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宫颈癌疫苗副作用 疫苗不能替代常规宫颈筛查

宫颈癌疫苗副作用 疫苗不能替代常规宫颈筛查

目前上市的二价疫苗主要可以预防HPV16、HPV18引起的高危型感染,能预防70%的宫颈癌。九价疫苗,能预防HPV31、33、45、52、58等型别的高危型感染,预防90%的宫颈癌。

四价九价这两种疫苗都对其他高危型HPV及非HPV相关的宫颈癌比如腺癌等,是不具有预防作用的。女性仍有可能接触其他高危型HPV及其他病毒,并可能获得持续性的感染,从而发生发展为宫颈癌或。

因此,宫颈癌疫苗是不能代替常规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在接种HPV预防性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分型检测,仍然应该重视宫颈筛查。

宫颈癌疫苗又出副作用

有报道称在日本的550万例宫颈疫苗的接种者中,有2000例出现副作用,专家称由于运用时间较短,此次的副作用是否与疫苗本身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已经接种了疫苗者不必过于担心,但若出现类似不适,最好及时就诊。

宫颈癌是三大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接种疫苗能降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风险。然而,据央视6月20日报道,在日本的550万例该疫苗接种者中,有2000例出现副作用,其中麻痹等重症350例。打宫颈癌疫苗真有这么危险吗?《生命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徐先明。

多数副作用案例为轻症。宫颈癌疫苗的标准名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发热、皮疹、头晕、恶心等是其常见的副作用,这些症状通常在接种后几天内消失。而此次在日本的副作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少数表现为肌肉痉挛和麻痹。徐先明告诉记者,由于运用时间较短,此次的副作用是否与疫苗本身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已经接种了疫苗者不必过于担心,但若出现类似不适,最好及时就诊。有些女性到香港地区或出国接种,如果还未接种完毕,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完成接种。

目前临床证明有效。虽然内地还未上市,但宫颈癌疫苗目前已被用于多个国家,且效果较好。徐先明认为,目前看来,宫颈癌疫苗的效果应 该予以肯定。据美国“健康日”网站6月19日报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研究发现,自2006年该疫苗被批准上市以来,美国14岁~19岁的 女性新增的HPV感染率下降了56%。

接种疫苗后也不能大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女性最适宜接种该疫苗的时间为发生首次性行为之前,如果已经感染了疫苗所包含的病毒类型再接种,则作用有限。徐先明建议,女性预防宫颈癌主要应从生活上着手,尽量避免高危因素,如过早开始性生活、经期不注意卫生等,并定期筛查。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宫颈癌疫苗,又称为HPV疫苗,是疫苗的一种,可以防止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医学界研究表明,99.7%的子宫颈癌都是由于HPV病毒导致的。在全世界使用该疫苗的160个国家里,有相当一部分将之称为“宫颈癌疫苗”,尽管这不够严谨。国际上普遍认定,HPV疫苗对9-45岁的女性都有预防效果。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尽管宫颈癌疫苗并非完美,但其实际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内地女性热衷到港澳地区打宫颈癌疫苗是无可厚非的,已有大量研究显示,未感染女性在接种疫苗后,HPV感染率可大大减少,HPV感染者接种疫苗后身体对抗病毒的免疫功能也会得到增强。

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在获批。消息一出便引发热议,诸多女性认为打宫颈癌疫苗是一劳永逸的事,体内有了疫苗就意味着再也不用担心患上宫颈癌。其实不然。

宫颈癌注射疫苗的5个常见问题

目前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随着对宫颈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宫颈癌预防性疫苗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

下面是宫颈癌疫苗的5个常见问题:

1、什么是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疫苗主要成分为衍生自第6,11,16,18型人类乳突病毒的非活性蛋白,是用病毒的外套所制造成的疫苗。

2、宫颈癌疫苗能抵抗所有HPV感染吗?

目前还没有一种疫苗能抵抗所有HPV感染,目前的宫颈癌疫苗主要是针对HPV16、18、6、11型。

3、什么时候宫颈癌疫苗最合适?

宫颈癌疫苗愈早注射愈好,在未有性行为前注射疫苗最有效,根据每个国家标准不同,各地的注射年龄液存在差异。

4、宫颈癌疫苗安全吗?

宫颈癌疫苗并不绝对安全,根据个人体质可能会出现发烧、晕、肿、痛等副作用。

5、注射宫颈癌疫苗是终生有效吗?

目前宫颈癌疫苗一般有效作用年前为5-7年。对于宫颈瘤病变已经发生的女性,还没有证据表明疫苗可以逆转宫颈癌的形成,也无证据确定疫苗是否终生有效。

接种hpv多久可以同房 打宫颈癌疫苗的注意事项

(1)孕妇或者备孕的人

孕妇或者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是不应该接种疫苗的,可以选择在生育结束后,接种HPV疫苗。

(2)对疫苗过敏的人

对宫颈癌疫苗的任何成分(比如蛋白质)产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或者是对前剂疫苗本身,产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都是不可以再继续接种的。

(3)患有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人

得了宫颈癌或者已经有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人,都是不能够注射这种疫苗的,注射这种疫苗对于病情来讲是有不利的,患者应该的去医院配合医生治疗。

目前上市的二价疫苗主要可以预防HPV16、HPV18引起的高危型感染,能预防70%的宫颈癌。九价疫苗,能预防HPV31、33、45、52、58等型别的高危型感染,预防90%的宫颈癌。

四价九价这两种疫苗都对其他高危型HPV及非HPV相关的宫颈癌比如腺癌等,是不具有预防作用的。女性仍有可能接触其他高危型HPV及其他病毒,并可能获得持续性的感染,从而发生发展为宫颈癌。

因此,宫颈癌疫苗是不能代替常规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在接种HPV预防性疫苗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分型检测,仍然应该重视宫颈筛查。

以宫颈癌九价疫苗为例,其疫苗价格在3000—4000块钱左右;其注射的次数和乙肝疫苗很类似,只有打完三针才能获得最满意的抗体效价。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打满三针,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效果,只不过达不到最佳效果而已。

宫颈癌疫苗和一般的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是类似的,常见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注射后偶见头晕恶心等,但这些都是轻微的,一般不会超过两天。

以前的研究发现,25岁以后注射产生的抗体较弱,保护效果明显降低。但随着对HPV疫苗的进一步研究,疫苗的保护年限也正在放宽。例如香港卫生署于2010年将4价疫苗的适用年龄放宽至45岁,称4价疫苗通过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其对24-45岁女性的保护效果理想。

在澳大利亚,FDA也将疫苗的适用年龄放宽至45岁。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最好在25岁前,最迟不要超过45岁。

哪些女性易患宫颈癌

对宫颈癌认识有哪些误区呢?带着这些问题,家庭医生在线非常荣幸采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主任、首席宫颈癌专家刘继红教授。刘继红教授指出,开始性生活早的或性伴侣很多的女性是患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宫颈癌发病率已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虽然这个数据是根据死亡率和医院上报的病例数进行估算的,并没有像传染病一样有一个准确的报告,但这也说明了宫颈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的一大杀手。且宫颈癌现在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刘继红教授说,她临床上接触最年轻的宫颈癌患者才18岁。上世纪80年代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现在40岁左右的女性已逐渐成为患病主体。

刘继红教授介绍说,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第一是女性开始性生活特别早。比如有些女性十几岁就开始性生活,那时候她的宫颈上皮是没有成熟的,而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对HPV的防御能力就差。第二是性伴侣多的女性。如果女性性伴侣多,其感染HPV的风险就高。另一方面若其性伴侣同时拥有多个女性伴侣,将会造成感染HPV的风险增高,即使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但也不能完全阻隔感染。第三是多次生育或是多次流产。因为生育和流产将对宫颈上皮造成创伤,降低了对HPV的防御能力。

绝大部分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

这里所说的HPV指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绝大部分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理论上说,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只有一小部分特殊类型的,如宫颈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可能跟HPV没关联,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

虽然宫颈癌成为了女性一大杀手,但是宫颈癌并没有那么可怕,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宫颈癌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可是不少人对宫颈癌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误区一:宫颈糜烂经过数年后将癌变

正解:宫颈糜烂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刘继红教授说:“宫颈糜烂并不能说是一种病,说它会变成癌症,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宫颈糜烂只是一种临床表现,是医生检查病人宫颈之后的一种描述,宫颈糜烂并不一定是病理情况。事实上,宫颈糜烂可以是生理性的(如宫颈柱状上皮外翻),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慢性宫颈炎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也可以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三级如果不治疗,若干年后则有可能会变成宫颈癌。

误区二:子宫癌等同于宫颈癌

正解:医学术语上并不存在子宫癌这一说法

刘继红教授解释道,医学术语上并不存在子宫癌这么一种说法。在临床上,发生于子宫的癌症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或是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发生在子宫体,也可以叫子宫体癌,子宫颈癌发生在子宫颈。医学上并没有一种笼统的子宫癌的叫法,子宫癌不是一个医学名词,大部分是病友或是网络传播时所使用的称呼,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是并没有这样的诊断。

误区三:宫颈癌疫苗将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正解:皮疹、红痒等反应是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有的

在听到宫颈癌疫苗有严重副作用时,刘继红教授说,皮疹、红痒等反应是注射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有的。但是,首先,它们的发生率并不高。另外,它是一过性的,是一个局部反应,打其他的疫苗也会有这样的反应。另外,也有人出现过一些全身性的反应,如发烧,但都是很短期的,是可以积极处理的。宫颈癌的疫苗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此外,刘继红教授还指出,这些副作用大部分都不是疫苗本身的抗原引起的,而是疫苗中用来提高抗原效价的佐剂造成的反应。

误区四:患了癌症后对患者进行隐瞒

正解:知晓病情+积极乐观心态,有利于癌症的治疗

刘继红教授说:“我更倾向于告诉患者病情,但不是直接告诉患者得癌症了,而是分阶段婉转地告知。”刘继红教授认为,不能让病人稀里糊涂的就接受治疗,知晓病情是病人本身的权利。如果病人是在知晓病情的情况下,并在家属或自身的调节下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对治疗效果是有好处的,同时也给医生一个正面的反馈,在增强医生治疗信心的同时,可以让医生在治疗时更加积极,大胆地去探索一些治疗方法。刘继红教授特别强调在治疗的过程,越是对病人进行隐瞒就越是让病人心生疑窦,反而于病情无益。

误区五:宫颈癌患者一定不能生孩子

正解:全球一千多例宫颈癌患者做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大概30%能够生育孩子

刘继红教授表示,宫颈癌患者多数不能再生育,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这个手术要在宫颈癌早期才能进行。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也在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先做化疗缩小肿瘤后再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国内已经有用这种方法成功保留生育功能的病例。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患者的宫颈已经被切掉了一部分,剩下的宫体不一定能保证足月妊娠。现在全世界有一千多例做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大约只有30%的患者能够生育孩子,但是早产率明显高。

解除了这些关于宫颈癌的误区之后。另一个要提起的话题就是关于宫颈癌的预防。

预防宫颈癌:适时注射HPV疫苗可降低70%的发病率

刘继红教授在谈到预防时说道,女性有了性生活之后都应该参加常规的宫颈筛查。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开始性生活3年的女性,每1-2年都应进行一次宫颈筛查。

除了常规的筛查外,另一个预防方法就是打HPV疫苗。疫苗可以降低70%的宫颈癌发病率。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疫苗主要是针对HPV16和HPV18型的,有70%的宫颈癌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的。目前,中国还在对宫颈癌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宫颈癌疫苗还没有上市,有条件的女性可以到香港或澳门地区进行接种。此外,刘继红教授提醒到,疫苗的接种最好在开始有性生活之前。国外的临床试验发现,有过性生活之后再去接种疫苗,并不是没有效用,但是效果没有那么好。不过,即使有了性生活的女性也应该去接种疫苗,因为即使体内已经感染了HPV病毒,进行疫苗接种的话可以防止再度感染,对宫颈癌的预防还是有作用的。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根据调查,若某一女性的性伴侣包皮过长,其患宫颈癌的几率要高于一般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包皮垢里可能藏有HPV,容易传染给女性引起HPV感染。另一方面包皮垢里的一些细菌、微生物,可能会协同HPV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但这只是一个危险因素,并不是说有这个因素就一定会导致宫颈癌。建议有这样问题的男性及早去医院治疗。

预防宫颈糜烂存在哪些误区

1、没有性生活所以不需要HPV疫苗

HPV能够通过***在配偶之间传染,同样也能经口和接触传染。200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一种名为Gardasi的疫苗对四种类型的HPV有预防作用,其中两种通常是与宫颈癌有关,另两种与生殖器疣有关。年龄在13-26岁的女孩和妇女也可以接种疫苗。专家支持这种疫苗应该在妇女有性活动之前的她们年轻时就使用。

2、年龄很大了不再需要巴氏试验

预防宫颈糜烂,我们发现在老年人口患宫颈癌和HIV人数正在增加。妇女可能拥有新的性伴侣,这增加她们患宫颈癌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告诉你的健康保健师巴氏涂片是需要的,即使你已经到了绝经期、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或者年龄超过65岁。

3、妇科检查用处不大

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一般长达5年到10年。因此,女性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高。预防宫颈糜烂,育龄期女性一定不要忽视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宫颈细胞学检查,这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4、我还很年轻不用担心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然而并不都是这样的,有人在20多岁就被诊断出。HPV感染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在年轻人里也很常见。

5、接种过HPV疫苗就可以放心使用避孕套

预防宫颈糜烂,这种HPV疫苗将使你不被四种HPV感染,但还有其他类型的这种病毒和性传播疾病,这种疫苗是束手无策的。因此继续使用避孕套防止性传播疾病。

6、不需要巴氏试验检查

当一个妇女到21岁或当她开始有性行为后3年应该接受第一次巴氏试验检查。对于多久接受一次巴氏试验有不同的建议。询问你的医生你该隔多久筛查一次。即使你已经接种了HPV疫苗,你仍然需要有规律的巴氏试验。疫苗针对的是四类HPV而不是所有类型的引起宫颈癌的HPV,因此常规筛查还是很重要的。

宫颈糜烂也会找上准妈妈,对准妈妈的损害更大。轻度准妈妈宫颈糜烂能够密切注意调查,等临产后再进行医治,这样能够安产。可是若是是中度、重度宫颈糜烂的话,那么就要活跃采纳医治办法,但若是只是进行单纯部分医治,必定会影响生育,这样的损害远远大于不医治。

宫颈癌疫苗对预防宫颈癌有效吗

宫颈癌是女朋友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此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如早婚、早育、多产等原因都会引起宫颈癌的发生,虽然现在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年仍有部分宫颈癌患者死于此疾病,现在研发一种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疾病,那么宫颈癌疫苗对预防宫颈癌有效吗?下面我们针对此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宫颈癌预防针可以防止人体内4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变异。在这4种变异中,有两种变异有75%的机会会导致女性患宫颈癌。一般来说,一次完整的注射宫颈癌预防针要分为三次,接种者需要在6个月之内注射完毕。在注射第一针后,第二个月补种第二针,第六个月再补种第三针。这种疫苗为肌肉内注射型,一般注射在上臂。

宫颈癌疫苗在注射之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症状,其次,还可能出现短时间的低烧,这些属于注射疫苗后的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消失的。防宫颈癌疫苗有效期是4年。宫颈癌预防针并无副作用,如果有过敏性的副作用也是轻微,短暂的。所以,对于广大女性来说,这是个预防宫颈癌的效果不错的方法。

在打宫颈癌预防针期间最好是不要怀孕,怀孕期间胎儿对药物很明感,药物容易影响到胎儿,同时,怀孕对打疫苗也有影响,宫颈癌疫苗的药效会消失。因此,在接种的6个月内应该做好避孕措施,不然意外怀孕的话对胎儿和自己都有不好的影响。建议在接种第三针的6个月可再开始怀孕,最好是准备怀孕前先咨询医生意见。

就算是打了预防针,平时也要多注意各种可能患病的因素,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万一发现患病要马上服用药物或去医院治疗。女性日常预防宫颈癌要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霉菌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应该穿着透气、宽松的纯棉内裤,可以防止霉菌的发生。

以上就是宫颈癌疫苗对预防宫颈癌有效吗的具体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宫颈癌疫苗对于预防宫颈癌疾病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对此各位女性朋友应该多少了解一些。

宫颈癌疫苗为什么有年龄限制 打了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吗

无论是二价疫苗还是四价疫苗,以及还未在内地上市的九价疫苗,都无法完全预防所有的HPV亚型病毒。

接种疫苗只是宫颈癌的预防屏障,可以大大减少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但是并不代表对HPV病毒完全免疫,并不代表可以完全杜绝宫颈癌的发生。所以,对于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或者是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无论是否接种了HPV疫苗,建议至少每两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如果发现病变,应该立刻就医治疗。

hpv疫苗为何在日本叫停

出现严重副作用案例。

有日本人在接种hpv疫苗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并法视频称接种后的几周出现了头晕、头痛、胃痉挛,甚至是瘫痪的现象,之后这一视频在各大媒体以及网络上广为传播,后面还有数百人抱怨宫颈癌疫苗接种后伴有副作用发生,该副作用临床症状包括长期的疼痛及麻木感,之后越传越凶,导致hpv疫苗在日本接种率非常低,大家都不敢去注射。为此日本卫生部决定于2013年6月14日撤回对宫颈癌疫苗接种的鼓励意见。

相关推荐

宫颈疫苗为什么有年龄限制 注射宫颈疫苗的最佳年龄

最适宜接种宫颈疫苗的时间取决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所以,如果要想宫颈疫苗达到最佳的效果,建议9-26岁左右的未过性生活的女性接种宫颈疫苗最好。

85%宫颈由人乳头瘤病毒所致

宫颈是一种发生于子宫颈鳞柱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其“元凶”就是人乳头瘤病毒。该病毒通过在子宫颈上皮内自我复制来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导致引发癌症。 “从妇女感染HPV,到发展为宫颈前病变,乃至子宫颈浸润癌,大约需要10年或数十年的时间,所以,对宫颈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当前减少宫颈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27万名妇女死于宫颈宫颈已经成为全球女性第二大死因。HPV有多种亚型,但HPV 16型和18型是引发妇女子宫肿瘤的最主要的类型,感染该病

宫颈疫苗的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之前,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必须先做TCT和HPV检查,在没有异常情况下才可以接种。 2.需要根据相应的年龄段来接种对应的疫苗。比如2价疫苗适合的年龄阶段是在9~25岁,而四价疫苗是适合20~45岁的女性。 3.不要在发热、感冒、感染性疾病急性期等进行注射,以免发生疫苗不良反应时难以鉴别。 4.一般情况下注射完宫颈疫苗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还要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的排癌筛查

宫颈疫苗必须要谨慎

难保存,不建议带回来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 院是正参加国家药监局“宫颈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临床试验”项目的四家医院之一。程晓东指出,“宫颈疫苗”的正式称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简称 HPV)疫苗。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的原因,拦截住感染源,就能有效防住疾病。“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观察和了解疫苗的长期效应。国内何时上市尚不明 确。”程晓东介绍。 内地还没有疫苗上市的信息,有些心急的女性便专程到香港接种。记者算了一笔账:香港正规医院和诊所自费接种,一针约 合人民币1000—1200元。进口疫苗都需

打新冠疫苗可以打宫颈疫苗

建议推迟接种。 宫颈疫苗和新冠疫苗不能够同时接种,因为两者都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接种完新冠疫苗之后,身体处于刚接受疫苗的时期,体内的免疫反应以及对于疫苗的不良反应都不是很清楚,如果立马接种宫颈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难以判断是新冠疫苗还是宫颈疫苗的不良反应,而且同样也不利于身体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可能会影响新冠疫苗的效果,最好还是接种完新冠病毒疫苗后间隔14天左右再接种宫颈疫苗

宫颈疫苗有必要打吗 有关接种宫颈疫苗的小问题

安全性: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经被FDA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证实,同时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这2种疫苗。WHO也积极促进HPV疫苗的应用,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的应用。 保护时限:自2006年至今的6年跟踪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并无减弱迹象。 接种方式:疫苗需在6个月内完成3次注射。未成年人接种需取得监护人的同意。 禁忌人群:对疫苗成分有过敏者及孕妇不宜接种。如果注射开始后怀孕,待分娩后再继续注射完成即可。 注意事项:接种疫苗不能替代常规宫颈筛查,有性行为女性应定期进行生殖系统

宫颈疫苗三针怎么打

1、二价宫颈疫苗 二价宫颈疫苗主要是针对由第16及18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而研发的子宫颈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其疫苗针数共为3针剂,需在6个月内分3次注射完毕,注射第1针后1个月注射第2针,然后等5个月后注射第3针。 2、四价宫颈疫苗 四价宫颈疫苗防治HPV16、18、6、11型病毒,还可预防四种人乳头瘤病毒(HPV 6, 11, 16, 18)所导致的疾病,如子宫颈、阴道癌、外阴癌、及性病湿疣,适用于20-45岁女性,其注射针数也是3针,同样要在6个月内完成全部针数接种,不过注射第1针疫

宫颈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解一: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形成子宫颈必须的条件 这种病毒通过性传播,但大多数感染类型都能通过最新的疫苗来预防。避免hpv感染明显减少了妇女的宫颈危险。而且通常持续感染hpv后,子宫颈缓慢发展,并以被称为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出现,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发现,就能更有效地治疗,防止发展成宫颈;用巴氏涂片和hpv测试进行筛查都能发现这些癌前期病变。 误解二:我还很年轻,不用担心子宫颈。 事实:子宫颈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然而并不都是这样的,有人在20多岁就被诊断出。hpv感染和不典型增生

九价疫苗有年龄限定吗 宫颈疫苗九价多少钱

目前暂未有明确的价格。 现在国内申请九价宫颈疫苗已经通过,但价格没有统一标准,不过按照之前的二价宫颈疫苗约600元一针剂,3针剂1800元;四价宫颈疫苗800元一针剂,3针剂2400元来估算,其九价宫颈疫苗在香港注射为6000—9000元3针剂,不过国内会相对便宜些,但价格应该在四价宫颈疫苗之上,估价在4000元3针剂左右。

治疗女性宫颈应避免哪些误区

第一、这种病毒通过性传播,但大多数感染类型都能通过最新的疫苗来预防。避免HPV感染明显减少了妇女的宫颈危险。而且通常持续感染HPV后,子宫颈缓慢发展,并以被称为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出现,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发现,就能更有效地治疗,防止发展成宫颈;用巴氏涂片和HPV测试进行筛查都能发现这些癌前期病变。 第二、子宫颈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8岁。然而并不都是这样的,有人在20多岁就被诊断出。HPV感染和不典型增生的癌前期病变在年轻人里也很常见。 第三、HPV能够通过性交在配偶之间传染,同样也能经口腔和接触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