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精神病患者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改善睡眠环境
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适宜精神病患者入睡,床铺要整洁、干净,质地柔软,厚薄适宜,使患者感到舒适。家属应在患者睡眠时减少声响,保持居室安静。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患者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白天除安排午休1~2小时外,其余时间要尽量避免卧床,应适当在日间组织患者参加适宜的工娱活动,有助于患者夜间的睡眠。
入睡前准备
精神病患者在入睡前不宜喝咖啡、浓茶等容易引起兴奋的饮品,患者晚间应尽量避免会客,避免参加容易引起精神兴奋、刺激的娱乐活动。睡前用热水洗脚或洗澡,不宜吃得过饱或饮用过多的水,以防夜间起夜排尿后影响睡眠质量。
如何应对疑似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它的产生因素很多,不可一概而论。另外,很多人有疑似精神病症状,但不一定是精神病,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节缓解病症。
缓解疑似精神病的症状表现:
首先、认知提高法,也是常见的精神病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
其次、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具体的精神病治疗方法有交友训练法,鼓励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
最后、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敌意纠正训练法同样是常见的精神病治疗方法,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疑似精神病患者,
应该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也是一种情绪障碍。由于情绪失控而引起心境上的改变,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睡眠障碍会使人产生抑郁
前几年,睡眠障碍似乎是白领“专利”,现在,睡眠障碍侵袭各类人群,私营业主、学生,还有一些是进城的打工族。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年龄段集中在15-45岁。睡眠障碍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状,反之躯体功能障碍可以是睡眠障碍的诱因,也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并发症。
失眠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引起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学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常失眠可以引起老年痴呆症,经常失眠可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儿童失眠可影响生长发育。如果长期出现这样的情况,会使人发生抑郁或者焦虑,慢慢地会演变成精神类疾病。
国外有专家研究发现,大约70%的慢性失眠患者同时患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往往也伴有睡眠紊乱问题。抑郁症的睡眠紊乱有入睡困难、睡眠连续性紊乱以及早醒等症状,其中睡眠早醒往往是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
不吃药找回睡眠的四种方法
心理调节法——“轻视”睡眠
失眠的人大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性格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固执、犹豫不决、完美主义、爱担心、易焦虑等。心理医生对这些人的建议是:别把能否睡着太当回事。睡眠也是人身体的自然反应,困了就想睡觉,不要人为地去控制它,越让自己别想了,自己就越发胡思乱想,停不下来,应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当你不控制情绪和思维时,也许反倒能自然而然地入睡。
睡前半小时不可以洗澡吗
睡前半小时洗澡用热水,人体温度迅速升高,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诱导自然睡眠,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如果洗完热水澡立刻上床,就会导致褪黑激素迟迟不分泌,让人难以入睡,即便入睡,质量也不高,可能会经常做梦。最好不要在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但如果睡觉太晚,又想在睡前冲澡,建议适当调低水温,或者调试水温先热后凉,降低洗浴结束前的体温,另外在沐浴后,用冷水、冷毛巾敷一下额头。
长期失眠有哪些危害
1、会加速衰老
据研究显示,人的皮肤健美与睡眠状态有直接关系。皮肤的色泽和弹性,取决于表皮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位置以及皮肤血管收缩扩张的程度,这些都受控于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睡眠对此起着主导作用。临床上常可见失眠患者神情黯然,眼圈黑晕,脸色晦暗,面颊有色斑,皮肤松弛皱褶,而健康睡眠的人脸色红润,神采飞扬,肌肤光洁润泽,充满青春活力。因此,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是最好的皮肤调理剂和美容师。
2、失眠与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证实,有部分失眠症患者也有高血压病史。这部分病人,一方面,血压高或某些降压药影响了睡眠;另一方面,失眠又会加剧高血压病情,两者恶性循环。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难再继续睡或迷迷糊糊至天明,同时伴有头涨头痛、头顶部紧箍感、颈枕部板牵感、耳鸣脑响、面颊升火、急躁易怒等症状。
3、诱发抑郁、焦虑等情绪功能障碍
欢悦、喜爱等情绪活动功能与睡眠功能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伴有情绪活动功能异常的失眠病人在病因方面,精神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共同影响因素,在睡眠障碍的临床证候特点方面,往往表现为卧床难以入眠或早醒难再继续睡,睡眠较浅而且不稳定,易于惊醒,醒后有疲乏感等。他们晚上失眠会引起心烦、急躁、易怒、少兴趣、缺乏自信心等情绪活动功能异常症状,而这些症状又会加剧晚上失眠,如此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4、会使人发疯
长期失眠会导致人在做事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甚至有一部分失眠者把睡眠问题看得过重,担心长期睡不好就会使人“发疯”。专家解释,单纯的失眠不会使人“发疯”。由于人们往往对失眠存在错误认识,思想负担过大,反而加重了失眠。因为“发疯”通常是指精神病,而失眠仅是一种睡眠障碍,两者性质完全不同。精神病患者大多在早期可以有失眠现象,这是精神病的一种早期症状,是由于精神疾病本身造成的;而且在精神病的早期,除了失眠症状之外,还存在其它的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等,这些均为精神疾病引发的失眠,而不是因为失眠导致精神病。因此这种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
护理精神分裂症该怎么做
护理精神分裂症要从患者行为矫正的方面开始,家属要与精神病人协商,制订行为矫正方案。在生活日程活动,规定起床、更衣、洗漱等时间里,鼓励并督促病人逐步严格地实施各项要求,以达预期的目的。
另外,作为患者的家属,一定要懂得一些精神病的基本常识,协助患者去适应社会生活,去摆脱强迫状态。而且要创造良好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成员与社会的理解与关心,对患者增加治疗疾病和重返和会的信心都有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精神病患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适当的转移注意力,以集体活动代替强迫动作仪式,缓和病人焦虑情绪。注意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观察他们有没有复发的迹象,如睡眠障碍,情绪失调等,或以往症状复现等,应该定期复查。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如果您的家人患有这种疾病,一定要带他到专业医院治疗,不要讳疾忌医,耽误自身病情。家属要及时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才能帮助他们走出疾病困扰。
睡不着觉是不是神经衰弱
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外界原因不少,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一种。房间过于明亮、有噪声,或是冬天烧暖气,室内空气太干燥都可以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另外,更多的患者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过于疲惫和总是考虑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而阻碍良好的睡眠。
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第一,给自己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床要舒服,卧室内最好悬挂遮光效果好的窗帘,同时把门窗密封工作做好,省得外面的噪声吵到您的休息。
第二,冬天气候干燥,在卧室里放一个加湿器会对睡眠起到好的作用。床头边放上一杯水,万一夜里渴了也不用起来找水喝,免得困意全消。
第三,睡前不要服用让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咖啡、浓茶、巧克力都是睡前不该选择的食物。有人认为,喝点酒可以帮助睡眠,其实不然,不少人酒醉睡醒之后感到自己浑身无力、头也昏沉沉的,正是酒精使睡眠质量下降了。
专家介绍,在门诊中,真正属于神经衰弱而失眠的病人并不多。相反,很多人由于抑郁或焦虑把自己归入神经衰弱。这些病人只要找到失眠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服用一些抗抑郁剂、抗焦虑药,再配合心理疗法是完全能把自己从失眠中解脱出来的。
专家提醒,想睡得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按时有规律地睡眠。有睡眠障碍的病人不要自己滥服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吃药,睡眠障碍才能克服。
重度精神病表现
精神病同我们生活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精神受损,突发刺激等原因都容易诱发精神病发作,精神病的发作和很多因素有关,而且精神病在发作之后也会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症状,精神病还是一种存在轻重之分的疾病,重症精神病属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精神病类型,了解其症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非常关键,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重症精神病症状是什么?重症精神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绪不稳:在病情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患者情绪起伏再次变大,如常因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忧虑或抑郁、对外界反应迟钝、轻易与家人或邻居产生矛盾等,重症精神病症状均为情绪障碍的表现形式,进而提示有复发可能。
二、生活习惯改变:患者在发病期间突然不能保持以往具有一定规律的生活习惯,如突然赖床不起或早起、三餐时间出现变化、原有习惯性活动停止(一般无明确原因)等,这些异常改变也属于重症精神病症状,故均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
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为重症精神病症状,可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如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而辗转难眠、易惊醒、睡觉时间减少等。因睡眠质量变差,患者可出现明显黑眼圈、精神萎靡不振、哈欠不断而流泪等不适症状。
四、食量异常:重症精神病发病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暴饮暴食或食量过少,可伴有饮食习惯改变、轻微吞咽困难,以上所述症状,重症精神病症状一旦出现,而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有哪些
1、治疗神经衰弱的药有哪些
抗焦虑药物:常用苯二氮卓类,可选用:地西泮(安定)2.5~5.0mg,氯氮卓(利眠宁)10~20mg,艾司唑仑(舒乐安定)1~2mg,羟嗪(安泰乐)25~50mg,阿普唑仑0.4~0.8mg,劳拉西泮(氯羟安定)1~2mg等,3次/d,连服1~2周。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紧张和睡眠障碍。
镇静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明显者,可选用:三唑仑0.25~0.5mg,硝西泮5~10mg,艾司唑仑1~2mg,或氯硝西泮2~4mg,每晚睡前服,连服1~2周。为了避免产生药物依赖,这类药物不宜使用时间太长;或几种药物交替或间断使用。
三环类药物:焦虑和抑郁情绪混合存在,且有早醒者,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或阿米替林,25~50mg,睡前服,1次/d;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延长睡眠时间。多选用副作用较少的第二代抗抑郁药如SSRI类药物,以低剂量为宜。
2、什么是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以精神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常伴情绪紧张、烦恼以及紧张性头痛和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3、神经衰弱的症状体征
原来神经衰弱的意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过分易衰弱和过分易兴奋状态,伴有继发症状“(Muller《神经衰弱手册》,1893)。现在基本上也同意这种观点。许多教科书上不过把症状描述得更详细些。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是各方面能力下降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增强。心理水平上易疲乏,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弱,带恐怖性质的焦虑。对声、光或躯体各部分有病态的易感性,如心脏虚弱及各种性功能障碍。
不同情况的神经衰弱的饮食保健
肝火上升型症状心悸而烦、急躁易怒、失眠梦、脉弦细数。此类患者可选用具有清肝泻火、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荠菜、冬瓜、苦瓜、竹笋、鲜藕、芹菜、雍菜、黄花菜、小麦、桑椹、梨、桃、葵花子、绿豆、桂圆、鸡蛋、羊肉、鸭肉、乌骨鸡、蜂蜜等。
气血两虚型症状心悸失眠、梦多易醒、头晕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脉沉细弱。此类患者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黄豆及制品、大麦、胡萝卜、南瓜、西红柿、奶类、人参、鲤鱼、桂鱼、猪肝、猪肚、牛肉、羊心、兔肉、鸽蛋等。
心肾不交型症状心悸不宁、虚烦不眠、健忘、盗汗、腰酸膝软、遗精、脉弦细数。此类患者可选用滋阴清热、通交心肾的食物,如:糯米、红枣、百合、酸枣仁、枸杞、银耳、鹅肉、猪肺、猪胰、冬瓜、苦瓜、茄子、鲫鱼等。
神经衰弱治疗偏方
瘦猪肉250克,莲子、百合各30克。将这些材料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煮汤,调味服食即可,每天1次,连服数天。这个偏方能健脾养心,宁志安神,主要适用于心脾亏虚所致神经衰弱。
粳米、核桃肉各50克。将粳米加水800毫升,煮成稀粥后,桃仁去皮捣烂,加入稀粥,再用小火煮数滚,见粥稠表面有油为度,温热服食,早晚各1次,连服数天。本方补肾脏的功效,宁心安神,适用于由肾脏所致引发的神经衰弱。
枸杞子12克,菊花9克,大生地12克,山萸肉9克,丹皮6克,茯神9克,丹参15克,麦冬、酸枣仁各9克,制首乌、龟板各1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本方滋阴降火,平肝,宁神定志,适用于肾脏不好所致的神经衰弱。
菊花、炒决明子若干。将它们放在一起泡茶喝。这个偏方主治明目、止眩、止痛,适用于神经衰弱。
猪脑1只,川芎4.5克,白芷4.5克。将其放人开水后,蒸熟,服食。本方补脑行气活血,止头痛,适用于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不等于精神病
精神病是大脑机能发生紊乱,致使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神经衰弱患者会不会发展成精神病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精神病、神经症和神经衰弱这几个概念。
精神病患者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知力缺乏,即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表现为敏感多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冲动伤人等,他们多不能主动求医,甚至还会拒绝治疗,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神经症属于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能够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此而产生深深的痛苦,神经症患者多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是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可伴有多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体检多不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神经衰弱一般不会发展为精神病,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神经衰弱患者自知力大都保持良好,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病状,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病态体验与客观现实相混淆,即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未受损害,没有明显的离奇和出格的行为,可被正常人理解和接受,患者常常迫切要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