肯定有一定影响.临床研究发现雄激素的条控失衡与发病有着直接的关系;年轻是去势的男性(如太监),从未发现有前列腺癌的发生,某些运动员服用合成类固醇,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能发生前列腺癌,高脂肪饮食男性,血浆,前列腺局部的雄激素水平较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用雄激素拮抗治疗,开始时80%的患者有效.尽管目前对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从逻辑推理看,增量的雄激素刺激前列腺,会导致癌症的发生.黑人血清睾酮的含量比白人高,因此,黑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白人高.由于种族的差异,日本青年人双氢睾酮的代谢低于美国的白人或黑人,因此他们之间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也不尽相同.
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吗
虽然慢性炎症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全世界范围内的报道中还没有发现慢性前列腺炎能够导致前列腺癌发生的证据。
前列腺癌与其他癌症的病因有很大差别,雄激素的调控失调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吴阶平教授在解放后对北京尚在世的清末太监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没有得前列腺癌的例子,全世界研究也发现阉割后的人不患前列腺癌,这说明雄激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医学公认,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前列腺癌还与人种、遗传、环境因素有关。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颇大,白种人和黑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移民至欧美发病率增加,亚洲人种发病率最低。高脂饮食和肥胖的因素,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诱因,多项研究都证实摄取太多动物脂肪与前列腺癌有关。
由于男性体内有雄激素的存在,没有办法完全防止发生前列腺癌。人们仅能够从饮食上多加注意,希望减少前列腺癌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年纪较大的男性要少吃肉类,多吃低脂肪食物、黄豆类食品和蔬菜水果,并定期运动增强体质。
男人吃硼能防前列腺癌
医学证实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各地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了解相关饮食在前列腺癌预防和致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
9类食物能预防前列腺癌
1、石榴汁
其中含有大量多酚黄烷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摄入富含酚类化合物的水果和蔬菜与低癌症死亡率有关。石榴汁作为一种富含抗氧化剂的产品,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其预防前列腺癌的潜能。因为工业加工过程中提取了果皮中的某些鞣酸,商品石榴汁中黄烷类化合物含量丰富,因此食用石榴汁尤其是包括果皮在内加工出来的石榴汁是有益的。
2、茶
茶是仅次于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饮用的饮料。绿茶、乌龙茶和黑茶均由茶树的叶子制成,因为工艺不同致使它们的化学成分及风味迥异。绿茶中含有一些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几种多酚和没食子表儿茶素五倍子酸盐(EGCG),可安全饮用。一项对49名实体瘤病人的研究发现,每次饮用3.5~4杯绿茶,每日3次,容易耐受,并能安全饮用至少6个月。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经常饮用绿茶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另有研究发现,饮用大剂量绿茶的亚洲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西方男性低。
3、豆类
豆类的功能及其所含的植物雌激素对前列腺癌的预防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两类异黄酮,特别是5,7,45-三羟基异黄酮和异黄酮苷。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食中富含豆制品的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低,据报道,中国和日本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比美国出生的男性低,美国的亚洲移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美国人一致。饮食中豆制品的摄入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别的原因,因为调查发现亚洲人饮食中平均豆制品的含量是标准美国饮食的10倍,亚洲人异黄酮的摄入量为50mg/d,而美国人仅为2~3mg/d。在对美国12395名探险者饮食习惯的调查中发现,每天饮用1次以上豆奶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不饮用者降低70%。
4、菠菜
菠菜的养生功能不胜枚举,比如保护视力、预防前列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预防心脏病、中风和痴呆;降血压、抗感染、促进骨骼健康等。新鲜菠菜应该成为餐桌上的常客
5、胡萝卜
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饮食能降低膀胱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喉癌和食道癌的风险。除了防癌,胡萝卜的营养素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耳朵、眼睛和肠胃的健康。
6、洋葱
经常食用洋葱的人,前列腺癌、食道癌、冠心病的死亡率均有所降低。洋葱还含有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硫化物及预防骨质流失的缩氨酸。洋葱所含的天然抗组胺物质槲皮素减少感染,缓解过敏症状。
7、富硼食物
硼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果和果仁中的元素,男性在饮食中摄入足够数量硼元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研究人员对76名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的饮食习惯与7751名健康男性做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食物和饮料中硼的含量越丰富,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减少的幅度就越大。硼的这种保护性作用不受其他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肥胖和种族的影响。富含硼元素的食物包括花生、杏、葡萄、干果、鳄梨、红酒和葡萄汁。
8、番茄
前列腺癌与自由基引起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氧化破坏有关。男性每天吃一盆由番茄酱做成的意大利粉,坚持三周以上,可以大大降低体内的DNA破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研究员认为,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可以抵消自由基的作用。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能是天然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它有庇护遗传物质DNA、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调度激素状态等作用,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其实,大量水果和蔬菜中的一些植物化合物都含有抗癌作用,其中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它存在于我们日常吃的水果及蔬菜中。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和红葡萄均含有较多的番茄红素,此中尤以番茄中的含量为最高。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100克―200克番茄,就能满足身体对番茄红素的需要,而熟番茄更容易被人体充分吸收。
9、富含维生素D饮食
维生素D可预防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细胞包含有维生素D受体,血液中正常的维生素D含量可以抑制已经确定的癌细胞群继续分化。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前列腺癌风险的增加。只要饮食中维生素D的吸入处于或接近推荐的水平,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就是正常的。众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吸入超过推荐的水平,前列腺癌的风险并不因此降低。
谈谈哪些食物可以预防前列腺癌
1、大豆:大豆含异黄酮醇,即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类固醇相似。动物实验也证明染料木因,和黄豆甙原可抑制前列腺癌。
2、总热量和脂肪:关于食物总热量摄入,和前列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其说不一。人群中脂肪的消耗量,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高度相关性。
3、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食物中维生素A有多种形式,常在动物肝、蛋、牛奶中。有报道β-胡萝卜素对68岁以下男性,有保护作用,也有报道维生素或胡萝卜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报道维生素A特别是,视黄醇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4、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防止前列腺癌。
5、钙和维生素D:在维生素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的研究中,注意到维生素D和维生素D,代谢物与血清钙和磷有关,钙摄入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尤其是老年人。
6、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受到遗传、总热量摄入、基础代谢、运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7、绿茶:流行病学证明亚洲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可能是亚洲人,比西方人消耗更多的茶,尤其是绿茶。
8、硒:硒水平和晚期前列腺癌,呈现强的负相关。但也有认为硒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病无关。
前列腺癌不可忽视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发生不可忽视年龄因素:
1、年龄因素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5O岁以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以近似指数的比例增加,年龄小于39岁以下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O.o05,4O~49岁年龄段增至2.2,6O~79岁年龄增至l3.7。
2、家庭因素
有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高,这种遗传性前列腺癌占所有前列腺癌的9,现已知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取决于在前列腺癌诊断时的年龄和亲属中患前列腺癌的人数。
3、种族因素
东方人发病率低,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美国黑人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我国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4、外源性因素
高动物脂肪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维生素E、硒、木脂素类、异黄酮的低摄入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5、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是一个雄激素依赖性的器官,而睾丸酮是由双侧睾分泌的一种激素,所以手术的目的是降低体内雄激素的浓度,抑制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合成,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酮或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结合,以抑制或控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