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应该怎么进行体育锻炼养生
中老年人应该怎么进行体育锻炼养生
因人而宜:中老年人在选择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和原有基础、生活条件等情况来确定。锻炼项目应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动作缓慢柔和,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剑)、门球等。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量力而行,切忌过大,以策安全。从主观感觉来说,合适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
持之以恒:日本科学家曾观察到,让受试者每周3次进行步行锻炼,15周后最大摄氧量增大到12%;然后中止运动6个月,最大摄氧量恢复至和锻炼前相似。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坚持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肺活量加大,心血管功能加强。如果长期不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逐渐衰弱下去。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时间安排上可每天进行,也可每周不少于3~4次。
循序渐进:人体机能的提高有一个逐步适应与发展的规律。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机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合理
地提高要求,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一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散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渐提高。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娱乐健身:中老年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时,要考虑既调节精神,又丰富文化生活的体育活动。不要长时间只参加某一项目,或只锻炼身体某一个部位。要选择一些适合中
老年人参加、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提高自己参加活动的兴趣,在高高兴兴中得到锻炼。
合理安排: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要经常检查身体(最好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潜藏着一些平时未曾发现的因素,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平时要经常检查血压、脉搏、体重等变化,定期到医院查体;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要规律化,不吸烟,不酗酒;体育锻炼要与自然力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相结合;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营养;等。以确保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愉快。
学生怎么分组进行体育锻炼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发育水平和技能,学生不同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来决定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中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基本组、准备组和特别组。基本组的学生体格发育正常,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身体健康又经常参加锻炼,按《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专项活动和校内外比赛。准备组的学生身体条件稍差,心血管功能基本正常,不经常参加活动,按《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部分项目进行锻炼,一般不参加专项训练和比赛活动。特别组的学生体弱或病残,不能参加正常体育活动,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
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1.选择好锻炼的时间、地点:锻炼的时间最好在清晨和傍晚。清晨空气新鲜,经过一夜休息之后,精神、体力都比较充沛,对机体全面进行启动,使一天精力好,故是最好的锻炼时间。傍晚,在一天工作和学习之余,这时锻炼有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较激烈的运动,宜在饭前或饭后1~2小时进行。避免影响食欲或有碍消化。
锻炼的地点,最好在公园、湖畔、海滨、河沿或山林等处,那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清幽,各方面的污染较少,对健康有利。如确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在自家小庭院中进行锻炼。
2.锻炼时的着装:锻炼时穿什么样的服装要因人而异,只要做到舒适、轻便、有利于肢体的活动就可以。运动服,以棉织品为好。冬季时,应备一件棉大衣,练时脱下,练后穿上,以利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要有一双轻便跟脚的鞋,步行锻炼时最好穿布鞋,质地柔软、不打滑、不挤脚、吸汗透气、轻便舒适。参加跑步时,最好穿球鞋或旅游鞋,轻便灵活,富有弹性。老年人参加运动锻炼不宜穿皮鞋或塑料底鞋,易打滑,容易跌倒发生意外。
3.准备活动:又称为“热身”,其目的在于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安静状态逐步地过渡到运动状态,使其尽快适应运动状态。此外,准备活动还能提高肌肉、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重要的作用。
准备活动的内容包括走步、慢跑和徒手体操。主要把手脚和关节活动开,做到自我感觉良好,身体发暖或微有出汗,四肢关节灵活,身体轻松即可,一般需3~5分钟。冬季时,准备活动时间要比夏天长一些。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要点
一、注意椎体锻炼,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椎体腔内含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体育锻炼时每天要有规律地活动颈、胸、腰、尾椎,尤其是颈、腰椎。可依次作前后屈,左右屈,左右转动,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适量。
二、加强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减缓和预防动脉血管硬化。中老年人防止血管硬化最适宜的运动是慢跑和步行,时间半小时到小时。慢跑和快走属有氧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功能,能有效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降低和限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存,防止动脉硬化。
三、加强腿部和关节锻炼。“人老腿先老”,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腿的锻炼,如跑步、深蹲、踢腿、打太极拳等。另外,在锻炼中可多做些四肢关节活动和拉韧带的练习,以保持肌肉、韧带的弹性、延伸性和灵活性。
6个窍门有效缓解老年痴呆
第一、训练智力
想要缓解老年痴呆一定要勤于动脑,这样可以有效延缓大脑衰老。
有研究显示,经常动脑或者进行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有效保持头脑灵敏,而且可以训练脑细胞的反应速度,而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存在较高患老年痴呆的概率。
因此老年人也需要保持活力,要多动脑、多看书,更加要多接触新鲜事物培养生活中的各种爱好,这样才可以活跃脑细胞防止的阿瑙老化。
第二、避免脑部疾病
老年人存在更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因此一定要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而这种病症会诱发老年痴呆。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食盐,多进行体育端丽,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动脉粥硬化的效果。
第三、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概率,其实运动还可以促进生成神经生长素,可以有效预防大脑退化,而且有实践证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对健康有益,还有利于接触大脑的抑制功能,可以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不过进行体育锻炼一定要结合自身素质来进行。
第四、重视起居饮食
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进行有规律的生活,不要经常变幻无常,中老年人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定时进食的好习惯,这样才可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预防老年迟到也有积极的意义。
第五、精神调养
中老年人更加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更加要注意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因为陷入忧郁情绪患上抑郁症,因为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上导致老年痴呆的常见因素,也要避免谨慎刺激,防止因此而对大脑阻止功能造成的伤害。
第六、针灸预防
中医是博大精深的,通过针灸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而且有很多穴位比如气海、关元等等,都可以达到补肾填精、防止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的效果。
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的
1、老人锻炼要循序渐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参加运动锻炼决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锻炼效果。
同时,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宜小,待适应以后再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汗出,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及睡眠均好,说明运动量适当,效果良好,就要坚持下去。
锻炼的动作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时要注意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静结合。此外,要掌握好动作的要领、技巧和锻炼方法。
2、老人锻炼要持之以恒
要想通过体育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好是每天坚持锻炼,每次锻炼半个小时左右;实在有困难时,每周锻炼不应该少于3次。同时,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注意掌握适当的运动量。
3、老人锻炼要选择合适时间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在临近吃饭前后时间和临睡之间,其它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都有好处。但是,考虑到健身锻炼的最佳效果,可根据人体内生物钟的变化原理,选择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亦是很有必要的。
早晨5时,人们经过了浅睡和深睡的阶段后,肾脏停止分泌工作,如果这时候起床进行体育锻炼,很快就会精神饱满,将有利于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应保持在小到中等强度。
而练气功的时间与一般锻炼则有所不同,要求在清晨练,这是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与天地自然密切相关。子(23~1时)、丑(1~3时)、寅(3~5时)、卯(5~7时)练功效果最好,因此时阳气升发,肺经气血最旺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最高(特别是在寅时),此时练功有利于入静,有利于“储能”和调动“内气”的运行,能提高防病、治病和健身的效果。晚饭前半小时到1个小时的一段时间里进行散步(或快走)和做保健体操,这是有利于治疗糖尿病的体育疗法。
更年女人当心衰老偷偷来袭
从现实当中看,有的人年岁虽已步入老年,但心理年龄还好像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往往不顾健康地去劳作运动。也有不少刚刚步入更年期的人们,虽年纪不算太大,可从心理上已经衰老,整天呆在居室,就连散步之劳也不想付出。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健康。
人过中年随岁月的流逝,衰老会偷偷袭来。在放慢衰老的脚步,保持青春活力的诸因素中,运动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古罗马着名医生加伦认为“体操是天然的医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十叟长寿歌》中“饭后百步走”,“安步当车久”,“太极日月走”都说明运动对长寿非常重要。国内外不少百岁老人的一个共同特点都爱好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但是必须肯定,不能硬性规定哪些运动可以在哪些年龄中进行。这是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等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中老年人的记年年龄与生理年龄都不是相一致的,其中有的人年龄虽大,但生理功能却很好;有些人年龄虽较轻,却不能适应某些运动。因此在提倡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必须要结合每个人的生理功能和习惯爱好来制定运动方案,并规定运动量的大小。古人有:“形要小劳,无至大疲”的经验之谈,也说明中老年人在锻炼时,既要合理地运动,又要适当地休息,勿使之疲劳过度,反而有害。
更年期适宜的体育运动很多,从一回数次的短时间深呼吸、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舞蹈到比较剧烈的打网球、爬山、滑冰、劈柴等。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并做到经常锻炼,持之有恒。如果有的人认为,自己已功成名就,该享清福了,或马上要退休了,也无须劳神锻炼,就整天无所事事,吃吃喝喝,贪于安逸,不思进取,不想运动,这对身体也是没有好处的。过分的安逸和过度的劳累都是更年期的人们所不宜的。只有合理安排,科学调节,才能维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长寿。
老人运动从慢开始
老年人体育锻炼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选择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内容,不宜选择速度性和力量性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保健操、游泳等项目。
老年人身体比较脆弱,想要进行体育锻炼时也需要有时有度,那么老年人体育锻炼有哪些要求呢?
(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锻炼前必须严格进行体格检查、做运动负荷试验,开始锻炼时运动量要小,逐渐加大,直至达到有效强度、有效时间。
(二)选择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内容:老年人不宜选择速度性和力量性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保健操、游泳等项目。
(三)运动过程中要加强医疗监督:防止过度疲劳或意外损伤。如慢跑速度不能太快,一来可以避免造成踝关节扭伤,二来可以防止因缺氧诱发的心绞痛。可以跑、走交替,跑步时呼吸要自然,动作要缓慢而有节奏,避免做憋气或过分用力的动作。运动之后若达到心胸舒畅,精神愉快、轻度疲劳、食欲及睡眠。70减去年龄,这一公式为运动后即刻的脉搏标准,一般不宜超过110次/分。并能于运动后5-10分钟之内恢复到运动前的脉搏水平。
(四)老年人在日常的体育锻炼期间,一定要记得运动也需要保持自己正常的生活规律。同时,在生活的三餐饮食中注意营养合理的搭配,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戒烟,少饮酒或戒酒让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很多事情都很有用,凡事都不能心急,急于求成是办不成事的,也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