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菜的注意事项 解毒作用
刺苋菜的注意事项 解毒作用
刺苋菜作为一种野外常见的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对于皮肤湿疹、疖肿脓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主要用法是外敷,把刺苋菜捣碎即可,因为刺苋菜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以解毒,能够帮助消除脓肿,有一定的消炎杀菌作用。
香菜煮水洗肾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医学上没有药物洗肾这么一种说法,香菜煮水更不可以,肾脏是清除代谢体内废物与毒物的重要器官,香菜解毒作用强,只能说喝香菜煮水可以加快体内毒素的排出,每天喝一杯香菜煮水对于肾脏的排毒起辅助作用,但是并没有清洗肾脏的功效。而且也不能长期依赖此法。
野刺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散淤凉血
中医认为:野刺苋菜具有散淤凉血的作用,食用野刺苋菜能够有助于提高凝血作用,促进伤口快速止血、结痂,如果身体局部出现了跌打损伤等情况,可以食用一些野刺苋菜来进行活血散淤,有利于促进损伤部位的功能的恢复。
紫苋菜有什么作用 清热解毒
在夏季食用紫苋菜对于清热解毒,治疗肠炎痢疾以及大便干结和小便赤涩有显着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忌食;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多食。
香菜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香菜煮水可以清理肾脏
服用香菜煮水可以帮助肾脏排毒,排毒养颜,中医认为,香菜解毒作用较强,对于肾脏解毒有一定的疗效,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不可长期依赖此法,肾脏排毒应该每天多喝水,保持正确健康的作息时间,每天喝一杯香菜煮的水,可以有助于肾脏所积累的盐和毒素经尿液的排出,帮助肾脏减轻部分负担。
苋菜的几种吃法
1、素炒野苋菜 1.主料:野苋菜300 克.
2.调料:精盐、味精、珍珠粉、蒜米、素油.
二、制法:
1.将野苋菜洗净切段。
2.锅烧热加入油,油热下蒜蓉(切碎米样)煸香,放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珍珠粉、味精,摊匀出锅即成.(也可用开水先炒一下,素炒味道也不错)
功效: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每百克含胡萝卜素7.15 毫克,维生素C153 毫克.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2、平菇、豆腐炒野苋菜
1.主料:野苋菜300 克、平菇200克、豆腐200克或鸡蛋一枚。
2.调料:精盐、味精、蒜米、素油.
二、制法:
1.将野苋菜洗净切段、豆腐切条、平菇切条。
2.锅内油烧热,放入蒜米煸香,放入豆腐炕熟、出锅待用。
3、加少许油,放入平菇、投入野觅菜煽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将豆腐放入,加入味精炒匀即成.
3、野苋菜蛋汤 1.主料:野克菜150 克,鸡蛋2 只.
2.调料:精盐、味精、生姜、素油.
二、制法:
1.将野苋菜洗净,切成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
2.锅内油烧热,放入葱花煸香,投入野觅菜煽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出锅待用.
3.锅内放适量水煮沸,鸡蛋徐徐倒入锅内成蛋花,沸后倒入炒好的野克菜,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功效:鸡蛋具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功效.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两者组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目赤、下痢、热毒肿痛、咽痛等病症。
4、 野苋菜烙饼 1.主料:野克菜150 克,鸡蛋1只,火腿肠1根,奶粉一勺,
2.调料:精盐、洋葱、黄豆酱,素油.
二、制法:
1.将野苋菜洗净,切细小.放入盆内,将鸡蛋磕入菜内,加入火腿肠、奶粉、素油拌匀即可。
2.将准备好的发面揉好代用,将菜馅包入准备好的面饼内,或烤、或蒸均可。
3.小烤箱双面烤20分钟,电停后,底面烤5分即可.味美爽口,食欲大增。
苋菜的做法网上有好多;可以:凉拌,包水饺,做粥,淹咸菜等,我们最常做的是馅饼、炒着吃、煮汤等。
野苋菜有刺;是苋科属,又叫刺苋菜、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因其叶有锐刺而得名。生长环境不高,到处都是。食用部分为叶和嫩茎,非常爽滑可口。
其性味功能:甘、淡、微凉、清热解毒、利水化湿、凉血止痢。其根可治疗菌痢、急性肠胃炎、麻后痢疾、小便短赤、痔疮、皮肤湿疹、脓疡、咽喉痛、扁桃体炎和毒蛇咬伤等。
人苋菜是大戟科的一种,又叫铁苋菜,没有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海蚌含珠,因为它的花细小,腋生,藏于合时如蚌的叶状包片内,因而得名。食其叶、茎。据《海南常用中草药》记载,其性味功能是:苦、涩、微凉。清热利湿、凉血止痒。主治菌痢、肠炎、腹泻、麻后痢疾、疟疾、咳嗽、哮喘、齿龈出血和皮肤湿疹等等。
苋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
野刺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野刺苋菜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能够预防上火,缓解咽喉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有上火情况的人,可以适量的食用野刺苋菜来促进体内热毒的排出,促进身体恢复。
簕苋菜的简介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0.4~1米。每一叶腋内有刺1~2枚,叶具长柄,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花小,腋生,花束,绿色或白色,有刺。
【功效】:凉血止血;清利湿热;解毒消痈[1]
【主治】:胃出血;便血;痔血;胆囊炎;胆石症;痢疾;湿热泄泻;带下;小便涩痛;咽喉肿痛;湿疹;痈肿;牙龈糜烂;蛇咬伤
【生态环境】:野生于荒地或园圃地。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别名】刺苋、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野勒苋、刺刺草、野刺苋莱、酸酸苋、刺苋菜
刺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刺苋菜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的凝固,主要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等情况,服用一定的刺苋菜,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到达出血部位,发挥止血的作用,防止病灶一直出现而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或者是细菌通过出血部位逆行入血的情况,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如果是有跌打损伤而导致的出血或者是水肿的情况,可以捣碎刺苋菜外敷,除了起到止血的作用外,还能够发挥消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伤口部位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