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是否有肿瘤
怎么检查是否有肿瘤
1. 乳腺钼靶:是一种经典的检查手段,是通过专门的钼靶x线机摄片进行实现的。乳腺癌在x线片中病灶表现形式常见有较规则或类圆形肿块、不规则或模糊肿块、毛刺肿块、透亮环肿块四类。另外乳腺钼靶对于细小的钙化敏感度较高,能够早期发现一些特征性钙化(如簇状沙粒样钙化等)。
2. 乳腺b超:b超扫描能够鉴别乳腺的囊性与实性病变。乳腺癌b超扫描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目前,国际公认乳腺钼靶x线摄像是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腺致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因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密性阴影,缺乏层次对比。因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方法。另外,b超扫描对观察腋窝淋巴结方面具有优势。
3.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较x线和b超有很多优势,如:对多中心性病灶的诊断可靠;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上;致密型乳腺、深方及高位将影响钼靶评价,而mri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图像可以旋转或进行任意平面的切割,可以清晰显示微小肿瘤;肿瘤微血管分布数据可以提供更多肿瘤功能参数和治疗反应;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触诊和b超难以真实反映残留肿瘤范围,而核磁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检查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带有心脏起搏器和体内金属的患者不适用。
肿瘤的检查
1.肿瘤标记物
虽然肿瘤标记物缺乏特异性,但在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等方面仍有一定价值。主要包括酶学检查,如碱性磷酸酶,在肝癌和骨肉瘤患者可明显升高;糖蛋白,如肺癌血清ɑ酸性糖蛋白可有升高,消化系统肿瘤CA19-9等增高;肿瘤相关抗原,如癌胚抗原(CEA)在胃肠道肿瘤、肺癌、乳腺癌中可出现增高,甲胎蛋白(AFP)在肝癌和恶性畸胎瘤中可增高。
2.基因检测
包括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基因扩增检测和基因突变检测,可确定是否有肿瘤或癌变的特定基因存在,从而做出诊断。
3.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包括透视与平片,如部分外周性肺癌、骨肿瘤可以在平片上出现特定的阴影;造影检查,如上消化道造影可能发现食管癌、胃癌等,钡灌肠可以显示结肠癌等;特殊X线显影术,如钼靶摄影用于乳腺癌的检查。
(2)超声检查 简单、无创,广泛用于肝、胆、胰、脾、肾、甲状腺、乳腺等部位的检查,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肿物的穿刺活检,成功率较高。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常用于颅内肿瘤、实质性脏器肿瘤、实质性肿块及淋巴结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T检查分辨率高,显像清楚,可以在无症状情况下发现某些特定器官的早期肿瘤。低剂量螺旋CT可以降低对人体的放射线照射剂量,而图像清晰程度也能满足临床需求,从而可以实现对某些特定部位肿瘤的高危人群进行大面积筛查,如肺癌的早期筛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放射性核素显像 根据不同肿瘤对不同元素的摄取不同,应用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对肿瘤进行显像。对骨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较高,还可用于显示甲状腺肿瘤、肝肿瘤、脑肿瘤等。
(5)磁共振(MRI) 与CT相比,对比分辨力更好,没有骨伪影干扰,并可显示任何截面,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肿瘤的首选方法。对观察肿瘤和血管关系、纵隔肿瘤和肿大淋巴结、盆腔肿瘤也有一定价值。
(6)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以正电子核素标记为示踪剂,通过正电子产生的γ光子,重建出示踪剂在体内的断层图像,是一项能够反映组织代谢水平的显像技术,对实体肿瘤的定性诊断和转移灶的检查准确率较高。
4.内镜检查
是应用腔镜和内镜技术直接观察空腔脏器和体腔内的肿瘤或其他病变,并可取组织或细胞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常用的有胃镜、支气管镜、结肠镜、直肠镜、腹腔镜、胸腔镜、子宫镜、阴道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等。
5.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为目前具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手段。
(1)临床细胞学检查 包括体液自然脱落细胞检查,如痰液、尿液沉渣、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涂片检查等;黏膜细胞检查,如食管拉网、胃黏膜洗脱液、宫颈刮片以及内镜下肿瘤表面刷脱细胞;细针吸取细胞检查,如用针和注射器吸取肿瘤细胞进行涂片染色检查等。细胞学检查取材简单,应用广泛,但多数情况下仅能做出细胞学定性诊断,有时诊断困难。
(2)病理组织学检查 根据肿瘤所在不同部位、大小、性质而采取不同的取材方法。空腔脏器黏膜的表浅肿瘤,多在内镜检查时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位于深部或体表较大而完整的肿瘤宜行穿刺活检;手术时切取部分肿瘤组织进行快速病理学检查。对色素性结节或痣一般不做切取或穿刺活检,应该完整切除检查。各类活检均有促使恶性肿瘤扩散的潜在可能性,需要在术前短期内或术中施行。
如何检查是否有肿瘤
要对肿瘤做出最后诊断,尚需做病理学检查,即通过细胞学检查,发现是否有肿瘤细胞存在。如果查出肿瘤细胞,就说明身体某一组织有肿瘤。病理学检查,不但可确定是否是肿瘤细胞,而且还可以查明肿瘤来源于什么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若是恶性,其恶性程度如何等。病理学检查包括:
(1)脱落细胞检查:由于癌细胞的脱落比正常组织快,凡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鼻、咽、喉、肺、消化道及生殖道等都可用此法进行检查。对经其它简单方法不能确诊的,可考虑胸腔、心包腔、腹腔及蛛网膜下腔穿刺等方法抽取体液或积液,进行涂片检查。
(2)活组织病理检查:这种检查是从肿块上切取一小块组织(在脏器内可通过内窥镜钳夹一小块病变组织、或者采用穿刺针吸取一些组织),作一定处理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睾丸损伤如何鉴别
1.急性附睾、睾丸炎 亦有睾丸疼痛及阴囊肿胀等症状,检查睾丸及附睾肿大、质硬、触痛明显。但本病多见于成年,发病较缓,阴囊虽有肿胀,却无皮肤青紫淤血等改变。常有尿道内使用器械和留置导尿的既往史,且伴有发冷、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嵌顿性斜疝 腹股沟斜疝嵌顿时,可有阴囊部剧烈疼痛症状,且触痛明显。但本病一般有可复性阴囊或腹股沟部肿物的病史,且有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无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检查腹部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可扪及阴囊内椭圆形肿物,睾丸正常、无触痛,移动时疼痛症状无改变。
3.睾丸肿瘤 睾丸进行性肿大、质硬。但无外伤史,肿块有沉重感且无弹性,无明显触痛。AFP甲胎蛋白、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肿瘤标记物检查有时可呈现阳性。腹膜后淋巴结CT检查或淋巴造影检查有时可发现癌肿浸润的肿大淋巴结。必要时行手术探查和活体组织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
肿瘤筛查有哪些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时也有升高。
2、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
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约60%~70%。
3、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4、X线胸片
X线穿过人体后,因器官、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5、肛门直肠指检
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
6、胃镜和肠镜
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直肠肿瘤 的检查
直肠肿瘤 的检查:
粪便吞噬细胞 癌胚抗原(CEA) 多药耐药(MDR)基因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1、病理学检查 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2、癌胚抗原测定 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1)体位:一般采用胸膝位或截石位,体质虚弱者用左侧卧位。这些体位可触及距肛门7~8cm的病变。必要时使用蹲位,可扪及10~12cm以内的直肠病变。
(2)视诊:观察肛门有无畸形,有无肿块脱出,皮肤有无结节、溃疡、红肿、瘘管等情况。
(3)进指:手指指套上涂足润滑油,用示指轻轻揉肛门以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在患者肛门放松状态下使手指轻轻进入肛门,并尽量进入最深处。
(4)了解直肠肛管黏膜:进指后依次检查直肠肛管四周壁,并逐渐退指。注意有无结节、溃疡、僵硬、肿块及触痛。
(5)肿块触诊:如触及肿块,应了解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表面情况、在肠壁上的所占方位、距肛门的距离等情况。如因肿瘤致直肠肛管狭窄,手指不能通过时不应强行突破。一般来说,来自直肠外的肿块,其表面黏膜较光滑,这是区别直肠肿瘤和直肠外肿瘤的重要特征。同时应注意鉴别正常的组织器官如子宫颈、前列腺等。
(6)退指:退指应检查指套有无脓血、坏死组织。
通过直肠指诊作脱落细胞检查是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对有可疑病变者,可常规行此检查。方法是在指诊完毕后,将指套上的粪便或脓血、黏液直接涂在玻璃片上做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在80%以上。
3、乙状结肠镜检查 对直肠指诊未能触及肿块,而有可疑临床症状者或不能排除肿瘤者,必须进一步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直肠癌来说,一般硬质乙状结肠镜已足够,在镜下可直接看到病变的大体形态,并借以取得活组织标本。
4、气钡灌肠对比造影 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肠的多发癌灶,直肠癌的影像表现为:①结节状充盈缺损,多在直肠的内侧壁,圆形光滑或轻度分叶,局部肠壁僵硬,凹入。②菜花状肿块,较大,表面不平,分叶明显,其底宽,肠壁僵硬。③不规则的环状狭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断,分界截然。④不规则的腔内龛影,三角形、长条形等,较浅,周围环堤宽窄不均。⑤完全性肠梗阻,或肠套叠征象,阻塞近段有时难以显示(图4)。应该注意的是,钡灌肠的X线检查有时无法显示直肠病变,易让人们产生无病变的错觉。
5、B超检查 对发现直肠肿瘤的病例,可进一步作直肠腔内B超。这是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检查,其优点是可判断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范围,同时对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也有一定价值。肝脏B超尤为重要,以防直肠癌肝转移的漏诊(图5)。
6、CT扫描 对肠壁内浸润深度判断的正确性不及腔内超声,但对肠外中度至广泛的播散则有较高的诊断正确性(图6)。Thoeni等(1981)建议对CT所见按下列分期进行判断:Ⅰ期,肠腔内肿块,肠壁未见增厚;Ⅱ期,肠腔内肿块伴肠壁增厚>0.5cm,但未侵及周围组织;Ⅲa期,肿瘤已侵犯肠周组织,但尚未侵及盆腔壁;Ⅲb期,肿瘤已侵及盆腔壁;Ⅳ期,盆腔内肿瘤伴远处转移者。盆腔CT对肿瘤局部播散判断的正确性达90%。
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对施行Miles术式患者,术后3个月常规行盆腔CT检查1次,作为以后随访的对照,以后如有症状或复查,再作盆腔CT与术后3个月CT片对比,这样比较容易发现骶前复发灶。
7、MRI检查 MRI可从三个方位检查盆腔,对显示直肠癌非常理想。在T1加权像上,肿瘤呈低于或等于肠壁组织信号强度的软组织肿块,在T2加权像上肿瘤的信号强度增高,接近或超过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在肠管内气体和肠壁外脂肪组织的对比下,肠壁增厚及腔狭窄易于发现。轴位扫描有利于观察肿瘤与肠腔的关系,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范围、大小及对邻近结构的影响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肿大。使用小视野和直肠内线圈,可观察到肿瘤对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侵犯情况。
8、排粪造影 直肠癌伴有便秘症状时,应行排粪造影检查。可显示肠壁僵硬、充缺、黏膜破坏,会阴下降和直肠前突。
睾丸肿瘤的检查与诊断
问诊、触诊,首先是问诊。详细询问何时开始肿胀,是否伴有疼痛。然后由泌尿科医生进行触诊,并作睾丸的透光性等检查。
超声波检查,再下一步进行睾丸的超声波检查。虽然需要与阴囊内的其他有肿胀的疾病相鉴别,但几乎已可以确诊了。
肿瘤标记物,结合其他检查,同时进行血液学检查,测定肿瘤标记物(肿瘤细胞产生的异常蛋白质)。患睾丸肿瘤时,AFP(甲胎蛋白)、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非特异性的乳酸脱氢酶(LDH)等值的改变有辅助诊断意义。
病理检查,确诊为睾丸肿瘤后,要住院先取部分睾丸组织作活检。再将切除的睾丸作详细的病理检查,以确定究竟是何种组织类型的肿瘤。
影像学检查,入院后,进一步做胸部X线摄片、CT、超声波、MRI检查,有时还要做淋巴管造影,以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明确有无淋巴结和肺的转移。
根据睾丸肿瘤的组织类型、病期(疾病的进展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期依照癌的进展度分为3期。I期局限在睾丸内,没有转移;II期仅有腹部的淋巴结转移;III期进一步有肺等处的转移。 具有类似表现的疾病有:阴囊水肿、副睾炎、疝气、睾丸炎等。应该请泌尿专科的医生作出诊断,外行的判断是不可靠的。
乳腺癌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病史:诊断乳腺癌,可查看患者的病史,像有无乳腺癌的家族史、婚育史、月经情况、哺乳史、乳腺疾患史、乳腺外伤、乳头有无溢液或糜烂、疼痛与月经有无关系等。
二、体征:首先应观察患者两侧的乳腺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其次观察女性乳头的皮肤是否有改变、乳头回缩、乳腺皮肤炎性样的表现,及是否有桔皮样水肿、卫星结节等。再进行检查时了解女性的肿瘤质地、活动度及其边界状况。乳腺癌应怎样诊断?还应该了解腋窝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三、细胞学诊断:针吸活检:主要适用于个头较大的肿瘤。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大的准确率。切除活检:多适用于诊断一些个头较小的肿瘤。乳头刮片:在乳头伴有糜烂、溃疡的表现时适用。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此种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管内癌的诊断。
四、X线检查:此种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率较高,一般可达到95%以上。而X线检查是普查时筛选乳腺癌的一种非常有力的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