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木姜子的简介

木姜子的简介

木姜子(学名:Litsea pungens Hemsl.)是樟科,樟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白色。幼枝黄绿色,顶芽圆锥形,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膜质,羽状脉,叶柄纤细,伞形花序腋生;每一花序有雄花8-12朵,先叶开放;花被裂片黄色,倒卵形,花丝仅基部有柔毛,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3-5月开花,7-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浙江南部。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海拔800-2300米。

果含芳香油,干果含芳香油2-6%,鲜果含3-4%,主要成分为柠檬醛60-90%,香叶醇5-19%,可作食用香精和化妆香精,已广泛利用于高级香料、紫罗兰酮和维生素甲的原料;种子含脂肪油48.2%,可供制皂和工业用。

木姜子的功效与作用 开胃健脾

在西南地区的人们会将新鲜采摘的木姜子放入泡菜水中浸泡,待过半个月左右即可捞起食用,可单独作为泡菜食用,也可以在炒菜时当做调料。它口感清凉、微辛,有股独特香气,有开胃健脾的功效,非常适合食欲不振的人群。


余柑子简介

余柑子(Amla)又称庵摩勒或庵摩落迦果,属阿育吠陀药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称余柑子。余柑子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在印度人心中,喜马拉雅山是大神湿婆居住和修行的地方。几千年来,印度高僧均在喜马拉雅山修行。其倚天而立、地势雄伟、山风所灌、山泉所养、汲取日影月华、沐浴着朝雾夜露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孕育的余柑子质地优良,酸甜酥脆,当地居民自豪的将其誉为“圣果”,宗教信徒更是顶礼膜拜,视为瑰宝。当地人之所以对余柑子“爱之入骨”,并不仅仅是因为其酸甜酥脆的味道,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才是真正的可贵之处。

余柑子在我国民间用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余柑子有“久服轻身、延年长生”作用。近代药理研究,余柑子富含12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16种宏量和微量元素,以及鞣质、有机酸、酚类等,果仁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余柑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营养上,更重要的是药用价值,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药食同源”的果品。

木姜子有什么好处 行气止痛

木姜子辛热,入胃、大肠二经,辛以行散,热能驱寒,擅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治畏寒冷痛、心腹卒痛。还可治牙齿浮热作痛,因为木姜子属于纯阳之物,散少阴沉寒,除上攻浮热,温通经脉,故治牙痛。


葵瓜子简介

菊科草本植物向日葵的种子。又称葵花子、葵子。向日葵又名丈菊、向阳花、葵花。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将花托摘下,收集成熟的瘦果(种子),晒干。临用时除去果壳(称葵瓜子仁)

性能:味甘,性平。现代用以降低血脂,又能驱虫。

参考:含丰富的脂肪油,其中有多量亚油酸,尚有磷脂,β谷固醇等甾醇;又含蛋白质、糖类和柠檬酸、酒石酸、绿原酸等有机酸及胡萝卜素等。

磷脂对大鼠有预高血脂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本品的脂肪油,特别是亚油酸部分,能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

用途:用于高血脂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蛲虫病。此外,民间尚有用来治疗血痢的。

用法:去壳取仁生嚼,炒熟食,榨油,煎汤等。

注意:炒熟者性燥热,不宜多食。

木姜子是花椒吗

木姜子是花椒吗不一样。

山鸡椒又名木香子、木姜子,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直至西藏。性味辛、微苦,有香气,无毒。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开花,枝、叶均具有芳香味。根皮及叶可供药用。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胃痛呕吐及无名肿毒等症。

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木姜子孕妇可以吃吗最好不要吃。

目前没有相关文献和证据说明不能吃,也没有医学证据说可以食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您还是不要食用!

由于孕妇对于食物尤其敏感,进口的食物都与宝宝息息相关,木姜子能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治胃痛呕吐,肾与膀胱冷气及无名肿毒。这些对身体有好处。怀孕期间吃的东西最好新鲜干净些,这样才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怀孕期间的其他问题最好询问医生。

木姜子的功效木姜子的作用与功效多样,可以从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两大方面去体现:

1、祛风止痛

木姜子的作用不仅在于果实,就连同木姜子的根与叶都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用果实与根叶进行入药,能达到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畏寒怕冷、有伤痛淤血的人群。

2、家具建筑适用

木姜子的功效不仅在于食用,由于木姜子的果实中含有柠檬醛的原料,进行加工,能够防止普通家具和建筑的易裂情况,同时能够供工业上使用,将木姜子提取香料油边能作为商品出售。

3、抗心律失常

将木姜子提取油出来服用,能够能明显降低氯仿引起的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变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氯化钡所致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对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的剂量及致死量有所提高。

4、杀菌作用

人体中会因为与物质的接触,会吸入一定的真菌与细菌进入体内,木姜子能抑制试管内黄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肤癣菌,木姜子中含有柠檬醛的成分,对于身体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

5、调味料

木姜子由于味道独特,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当做调味料作为菜肴的添色,从而制作出美味的菜肴。也可以将新鲜采摘回来的木姜子放到泡菜水中浸泡。大约浸泡半个月时间既可以捞起来食用,也有一番滋味。

木姜子的附方

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水泻腹痛:木姜子研末,开水吞服一钱。

③治发痧气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

⑥治疔疮:木姜子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乌江鱼怎么做才好吃

食材:

乌江鱼,黄豆芽,西红柿酸汤,香油,花椒,木姜子油,姜片盐各,洋葱,葱段,色拉油。

做法:

1、清洗干净乌江鱼,放进沸水中烫3分钟,捞出备用;

2、开水焯下黄豆芽,捞出入特制锅内垫底;洋葱成方丁备用。

3、热锅起油,烧至七成热时放葱段、姜片爆香,放西红柿酸汤大火烧开后入乌江鱼肉小火煮5分钟,放花椒、木姜子油、洋葱丁、盐调味后小火烧3分钟,

4、淋香油后出锅浇入垫有黄豆芽的特制锅中,上桌后特制锅下面放电磁炉加热即可。

食材:乌江鱼、土豆。

辅料:胡萝卜、山药、料酒、白醋、蛋清、葱段、姜片、淀粉。

做法:

1、将乌江鱼切成片,加入一个蛋清,少许葱段、姜片,少许料酒、淀粉、白胡椒粉。小手抓匀。放入冰箱冷藏入味。准备配菜和酱料。

2、秘汁调制:一大匙黄豆酱、耗油、番茄酱、甜面酱,按照1:1:1:1的比例调和,用勺子不断的搅动,直到提起勺子后可以拉出细丝来。

3、蒜瓣切块、大葱切段,香菜切段;芹菜切段,胡萝卜、土豆切块,山药切片。

4、锅中放入少许油,依次放入土豆、胡萝卜、山药、娃娃菜。小火慢煎5-10分钟。

5、少许底油,放入鱼片、鱼段分次小火慢煎3分钟,煎的过程中用手晃动锅底以免糊掉。煎完一面可以用筷子在煎另一面。

6、倒入所有配菜,盖上盖子在中小火继续焖3-5分钟左右即可。


木姜子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木姜子还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外用鲜果、叶捣烂敷,或果实研粉调敷患处。可治疮毒、疮疡肿痛。


木姜子有什么好处 祛风散寒

木姜子性温,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泄泻等症;而且木姜子辛温,有祛风除湿的作用,民间常用木姜子来治疗四肢酸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乌江鱼的功效与作用 乌江鱼的家常做法

材料:乌江鱼1条,黄豆芽100克。调料西红柿酸汤1000克,花椒20克,木姜子油30克,姜片、香油、盐、洋葱、葱段、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

1、乌江鱼宰杀,腹部开膛取出内脏并切下鱼头,将鱼身切重20克的块,与鱼头一起入开水中大火烫3分钟,捞出备用;黄豆芽入沸水中大火汆1分钟,捞出入特制锅内垫底;洋葱切1厘米见方的丁。

2、锅内放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葱段、姜片爆香,放西红柿酸汤大火烧开后入乌江鱼肉小火煮5分钟,放花椒、木姜子油、洋葱丁、盐调味后小火烧3分钟,淋香油后出锅浇入垫有黄豆芽的特制锅中,上桌后特制锅下面放电磁炉加热即可。

材料:乌江鱼1条,葱、姜、蒜、干椒、八角、面酱、料酒、盐、糖、香菜各适量。

做法:

1、鱼清洗干净后,切块。

2、把鱼身上的水分擦干。

3、热锅下冷油,油热后,下入鱼块转小火煎制。

4、双面煎黄后取出。

5、葱、姜、蒜、干椒、八角爆锅炒香,浇入料酒,把煎好的鱼块入锅。

6、加没过鱼身一半的开水,加四海面酱中火炖。

7、中间翻面一次,加适量盐和糖继续炖。

8、待汤汁基本收干,加味精和葱花、香菜出锅即可。

材料:乌江鱼头半个,豆腐,葱姜蒜,大蒜叶段,鲜汤料包各适量。

做法:

1、鱼头洗净,捞出沥干水分待用,豆腐切成块待用。

2、锅中放入30g油(约两汤匙)烧热,下鱼头煎一下(约两分钟),下葱姜和30g黄酒。加入1000g开水(没过鱼头),大火烧开后改中火烧15分钟。

3、入豆腐块,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鲜汤料包烧3分钟,出锅前放入大蒜叶和白胡椒粉即可。


关于木姜子的用途和知识

木姜子 即 山鸡椒 。

山鸡椒

山鸡椒其它中文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苍子,青皮树,山苍树、过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筑子皮,澄茄子,沙海藤。分布在我国除高海拔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南部地区为常见;生于向阳丘陵和山地的灌丛或疏林中,适合生于海拔100—2900米,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土壤酸度为5—6度的地区生长较为旺盛,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西南直至西藏均有分布。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也产。根叶及果实等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目录 :1形态特征

2地理分布

3主要价值

▪ 使用价值

▪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4生长习性

5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造林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防治

1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10米;幼树树皮黄绿

山鸡椒

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枝、叶具芳香味。顶芽圆锥形,外面具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11厘米,宽1.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纸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6-10条,纤细,中脉、侧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长6-20毫米,纤细,无毛。伞形花序单生或簇生,总梗细长,长6-10毫米;苞片边缘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宽卵形;能育雄蕊9,花丝中下部有毛,第3轮基部的腺体具短柄;退化雌蕊无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无毛,幼时绿色,成熟时黑色,果梗长2-4毫米,先端稍增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

植物形态

2 地理分布

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3 主要价值编辑

木材材质中等,耐湿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筑等用。花、叶和果皮主要提制柠檬醛的原料,供医药制品和配制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业上用。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果实入药,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药业称之为“毕澄茄”(一般生药学上所记载的“毕澄茄”是属胡椒科的植物,学名为Piper cubeba Linn.)。近年来应用“毕澄茄”治疗血吸虫病,效果良好。台湾太耶鲁族群众利用果实有刺激性以代食盐。江西兴国群众反映,山苍树与油茶树混植,可防治油茶树的煤黑病(烟煤病)。

使用价值

山鸡椒

植物木材材质中等,耐湿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筑等用。花、叶和果皮主要提制柠檬醛的原料,供医药制品和配制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业上用。[1]

台湾太耶鲁族群众利用果实有刺激性以代食盐。江西兴国群众反映,山苍树与油茶树混植,可防治油茶树的煤黑病(烟煤病)。

药用价值

山鸡椒

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果实入药,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药业称之为“毕澄茄”(一般生药学上所记载的“毕澄茄”是属胡椒科的植物,学名为Piper cubeba Linn.)。应用“毕澄茄”治疗血吸虫病,效果良好。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

离体气管平滑肌试验表明,山苍子油(毛叶木姜子果实提取的挥发油)10μl/ml能松弛豚鼠正常气管平滑肌及乙酰胆碱或组胺致痉的气管平滑肌。预先加入挥发油可阻断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收缩。用含1μl/ml挥发油的Locke液灌流,第3分钟开始就能增加正常豚鼠离体肺灌流量,给豚鼠灌胃300μl/kg,腹腔注射170μl/kg,对5%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过敏性休克和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试验等,其挥发油均呈明显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慢反应物质所致豚鼠肠段收缩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表明其平喘作用除扩张支气管,还与抗过敏介质的形成和释放有关。

2、

山鸡椒

抗心律失常

作用给小鼠灌胃毛叶木姜子油0.3ml/kg,连续3d,能明显降低氯仿引起的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变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对氯化钡所致大鼠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迅速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对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的剂量及致死量有所提高,但统计学不显着,对毒毛花苷G引起的心律失常无对抗作用。

3、抗真菌作用

0.005%-0.01%木姜子油能抑制试管内黄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孢子菌等9种皮肤癣菌。0.033%-0.1%还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及几种皮肤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卡氏枝孢菌、茄病镰刀霉、粉绿木霉等)。唯对曲菌抑菌力较弱,直到浓度加大到1%,

山鸡椒

才能抑制黄曲霉和烟曲霉。除抑菌作用外,木姜子油尚有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初步认为抑菌有效成分

附方

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治水泻腹痛:木姜子研末,开水吞服一钱。[2]

③治发痧气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2]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

山鸡椒

(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2]

⑤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1]

⑥治疔疮:木姜子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相关推荐

树木的简介

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 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 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痦子和痣的区别是什么

痦子简介痦子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皮肤的良性肿瘤,是由神经细胞分化出来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可能长痦子。一般来说,痦子对人没有危害,但长在手掌、脚底、口唇等特殊部位的痦子就需要注意了。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发生摩擦,导致痦子发生恶变,产生恶性黑素瘤。因此建议对于长在特殊部位的痦子,最好及时切除。这个手术在门诊就可以完成,手术后最好对切下的部分做病理切片,观察有无变化,有没有切干净,是良性还是恶

洋姜的简介

菊芋,学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 1753),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

木瓜的简介

木瓜果肉厚实、香浓鲜甜,素有“岭南果王”之称。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以之入馔都备受众多食客喜爱。木瓜含有多种酶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消暑解渴、润肺止咳的食效。木瓜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现已遍布于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十七世纪初,从南美洲传入东方。在我国,有关木瓜的记载,最早见于十七世纪末的《岭南杂志》一书。书中称木瓜为蓬生果、乳果,对木瓜的植物学性状、结果习性、种植方法以及食用价值等也有记载。由

枸杞泡水放多少的量

枸杞子泡水的用量400ml的杯子要是一般的枸杞的话就放大约15-20粒干的,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放入3-10克枸杞,沸水浸泡,随意饮用,到无味为止。扩展阅读:枸杞子简介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

小儿食积偏方 有哪些偏方可以治小儿食积

小儿食积偏方1、鹿角刺果3g。研末,吞服。2、葛蘽果15g,葛蘽叶15g。煨水服。3、丝毛榕干根30~60g。水煎服。4、白鼓钉30g,咸橄榄10枚。水煎服。此方用于食积、腹泻。5、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果。6、独脚金15g,神曲15g,麦芽15g,谷芽15g,山楂10g。水煎眼。7、猕猴桃干果60g。水煎服。此方用于食欲不振。8、野山

木贼的简介

木贼(Horsetail〕[出处]始载《嘉佑本草》。本品草干有节,面糙涩,制木骨者用之,磋搓则光净,犹云木之贼,故名..[中药材学名]Radix Aucklandiae[别名]木贼草、锉草、节骨草、无心草、(苏北俗称,五节节)、节节草、擦草、擦桌草、笔管草[基原]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L. 的干燥地上部分。[采制贮藏]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置干燥处,以

椰子产地

椰子简介椰子,是椰子树的果实,是由外层为纤维的壳组成的,提供椰子皮纤维和内含可食厚肉质的大坚果。果新鲜时,有清澈的液体,叫做椰汁。产于热带地区。椰子产地椰子为古老的栽培作物,原产地说法不一,有说产在南美洲,有说在亚洲热带岛屿,但大多数认为起源于马来群岛。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热带滨海及内陆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尤以赤道滨海地区分布最多。其次在南北纬20°~23.5°范围

虱子的简介

虱子的成虫和若虫终生在寄主体上吸血。寄主主要为:陆生哺乳类动物,少数为海栖哺乳类,人类也常被寄生。虱子不仅吸血危害,而且使寄主奇痒不安,并能传染很多重要的人畜疾病。由虱子传播的回归热是世界性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虱子的寿命大约有六个星期,每一雌虱每天约产十粒卵,卵坚固地粘附在人的毛发或衣服上。八天左右小虱子孵出,并立刻咬人吸血。大约两三周后通过三次蜕皮就可以长为成虫。虱子一生都是寄

高良姜的简介

用法用量3~6g。禁 忌体虚者不宜单用。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生理特性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