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健康教育:嘱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要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因淋巴结消退比较慢,可达数月之久。如发现颈部淋巴结肿痛、体温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原则:本病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大多能自愈。当并发细菌感染时,如咽部、扁桃体感溶血性链球菌时,可选用青霉、红霉^等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重症患儿,如咽部、喉头有严重水肿,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肌炎、心包炎等,可改善症状,消除炎症。但一般病例不宜采用。
弓形虫病应该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本病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各种淋巴瘤、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新型隐球菌和结核性脑膜炎等鉴别。
吃阿莫西林能喝酒吗 吃阿莫西林的禁忌
1.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药物之一,因此,对青霉素过敏的人不适合吃阿莫西林,以免出现过敏。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瘤等患者禁用。
3.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疱疹病毒感染者,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慎用。
风寒感冒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数较低,发热较高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根据患儿接触史及当地感冒流行情况,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如小儿流行性感冒、疟疾、伤寒、麻疹、结核病等。
(2)白细胞特别高时,可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菌性肺炎、百日咳等。
(3)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则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若超过75%多为细菌感染。
(4)急性咽炎同时伴有肝脾肿大、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何发病特点
本病分布广泛,可散发也可以引起流行。病毒携带者和病人 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 可能,但并不重要。一次得病后可获得较为持久的免疫力。
白细胞增高背后的疾病
白细胞亦称“身体卫士”,有应激反应时便增高,这是对身体有益的表现。但如果是白血病的白细胞增高,则对身体有害。成人正常白细胞总数是(4~10)X10l,婴幼儿高于此数。白细胞增多见于如下疾病:
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正常时,血液中性粒细胞占60%~70%,即(2~7)x1029/sugt;/L。超过7.5x109/L便是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对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吞噬、杀灭,见于急性外伤、感染、中毒、血清病、风湿病;当有出血也会增加,可能与压迫组织坏死或局部炎症有关;心肌梗死时也会增高,这与心绞痛可兹鉴别;当癌症迅速增长,组织坏死,或内分泌增加,均可发生中性粒细胞增多。这时如果只用抗生素治疗不会有效,还会延误治疗的时机。
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正常为3%~8%,如超过0.6x109/L,儿童超过1x109/L,称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单核细胞有吞噬功能.常见于进行性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斑疹伤寒、黑热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当粒细胞缺乏时,也会出现单核细胞增多。患胃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均会出现单核细胞增多。
反应性嗜酸细胞增多症正常时嗜酸细胞为白细胞总数的1%~5%,增多时可达20%以上。它的功能不完全明白,其能释放组织胺,有利减轻过敏反应。增多见于变态反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应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磺胺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细胞性淋巴细胞肉芽肿、淋巴网状细胞肉瘤、传染性粒细胞增多症、肾移植术后及癌症放疗术后亦可见。
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正常时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5%~30%,主要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功能,其中B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即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能杀死肿瘤细胞和移植物的异体细胞,称为细胞免疫。增多常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百日咳、传染性肝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布氏杆菌病等。
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大量增多,并可发现幼稚白细胞,酷似白血病,白细胞总数可达(50~100)X109/L。但其病因明确,如细菌感染、变态反应、中毒、恶性肿瘤、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烧伤、精神刺激等。待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会恢复正常。
白血病由于白血病细胞无节制生长和释放,除极早期外,一般都有白细胞增高和白血病细胞在周围血中出现。
风寒感冒如何鉴别诊断
检查项目:中医望闻问切四诊
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数较低,发热较高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根据患儿接触史及当地感冒流行情况,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如小儿流行性感冒、疟疾、伤寒、麻疹、结核病等。
(2)白细胞特别高时,可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菌性肺炎、百日咳等。
(3)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则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若超过75%多为细菌感染。
(4)急性咽炎同时伴有肝脾肿大、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 其它疾病
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谷丙转氨酶偏高的现象。
诊断艾滋病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依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尤其是HIV抗体 阳性,结合细胞免疫缺陷,就可以诊断为艾滋 病。但是在诊断艾滋病时,特别要考虑与某些症 状相似的疾病区别。(1) 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缺陷:除艾滋病 外,还有其他免疫缺陷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 发性免疫缺陷病如皮质激素、化疗、放疗或原先已经存在的严重的蛋白-热能性营养不良引起的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2) 血液病:由于艾滋病患者有发热,肝脾 肿大,淋巴结肿大,个别病人白细胞降低,淋巴 细胞减少,因此需要与血液病鉴别。(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急性 HIV感染期的表现很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因此当艾滋病高危人群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的症状时,应立即进行HIV抗体或病毒抗原 的检测,并进行鉴别。(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来发现艾滋病病 人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比较多,如感染、 痴呆等,应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相鉴别。
艾滋病窗口期症状出现时间
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亦称急性期,多数无症状,但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时,出现像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如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疼、头疼、咽痛、腹泻、乏力,夜间盗汗和淋巴结肿大,皮肤疹子是十分常见的症状,这之后,进入无症状感染期。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一部分人出些流感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一些人一直无症状,直接进入无症状期。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这可能与入侵艾滋病病毒的类型、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状态、营养情况、年龄、生活和医疗条件、心理因素等有关。
风寒感冒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白细胞数较低,发热较高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根据患儿接触史及当地感冒流行情况,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如小儿流行性感冒、疟疾、伤寒、麻疹、结核病等。
(2)白细胞特别高时,可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菌性肺炎、百日咳等。
(3)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则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若超过75%多为细菌感染。
(4)急性咽炎同时伴有肝脾肿大、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处理
一、一般疗法
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注意口腔卫生。保证营养及足够热量。对症治疗。
二、灭滴灵
15—50mg/kg?d,分3次口服,连服5—7天,适用于咽峡炎症。
三、抗生素
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避免用氨苄青霉素,以免发生皮疹)。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强的松或地塞米松,适用于咽喉水肿呼吸道受阻、心肌炎、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中毒症状重者,疗程一般1—2周。
五、生物制剂
恢复期病人血清每次10—20m1,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肌肉注射或静脉滴入。q—干扰素100万u/d,肌注,连续5天。
六、中药
成药有抗病毒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金莲花片剂、川心莲片剂等,应辨证施治。
七、抗病毒西药
无环鸟苷(acyclovir)10—20mg/kg?d,分2—3次,静滴。本药--、抑制ebv复制,停药后病人鼻咽部仍可连续排病毒。病毒唑(ribavirin)10—15mg/kg?d,分2次肌注,3—6天1疗程;或威乐星口服液(每支10ral含ribavirinl50mg),剂量1ml/kg?d,分2—3次口月艮。
八、严重并发症治疗
如脾破裂应手术,呼吸道阻塞急需时做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