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重症肌无力切除胸腺可缓解

重症肌无力切除胸腺可缓解

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视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情况、疾病类型、严重程度、进展快慢和并发症的有无等因素而定。治疗方案可有以下几种选择:

首选行胸腺摘除术。必要时,术后给予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

次选病情严重不能手术时,可给予血浆交换配合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逐渐过渡到单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病情好转且稳定时再行胸腺摘除术。

三选不能做胸腺摘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同时加用硫唑嘌呤或环孢菌素a药物,以减少和减轻由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减量所引起的药物“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称为药物“反跳现象”)

四选不能做胸腺摘除术,又不能进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可考虑用硫唑嘌呤、环孢菌素a或环磷酰胺治疗。

五选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可选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

手术治疗注意适应症

随着近年来麻醉技术、手术方式及呼吸管理的改进,胸腺切除术变得更为安全,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效果都非常好。重症肌无力的手术适应症是:

1.凡胸腺瘤或病情进展迅速、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不满意者,不管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否增高,均可做胸腺切除。

2.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手术安全而且疗效好,并可阻止其转变为全身型。目前多数专家主张重症肌无力不论临床分型,一经明确诊断即需手术治疗,因为即使是所谓的单纯眼肌型患者,80%以上在一年之内也会发展为全身型。

3.肌无力危象的患者一般不宜立即接受手术治疗,应先接受药物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再手术,可以减少术后危象的发生。

治愈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2.胸腺切除手术

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术后可获显著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

重症肌无力有没有后遗症

重症肌无力治愈后一般没有显著的后遗症,依照患者治疗前的情况,恢复程度有所不同。重症肌无力具有缓解和恶化交替的倾向,可以通过系统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即彻底停药,且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但无法根治。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于无法临床治愈的患者而言,不存在后遗症一说。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表现出肌肉无力,容易疲劳、吞咽或咀嚼困难、眼皮下垂等症状,根据影响部位的不同症状有所差异。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在每天早晨最为轻微,至晚上逐渐加重。为了解病情,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及早就诊正规医院,进行血尿常规、肌电图、病理学等检查,做新斯的明试验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虽然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难度较大,但可通过积极治疗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胸腺切除术、放射治疗、血浆交换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应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胸腺,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在手术切除后,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药,甚至达到临床治愈。 根据以上介绍可知,重症肌无力治愈后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后遗症的。目前来说,重症肌无力尚无法彻底根治。积极应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后,部分患者能够临床治愈,不会有后遗症,而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因此也不存在后遗症这一说法。

肌无力治疗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一、肌无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他们的胸腺也常常伴有异常,约15%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约7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肥大,淋巴滤泡增生,研究证明:胸腺是产生致病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主要场所,本病的发生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胸腺中的t细胞、b细胞、肌样细胞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切除胸腺瘤或增生的胸腺可以有效治疗重症肌无力,也就切断了此病发病的源头。

二、肌无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激素治疗: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不是用及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就诊时以前未用激素的,原则上不用激素治疗。用激素治疗的准备做手术的,可考虑逐渐减量以至适应手术治疗。做过手术的,不需手术治疗的及病情较急的可考虑激素治疗。但在病情稳定或临床症状消失后可逐渐减量至停用。

三、肌无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桨交换法:这比起手术治疗还稍微的人性化一点,但是在理论上也是属于手术的范围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一般只用于严重的重证肌无力患者,而且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费用昂贵,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比较短,一般能维持在7~15天左右,故也不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为什么手脚无力没劲

手脚无力不都是累出来的

立立6岁,昨天看电视时发现自己眼皮会掉下来,只好用手掰开眼皮继续看。但是,电视里的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母亲发现,不是电视出了毛病,而是孩子的眼睛有问题,于是急忙来到医院,诊断结果是重症肌无力。小刘12岁,常在跑步、跳绳后感觉手脚无力,经短时间休息后又可好转,他以为是缺乏锻炼,因此就加强锻炼,但不见任何效果,甚至发展到洗脸、梳头都很困难。经求诊,才知他得的也是重症肌无力。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中山二院神经科陶恩祥主任介绍,运动是由大脑这个"司令部"发出指令,经神经这条"电缆"传到肌肉而产生的。只有这整条线路完好无损,人才可以自由地活动。

表现为易疲劳活动后加剧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与肌肉的连接处出现传递障碍的疾病,表现为易疲劳,通常是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患者早上起来时,眼睛与正常人相似,而到了下午,患者眼睑则下垂,睁眼困难,严重者与闭眼没有什么区别。严重时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肌无力及手脚肌肉无力,不能抬头,上臂不能上举,梳头、刷牙、穿衣困难,蹲下起立需要扶持,甚至呼吸困难。

情绪刺激可诱发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儿童期和青年期为多,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南方发病率较高。感染、情绪刺激、过度疲劳、创伤、分娩及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可诱发该病或使症状加重。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肌病专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该病非不治之症,相当部分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病人,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一部分重症肌无力是由胸腺肿瘤所致,如果及时切除胸腺肿瘤,重症肌无力甚至可以完全治愈。治疗过程中缓解与恶化交替,有的患者可有一个长时间的缓解期,但往往由于精神创伤、感染、过度劳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妇女月经期等等多种因素而复发或加重病情,因此,重症肌无力症状的反复性成为本病的特点。

为什么会得重症肌无力?怎么治疗才好

重症肌无力的病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为您介绍几种: 1、遗传因素据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与遗传有着重要的关系,是引发重症肌无力最主要的内因。 2、营养因素长期营养不足、营养不良是重症肌无力常见的一个病发原因。 3、劳累过度过度劳累以及精神上的紧张都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诱发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 4、后天环境的影响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某些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5、人体胸腺细胞的异常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瘤之间也有相当关联性,由于人体胸腺不正常淋巴球增生,产生对抗自体的抗体,影响神经肌肉无力的症状,是引发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之一。 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是生物治疗法,可用神经修复细胞治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通过修复受损神经因子达到治愈的目的,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重症肌无力治疗 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

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

②硫唑嘌呤;

③环抱素A;

④环磷酸胺;

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2.胸腺切除手术

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术后可获显著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

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怎么治疗

有些患者在早期发病时误以为眼睑下垂是因是自己精神不振或年纪大了所致,盲目到整形门诊做整形手术,结果导致了误诊。

目前,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如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忙碌而起居失常,体质下降等。其他如感染、手术、精神创伤等都可以诱发重症肌无力。此外,还与胸腺关系密切。

眼睑下垂要看神经内科

因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胸腺有关,通过手术切除胸腺后可以使80%~90%的患者痊愈或症状缓解。因此手术摘除胸腺已经成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选方法。

而一旦发现眼睑下垂、视物重影、颈部无力、躯干肢体无力、面部表情展示困难、声音低哑、说话带鼻音、咀嚼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渐进性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重症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病理学形态包括肌纤维、神经肌肉接头及胸腺三大部分。

1、 肌纤维变化:病程早期主要是在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此现象称为淋巴漏;在急性重症病中,肌纤维有凝固性坏死,伴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巨噬细胞的渗出;晚期肌纤维可有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性改变,肌纤维细小。

2、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改变:神经肌肉接头部的形态学改变是重症肌无力病理中最特征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突触后膜皱褶消失、平坦、甚至断裂。

3、胸腺的改变:重症肌无力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合并胸腺瘤,40%-60%的患者伴有胸腺肥大,75%以上的患者伴有胸腺组织发生中心增生。腺瘤按其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胸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后两种常伴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常见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所以患者要想尽快的康复摆脱这类疾病的话,那么就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那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见措施都有什么呢?下面由专家来告诉我们。

一、低免疫源性:细胞移植疗法中的细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细胞,不表达成熟的细胞抗原,不被免疫系统识别。

二、血桨交换法:这种情况也是针对疾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选择的,但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这种做法的,血浆疗法运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用于严重的重证重症肌无力患者。

三、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还有胸腺切除,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胸腺增生的全身型治疗效果不佳者及胸腺瘤者,儿童或少年胸腺增生病人不推荐胸腺切除手术。

四、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就是胸腺或胸腺瘤的切除,此疗法只适应于有胸腺增生或有胸腺瘤的患者,该疗法被认为是西医治疗重证肌无力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全部做了手术的患者都有效,临床上做过胸腺手术的患者,有40%~50%左右能在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长期疗效并不乐观,从临床来看有一部份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可以维持2~3年左右不复发;也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时间不长,肌无力现象便会再次出现,而且比手术前更为严重。

以上为各位介绍了重症肌无力如何进行治疗,温馨提示:如果大家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不了解的话,建议各位患者去医院接受检查,然后根据病情来治疗!

相关推荐

肌无力症的几种检查方法

1、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1~2毫克肌注,20分钟后肌力改善为阳性,持续2小时,因其所需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对肢体、呼吸肌的评估,同时肌注0.4毫克以对抗新斯的明的碱样反应。 2、疲劳试验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肌无力明显加重,胸部电脑断层扫描发现胸腺瘤,常见于年龄大于40岁患者,血、尿和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5%~90%,一般无假阳性。 3、高滴度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支持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但正常滴度也不能排除诊断,一些眼肌型、胸腺切除缓解期患

年龄不同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也不同

1、新生儿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 约12%~20%患重症肌无力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患重症肌无力通常出生时即有体征。常表现为合并吸吮困难和下咽困难,哭声无务,呼吸困难需用辅助呼吸;眼睑下垂,面肌无务,表情差。 2、青少年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 青少年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婴儿型相反,遗传因素相对小,主要是免疫机制在发病机制中起作用。病程进展慢,有明显起伏。胸腺瘤少见。 3、成人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 成人重症肌无力患者,老年人10%~15%病例有胸腺瘤;3/4眼肌受累的患者,在第1~3年内发展成全身型肌无力,咽喉

怎样区分重症肌无力和其他疾病

流行病学:重症肌无力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两性均发病。发病率大约为10-20人/100万人?年,患病率为100-200人/100万人,患病率是发病率的15倍, 且两者均呈上升趋势。 免疫机制: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AChR的、AChR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有能是胸腺瘤性重症肌无力能是非胸腺瘤性重症肌无力。大约50%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15%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70%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 临床表现:大 约53%~85%的MG患

重症肌无力是如何造成的

1、部分患者病前有发热,上呼吸进感染或腹泻。 2、有的为妊娠期或妊娠后,有的月经前发病。 3、有的远途旅游,重体力劳动或连续熬夜后诱发起病。 4、有的因躯体疾病多药投用,如长期大量用安定剂,反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中,还发现用大量苯妥英钠后患重症肌无力者。 5、胸腺异常能是造成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之一,据统计75~80﹪重症肌无力的病人胸腺增生的情形。重症肌无力胸腺瘤之间也有相当关联性,由于人体胸腺不正常淋巴球增生,产生对抗自体(AchR)的抗体,影响神经肌肉无力的症状。 6、重症肌无力是因病人的神

中西合力治疗让肌无力有力

重症肌无力中有70~80%的患者与胸腺病变有关,早期行胸腺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然而不少患者,做完手术后,要么症状无改善,要么发生近期危象,甚至影响生命。对此,中美联合免疫医学研究院附属广济医院,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身体容易疲劳,全身无力。如果不顾及患者身体状况就直接做手术,那么手术会使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 “很多患者做完治疗,症状仍没有改善,有的是因为皮质比较厚,药物没有直接渗透到病灶部位,没有直接激活免疫细胞或淋巴组织等,但是病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张医生说,还有一部分是治疗后

重症肌无力的六大生活诱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话,患者朋友需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便于能尽早的发现该病病情,并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 2、营养因素:很多重症肌无力患者家庭条件都比较贫困,外地患者多,能与长期营养不足、劳累有关。这也是常见的引起出现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的因素。 3、病毒感染:重症肌无力与免疫功能低下及感染胸腺慢病毒(慢病毒【译】:载体是以HIV-1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感染个体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之前,大多经历长达数年的潜伏期)有关,因此要加强身体锻炼,避免感冒。 4、自身免疫系统

肌无力症的几种检查方法

肌无力症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如果怀疑有患上这样的疾病,就要做详细的检查。那么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相关的检查项目。 1、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1~2毫克肌注,20分钟后肌力改善为阳性,持续2小时,因其所需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对肢体、呼吸肌的评估,同时肌注0.4毫克以对抗新斯的明的碱样反应。 2、疲劳试验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肌无力明显加重,胸部电脑断层扫描发现胸腺瘤,常见于年龄大于40岁患者,血、尿和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全身

为什么会引发重症肌无力

1、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营养因素有关,如果饮食不良就有能引起重症肌无力的发生。这既是为什么很多贫困家庭容易得这种疾病的原因了,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能与长期营养不足、劳累有关。 2、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包括有病毒感染与食物中毒,除此外,一些外界环境的污染也与这种疾病相关,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与感染胸腺慢病毒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此要防止感冒的发生,并加强身体锻炼。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吃了不洁食用油炸的油条,被化学物品污染的劣质饮料而发病的。 3、尽量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症状的出现,以防诱发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例如

重症肌无力的分类

(1)、成年肌无力:又分为五型: I型:单纯眼肌型,局限于单纯的眼肌麻痹。 IIa型:轻度全身肌无力,有颅神经(眼外肌),肢体和躯干肌无力,但不影响呼吸肌,无明显延髓肌症状,这组病人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良好,死亡率低。 IIb型:有明显的脸下垂、复视、构音和吞咽困难及颈肌、四肢肌无力,部分病人的躯干肌和四肢肌力尚好,这组病人抗胆碱酯酶药物常不敏感,易发生肌无力危象,死亡率亦相对较高,应予重视。 III型:急性进展型,常为突然发病,并在6个月内迅速进展,早期出现呼吸肌受累,伴严重的延髓肌、四肢肌和躯干肌受累,

肌无力的病因主要与胸腺有关

目前重症肌无力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病因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主要的重症肌无力病因,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因此,重症肌无力病因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