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冻疮该怎么治疗护理
宝宝冻疮该怎么治疗护理
在白天,妈妈可以在宝宝没破溃的冻疮用冻疮膏外涂,每日1-2次,到了晚上就使用中药:桂枝、红花、附子、荆芥、紫苏叶、干姜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后放至温热时的药液浸洗和药渣揉搓冻伤部位15分钟,每晚一次,连续使用2周为一个疗程,对反复复发的冻疮有良效。
如果发现宝宝的冻疮己破溃的应去医院求治,对于反复不愈的冻疮同时伴有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有其他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雷诺氏病等的可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但是,除了用冻疮膏之外,有很多中成药对治疗宝宝的冻疮野很有疗效。现在可以用创新的老药新用防治宝宝冻疮,不少父母都会选择中药治疗,因为中成药对宝宝的副作用相对减少很多,成为最受欢迎的治疗冻疮方法之一。
(1)伤湿止痛膏
这个伤湿止痛膏比较适合治疗未溃的冻疮。妈妈们先用热开水待稍温清洗宝宝的冻疮患处后,另取红辣椒末少许撒在伤湿止痛膏的中央,贴在患处,每天换药1次,连续用药3-5天,可加快宝宝冻疮痊愈。
(2)云南白药
这个药物适合治疗宝宝已溃的冻疮。妈妈们首先取适量的云南白药粉末,撒在冻疮溃烂处,一日上3次药,不需敷料覆盖,连用5-7天。
(3)蛇油冻疮膏
蛇油冻疮膏药用途范围广,由冻疮引起的红肿、疼痛、痒、干裂、溃疡,均可使用,具有较良好的效果。不过要注意一点,妈妈们在使用前,首先要将冻疮患处用温开水加少量食盐浸泡15-20分钟,然后擦干,最后取蛇油冻疮膏均匀涂于患处,轻揉2-3分钟,每日4次。
(4)十滴水:
妈妈可以将冻疮患处用温水浸泡洗净后,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蘸上十滴水,反复擦拭患处至发热,早晚各一次,一般三五天即可见效。这个方法对冻疮初起时使用效果更佳。
如果是宝宝的冻疮对已形成溃疡或继发感染,用十滴水的稀释液(相当于原液的2%)。浸湿纱布敷,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也有很好的疗效作用。也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用十滴水来治疗。
冻疮的危害有哪些
冻疮的危害
1.冻疮刚开始发生时很难被发觉,等到觉得手脚等部位有瘙痒、肿胀感时,已经形成轻微冻疮。
2.若是忽视冻疮的危害,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治疗,会加重冻疮程度,而且还很可能会延伸引发皮肤病,比如皮炎、湿疹等等,让人防不慎防。倘若进行有效及时的护理,加强宝宝易受冻部位的保暖措施,就很容易使冻疮部位转好、愈合。等冻疮的程度加重时,就不容易治疗了。
3.孩子身体的部分组织,在低于十摄氏度的温度下,很容易形成冻疮。最轻程度的冻疮,只是皮肤表层受损,易痊愈;最为严重的症状,受损的皮肤会变紫甚至变黑,痛感丧失,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
冬季宝宝需要防治三大疾病
流感
据专家预测,今年有可能出现流感的大流行,因此,妈咪应给宝贝加强预防,出现症状要及时治疗。
流感与感冒细分辨:
感冒
1.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身体受凉、或是感染了细菌或支原体等病菌。
2.发病往往是个别出现,没有特别明显的爆发流行情况。
3.一般有受凉史,起病也较缓慢。
4.症状较轻,很少危及生命安全。
5.一般3-5天就可痊愈。
流感
1.由流感病毒所致,因为流感病毒有很强的变异性,所以传染性极强。
2.每次流行都可能使20%-40%的人被传染,有明显的流行特点。
3.潜伏期仅为18-72小时,发病非常快,有时甚至是在几小时之内,并且蔓延迅速。
4.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体温骤然上升至39℃以上;全身无力、肌肉关节有酸痛感,尤其是关节有难忍的酸痛;同时伴打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伴发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肌炎等,其中病毒性肺炎是流感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流感最大的死因。流感因病情严重往往死亡率高,特别是婴幼儿或体弱者。
5.疗程一般为7天左右,患者病后身体恢复较慢。
流感为什么如此凶险?
流感病毒每次流行后都会摇身一变,变成另外一种新的菌株,而以往因患流感在体内形成的抗体,对新型菌株的病毒却无能为力,所以会造成再次感染。
正确认识流感疫苗
流感在我国北方地区多发季节是每年的11月中旬至转年的2月,高峰期在元旦左右,持续大约2周。因为目前对流感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在秋冬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是当前预防流感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已有资料证实,注射疫苗后1周内即可产生抗体,两周时达到最高水平,一般保护期为1年,保护率达80%-90%。
专家提示:
注射疫苗并不是人人都适宜,那些严重过敏体质者、对鸡蛋过敏者不能注射;正在发热、急性感染者要推迟接种。
预防流感TIPS:
1.在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宝贝去公共场所,减少访视活动。
2.无论天气多寒冷,都必须经常开窗透气,因为空气不流通,流感病毒很容易传播。
3.不要因天气冷,就让宝贝总待在家。要多去室外活动,由此提高抗病能力。
4.及时给宝贝按气温变化增添衣物。
预防流感居家小食方
1.香菜根、葱根各15克,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替茶饮。
2.鲜芦根30克,煮水代替茶饮。
3.流感流行期间用大青叶、板兰根熬水喝。
感冒
我们平常所说的“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感染较重,病情还会向下蔓延,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尤以冬春两季更为多见,常与气候变化有关。一般经过治疗大多可以很快治愈;但由于宝贝的体质较差,染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就会并发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影响宝贝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为什么宝贝容易患感冒?
1.宝贝脏腑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
2.小宝贝活泼好动,经常玩耍得满头大汗,一旦安静下来就很容易受凉感冒。
3.有些宝贝体内缺乏锌、铁、钙等微量元素,或A族、B族维生素,使机体细胞防御病菌的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染病。
宝贝患感冒的表现:
1.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
2.有些小宝贝由于鼻子不通气而张嘴呼吸,或者阵阵烦躁、哭闹。
3.大一些的宝贝会诉说咽部疼痛,或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
4.个别的宝贝还会因为发热引起抽风,或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3大措施预防感冒
1.平时应该注意宝贝的耐寒锻炼,提高宝贝的抵抗力,尤其要注意合理膳食,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以利体内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提高抗病能力。
2.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湿度适宜,不要带宝贝到空气污浊,人员混杂的地方去。
3.家庭成员或照看宝贝的人员中,一旦有人感染病症,最好不要接触宝贝。如果不能隔离,患病人员一定要带上口罩,勤洗手,以防传染给宝贝。
宝贝感冒居家护理
1.要保证宝贝的休息,不要任由宝贝蹦跳玩耍。充分休息,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2.宝贝发热时应多饮白开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尿量正常。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宜。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浸湿的内衣更换。
3.发热38℃以上,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宝贝,要及时服用退热药,或头部使用降温措施,如外敷“一贴凉”等,以防抽风发生。
4.症状缓解期,宝贝夜寐不安,体弱多汗,可以服用玉屏风散,提高免疫力。
专家提示:
宝贝如果发热不退或感冒症状加重,或突然烦躁不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由医生诊治,以免贻误宝宝的病情。
冻疮
宝贝为什么会生冻疮?
冻疮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多发生在户外玩耍、而没有注意做防寒保护的宝贝。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环境,或手足暴露部位活动受限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手背、面颊、耳朵等,都容易长冻疮。
冻疮什么样?
被冻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斑,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病变进一步加重,暗红色的斑逐渐变成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了会出现水疱。水疱可能会破溃,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好转。
3个防护策略让宝贝远离冻疮
1.带宝贝去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检查宝贝穿着是否得当,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的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
2.寒冷的天气宝贝在户外玩耍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要让宝贝久坐不动,要经常触摸宝贝暴露部位的皮肤的温暖情况。
3衣服要宽松,最好是蓬松的棉服或羽绒服;尽量穿透气性能好的鞋,同时要注意不要太小,否则将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而易发生冻伤;袜子要吸汗并及时更换,以免因潮湿冻伤脚。
治疗宝贝冻疮3妙招
1.宝贝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溃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
2.当有水疱和水疱破溃形成溃疡面时,不要自己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
3.既往有冻疮史的宝贝,可在冬天到来前采取以下措施:
用茄子干煎汤,浸泡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经过多次浸洗也可达到防止冻疮发生及复发的作用。
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可减轻痒痛。
预防宝宝长冻疮方法大全
冻疮发生的原因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地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其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手指、脚指。
提示:冻疮的发生不仅仅只是由于受寒的时间长及潮湿所致,如果体质弱、患有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患、身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均可使身体的耐寒能力差,则很容易在寒冷的时候发生冻伤。
冻疮的防护与治疗
当宝宝要去户外进行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保暖措施是否得当,例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在外的部位,可以适当地涂抹护肤油用以保护皮肤。
在特别寒冷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在户外玩耍时间过长,也不要玩久坐不动的游戏。经常帮助宝宝按摩手、脚、面部、耳朵等部位,年龄越小以及体质虚弱的宝宝更要加以注意。
宝宝穿着的衣服要宽松一些,最好是蓬松的棉服或羽绒服;穿全棉的鞋子,但一定不要太小,否则将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反而容易发生冻伤;袜子要选择吸汗的材质,并且要及时更换,以免因潮湿而冻伤脚部。
对付冬季宝宝冻疮的锦囊妙计
未破溃的冻疮一般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也有一定效果。
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等。
母婴TIPS:
家长不要盲目揉搓或用热水冲洗来治疗冻疮
因为如果力度或温度掌握不好,很容易使宝宝的皮肤组织受到更严重的破坏,甚至发生感染。
冻疮可以预防吗?
冻疮的发生与气温、保暖、体质密切相关,如果上一年宝宝生了冻疮,或者宝宝年年都生冻疮,就更要做好防护措施了。
1. 注意保暖、防潮。在寒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同时还应注意鞋袜的大小要松紧适宜,不要过紧、过小,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 冬季适当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天给宝宝做局部(好发冻疮之处)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的发生。此外,当宝宝从户外回到户内时,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
3. 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皮肤,减少热量散失。
4. 平时应给宝宝多吃一些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样能增强暴露部位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预防宝宝冻疮的发生。
过来人偏方支招
偏方一:把萝卜切成厚片,煮熟再晾温,敷在冻疮上,等凉后再换新的。
偏方二:如果宝宝觉得冻疮痒,就把生姜在火上烤热,再切成片轻轻地擦涂在冻疮上,可以明显止痒。
偏方三:准备3~4个新鲜橘皮,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煮30分钟。待水变温后把宝宝有冻疮的手放在里面泡30分钟,如果水凉后再加热到温热。
偏方四:夏季里,把大蒜捣烂成泥,晒热后,经常搽患过冻疮的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冻疮的危害是什么
1.冻疮刚开始发生时很难被发觉,等到觉得手脚等部位有瘙痒、肿胀感时,已经形成轻微冻疮。
2.若是忽视冻疮的危害,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治疗,会加重冻疮程度,而且还很可能会延伸引发皮肤病,比如皮炎、湿疹等等,让人防不慎防。倘若进行有效及时的护理,加强宝宝易受冻部位的保暖措施,就很容易使冻疮部位转好、愈合。等冻疮的程度加重时,就不容易治疗了。
3.孩子身体的部分组织,在低于十摄氏度的温度下,很容易形成冻疮。最轻程度的冻疮,只是皮肤表层受损,易痊愈;最为严重的症状,受损的皮肤会变紫甚至变黑,痛感丧失,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
冬季如何预防宝宝生冻疮
小孩子生冻疮了一般都受不了又痒又痛的感觉,那么妈妈们就要做到尽量不让宝宝长冻疮了。如何预防宝宝长冻疮呢?99育儿专家建议,在寒冷的冬季,一般都要关闭自己家的门和窗,尽量不要让寒冷空气进来,以达到防寒的空间;当宝宝要去户外时,一定要给宝宝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给宝宝手脚、脸部、耳朵等部位涂上护肤油,戴上手套和围巾,衣服要宽松,最好是羽绒服或者棉衣。穿好保暖的靴子,靴子最好不要太硬太挤,这样会让脚步的血液不循环,从而导致生冻疮,穿的袜子也要吸汗并及时更换,以免有汗水造成潮湿的环境更易生冻疮,种种保暖措施做好了才能出门玩耍。
如果天气过于寒冷,爸爸妈妈们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呆在室外,也不要在室外玩久坐不动的游戏,经常按摩手脚耳朵面部,尽量不要在寒冷的风中站立不动,也不要让汗湿的部位受到冷风的吹袭,衣服弄湿时也要及时更换。如果天气好的话,爸爸妈妈们就要多带宝宝去户外多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在饮食上也要给宝宝多吃热量高的食物,这样在冬季才能抗寒。
大家都知道如果之前患过冻疮没有治愈,那么在下一个冬天很有可能继续生冻疮。那么患过冻疮的宝宝如何预防冻疮的再次袭击呢?在夏季的时候,妈妈们可以用冷水给宝宝洗脸洗脚逐步提高宝宝四肢的抗寒能力。对于会复发的冻疮,妈妈们可以用大蒜泥晒热后经常涂在宝宝患过冻疮的部位,这样能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除了这个以外,妈妈们还可以用茄子干煎汤后浸泡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多次浸泡后也能达到预防冻疮并防止冻疮复发的效果。
冬季宝宝护肤慎用成人护肤品
注意一:慎用成人护肤品。
很多妈妈意识到宝宝肌肤冬季干燥不适,就给宝宝用成人保湿产品,但结果反而会引起宝宝肌肤不适,严重了还会有过敏现象。而且某些护肤品还含有激素,宝宝用了可能会导致性早熟。选用于宝宝皮肤护理的产品应该是温和、无刺激的。就预防性皮肤护理而言,最重要的是减少与刺激性物质的接触,并且保持皮肤的含脂量,后者对于保持皮肤的湿度很重要。
注意二:户外活动要注意。
冬季让宝宝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有助于促进宝宝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还能预防某些皮肤病。因此爸爸妈妈不要“心疼”宝宝,让宝宝多出外活动,接触冷空气和阳光,不要老让宝宝在家呆着;外出时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肢体面积,如戴手套、穿厚袜、戴护耳帽或耳罩。如果局部已经发生了冻疮,可搽些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等。在外玩耍时,让宝宝少玩沙土,可减少皮肤皲裂和生冻疮的发生。
注意三:切勿滥用药物。
冬季宝宝皮肤容易起湿疹、尿布疹、异位性皮炎等皮肤病,父母应尽早带患儿就医,切勿不明病因便自行滥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引起药疹,进而破坏皮肤,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磺胺、阿司匹林、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等,而且不是对症下药的话还会延迟疾病治疗,令宝宝更加痛苦。在家护理时,父母应为患儿勤剪指甲,避免患儿抓挠皮肤。
手脚冻伤怎么治好的快
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溃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V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
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使合并症发生。
如何宝宝患过冻疮了,父母更须特别注意照顾到他(她)的日常起居方面易致冻疮产生的地方,尽量预防冻疮的发生,如果还未曾患过,也别大意了,宝宝娇嫩的皮肤在方方面面都须引起注意。
此外,偏方也会有效预防和治疗宝宝冻伤,不妨一试:
①夏季里,把大蒜捣烂成泥,晒热后,经常搽患过冻疮的部位,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②用紫外线照射曾经被冻伤的部位,每隔10天1次,每次半小时。
③用茄子干煎汤浸泡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经过多次浸洗也可达到防止冻疮发生及复发的作用。
现在知道了治疗手脚冻疮的好办法,这就对我们冻疮的缓解有了很大的帮助,当然除了需要我们治疗冻疮之外,还有冻疮的预防也很重要,需要在气温降低之前就做好保暖工作,提前戴上棉手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冻疮的发生,大家可以尝试下。
冻疮治疗护理
一、内治法
1、寒凝血瘀证形寒肢冷,颜色苍白,继而红肿,有灼痛或瘙痒,麻木,或出现水疱、肿块,皮色紫暗,感觉迟钝或消失;舌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则形寒肢冷,皮色苍白;寒性凝滞,气血瘀滞则继而出现皮色红肿紫暗;气血瘀滞,不能荣于肌肤则痛、痒、麻木相兼,甚则全无感觉;舌淡苔白、脉弦细为寒邪入侵之象。
治法:温阳散寒,调和营卫。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味。
2、寒盛阳衰证寒战,四肢厥冷,倦怠,嗜睡,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辨证分析:寒邪入侵,耗伤阳气,邪正交争则寒战;阳气衰微则倦怠嗜睡,呼吸微弱;阳气不能温养则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为寒盛阳衰之象。
治法:回阳救逆,温通血脉。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
3、瘀滞化热证患处暗红肿胀,甚则灼茹腐溃,脓水淋漓;恶寒,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寒邪入侵,气血瘀滞,日久化热,复感外邪,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热伤津液则口干;热胜肉腐则红肿腐溃,脓水淋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邪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活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黄芪、地丁、公英等。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二、外治法
1、冻疮粉,每克用8-10ml酒精溶解,涂于患处,破溃处勿涂,破溃处可以涂抹周围,洗手掉后再涂,数日可愈。
2、Ⅰ、Ⅱ度冻疮用10%胡椒酒精溶液或冻伤膏涂敷患处,每天2次,外包敷料。或使用具有皮肤修复功能的冻消。
有较大水疱者宜抽出疱内液体后再涂上述药物。局部染毒糜烂或溃疡时,宜用红油膏或黄连素软膏外涂,每天1次:另外可用桑枝90g,甘草30G,或用甘草、甘遂各30g,共煎,先熏后浸泡,每日2次。或红灵酒轻柔按摩冻疮未破溃的部位。
Ⅰ度(红斑性冻疮)的实践中药方:桂枝50克、红花20克、盐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20克。一个疗程:三天一剂。一般用三个疗程(即:三剂药)。把全部药煮三十分钟就可以用这些热的药水进行洗泡患处——有冻疮的部位。如果肿得不严重者可以对原药方的药量进行减半也同样见疗效。
3、Ⅲ度冻疮用7596酒精或新沽尔灭消毒患处周围皮肤,抽吸疱内液体,再以红油膏纱布包扎保暖。溃烂时掺九一丹外敷,每日换药1次。如坏死组织溶解时,宜进行清创术。当腐肉脱尽时宜用红油膏掺生肌散外敷。
三、其他
严重全身性冻伤患者,应采取急救措施,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冰冷潮湿的衣服鞋袜,给予热饮料、热茶、温酒等。根据病情可行人工呼吸、给氧和抗休克治疗。对冻僵患者要进行快速复温,宜将患者浸放在38Y2—42℃温水中20分钟或更长时间,一直到指(趾)甲床出现潮红、神志清楚舌10分钟左右,移出擦干并继续保温。宜配合静脉给葡萄糖液等,所输液体温度以25℃一32℃为宜,以补充糖、电解质。严禁用雪搓、火烤及冷水浴。
宝宝打疫苗后发烧护理方法
宝宝接种后往往会出现以下常见的反应和局部反应:
常见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精神不振、腹泻等。
局部反应有:红肿、硬结、瘙痒、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脓疮,甚至溃疡。
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发烧,应该怎么处理呢?
1、如果体温在38.0℃以下,可以先在家里进行护理,让宝宝多喝一些白开水;多吃一点清淡的饮食。
2、让宝宝注意休息,一般两天以后会自然消退;
3、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0℃以上或者全身反应在3-4天以上,就应该尽快送去医院治疗。
如果接种后局部出现硬结,一般硬结过一段时间会自行吸收,但是妈妈还是需要做以下护理: 1、每天坚持给宝宝用热毛巾做热敷; 2、如果注射部位有红肿的情况,可给予冰敷。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冰敷的时候要用毛巾包好冰块,不能直接用冰块直接接触宝宝的皮肤,以免冻伤。
儿科专家崔玉涛说,疫苗后发热属于可接受的疫苗反应。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退热药物。此间多给孩子饮水或液体。如果同时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可以不用药物,等待自行痊愈。如果出现胃肠反应,比如便秘,应该使用开塞露,并辅以纤维素制剂——乳果糖的治疗。出牙过程也会伴有发热,不需特别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