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年轻化过早性生活或为诱因
宫颈癌年轻化过早性生活或为诱因
不乏30岁以下的患者
据了解,这名14岁的宫颈癌患者是2011年在慈溪一家医院确诊的。
李惠利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杨玲玲说,宫颈癌发病年轻化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也接诊过好几个30岁以下的患者,最年轻的患者年仅26岁。
宁波市疾控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近几年来宁波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的发病率是14.04/10万。发病年龄呈“倒U形”,25岁后发病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到45岁左右发病率达到最高,45岁后发病率逐渐减小。近10年来,宁波地区女性宫颈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宫颈癌死亡病例中,约90%为40岁以上女性。
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过早性生活可能是诱因
杨医生说,宫颈癌的发生多与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有关,例如过早开始性生活、拥有多位性伴侣等。越早有不当的性生活,往后就越容易患宫颈癌,未成年女性更要避免进行性生活。
此外,反复流产、忽略性行为后的清洁,吸烟、忽略经期卫生,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生活不规律等也是宫颈癌的诱因。
建议有性生活女性
每年做一次TCT检查
宁波市疾控中心慢病防制所王永介绍说,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需要8-10年的时间,所以宫颈癌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不过,宫颈癌病变初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当心,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房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早期发现宫颈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妇科检查。目前,临床上经常用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是宫颈超薄细胞学(简称TCT)检查。建议已婚妇女或是性生活史3年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TCT检查。
延伸阅读
口服短效避孕药能减少肿瘤发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唐良萏教授告诉记者,除了每年定期妇科检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等,坚持口服短效避孕药,也能减少肿瘤发生。
“很多人认为避孕药内激素很多,会使人发胖,长期服用会导致节育,甚至得病,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服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不仅不会增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以及乳腺癌的风险,甚至还能降低相关肿瘤的发生率。
有调查发现,坚持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比不服药的妇女低40%~60%,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低50%,患卵巢囊肿的概率也相对降低。短效口服避孕药对预防盆腔炎也有一定的帮助。
短效口服避孕药服用后,药物每天都会被排泄和清除。只要停药后第一个周期内就能发生排卵,并不影响以后的计划怀孕,也不会影响宝宝健康。
值得提醒的是,紧急避孕药的一次剂量比常规口服避孕药一天的药量要大十倍,经常服用,可以引起月经紊乱,服用不当甚至还可能影响以后的生育。
怎样的性生活频率对子宫好
作为妇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专家提醒,妇女进行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必须进行宫颈癌的检查,并坚持做到一年一查,才能更好预防癌症入侵。
宫颈癌的普查率不及5%,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不过,在医院的妇科检查中,宫颈癌的普查率不及5%。
统计显示,宫颈病变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占妇科门诊的20%以上。一般而言,宫颈癌在小于30岁的已婚女性中较少见,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在45-49岁之间。不过,随着环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宫颈癌趋向年轻化,近年发现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小于等于35岁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8/10万增加到80年代初的16.1/10万。
95%的宫颈癌可有效预防,妇女应坚持每年一检专家介绍,已发现的宫颈癌患者中,85%在病发前没有做任何有效的检查,而95%的宫颈癌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专家建议,女性朋友应提倡合理的性生活,如有宫颈糜烂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定期检查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每年应检查一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疾病。”
性生活少易得子宫疾病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星期有两次以上性生活的人,其免疫系统能得到强化,不易被感冒病菌等感染。而每星期性生活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与性生活少于3次的人相比,至少显得年轻10岁。此外,性生活不规律或很少有性生活的女性,很可能会患上某些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子宫疾病。
专家解释说,性生活时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身体新陈代谢会加快,体内的废物将大量排出体外。更重要的是,性生活可以加速下腹部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从而保证子宫卫生。相反,如果不能适度进行性生活,就会造成子宫内血液循环不畅,从而产生淤血,有可能发展为子宫肌瘤和子宫囊肿等疾病。研究人员甚至建议,已婚女性如果确诊有子宫肌瘤,性爱有时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多久一次性生活有利于子宫健康
多久一次性生活有利于子宫健康
研究表明,每星期有两次以上性生活的人,其免疫系统能得到强化,不易被感冒病菌等感染。而每星期性生活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与性生活少于3次的人相比,至少显得年轻10岁。
此外,性生活不规律或很少有性生活的女性,很可能会患上某些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子宫疾病。
作为妇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专家提醒,妇女进行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必须进行宫颈癌的检查,并坚持做到一年一查,才能更好预防癌症入侵。
女性朋友如何预防妇科癌症
直到现在,医学界还未可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致子宫癌。但研究发现,子宫癌往往是因为以下几种因素交叉发病所致:子宫颈糜烂、性行为频繁、性生活紊乱、对性清洁不重视、忽略经期卫生、性伴侣包皮过长、性病等等,当然,还有病毒因素存在。
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未曾生育者以及长期不排卵者皆是高危险族群,与有无性经验,并无关联。一般做子宫颈抹片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会有不正常的抹片异常。
年轻女性为何会患子宫癌
子宫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中子宫内膜癌在中老年女性中的发病率更高,但近几年,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并且症状也多较不典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年轻女性宫颈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主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被认为是性病的一种,由于目前人们的性意识比较开放,所以为HPV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现代医学则发现,某种类型的HPV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由于HPV感染的高发年龄在 20-25岁之间,所以造成了宫颈癌年轻化的现象。
另外,过早的发生性行为,以及人工流产等损伤所导致的宫颈的炎症,也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女性如何预防子宫癌
宫颈癌一旦进入晚期治疗非常困难,但由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约需要10年。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100%。
1、积极治疗男性的包皮过长、女性的宫颈糜烂等疾病。这是子宫癌的预防方法之一。
2、对30岁以上的妇女,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一般情况下每年应检查一次。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定期检查尤为重要。这也属于子宫癌的预防措施。
3、提倡合理的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这样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夫妻关系、又有利于夫妇双方的身体健康。在性生活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减少不利的因素对宫颈的刺激。这些子宫癌的预防是比较常见的。
专家提醒: 女性一旦出现下列症状,要怀疑宫颈癌的可能,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1、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主诉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
宫颈癌能治好吗
宫颈癌能治好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明确的导致宫颈癌发病的病毒。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但只要对宫颈HPV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是可以防治的。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与宫颈癌筛查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如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这些病变很容易治疗,就可以避免癌症。筛查还可以发现早期癌症,治愈的可能性高。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妇科各类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全国每年新发宫颈癌10万例,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造成宫颈癌逐年高发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过早性生活、性生活频繁、多性伴侣等。
宫颈癌的原因
1、病毒
宫颈癌的发生有很多深层原因,但现在的研究初步可以证实的是,宫颈癌是由一些病引起的,包括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对患者的血液检查还发现,80%的患者曾受到疱疹Ⅱ型病毒的感染。
2、雌激素
除上面的病毒因素外,雌激素也在女性宫颈癌的发病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为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及阴道组织的生长和刺激宫颈上皮增生。女性妊娠期体内让雌激素水平较非孕期高25~40倍,这可以使孕妇子宫颈上皮显著增生,甚至发生类似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改变,但产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3、他的洁净
在性生活中男性污垢也会诱发宫颈癌,而且有很多研究提示,男性包皮污垢是造成不洁性交的主要原因,因此也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原因。不洁性交在发病诱因上大概要占到50%以上,因为污垢可以引起女性宫颈炎症以及病毒的繁衍。
4、性生活
宫颈癌发生的表面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是与婚姻和性生活有关。早婚、早育、性交过频、多产、宫颈糜烂、性激素失调、精神刺激等都可以诱发宫颈癌。
5、婚姻
最容易患宫颈癌的是已婚女性、生育过多的女性以及虽然未婚但有性生活,并且性生活过频过早的女性。
6、U型曲线
国外调查发现,宫颈癌的发病在女性的年龄段上表现为U型曲线,指的是,年轻和老年女性患宫颈癌的多,而中年女性则发病较少,即两头高,中间低。具体的年龄段是,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较多患此病。
7、年轻化
国内女性患宫颈癌还有其他的原因,而且不呈现U型曲线,而是随年龄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国内女性患宫颈癌以36岁至50岁最为集中,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占总患病人数的57%左右。而41岁至45岁的女性患宫颈癌的为最多。但近年来,全国各城市医院的宫颈癌病例也呈现年轻化趋势。
8、多妊娠
宫颈癌的发生率随妊娠次数的增加而递增,生育7胎以上的女性比生育1~2胎的女性宫颈癌发生率高10倍以上。
9、吸烟女性
吸烟女性和戒烟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比从不吸烟的女性分别高出1.7%和0.7%,吸烟越多者,发病率越高。
10、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宫颈癌感染并发展成为宫颈癌的因素。宫颈癌同宫颈糜烂、裂伤及外翻有关。由于子宫颈自身的生理和解剖原因,导致它比较容易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刺激,包括创作、激素和病毒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宫颈糜烂女性,宫颈癌的发生率较高。
女人必学的宫颈癌预防等式
宫颈癌年轻化趋势已成事实
教授在接受采访表示,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增加,性生活频率及性伴侣的增多,加之检测手段的进步,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且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发病率与死亡率同步明显上升的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上海2010和2011年的宫颈癌发病率是4.8/10万,到现在2012年上海地区的是8.07/10万,几乎翻倍。宫颈癌的高峰发病年龄是35到55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之间,宫颈癌的发生率都在20%以上。这个年龄段是最年富力强的,是家庭的顶梁柱。这个年龄段家庭倒下去一个,对社会生产力是极大的破坏。
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妇科癌症尤其是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3 ,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目前,宫颈癌已成为中国女性第二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 。
普查HPV 从源头做起
为什么要查HPV?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表示,HPV病毒共有100余个亚型,与生殖器疣、阴茎癌、肛门癌、宫颈癌癌、阴道癌等多个癌症都密切相关。
来自美国的统计学数据表示,宫颈原位癌中,100%查出HPV病毒,宫颈癌中,90%查出HPV病毒,外阴癌该相关率在70%左右,阴道癌近78%。因此,做好HPV筛查,直接关系到多种性病、恶性肿瘤的防治。
令人担忧的是,HPV病毒的传播与性行为密切相关,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非固定伴侣性交,然而病毒看不见摸不着,癌前病变基本没有症状,而等到女性发现血性分泌物、同房后出血等明显症状后基本都是中晚期。怎么办?只有加强筛查。
为什么16+18=70?
隋龙教授表示:目前,已知的HPV有100多种不同类型,其中大部分类型被视为“低风险”,与宫颈癌并无关联。
但有14种HPV类型被列为“高风险”,并已经证实它们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其中,以HPV 16和HPV 18两种病毒株风险最高,可导致约70%的宫颈癌病例。
研究发现: 相比没有感染HPV的女性,携带HPV 16、HPV 18这两种病毒株的女性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能性高出 35倍 。市面上的宫颈癌疫苗也主要针对这2个靶点而研发。
女性每周几次性生活比较好
研究表明,每星期有两次以上性生活的人,其免疫系统能得到强化,不易被感冒病菌等感染。而每星期性生活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与性生活少于3次的人相比,至少显得年轻10岁。
作为妇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专家提醒,妇女进行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必须进行宫颈癌的检查,并坚持做到一年一查,才能更好预防癌症入侵。
宫颈癌的普查率不及5%,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不过,在医院的妇科检查中,宫颈癌的普查率不及5%。
统计显示,宫颈病变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占妇科门诊的20%以上。一般而言,宫颈癌在小于30岁的已婚女性中较少见,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在45-49岁之间。不过,随着环境污染加上生活中的不良卫生习惯,宫颈癌趋向年轻化,近年发现小于30岁的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小于等于35岁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8/10万增加到80年代初的16.1/10万。
95%的宫颈癌可有效预防,妇女应坚持每年一检专家介绍,已发现的宫颈癌患者中,85%在病发前没有做任何有效的检查,而95%的宫颈癌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专家建议,女性朋友应提倡合理的性生活,如有宫颈糜烂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妇女,定期检查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每年应检查一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疾病。”
性生活少易得子宫疾病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星期有两次以上性生活的人,其免疫系统能得到强化,不易被感冒病菌等感染。而每星期性生活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与性生活少于3次的人相比,至少显得年轻10岁。此外,性生活不规律或很少有性生活的女性,很可能会患上某些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子宫疾病。
专家解释说,性生活时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身体新陈代谢会加快,体内的废物将大量排出体外。更重要的是,性生活可以加速下腹部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从而保证子宫卫生。相反,如果不能适度进行性生活,就会造成子宫内血液循环不畅,从而产生淤血,有可能发展为子宫肌瘤和子宫囊肿等疾病。研究人员甚至建议,已婚女性如果确诊有子宫肌瘤,性爱有时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宫颈炎是否会转为宫颈癌
慢性宫颈炎,红颜“隐形杀手”
宫颈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生殖道炎症的一种。慢性宫颈炎一般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从症状上看,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很相似,其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下腹坠痛、接触性出血等,其病理表现以宫颈糜烂为主,亦可表现为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和宫颈粘膜炎等。
医学专家指出:不洁性生活是诱发宫颈炎的重要原因,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是患宫颈炎的高危人群。此外,分娩或人工流产的刺激,也可能诱发宫颈炎症。
此外,宫颈炎往往会引发其它妇科疾病。因为宫颈炎通常不是单独首发的炎症,从外阴到阴道再到宫颈,宫颈炎往往伴随着外阴和阴道炎症。宫颈如同瓶子的瓶塞,分泌的黏液阻塞了宫颈,令子宫内部不易受到感染。如果宫颈发炎,则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多种炎症。
早治宫颈糜烂,谨防癌变
据了解,在妇女肿瘤中,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疾病。
近年来,有关宫颈癌发病人群年轻化的报道屡见不鲜。专家表示,这与过早性生活、性生活不洁等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性接触是其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女性有了性生活,即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同时,要注意卫生,此外,生殖道的机械损伤,如流产导致宫颈裂伤也是宫颈癌的诱因之一。
妇科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宫颈癌
我国女性妇科恶性病以宫颈癌发病率最高,10万人中有1406人患有此病。宫颈癌年轻化趋势明显,且越年轻宫颈癌治疗效果越差。
2、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阴道炎中常见的有毒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阴道本身是个有菌环境,正常情况下,细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致病菌如厌氧菌、霉菌等大量繁殖,就可造成感染,表现出白带多,有异味,阴道及外阴刺痒,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目前宫颈炎的发病也在逐年上升,由于宫颈在阴道顶端,处于一个有菌环境,一旦有分娩、流产等创伤,易导致炎症发生。宫颈炎可产生白带多,白带夹血丝,或腰酸等情况,也可以没有症状。而宫颈炎和宫颈癌在外观上难以鉴别,应做TCT或阴道镜检查,并用激光或微波积极治疗,做到每年复查。一旦宫颈炎久拖不治就有发生癌变的潜在危险性,这决非危言耸听。
盆腔炎,盆腔炎症状可轻可重,轻的仅仅是腰酸或劳累后腰酸,严重的盆腔炎会有性交痛、乏力、失眠、不孕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盆腔炎的都是从轻度或急性盆腔炎不规则治理发展而来的。
必看女人必学的宫颈癌预防等式
16+18=70?
你没看错,身为女人,只有读懂这个等式,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宫颈癌,以及宫颈癌疫苗的工作原理。
75%的女人会在一生中感染过HPV病毒(人乳头瘤状病毒,99%的宫颈癌与其相关),但又有90%的女人会在1-2年内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将HPV病毒清除出体外,只有极少数的“漏网之鱼”会发展为宫颈癌,但你凭什么知道自己不是被病毒选中的那个人?
宫颈癌年轻化趋势已成事实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增加,性生活频率及性伴侣的增多,加之检测手段的进步,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且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是出现了发病率与死亡率同步明显上升的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上海2010和2011年的宫颈癌发病率是4.8/10万,到现在2012年上海地区的是8.07/10万,几乎翻倍。宫颈癌的高峰发病年龄是35到55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之间,宫颈癌的发生率都在20%以上。这个年龄段是最年富力强的,是家庭的顶梁柱。这个年龄段家庭倒下去一个,对社会生产力是极大的破坏。
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妇科癌症尤其是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3 ,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目前,宫颈癌已成为中国女性第二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
普查HPV 从源头做起
为什么要查HPV?HPV病毒共有100余个亚型,与生殖器疣、阴茎癌、肛门癌、宫颈癌癌、阴道癌等多个癌症都密切相关。
来自美国的统计学数据表示,宫颈原位癌中,100%查出HPV病毒,宫颈癌中,90%查出HPV病毒,外阴癌该相关率在70%左右,阴道癌近78%。因此,做好HPV筛查,直接关系到多种性病、恶性肿瘤的防治。
令人担忧的是,HPV病毒的传播与性行为密切相关,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非固定伴侣性交,然而病毒看不见摸不着,癌前病变基本没有症状,而等到女性发现血性分泌物、同房后出血等明显症状后基本都是中晚期。怎么办?只有加强筛查。
为什么16+18=70?
隋龙教授表示:目前,已知的HPV有100多种不同类型,其中大部分类型被视为“低风险”,与宫颈癌并无关联。
但有14种HPV类型被列为“高风险”,并已经证实它们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其中,以HPV 16和HPV 18两种病毒株风险最高,可导致约70%的宫颈癌病例。
研究发现: 相比没有感染HPV的女性,携带HPV 16、HPV 18这两种病毒株的女性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能性高出35倍。市面上的宫颈癌疫苗也主要针对这2个靶点而研发。
宫颈癌发病年轻化
宫颈癌患者年轻化与早婚、过早性生活及性生活混乱相关。因此,早婚、早育及性工作者要注意清洁卫生和重视安全套的使用,避免HPV(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女性朋友每年定期做妇科检查。如发现癌变或癌前病变,应尽早到医院治疗。
过去40-60岁这个年龄段是女性宫颈癌高发期。但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在宫颈癌患者中,宫颈癌发病年龄在30-40岁的人占50%。由此可见,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原因如下: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过去认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一种性病,可研究证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最终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多与性生活不节有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宫颈癌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2。性交年龄过早和性生活混乱
受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一些成人影视作品,以及一些毫无良知的商贩向青少年兜售黄色小册子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早恋的现象日益增多,也导致部分青少年过早地开始过性生活。由于少女的宫颈上皮发育尚不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故性交年龄过早,易使宫颈上皮受到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另外,妇女的性伴侣越多,患宫颈癌的几率也就越高。资料表明,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只有一个性伴侣者高2-3倍。这是导致宫颈癌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3。过性生活时,不注意卫生
在男性的包皮垢中有多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反复地刺激年轻女性的外生殖器及子宫颈上皮,会导致慢性宫颈炎的发生,最终转化为子宫颈癌。因此,不论男女在性生活前后均应注意阴部清洁。
4。不注重手部卫生
日常生活中接触钱、票据或在公共场所手扶栏杆、门把手时,手很可能成为病毒的携带源。而不注重手部的卫生,就很可能在如厕、沐浴时将病毒带入生殖道,导致外生殖道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