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腹泻的推拿手法

小儿腹泻的推拿手法

(1) 补脾经:在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侧面操作即可,操作者先用一只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使用拇、食指等分别捏住患儿拇指,让患儿的拇指保持微屈,再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指腹从而患儿的指端向指根直推,每组坚持操作300下。

(2) 推大肠:操作部位为小儿的食指桡侧面,家长可以用拇指侧面从患儿的指端至虎口直推而下,每组要坚持操作300次。

(3) 补肾经:操作部位是小儿的左手的小指掌面稍偏尺侧一直到阴池穴,家长可以用拇指腹从患儿的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每组坚持操作300下。

(4) 运土入水:操作部位是患儿的拇指桡侧沿掌边缘一直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每组需要用拇指指腹推运100遍。

(5) 拿肚角:让患儿保持仰卧姿势,家长搓热双手后在患儿的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进行操作,用三指拿法连续拿肚角3~5次即可。

(6) 摩腹揉脐:首先应该让患儿保持仰卧,操作者搓热双手后,用手掌心在患儿肚脐按照逆时针方向摩100下,完成之后继续用掌根揉肚脐100下。

(7) 擦上七节:操作时,需要让患儿保持俯卧的姿势,操作部位是长强至命门的连线处,家长可以用掌根采取适当力度为患儿向上擦之,以局部透热为度。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脾虚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推拿功效:补脾经,补大肠以补脾益气止泻;推三关,摩腹,揉脐以温中散寒,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理肠止泻;捏脊以补中益气。

辨证加减:损及肾阳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久泻不止而脱肛者加揉百会;腹胀者加运内八卦,分腹阴阳。

小儿腹泻推拿

一、手法

(1)补脾经:取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ráo)侧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儿左手),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以拇、食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

(2)推大肠:取患儿食指桡侧面,医者用拇指侧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

(3)补肾经:取患儿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

(4)运土入水:自患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推运100遍。

(5)拿肚角:患儿仰卧,卧平卧正,在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医者用三指拿法拿肚角3~5次。

(6)摩腹揉脐:患儿仰卧,医者用手掌心按患儿肚脐逆时针方向摩100下,再用掌根揉肚脐100下。

(7)擦上七节:患儿俯卧,取长强至命门的连线,医者用掌根向上擦之,以透热为度。

(8)擦后承山:患儿俯卧,自下向上擦双侧后承山,以透热为度。

(9)捏脊法:患儿俯卧,卧平卧正,医者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抵于脊背皮肤上,拳眼与手垂直,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自龟尾起沿督脉向上推捏至大椎连续5次,然后用拇指揉两侧肾俞(shù)穴三、四下即可。

以上手法操作3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二、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操作手法要柔和适宜、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力求着力均匀、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而不乱、慢而不涩。切勿擦伤患儿皮肤。其次,强刺激手法要最后操作,以免患儿哭闹影响后面的治疗。

三、治疗标准

1)痊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

2)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无效:经6次治疗大便次数及症状无改善。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儿有受凉或者饮食不洁的病史,表现为腹泻、便溏,大便一日一次一生,可伴有腹痛。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精神疲软的症状。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

补脾经:小儿正坐或仰卧,用食、中指夹住小儿拇指,在拇指末节的螺纹面处进行环行推摩约300次。推动时,着力面呈螺旋形,动作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

补大肠:从小儿食指尖沿其食指桡侧向食指根直线推动约200次;

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摩动5分钟。动作应和缓轻柔,协调放松,在体表着力;

揉龟尾:小儿俯卧,用一手中指指端着力,尾椎骨端斜向上方向揉200次。指甲应剪去,动作柔和,避开肛门;

推上七节骨:用拇指桡侧从小儿尾椎骨端沿脊柱向上直线推至第4腰椎下200次。推动时,着力面呈直线单方向,动作要快;

捏脊:捏拿小儿脊背部皮肤,从龟尾向上沿脊柱中线直捏到颈部,边捏边向上移动,每捏拿三次再向上提捏一次,重复操作9遍。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相关推荐

打嗝推拿什么部位

揉攒竹3-5分钟 定位:眉内侧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两手的拇指由轻到重持续按揉小儿眉内侧凹陷处的攒竹穴,揉3-5分钟。 揉天突15次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中指指腹在小儿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处按揉15次。 揉膻中1分钟 定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中指或拇指指腹按揉小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的膻中穴1分钟。 摩腹部5分钟 定位: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在小儿的腹部轻轻摩动,顺时针,逆时针各5分钟。

婴儿湿疹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小儿湿疹可以推拿以下穴位 按揉曲池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揉板门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按揉血海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按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图 治疗小儿腹泻常见手法

有时腹泻的原因我们不能一下子判断准确,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妈妈们都可以通过下面的按摩手法来帮助宝宝们缓解症状。 用食、中指或者全手掌在肚脐四周外围做逆时针方向的推动,力度要轻柔。如果天气冷,可以隔着一层衣服给宝宝摩腹。如果妈妈掌握不好力度,就尽量轻轻地按,时间长一些,也可用量保证。 用食、中指压在宝宝肚脐上揉,揉的时候可以不区分逆时针和顺时针,用揉肚脐来带动肚脐周围的肌肉运动。 用拇指或者食、中二指指面自下向上从尾椎骨开始推至腰部最凹处。 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按揉,力度适中,不要太轻,也

腹泻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 1、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二、中医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

腹泻治疗护理

一、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火热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时急迫,泻下稀黄,势如倾注,日夜五度,烦躁不宁,口渴多饮,小便短赤,身热面赤,泻甚者眼眶凹陷,舌红,苔黄干,脉数,指纹紫。 治法:清热泻火,育阴止泻。 推拿方法: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内劳,水底捞明月,内推板门,补肾水,揉涌泉,打马过天河,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运土入水,内推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推拿功效:清天河水可清一切热邪,配以退六腑,能迅速通腑泻热,有釜底抽薪之妙;内劳宫可清热除烦,水底捞明月对解除腑热有较好的疗效;揉涌泉具有引热下行之功,热去泻自止;清小肠,揉二人上马以利小便实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婴儿湿热腹泻怎么调理

1,多喝牛奶,蔬菜汁,果汁,汤水,或吃软面,稀粥的等水分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腹泻时损失的水分。 2,多吃含维生素B,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黄瓜等,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起到止泻作用。 3.宝宝腹泻有所好转,恢复正常进食时,家长要按照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饮食规律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少食多餐,以免伤胃。

拉肚子怎么办

(1)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