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经期按什么穴位

经期按什么穴位

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敏感度比平时高15%,轻轻点按几个特殊穴位,就能刺激身体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但专家也特别强调,一定要轻轻点按而非用力按摩:

1、涌泉穴

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轻轻点按涌泉穴能通过经络传递作用,调节你的植物神经系统,帮你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经血排出。

2、足三里

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轻轻点按这个穴位,能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

青春期穴位按摩丰胸

屋翳穴

位置:本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在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四寸处。

功效:本穴可将传来的物质,化做为胸部的卫外之气,可以散化胸部之热,为胸部提供阳热之气,可以改善胸肋胀痛,气喘等症,同时,常按摩可促进上胸部发育,令胸部更加丰乳且挺立。

按摩:从胸部点上去,大约按压5-10秒,重复按压或按揉多数,约5分钟左右,一直感到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天溪穴

位置:位于乳头向外延长线上,将虎口打开,正对着乳房,用手托住,拇指对着乳房外侧两处即是。

功效:气血物质循脾经上行胸部,本穴有生发脾气,宽胸理气,宽胸通乳之用,可以改善胸痛,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等多种乳腺问题,常按压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发达,令胸部更加丰盈,是丰乳的重要穴位。

按摩:将双手打开,托着乳房,大拇指正好可以按在本穴之上,再由外向内,两侧同时按摩,注意力度柔和,至局部有微微发胀即可。

乳根穴

位置:位于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处。

功效:本穴对乳房上部的肌肉物质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可有效防止乳房松弛,令胸部变得紧实,避免乳房下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经常按摩还可改善胃气不足,调理气血。

按摩:双手托住本穴,尽量不要留有空隙,两手一起向外侧旋转按摩,接着再上下推拉按摩,可有效锻炼到乳房的肌肉,保持乳房弹性。

檀中穴

位置: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本穴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以改善一切气机不畅而引起不适症状及病变,且对疏通血脉、增肌强胸有着非常显著的功效,可保持心血管健康,并紧致胸部肌肉。

按摩:用手掌先按着顺时针按揉本穴20次,再逆时针方按揉20次,此为一次完整的按摩,重复按摩10组,至局部有发热发胀感为宜。

经期可以按什么穴位

1、天枢穴

功效:按摩天枢穴不但能促进内分泌平衡,调理月经,还能缓解经前便秘,腹胀,腹泻等症状。

自助定位: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基本动作:先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然后用搓热的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

2、涌泉穴

功效:按摩涌泉穴能强化肾脏功能,防治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怕冷症等妇女病,对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多眠症,晕眩,焦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自助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3、关元穴

功效:防治生理不顺,精力减退,痛经,闭经等症,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泌尿,生殖器疾病等也很有疗效。

自助定位: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分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经期上火怎么办 经期上火按摩穴位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调经的穴位

1、天柱穴

位置: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且可以舒缓压力,通气补益,调理经络,帮助身体血液顺利流通,有利于经期时出现的腰痛腰酸等不适现象的改善。按摩方法:将大拇指贴住天柱穴(在颈肌外侧缘入发际处),把小指和食指贴在眼尾附近,然后头部慢慢歪斜,利用头部的重量,压迫拇指,来按摩天柱穴。

2、中府穴

位置: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静脉,强化淋巴循环,治脾肺两脏之病、气血不足,腹胀等,是调理内息经脉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方法: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3、命门穴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功能:按摩该穴位有利于改善压抑情绪,舒缓肌肉酸痛,还能有效地延缓衰老,养阴护宫,改善月经不调,推迟更年期,恢复青春活力。按摩方法: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更年期穴位按摩

四种更年期不适,按摩这四个穴位可缓解

1.潮热、汗出者:适合按摩合谷、太谿、复溜、太衝等穴道。

2.失眠、心悸、情绪障碍者:适合按摩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道。

3.头晕耳鸣、眼睛乾涩者:适合按摩合谷、太谿、攒竹、百会、照海等穴道。

4.腰痠等肾虚症状者:适合按摩气海、肾俞、关元等穴道。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一)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取穴

主穴:新设、阿是穴、大椎、天宗。

配穴:神经根型加天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新设穴位置:风池穴直下方,后发际下1.5寸。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治法

药液:混合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5~10毫升);野木瓜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关阅读:颈椎病康复治疗保健操

主穴每次选1穴,据症选1配穴。阿是穴多在颈椎周围,须仔细探找,如能发现条索状或结节性痛点更佳。在注入药液之前,应略作提插,使得气感明显,天鼎穴应使针感到达病臂及手指为佳,然后缓缓注入,每穴任选上述药液一种,注入1毫升(阿是穴可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三)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共治489例,临床康复184例(,显效247例,有效4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3%。如把颈椎病分为3期,第1期为颈椎失稳期,第2期为骨赘刺激期,第3期为骨赘压迫期,以第1、2期穴位注射效果最好。

经期穴位按摩操缓解痛经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经期穴位按摩操:

搓揉手掌:双手掌相对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双手掌温热,温暖手上三阴经。

按摩三阴交穴:翘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侧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内髁上二寸。

按摩小腹:用手掌轻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脉的关元、气海,关元穴位于脐正中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气海穴位在肚脐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按摩腰部肾俞穴: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肾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

经期按什么穴位加快排出经血

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敏感度比平时高15%,轻轻点按几个特殊穴位,就能刺激身体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但专家也特别强调,一定要轻轻点按而非用力按摩:

1、涌泉穴

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轻轻点按涌泉穴能通过经络传递作用,调节你的植物神经系统,帮你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经血排出。

2、足三里

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以找到左腿足三里,轻轻点按这个穴位,能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

3、中府穴

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叁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静脉,强化淋巴循环,治脾肺两脏之病、气血不足,腹胀等,是调理内息经脉的一个重要穴位。

4、天柱穴

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且可以舒缓压力,通气补益,调理经络,帮助身体血液顺利流通,有利于经期时出现的腰痛腰酸等不适现象的改善。

5、命门穴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按摩该穴位有利于改善压抑情绪,舒缓肌肉酸痛,还能有效地延缓衰老,养阴护宫,改善月经不调,推迟更年期,恢复青春活力。

6、承扶穴

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神经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有效直接地刺激到子宫颈壁的神经,帮助腹肌、骨盆肌收缩及放松,有利于经血排出更顺畅,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痛经作用。

7、肾俞穴

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手脚冰冻、腹胀酸痛有帮助。

8、商阳穴

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调理经期不适的作用。

9、膈俞穴

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嵴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进血液流通的效果,同时,可以刺激淋巴系统,有效地缓解肩周炎和颈椎疾病,此外,帮助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

相关推荐

经渠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经渠穴的穴位解剖

内侧为腕屈肌腱,深层为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膀胱经穴位图 足太阳膀胱经特效穴位

攒竹:正坐或仰卧,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视物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跳动,头痛,面瘫,呃逆。 睛明:正坐或仰卧,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各种眼病,如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可缓解头痛,鼻塞,腰痛等。 大杼: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头痛,目眩,咳嗽,鼻塞,颈项强急,肩胛酸痛,中风,癫痫,喉痹等。 气海俞:俯卧,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痛经,崩漏,痔疮,腰痛,肠鸣腹胀等。 关元俞 :俯卧,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太溪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足部内侧,脚部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该穴具有滋阴补肾、清热等功效。可治月经不调、手脚冰冷、咽喉肿痛、耳鸣、牙痛、肾脏病、精力不济、关节炎等症。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不刺痛为度(孕妇若按此穴更要特别小心用力),左右脚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按压1~3分钟。 月经不调、痛经、手脚冰冷的女性都非常适宜按摩太溪穴,有助于将阳气输入到体内,改善虚寒体质。

缓解痛经的穴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穴位总是对身体的器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穴位按摩或者是穴位针灸,总是能很好解决一些病症,只是每个穴位都有其针对性,那什么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痛经穴位呢?其实按照医学资料所示,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针对不同的穴位,按摩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方法,我们接下来也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而按摩穴位缓解病痛则是要求手法准确,不然的话也算是白费功夫。

经期丰胸怎样按摩 按摩穴位丰胸

按摩穴位:乳四穴(在以乳头为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上,分别距离乳头2寸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大椎穴。 按摩方法:按压乳四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大椎穴各1分钟,先用右手掌面在左侧乳房着力,均匀柔和的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线推回,反复20到30次,再换左手按摩右乳房,用左手掌和掌面自胸正中着力,横向推按右侧至腋下,返回时五指面连同乳房组织带回,反复推25到30次,再换右手按摩左乳房,右手托扶右侧乳房底部,左手放在右乳房上不与右手相对,两手相对向乳头推摩20到30次,然后左右交替。

肺经位置 云门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缓解痛经的穴位 中极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4寸。 功效:该穴具有散寒行气的功效。主治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等,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早泄遗精等症。适合调理内在不通的疾病,如女性痛经、月经不畅。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可先顺时针按揉50次后,再逆时针按揉50次。体质寒凉的女性,可以将手掌先搓热后,用掌心按揉该穴位,起到保温刺激的作用。

穴位按摩让你经期不再痛

按摩手法:病人面朝下平躺 ①弹拨命门穴,5分钟; ②搓揉八髎穴,5分钟; ③轻揉小腹和少腹,8分钟; ④震腹,8分钟; ⑤点揉血海穴,1分钟左右; ⑥点揉三阴交,1分钟左右。 治疗的注意事项:经期时不能做按摩,要在经期前一周做,且隔一天(微博)做一次,共做三次。标准的治疗周期需三个月,共九次。经过这样治疗的女性,疼痛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如果是原发性的痛经,要及时治疗,治疗不及时会转变成继发性痛经。 自我按摩操 1、双手摩擦小腹、少腹50次。 2、双手摩擦八髎穴50次。 3、点揉血海穴2分钟,血海在髌骨上2寸

痛经按什么穴位

女性痛经时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快速止痛。可以按摩血海穴、子宫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四个穴位,但需要找准穴位所在的地方: 1、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2、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3、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4、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

三焦经穴位图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无名指外侧,手背,上肢外侧中间,肩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包括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牗,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左右各23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