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也不能过量补
维生素也不能过量补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即使是维生素,超量服用也会有害健康。维生素A维生素A不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所面对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5万名儿童因维生素A摄入不足而失明或易发呼吸道疾病。
但超量摄入维生素A,会对身体各个部分,包括眼睛、骨、血液、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生殖、泌尿、运动系统造成伤害,发生头昏、呕吐、头痛、皮肤受损、智力障碍和月经失调等毒性反应。孕妇长期摄取稍微高于每日建议摄入量的维生素A,就可能造成胎儿先天缺陷和肝脏损伤。儿童长期摄入成人每日建议摄入量的维生素A,会造成肝脏损伤。
维生素B维生素B3能协助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并参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摄入稍微过量的维生素B3就会导致脸部和肩膀皮肤潮红、头痛、瘙痒和胃病,显著过量会导致口腔溃疡、糖尿病和肝脏受损。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力。但过量服用维生素C(如每天1000毫克),非但不能抵御疾病,还会导致头痛和肾结石。
维生素D它能参与人体对钙的吸收过程。在紫外线照射下,人体会自动合成维生素D。过剩的维生素D不容易排出体外,会储藏在肝脏。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影响婴儿的脑部发育,导致肾脏损伤和虚弱、厌食、呕吐、腹泻及软组织硬化。维生素E它是一种抗氧化剂,可预防细胞膜损坏。过量服用维生素E会使人体容易疲劳和出现腹泻,可能引起出血。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危险性更大。对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可使脑溢血的危险性增加1.5倍。
补充维生素过量或有致癌风险
据报道,大约有1800万英国人吃过维生素补充剂,而且他们都以为这样有益于健康,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效果恰恰相反。
全球顶级的癌症专家查阅了30年间的相关研究文章,选择了三种最普遍的非处方维生素——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叶酸的药片或补充剂进行了研究。拜尔斯警示人们,每天摄入的维生素补充剂千万不要过量。
我们对数千名长期吃维生素补充剂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那些补充剂对他们的健康并没有什么益处。事实上,很多人虽然补充了维生素,但患癌症的概率却增加了”。
据信,每年有超过23万名英国孕妇在补充叶酸,因为叶酸可以预防脊柱裂以及其他影响大脑和脊柱发育的先天性缺陷。但是拜尔斯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多摄入叶酸会将患癌症的概率提高56%。此外,还有些人补充叶酸是为了预防心脏病和结肠息肉,不过研究发现,过多摄入叶酸补充剂反而更容易患结肠息肉。
两项针对β-胡萝卜素的实验表明,过量摄入β-胡萝卜素补充剂会将患肺癌和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0%。
五种维生素过量补充危害大
如果你经常把维生素当果蔬乱吃,小心服用过量患上维生素中毒症。维生素A中毒会导致食欲减退、嗜睡、多汗等症状,维生素D中毒会导致肌无力、高钙血、头痛、恶心等症状,维生素E中毒会……下面编辑分享5种维生素中毒的危害,提醒你切忌滥补维生素。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所谓维生素中毒症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但是只有过量服用维生素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蔬果中的维生素则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的。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
2.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中毒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
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患脑溢血式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50%。
4. 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过量维生素K会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5. 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温馨提示: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能放松,两重因素影响下,补充维生素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补维生素就是吃水果、蔬菜”、“补点维生素总没坏处”等观点非常普遍。维生素虽好,过量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滥补维生素,甚至会引发中毒!
维生素过量的危害 过量维生素C会造成血栓等危害
维生素C是无毒的营养素,成人每天摄取量为60毫克。每日口服维生素C4克以上,一周后可发生尿路草酸钙结石和肾结石,严重者可致血尿和肾绞痛;大剂量维生素C会导致血栓形成;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女性的生育力,影响胚胎的发育;每天维生素C剂量超过3克时,可导致肠蠕动增强,引起腹部绞痛与腹泻。
补充维生素E切忌过量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可损伤人体器官。例如超过正常剂量很多倍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并形成尿路结石。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维生素则不能乱补,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量来补。如果脂溶性的维生素补充过量,包括维生素a、e、k、d,就容易引起体内的中毒反应。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乏力等。
维生素e过量使用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维生素e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视力模糊等,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或闭经。专家建议,维生素e最好通过食物补充,如果需要特别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补充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导致流产,服用维生素e过多会使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过多的维生素d则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齿发育出现问题。所以维生素每天补充有一个定量,没有必要自行扩大剂量。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维生素的服用量的知识,希望上面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补充营养的常识,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祝大家身体健康!
别给孩子过量补维生素D
不久前,家住西安市郊的邹女士抱着孩子急匆匆来到医院,说1岁1个月大的孩子近段时间总是烦躁不安,不爱吃东西,晚上也不肯入睡。医生询问后得知,孩子从小缺钙,出汗多,睡眠不好,8个月大时被诊断为佝偻病,一直服用鱼肝油和糖钙片,但效果不好。在医生建议下,最近这段时间孩子多次注射了维生素D3,没想到抽血化验结果显示血钙过高。原来,孩子的反常举动是过量补充维生素D导致急性中毒引起的。
佝偻病是发病率较高的小儿疾病,补充维生素D是治疗佝偻病的有效方法,但一定要掌握好剂量。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每天补充维生素D在4000国际单位以上,连服数月,或者反复、多次大剂量肌肉注射,即可引发中毒。
维生素D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但维生素D并不是营养品,不可过量补充,如果摄入过量,会致机体对钙的吸收过多,造成高钙血症,过多的钙会沉积在骨骼、血管以及脏器中,并因此导致相应的组织或脏器出现功能异常。维生素D中毒早期表现为厌食、恶心、乏力、烦躁不安、低热,继而出现呕吐、腹泻、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嗜睡或烦躁,重者可出现惊厥、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脏有杂音,并有喜饮水、小便次数增多的表现,有的患儿甚至会出现脱水、酸中毒。
如果自己的宝宝平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旦发现以上症状,特别是患儿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无汗或少汗,体温晚上比白天高,24小时的体温变化超过1℃,四肢温度较头部和躯干的温度低等症状,应警惕是否为维生素D中毒。若经检查确诊是因维生素D过量引起的,要立即停止使用维生素D和钙剂。一般停服不久,孩子的身体状况很快会恢复正常。
补维生素不能过量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很多人每天都要吃维生素补剂以补充体内维生素。然而您知道吗?维生素补剂并非人人适合。有5种人一定要不盲目补充维生素。
1、糖尿病
避开维生素B3。糖尿病患者大量补充维生素B3(男女每天分别超过17毫克和13毫克)会导致血糖升高,补充剂量越大,造成的血糖问题就越严重。
2、心脏病
别补维生素E和钾。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一项为期7年、涉及1万名心脏病患者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大剂量补充维生素E(每天400国际单位,相当于363毫克),心脏衰竭及发病后住院危险分别会增加13%和20%。过量补钾(每天超过3500毫克)会增加心悸和心律失常危险。
3、骨质疏松症
避免维生素A和磷。血液中磷水平过高(补剂超过1000毫克/天)会导致骨骼钙质流失,加重骨质疏松症危险。英国健康指南建议每天补磷不超过250毫克。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与骨骼矿物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每天补充维生素A超过1.5毫克,骨质密度降低危险增加6%-14%。目前男女维生素A日推荐量分别为0.7毫克和0.6毫克。
4、胃溃疡
避开维生素A。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A的同时服用治疗胃溃疡药物,会严重削弱后者的药效。
5、牛皮癣
避免维生素A。牛皮癣常规药物类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进入体内后会储存在肝脏内,过量服用(男性每天超过0.7毫克,女性每天超过0.6毫克)会在体内产生毒素,导致结膜炎、脱发和皮肤病恶化。
有以上5种疾病的患者千万不要盲目补充维生素,在吃任何补剂时应咨询专业医生。
补维生素也不能过量
从理论上讲,只要做到饮食平衡,人们就能得到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不必额外补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食品加工、烹调方法、饮食习惯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引起某些维生素的不足。因此,一些特定人群,如偏食的儿童、不吃早餐的人、饮食不规律的成年人、减肥者、素食者,营养需要量大的孕妇、慢性病患者、饮食受限的老年人、食物过于精细的人等,均需补充少量维生素,但是维生素不能补超量。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损伤人体器官。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并不能通过尿液直接排出体外,容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以下是常见维生素的生理学作用及补充过量后对人体的伤害:
维生素A:维生素A可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骨骼发育和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主要来源于牛奶、鸡蛋、鱼肝油、肝脏、深绿色或深黄色蔬菜及水果等。
过量危害:维生素A如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维生素B6:维生素B6与新陈代谢有关,故其需要量由蛋白质摄取量的多少来决定。主要来源于牛奶、酵母类、肉类,尤以肝脏为佳。
过量危害:每天服用维生素B6大于50毫克,可引起神经系统副作用,如手脚发麻和肌肉无力等。
维生素D:活化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进而使骨质钙化,维持正常的骨骼。主要来源于鱼肝油、肝脏、蛋黄、牛奶等。
过量危害: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乏力等。
维生素E:维生素E与生殖作用有关,缺乏维生素E容易导致不育。维生素E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延缓细胞老化。主要来源于植物油、绿色蔬菜、动物脏器、豆类、蛋黄、瓜果、瘦肉、花生等。
过量危害:大剂量长期服用维生素E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视力模糊等。女性可引起月经过多或闭经。
五种维生素过量补充危害大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所谓维生素中毒症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但是只有过量服用维生素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蔬果中的维生素则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的。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
2.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中毒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
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患脑溢血式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50%。
4. 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过量维生素K会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5. 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维生素过量会怎样 过量维生素A导致中毒
成人每天摄取维生素A的参考量为1.5毫克,成人一次摄入维生素A 50万国际单位或小儿一次摄人量大于30万国际单位均会引起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一般在6~8小时出现症状,表现为头晕、嗜睡、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疲劳、肢体无力、易激动、腹痛、妇女月经过少。
维生素过量有害
我们大家人体内的维生素,是人体存活所必要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呢,更是人体生命处于活动状态的重要有机物质。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虽好,服用也有很多讲究。
一般来讲,正常人通过合理膳食是不会缺乏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的。造成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摄入不足,比如偏食、因病食量减少;二是吸收利用障碍,比如消化不良;三是需求量增加,比如长时间使用电脑可以造成维生素A的消耗增加。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大量消耗,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这时候维生素的补充,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服维生素C超4克易形成结石
维生素C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维生素,但每日口服维生素C超过4克,可使尿酸盐在尿道中沉淀形成结石。每日口服维生素C超过一克,可使皮肤发红、增加肠蠕动引起腹部绞痛、腹泻等。儿童如果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影响骨骼的发育。
维生素A过量会中毒
维生素A对骨骼生长、性腺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摄入也会导致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头晕、嗜睡、头痛、呕吐、腹泻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疲劳、肢体无力、易激动、腹痛、妇女月经过少。
维生素E过量致视力模糊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被认为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功效,并被广泛应用。但如果长期服用,每日量达到400~800毫克,可引起视力模糊、乳腺肿大、流感样症候群、头痛、头晕、恶心、胃痉挛;长期服用,每日量超过800毫克,将改变内分泌代谢、免疫反应,降低性功能,并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或栓塞。
维生素D过量可中毒
维生素D是机体内钙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对防治儿童佝偻病十分有效。但短期内超量或大量服用,同样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中毒剂量有显著个体差异,有的儿童长期服用维生素D1800单位后,就出现生长停滞。
维生素B6超量会产生药物依赖
维生素B类是十分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有报道称,每天服用维生素B6200毫克即产生药物依赖。
以上,是专家们征对维生素过量有害的解析,怎么样,你现在知道了吧。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维生素中毒通常只发生在长期超量服用的条件下。如果病情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需要提醒的是,维生素制剂不能代替蔬菜,“药补不如食补”,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是最安全的途径。
过量补充维生素C会怎样
维生素C吃多了,副作用还是挺大的,研究表明,每日维生素C的用量在1~4克时,就会引起各类不良反应:用量超过5克,就会有溶血现象,甚至有生命危险。孕妇大量服用,还可能发生流产或死产的可能。维生素C摄入过多还会产生以下几点副作用:
维生素C缺乏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一般表现为困倦乏力郁,牙龈容易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关节、肌肉短暂性疼痛等。
皮肤淤点为其较突出的表现,病人皮肤在受轻微挤压时可出现散在性出血点,皮肤受碰撞后容易出现紫魔和淤斑。牙腿常肿胀出血,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牙齿可因牙槽坏死而松动、脱落。眼眶骨膜下出血可使眼球突出;颅内出血可导致突然发生抽搐、休克,以致死亡。
维生素C是体内最强的还原剂,它可促进铁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增加血红蛋白形成。维生京C缺乏时,铁和叶酸吸收和利用率降低,也可出现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C缺乏导致骨基质形成障碍,钙质沉着堆积,不能形成骨组织,易骨折,也可导致骨萎缩,骨外膜变松,形成骨膜下出血。
维生索C缺乏可导致白细胞的趋化性和杀菌功能降低,免疫抗体的合成减少,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和抑制病毒合成的抗病毒能力减弱,容易感冒及合并各种感染性疾病。
维生素过量的危害 过量维生素E引起高血压
维生素E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减慢组织细胞衰老、减少色素沉着、推迟老年斑的出现等作用。成人每天摄取维生素E的参考量为30毫克,维生素C过量会出现高血压、低血糖、头痛、头晕、恶心、疲倦等症状;每日服用400毫克以上可引起荨麻疹、皮炎、口炎、口唇皲裂等;大量长期服用会导致夜盲症、干眼病、眼睛畏光、眼疲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