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日常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预防
一、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二、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因工作性质需要半弯腰的劳动者(如炊事员、理发师等):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双髋关节和双足上。弯腰搬重物时应先伸腰部,然后屈髋下蹲,再用力伸直髋、膝关节,挺腰将重物搬起;集体抬动重物时,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然后同时托起重物。
三、做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经常弯腰劳动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宽腰带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宽腰带只能在劳动时应用,平时要解下,否则可导致腰部力量减弱,甚至腰肌萎缩,反而产生腰背痛。
无论什么劳动,什么职业,在某个固定姿势下,劳动时间都不要太久。特别是弯腰或反复扭转身体的工作,要定期更换姿势,使疲劳的肌肉得到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危害
1、影响工作: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已经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就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因为风湿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和健康。患者瘫痪在床会给家庭带来很多负担,需要有不少的劳力来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2、影响家庭: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人们在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给家庭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因为这种病不是立刻就能治愈的,治疗过程有些漫长,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很多健康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些贫困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更是欠下大量债务,给整个家庭带来阴霾,所以大家知道腰椎间盘突出会带来什么危害后,要及时治疗这种疾病。
3、影响内脏: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果不早日进行治疗,就会耽误治疗的时机,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患者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病情,该病还会损害内脏重要器官。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后会引起病变如心脏受到损坏,病从出现心慌、气短、消瘦、多汗等,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样的危害大家了解之后,对患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积极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患者一定要早发现自身腰椎间盘突出,早去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这样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机率才会更大。
长期从事什么工作会患腰椎间盘突出
主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内因与外因:内因主是有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等。还有哪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呢?接下来是专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的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如下介绍:
1、外伤: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之一。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2、过度负荷:
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3、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修复能力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4、长期震动:
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同时震动也会影响椎间盘营养代谢,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以上是专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大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什么问题,请咨询我们的专家。
引起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椎间盘突出是目前比较多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听说过,当中也会有很多患者。此类疾病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医学临床上都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很多时候大家想要避免疾病的发生,还是要从根本上寻找解决办法,这主要是指病因跟预防。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1)过度负重: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常因过度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退变。当脊椎负重100Kg时,正常的椎间盘隙变窄1.0mm,向侧方膨出0.5mm。而当椎间盘退变时,负同样的重量,椎间隙变窄1.5~2mm,向侧方膨出1mm。
(2)外伤:急性损伤如腰扭伤,并不直接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情况下,极易造成椎间盘突出。
(3)姿势不当: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包括坐、站、卧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这就要求脊椎及椎间盘应随时承受各种不同的外来压力。如超出其承受能力或一时未能适应外力的传导,则可遭受外伤或累积性损伤。例如抬举重物时的姿势十分重要,不良姿势常诱发本病的发生。
(4)长期震动: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工作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据测定,当司机踩离合器时,其椎间盘压力增大约一倍。如此长期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或突出。
(5)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腰椎间盘突出困扰着,因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会让我们浑身不适,那么腰椎间盘突出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必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和在意的问题,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要及时之外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要注意通过日常饮食来调节自己达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1、维生素E:养生学家称,维生素E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同样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的症状,如花生米等物质。
2、蛋白质:只有充足的蛋白质才能够使肌肉、韧带更加强壮。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如鸡肉、牛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3、钙:钙物质不仅是骨的主要成分,还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可以多吃一些如鱼及奶制品的食物。
4、维生素C: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增强腰椎椎间盘的纤维环的强度,还能达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预防的要点
1、家庭生活注意:家务工作应量力而行,避免长时间弯腰和弯腰搬运重物;熨烫衣服时,台面高度要适宜,避免过于弯腰。饮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肌肉、四肢。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往往会影响人体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和肌肉萎缩,并可促成疾病的发生。起居亦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应起居有时、房事有节,以免损耗肾气、耗精损液,导致肾精亏虚、脑髓失养,而致腰痛病的发生。
2、改善姿势,劳逸结合: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读写姿势;目前青少年由于学习负荷较重,普遍存在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正,将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可能成为成年后腰背痛的原因。注意自我调节,避免长期做反复固定动作,劳动部门应规定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以免促使和加速退变。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青少年应注意检查有无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或椎弓崩裂。如有此类情况在以后易发生腰椎退变而过早出现腰背痛。对于已从事剧烈腰部活动的人,应注意有无发生椎弓根骨折等,如有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应该加强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真的能治好吗
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发横往往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系列的症状,而且在从事体力等劳动是症状往往加剧。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后复发或者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形在患者中较为普遍,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复杂,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因素不注意,往往直接影响到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很多,除姿势不良、受寒、干重活、血管收缩、发育不良、气候寒冷、压力等因素外,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也非常的重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很多,而且不同治疗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症,而不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情通常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选择与患者病情相符的方法。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和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要纠正不良坐姿、以硬床替代软床、高危发病和复发人群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如果有弯腰取物的情形,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腰间盘突出日常保健方法
腰间盘突出是生活中比较严重的一种骨科疾病,对于这样的一种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比较好的保健方法呢?下面个给大家介绍腰间盘突出日常保健方法,供大家参考。
1、防止便秘,避免猛烈打喷嚏、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尽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导致病情加重。可多摄入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改善排便情况。
2、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姿势以缓解腰部压力,如长期处于某一姿势不变可导致局部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诱发本病。工作强度大,工作时不能保持脊柱有效的生理曲度,易造成腰背肌肉长期僵硬、痉挛,腰椎间盘负荷增加。
3、采取正确的弯腰拾物及抱持姿势,避免腰部过分受力。日常抬拾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或一条腿半跪,把身体尽量靠近重物,背部保持平直,同时注意脚部用力。
4、采取正确的坐、立、站姿维持腰椎生理平衡。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挺胸,直腰,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这样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骨盆传向下肢,再由两下肢传至足,做到真正的“脚踏实地”。
5、避免穿高跟鞋、低腰裤及久坐沙发。椎间盘突出患者避免穿高跟鞋,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会引起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这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
6、加强功能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功能锻炼对腰间盘突出患者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功能锻炼也须注意不要过量运动,感到疲劳就需要休息,应保持低强度的温和锻炼。
7、注意卧具和卧位,避免过分柔软的卧具。过软的床铺在人体重量压迫下可形成中间低、四边高的形状,很容易影响腰椎的生理曲线,使椎间盘受力不均。因此,从治疗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角度出发,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8、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适当佩戴护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主要目的是制动,就是限制腰椎的屈曲伸展等运动,特别是协助腰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容易让腰椎间盘症状加重或复发,患者可以选择既制动又保暖、透气、不积汗的高性能康复护腰来保护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