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黄体功能不良导致经期不正常
经期不正常是怎么回事 黄体功能不良导致经期不正常
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现象多与卵巢黄体功能不好有关,这类人群虽然有月经周期,但是周期会缩短,或者月经出现较多。有的人20天左右就来一次月经,有的人则可能30天来一次,出血时间比较常,这些都是因为黄体功能不好引起的。
孕酮正常值是多少
孕酮正常值是多少
女性卵泡期正常值为0.6~1.0nmol/L;排卵期正常值为2.40~9.40nmol/L;排卵后正常值为20.8~103.0nmol/L。女性孕酮分为正常妇女月经周期孕酮参考值以及妊娠期妇女孕酮参考值和绝经期妇女孕酮参考值。
提示:不同医院的检验单位有可能不同,各个医院换算的单位不一样。
酮低的症状
孕酮低的症状外在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不全、纤维囊性乳房、胆囊疾病、低血糖等,不过还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体重增加、阴道干燥、乳房胀痛等症状。孕早期孕酮低的话可能出现胎停流产或宫外孕。
酮低的原因
出现孕酮低的原因有先兆流产、宫外孕、早产、闭经、不孕症,或者是黄体功能不全,卵巢黄体发育不全时也会导致孕酮含量下降,而肾上腺、甲状腺功能严重失调也可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孕酮含量也会相应降低。
孕酮低怎么办
女性怀孕前出现孕酮低的情况时,一定要先治愈,然后再要宝宝。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孕酮可以维持月经的规律性,孕酮含量低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致病因素,对症进行治疗才可以有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孕酮低能怀孕吗
一般孕酮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流产,如果是怀孕前发现孕酮低需要补充孕酮后再怀孕。如果现在已经怀孕了,孕酮低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先兆流产,需要及时注射或是口服黄体酮补充孕酮,预防流产。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孕酮了吧。而且,本文还提供了孕早期孕酮值偏低的检查方法和解决方案。作为孕早期的女性,最好保持身体孕酮值达标,否则会导致流产等严重后果,其中注射和口服孕酮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法。
孕酮低有什么影响
孕酮低在孕早期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容易造成流产。女性卵泡期正常值为0.6~1.0nmol/L;排卵期正常值为2.40~9.40nmol/L;排卵后正常值为20.8~103.0nmol/L。女性孕酮分为正常妇女月经周期孕酮参考值以及妊娠期妇女孕酮参考值和绝经期妇女孕酮参考值。孕酮检查的临床意义在于检查出是否出现脂质性卵巢瘤、黄体囊肿、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通常怀孕9~32周时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人的10~100倍,怀双胞胎的水平比怀单胎高,而出现以上这些现象的人的孕酮普遍增高。检查孕酮还能判断是否有排卵障碍、卵巢功能减退症、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性月经、闭经、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等,出现这些疾病的人孕酮值通常表现为降低。
孕妇一旦出现孕酮低要及时检测,并且注意做好B超检查,排除先兆流产以及胎儿宫内停育的可能,不能大意,孕酮是促进受精卵着床和胎盘发育的一种激素,低太多会引起流产,所以一定要补充。建议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即可。平时注意加强营养,另外,孕早期需少活动,注意休息,不宜行房。
青春期功血的症状都有哪些
青春期功血约占各种功血的20%。在初潮后最初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则是常见的,多数患者能逐渐自行调整。但当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或周期紊乱时,即为青春期功血。
青春期功血的症状有哪些?
出血前常有一段时间停经。由于长痔大量子宫出血而发生贫血,可出现头晕,无力、食欲不振、心悸、多梦、失眠等症状。一.般无痛经史。检查时多有贫血貌。妇科检查内、外生殖器均属正常范围,宫颈口松,子宫可稍大、柔软,可有单侧卵巢或双侧卵巢囊性增大。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特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生主要由于卵巢原发性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不成熟、甲状腺功能不足,或环境改变、精神刺激、营养障碍,以及经期剧烈运动或游泳等原因,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不能建立规律的排卵周期,临床上多具有无排卵功血的特点。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量多而周期正常,临床上除无排卵外还常有排卵型黄体功能障碍。经期延长,量多而周期短者,有无排卵及有排卵黄体功能障碍所致的经前出血和黄体萎缩过早。
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是什么
1、排卵期出血:部分的患者朋友会出现排卵期出血的现象(两次月经中间少量的出血)常会伴有下腹痛。而且基础体温双相但是会出现下降缓慢的情况,通常在经期还无法降至正常增殖期水平(经期体温仍然处于高温期)。
2、月经紊乱:女性黄体不足常会出现月经周期正常,但是经期会有延长的现象,多则可达9-10天甚至会更长的时间,但是经量却不是太多,通常是在月经干净 23天以后,阴道又会有淋漓不尽的咖啡色分泌物排出。在阴道有这类分泌物的那几天,通常患者的左下腹还会出现隐隐作痛,就好比是有股气儿不流通,阻塞在那里一样。
3、其他:黄体功能不足极易引起卵泡发育不良或者是黄体生成不完全以及黄体本身分泌的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比例严重失调。常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孕或者流产的现象,而且流产主要是发生在孕早期。
黄体功能不全的危害
专家指出,成年女性要怀孕,除有排卵、输卵管通畅、子宫正常等条件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黄体功能。黄体功能不全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一旦黄体功能不全可引起雌、孕激素不足,结果导致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受精卵不易着床、早期流产等情况。如果出现黄体功能不足,会对女性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
1、月经失调带来的烦恼。黄体功能不全患者会因为内分泌失调而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可达9-10天甚至更长)等等,那会让女性痛苦不堪。如果一些女性本身体质不好,还会有痛经的现象。
2、黄体功能会将会造成不孕。因黄体不能按期萎缩退化或不完全退化持续分泌少量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不能按正常的时间剥落,经前的子宫内膜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而且分泌反应欠佳线体上有轻度弯曲,使得女性难受孕,将会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3、增加流产的可能性。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不能分泌足够的孕激素,即使正常受孕后,也很难维持受孕,从而导致流产、习惯性流产的现象。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症状
青春期功血的发生主要由于卵巢原发性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不成熟、甲状腺功能不足,或环境改变、精神刺激、营养障碍,以及经期剧烈运动或游泳等原因,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不能建立规律的排卵周期,临床上多具有无排卵性功血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量多而周期正常,临床上除无排卵外,还常有排卵型黄体功能障碍。经期延长,量多而周期短者,有无排卵及有排卵黄体功能障碍所致的经前出血和黄体萎缩过早。
周期延后、长期淋漓不净量稍多者,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因甲状腺功能不足而导致卵巢功能紊乱;
②黄体萎缩不全,内膜不规则脱卸;
③无排卵。
周期延后,经期经量正常者,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卵泡期延长,甲状腺功能不足;
②无排卵,卵泡期障碍,有时经量少,由于无周期性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量少;
③黄体延期衰退。
其他症状:出血量及流血时间可继发贫血及贫血症状,或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不足症状。
排卵期的体温变化规律有哪些
第一,排卵期的体温变化规律有哪些?正常排卵,低温期与高温期明显。女性没有怀孕,周期正常,首先是低温期。排卵后,受.孕酮影响,温度升高。黄体期后,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孕酮减少,不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恢复到低温期。在此同时,月经也到来了。
第二,无排卵,持续低温。女性卵巢功能异常,发育不良,无排卵,也没黄体形成,也就没有孕酮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基础体温不会升高,体温持续低温。
第三,黄体素浓度不够,体温上升过慢。若基础体温缓慢上升,超过3天,还没有达到36.9度以上,多属于“爬坡式”基础体温,也是因为黄体功能产生的缓慢、及黄体不足的表现。黄体不足,高温持续时间不足。在高温期间体温高低不平,悬殊比较大,多是“马鞍式”体温,也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黄体功能不良,体温缓慢下降。高温不足12天,多是黄体功能维持时间不足,往往是黄体功能低下的表现之一。
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周期缩短
若只出现月经周期缩短这一现象,则可能是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失调。可以自测基础体温,如果基础体温双相,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偏低,高温相持时间短(9-10天)基本可以诊断,当然如果能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则更能明确诊断。治疗可以用促排卵药,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促使正常黄体形成,或使用hCG促进及支持黄体功能,或使用地屈孕酮补充黄体分泌的不足。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达9-10天,经量多,这往往是黄体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落。也可以自测基础体温,基础体温双相,但下降缓慢。
内分泌失调与黄体功能不全性不育
黄体是随着卵巢的周期变化即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而形成和退化的。黄体的形成和退化:排卵后卵泡上的裂口闭合,由于卵泡膜上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溢入空腹凝成血块形成白体(早期黄体)。而卵泡壁的破口很快被纤维蛋白封闭遗留下来的卵泡壁上的颗粒细胞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迅速的增生肥大,这时泡浆内出现黄色颗粒称为颗粒黄体细胞,一部分卵泡内膜细胞亦黄体化故称卵泡膜黄体细胞,随后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增生并且伸入黄体中心的血块形成间隔使黄体外观呈花彩状,这时没有排卵的卵泡开始萎缩,排卵后8-9天黄体发育成熟,直径可达1-3厘米,称为成熟黄体。如卵子受精则黄体可维持3-4个月才退化,称为妊娠黄体。
如卵子未受精则黄体开始退化,血管减少细胞萎缩,黄色消退分泌功能下降,过4-6天月经即可来潮。此时卵巢又有新的卵泡开始发育形成一个新的周期。
对于黄体的形成和退化过程发生障碍,临床上西医分为黄体发育不全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情况。黄体期正常为12-14天,黄体发育不全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黄体期过短不足12天或黄体期的天数正常而功能不足,基础体温上升不足0.5度即孕酮分泌较低,所以由于黄体功能不全、黄体萎缩过早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临床表现为经前点滴出血,月经提前来潮经量多少不一。同时,育龄妇女还由于黄体功能不足,临床上,常见有早期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不孕等症状。由于黄体不健全不能分泌足够的孕激素,经前的子宫内膜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而且分泌反应欠佳线体上有轻度弯曲,使得难受孕。黄体不全的妇女,因黄体不能按期萎缩退化或不完全退化持续分泌少量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不能按正常的时间剥落。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甚至更长,量不太多,基础体温双相,但在经期时才下降。
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认为黄体功能不全常常与脾气虚弱、肾气不足等有关,我们选择具有补肾健脾的中成药促排卵胶囊治疗,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从基础体温方面分析,只要高体温不足12天,或者上升缓慢,呈现爬坡式的体温,或者出现高体温后高低不平,均可以使用促排卵胶囊治疗。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服用的时间与剂量。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的原因
一、月经量多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及经期持续天数均正常但经量过多,一般认为经量超过100ml即可诊断为月经过多。月经量过多可由妇科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引起,会影响怀孕。
二、月经量少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行经的天数短于2-3天,月经量少,经血呈暗紫色或粉色。引起月经过少均可使患者不能受孕或受精卵因子宫内膜病变而不能着床及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三、月经周期长
指月经周期在40-50天以上或更长一些时间,凡出现这一情况的无排卵或卵巢黄体功能不足的比例高于正常月经周期者。而且是时间拖延越久,怀孕几率越低。
月经多少稀会引起不孕
一.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及经期持续天数均正常但经量过多,一般认为经量超过100ml即可诊断为月经过多。
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有:(1)妇科内分泌功能失调:由于青春期下丘脑发育不全,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尚未建立稳定规律的周期性调节和反馈反应,致使卵巢中虽有卵泡发育但不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当雌激素量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生长或突然下降时,子宫内膜大片脱落而导致经血量过多。
由于卵巢无排卵,故导致不孕。(2)子宫肌瘤:肌瘤堵塞输卵管口可使精卵不能相遇而不能受孕。(3)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可引起月经过多而影响怀孕。
二.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行经的天数短于2-3天,月经量少,经血呈暗紫色或粉色。引起月经过少的原因有:1、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2、某些妇科疾病,是引起月经过少的常见原因,3、刮宫手术:由于机械性损伤过重,导致子宫内膜不能修复再生,可以发生月经过少甚至闭经。4、卵巢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性功能过度抑制,最终导致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及子宫内膜增生不足而致月经过少。
上述原因均可使患者不能受孕或受精卵因子宫内膜病变而不能着床及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
三.月经过稀
月经过稀是指月经周期在40-50天以上或更长一些时间。月经过稀常由于下丘脑— 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使卵泡期延长或排卵异常。月经过稀患者无排卵或卵巢黄体功能不足的比例高于正常月经周期者,月经周期越延长,越不规律,上述比例越高,有时是闭经的先兆。
黄体功能不全对女性危害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没有完全形成黄体,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未能及时转换,常导致以下症状:
月经不调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因黄体不能按期萎缩退化或不完全退化持续分泌少量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不能按正常的时间剥落。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甚至更长,量不太多,基础体温双相,但在经期时才下降。
习惯性流产
在年龄较大、有反复流产史的妇女中黄体功能不全者高达35%~50%。黄体不能分泌足够的孕激素,子宫内膜不能受孕激素的影响为受孕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女性即使受孕后,也很难维持受孕,从而导致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现象。黄体功能不全者习惯性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早期,基体温曲线高温相短于周天或高低温差过小。
不孕
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前1-2天内,卵泡中的颗料细胞便开始黄素化,排卵后,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分泌量在排卵后7-8天达高峰,然后于月经前1-2天迅速下降。如果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不足,使黄体不能按周期萎缩退化或者黄体不完全退化,仅分泌少量的孕激素,使子宫内膜不能按照正常时间发生规律性脱落,月经之前的子宫仍然内膜仍然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子宫内膜对于孕激素的反应不敏感,腺体上轻度弯曲,导致女性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