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中药方剂可以缓解口苦

哪些中药方剂可以缓解口苦

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口苦的方剂是什么:

1、温胆汤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大枣。 主治:痰热型口苦症,症见心烦恶心欲吐,或呕吐痰涎,口苦,咽干, 脉弦滑等症。

2 、蒿芩清胆汤 青蒿,黄芩,枳实,竹茹,茯苓,半夏,陈皮,碧玉散。主治:外感湿热之症,微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闷脘痞,口苦,咽干,恶心欲吐,溺赤,舌苔黄腻,脉象弦细数等。

3、柴胡,黄芩,苦参,黄连,龙胆草,麦门冬,枳俱子。(《本草纲目》) 主治:口舌苦。

慢性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脾不和。

【治法】健脾疏肝。

【方名】健脾疏肝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兆祥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湿阻。

【治法】健脾化湿,理气降浊。

【方名】肝炎1Ⅲ号冲剂。

【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壳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陈15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冲剂,每袋15克,每服半袋,每日2次。

【出处】常玉英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未清。

【治法】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

【方名】益肝汤。

【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关幼波方。

口臭口苦怎么治能痊愈

1、口臭口苦怎么办

患者在患上口臭口苦的病症时,应该及时服用一些中药方剂帮助调理,其中较为常用且效果显著的中草药有龙胆草、天花粉以及生地等,或者也可以服用黄连胶囊和牛黄清胃丸等西药进行治疗。另外,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要注意让口腔保持清洁,且应该多吃清淡口味的温和食物,不要多吃韭菜以及大蒜等容易产生异味的一些食品。

2、口臭怎么治

如果患有口臭的病症,患者就需要芦荟、甘草以及麦冬等中药材熬制汤药服用,或者也可以用消炎解毒的西药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配合漱口水帮助缓解。除此之外,患者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做出一定的调理,可以使用有薄荷一类香味的牙膏,并坚持每天早晚按时刷牙,还可以经常食用口香糖等食物帮助清新口气,以便能大大降低症状的严重程度。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患者

中药方剂一、

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中药方剂二

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中医拔罐是怎样治疗糖尿病的

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中药方剂三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中药方剂四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适应症:糖尿病

中药方剂五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剂,患者是否应该采取这些药方,或者有何禁忌,患者是需要向医生咨询清楚的,切记不可胡乱的用药治疗。

阑尾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湿热壅遏肠腑,气滞血瘀,热腐成脓。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

【方名】金蒲汤。

【组成】金银花30-60克,蒲公英30-60克,冬瓜子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每日2剂,日服4次。

【出处】朱日升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小肠积热成毒。

【治法】理气泄热,解毒散结。

【方名】阑尾炎效方。

【组成】陈皮10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连翘10克,双花15克,公英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郝耕圃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湿热郁积,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行气,清热解毒。

【方名】化瘀解毒汤。

【组成】京赤芍12克,败酱草50克,丹皮12克,蒲公英50克,金银花50克,木香10克,元胡10克,当归20克,桃仁0克,地丁30克,大黄1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连舫方

面瘫早期用药都有哪些

面瘫通常是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的。面瘫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进行控制病情。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此外面瘫也可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治疗面瘫的中药方剂,希望让患者朋友有所参考。

中药方剂一、药物组成:羌活、防风、白附子、茯神水或黄松节,半夏、甘草、胆南星、木瓜、秦艽、僵蚕。以上中药水煎后,兑入黄酒服用。此方具有辛散风寒,温通筋络,化痰和血的功效,主要用于面神经麻痹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药物组成: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此方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歪斜等症状。它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就是一些治疗面瘫的中药方剂。这些中药方对治疗面瘫都有很好的功效。面瘫马虎不得,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配合中医针灸进行同步治疗,这样效果更好。当然这些中药方剂仅供大家参考,患者在服用之前,应该咨询医师。

牙痛的中药方剂

灵仙饮:细辛3克(后下),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劳液:十大功劳叶9克。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2剂。

糖莲饮:青莲子芯2-3克,冰糖10克。水煎,时时饮用。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适用于龋齿疼痛、风炎牙痛。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牙痛,可用本方配入生地、石膏、细辛、白芷等,水煎服。

扁蓄饮:扁蓄50-10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绿豆甘草饮: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至豆熟,去甘草,分2次食豆饮汤。

花椒方:花椒1粒,放在牙痛处,咬紧,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牙痛时如何使用消炎药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却要命”。为缓解牙痛,很多人都习惯依靠消炎药。事实上,因牙根尖孔特别纤细,口服消炎药多数经全身吸收,只有很少量药物通过血液到达牙髓组织内,而以这些药物到达病灶的剂量,根本无助于牙痛缓解。

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

1、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有清化止血汤

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黄芩12克、全瓜蒌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清肺化痰,止咳敛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痰热壅肺型)。咳嗽气急,痰多,质粘厚或稠黄或有腥味,咯血,口干而粘舌苔黄腻,脉滑数。

2、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有清肝泻肺止血汤

牡丹皮8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阿胶10克、紫菀10克、仙鹤草15克、钟乳石3克、小蓟12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清肝泻火,止血镇咳。支气管扩张咯血(肝火犯肺型)。咳嗽气逆,咯血鲜红,肋痛善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3、支气管扩张中药方剂有滋阴降火止血汤

仙鹤草15克、牡丹皮6克、生地15克、阿胶10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泽泻10克、黄芩炭6克、山茱萸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滋阴降火,潜阳止血。支气管扩张咯血(阴虚火旺型)。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动脉硬化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动脉硬化方剂一。

【组成】柏子仁300克核桃仁1000克桃仁500克松子仁300克红糖(或用蜂蜜)1500克。

【用法】前4味各捣如泥,混合在一起,用红糖或蜂蜜调匀即成。每服10克,日服2~3次,开水送下。

【主治】动脉硬化症,包括脑、冠状动脉和肾动脉硬化。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动脉硬化方剂二。

【组成】石菖蒲12克熟地12克首乌12克杞子12克虎杖12克女贞子12克丹参15克川芎9克山楂9克益智仁9克红花6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益肾补脑,活血化瘀。

【主治】脑动脉硬化,证属肾亏衰老,脂瘀阻滞脑络者。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吃什么能缓解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口苦还可见于癌症。美国医学家德维斯医生还发现,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品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口苦的病因很多,肝失疏泄最为常见,多与情志、情绪、情结等方面有关,一为肝气郁结,疏泄失职。二为情志抑郁,郁怒伤肝所致。三为情结所致常见郁郁寡欢,悲忧欲哭,胸肋、两乳或少腹部位胀痛不舒等症。四为肝气亢逆,或疏泄太过,多为暴怒伤肝,气机紊乱所致。五为肝阳亢盛,日久化火,火迫胆汁妄行上逆于口而苦。

其实,日常生活中吃些什么食物可以缓解口苦呢?

1、枸杞鸡蛋汤

枸杞15g,鸡蛋2枚。先放枸杞与水煮汤,汤成加入搅拌鸡蛋,再烧开即成。

主治:轻度口苦。

2、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在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

3、鲜竹笋煲瘦肉汤

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

疖肿的中药方剂

【辨证】汗出遇冷,暑湿乘虚而入,停聚肌腠,气血运行被阻,郁瘀成疖。【治法】祛暑化湿解毒。【方名】藿佩六一散加味。【组成】藿香……

【辨证】汗出遇冷,暑湿乘虚而入,停聚肌腠,气血运行被阻,郁瘀成疖。

【治法】祛暑化湿解毒。

【方名】藿佩六一散加味。

【组成】藿香6克,佩兰5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天葵6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六一散1包(滑石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常见的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令女性朋友非常苦恼的妇科疾病。患者会出现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持续性腹痛等症状。这种妇科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引起更严重的妇科疾病,有时候甚至导致患者不孕。因此盆腔炎的危害是很大的。

患了盆腔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盆腔炎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此外中医对盆腔炎的治疗也很有疗效。中医学上将盆腔炎分为湿热瘀结型和寒凝气滞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盆腔炎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盆腔炎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蒲公英,黄柏,鱼腥草,土茯苓,败酱草,桃仁,红花,血竭,川牛膝,生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乌药,香附,当归,川芎,桂枝,炮姜,五灵脂,生蒲黄,赤芍,炙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寒凝气滞型盆腔炎的治疗。

中药方剂三:丹参、白芍、赤芍、连翘、乳香、没药、透骨草、皂刺、三棱、莪术。以上中药制成灌肠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扁平疣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湿毒热邪郁结肌肤,阻遏气血运行。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

【方名】克疣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芩20克,马齿苋30克,生苡仁30克,夏枯草12克,牡蛎20克(先煎),木贼草12克,板蓝根3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紫草12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服,每日1剂。

【出处】杨景海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外感风毒,内动肝火。

【治法】清热平肝。

【方名】化毒消疣汤。

【组成】大青叶30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牡蛎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鲜生地30克,黄芩12克,制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湿热熏蒸,发于皮肤。

【治法】清热除湿。

【方名】清热除湿汤。

【组成】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15克,连翘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苡仁15克,茯苓15克,扁豆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

【方名】当归拈痛汤加减。

【组成】羌活1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黄芩12克,炙甘草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知母10克,升麻6克,苍术6克,葛根6克,白术10克,党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傅作琼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素体阳盛,感受热毒,入于营血。

【治法】活血凉血,清热解毒。

【方名】活血解毒汤。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银花30克,元参15克,夏枯草30克,何首乌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兰根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怒动肝火,气血凝滞于肌肤。

【治法】平肝软坚,清热解毒。

【方名】除疣汤。

【组成】苡仁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败酱草15克,牡蛎粉30克,夏枯草1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后熏洗患处15-20分钟。

【出处】何同国方。

中药方剂(七)

【辨证】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成。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名】复方木贼汤。

【组成】木贼30克,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香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外洗,用纱布浸药液磨擦患处,日3次。

【出处】陕西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究皮肤病组。

中药方剂(八)

【辨证】脾肺湿热郁结,火郁肌肤。

【治法】燥湿清热,软坚祛瘀,抗病毒。

【方名】扁平疣外治方。

【组成】冰片10克(另包),玄明粉10克(另包),苦参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先将冰片、玄明粉共研极细要备用。然后将余药煎汤取浓汁,待冷却至皮肤可耐受温度时,用毛巾或棉球蘸药水于患处反复擦洗15-20分钟。再用备用冰片、玄明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用多少,调多少),反复擦涂患处15-20分钟,用力以不擦破表皮为限度。上药每日1剂,分2次外用,5日为 1疗程。

【出处】施永茂方

胆结石中药方剂

胆结石偏方1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偏方2

【组成】大金钱草90~250克

【用法】水煎服,1日1次。

胆结石偏方3

【组成】胶布、王不留行籽

【用法】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胆结石偏方4

【组成】玉米须50克

【用法】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胆结石偏方5

【组成】虎耳草30克,适量米酒、水

【用法】将虎耳草与相同量的米酒、水一起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胆结石偏方6

【组成】威灵仙60克。

【用法】每日2次煎水内服。

胆结石偏方7

【组成】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

【用法】将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

相关推荐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 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用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主治:这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 适

慢性肝炎中药方剂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正在逐渐被各大医院所采用,那么它的独特之处在哪呢。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脾不和。 【治法】健脾疏肝。 【方名】健脾疏肝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兆祥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湿阻。 【治法】健脾化湿,理气降浊。 【方名】肝炎1Ⅲ号冲剂。 【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橘皮

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偏方

乳腺小叶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 【辨证】气郁痰结。 【治法】疏肝豁痰,软坚散结。 【方名】露蜂房汤。 【组成】露蜂房10克,山茨菇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贝母12克,柴胡10克,橘叶10克,香附12克,夏枯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郭子光方

治疗尿失禁中药方剂

方名 小便失禁方。 组成 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干草3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防风6克,陈皮6克,升麻3克,葛根6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备注〗无。 〖出处〗殷洪琪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尿失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尿失禁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十全大补汤中药方剂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 【处方】 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 上一十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治疗痤疮的中药方剂

1、〖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方名〗黄芩清肺饮。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2、〖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治疗痤疮秘方。 〖方名〗滋阴清热化瘀汤。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前列腺肥大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活血,补气消结。 【方名】前列通补汤。 【组成】黄芪20克,海藻20克,枸杞子1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菟丝子10克,怀牛膝10克,泽泻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王不留行子1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虚下降。 【治法】益气升提,利水通窍。 【方名】升麻黄芪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滑石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甘草5克,石菖蒲5克,竹叶2克

泌尿系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下焦湿热。【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方名】降石汤。【组成】降香3克,石苇10克,滑石10克,鱼脑石10克,金钱草30克,海金砂10克(包),鸡内金10克,冬葵子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梢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贝叔英方。中医处方(二)【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法】通淋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溶石排石。【方名】昆海排石汤。【组成】昆布18克,海藻18克,红花9克,桃仁12克,柴胡12克,白芍24克,枳实9克,海金砂12克,冬葵12克,滑石15克,

治疗胃癌的中药方剂

方名 健脾补肾汤。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补肾。主治胃癌。 处方组成 党参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白术9 克、菟丝子9克、补骨脂9克,水煎服。 临床疗效 本方结合化疗治疗72例双期胃癌患者,其中大部切除44例,次全切除18例,姑息切除5例,根除3例,切端阳性2例,所有病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生存1~3年72例,3~5年36例,占70%;5年以上16例,占48.5%。 方名 和胃化结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和胃,养血消肿。主治胃癌。 处方组成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黄芪15克、熟

增强食欲中药方剂

鸡内金。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是传统的中药之一,主要适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具有较强的消食化积、健运脾胃等作用。 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淀粉酶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积滞患者服用鸡内金粉剂后,胃液分泌量及消化能力都会大幅度提高,胃动力明显增强。 白豆蔻。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气滞呕吐等,能有效增强胃动力,帮助消化、缓解腹胀、积食等症状。 山楂。山楂既可作为水果食用,也可作为中药治疗消化不良,积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