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芪可调理阴虚盗汗

黄芪可调理阴虚盗汗

黄芪是很常见也很常用的一种中药,但相信很多人对它未必会熟悉,这种植物可以用来调理很多的疾病,但是人们只是遵照医嘱服用就可以了,很难对某一种中药确切的疗效进行研究。所以,对黄芪的功效也知之甚少。

现在人们都非常注意养生和保养,也推出很多有利于健康的药膳,那黄芪到是可以派上用场,所以,为了让大家加强对黄芪的了解,这里就把黄芪的功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帮助。

1、调理表虚自汗:一些人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就不出汗,整个手掌永远都是汗津津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其实这也是一种气血不足的表现,可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这种中医调理的方法很有效。

2、调理阴虚盗汗:表现为晚上睡觉总会出很多的汗,包括一些更年期的女性也会有这种情况,因此可将黄芪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效果明显。

3、治疗急性肾炎水肿:黄芪可用于治疗肾的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

4、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调理阳气虚弱:很多人因为阳气虚弱,导致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黄芪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还可以用于痈疽久不穿头,并且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治疗疮疡溃破:可以用于清洗溃疡和疮面,对于疮面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经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调理肺气虚证:黄芪对肺部的健康有帮助,主要是补气。可调理改善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等症状。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

8、调理气虚衰弱:很多人因为气血虚而引起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可用黄芪达到补气健脾的作用,并且可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也经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以上是一些中药的疗效,也有一些地区将黄芪当成是一种食疗天然食品,很早之前,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黄芪真是补气的良药,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因此,做药膳的时候可以多用。

黄芪治肾虚吗

有一定的辅助治疗肾虚作用。

中药黄芪性甘温,归脾、肺两经,在临床上它的功效是可以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可以通过黄芪和其他药物组成方剂,对于人体来进行相关的治疗,如肾虚患者伴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症状的,可以用黄芪搭配山药、枸杞、肉苁蓉等补肾调理身体,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

什么是虚汗

虚汗最常见的是肺虚自汗和阴虚盗汗。肺虚自汗的表现是汗出怕风,易患感冒。取中药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或服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这种药里含有益气固表的黄芪、祛风解表的防风和健脾补气的白术,吃十几天后效果就很明显。此外,还可服用虚汗停,不过它更适用于久病体虚的人、体质弱的人和老年人。

阴虚盗汗,汗会不自觉地出来,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小便少,心情烦躁。这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能自制,导致汗液越出体外。治盗汗,先服用虚汗停,再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可。

睡觉盗汗的治疗偏方

盗汗治疗偏方

1、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2、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5、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6、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盗汗的原因及治疗偏方,睡觉出汗的朋友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日常要注意调理、多运动。

宝宝睡觉出汗多怎么办 食疗美食推荐

黄芪15克、红枣20个同入锅,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以上。每日1剂,分2-3次服用,水量按照孩子能喝的量,主要调理小儿自汗。

黑豆、小麦各50克共熬粥食用,主要调理小儿阴虚盗汗。

盗汗患者的饮食调理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病人应合理食疗调理。

在食疗上多吃以下滋阴补益的食物。

鸭肉:鸭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养胃,阴虚体质宜食。

枸杞: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尤其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等症有不错的效果。

银耳: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

水果:如梨,梨有生津、润燥、清热的作用,对肺阴虚,或热病后阴伤者最宜。

(1)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黄芪猪瘦肉汤: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

(3)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麦羊肚汤: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连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对虚汗均有效;

(5)泥鳅汤:泥鳅100克左右,温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肠洗净,用油煎至黄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幼儿可饮汤不吃泥鳅,以免骨鲠)。连吃3-5天,对虚汗有效;

(6)乌豆煲塘虱:乌豆60克,塘虱鱼2-4条,挖去颈花(双侧)及肠脏后,用瓦锅文火文熟,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连服3-5次。对自汗盗汗有效。

(7)炒豆腐皮:豆腐皮一张,洗净,以温水泡发后切丝,用素油炒,以葱盐调味,食之。每天一次,不限疗程,常食之有养胃敛汗之功,对虚汗有效;

(8)冬虫草炖老鸭:每次用老雄鸭一只,去毛和内脏,洗净,冬虫草10-15克,放鸭腹内,加清水适量,用瓦蛊沸水炖1小时,调味分多次食之。对自汗盗汗,身体虚弱者有效。

中药预防感冒,就用这两味中药! 预防感冒用黄芪

黄芪是一味传统中药,性温味甘,归肺、脾、肝、肾经,对于阳气虚弱、阴虚盗汗、气虚衰弱的人有良好的补益功效,因体虚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适当服用黄芪可补虚增强免疫力,同时,现代医学也证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黄芪行气活血,而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酸,二者结合能让人体内五脏运行顺畅。

【材料】花生100克、去核红枣100克、黄芪20克;

【做法】将花生、大枣、黄芪一同放入锅中进行熬制,女性经期后食用。

中医认为感冒属于外感病邪,治疗的手段是驱赶寒邪,此时若再服用补气固表、滋补肝肾的黄芪,不利于寒邪发散,反而“火上浇油”,感冒就更不容易好了。因此,若是在感冒期间,就不要再用黄芪了,尤其是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等实症。

男人盗汗怎么办 男人盗汗喝药茶调养

红枣黄芪茶:红枣6枚,黄芪15克,将两者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以益气固表,适宜于改善气虚盗汗,汗后怕冷等现象。

乌梅枣麦茶: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将所有食材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滋阴敛汗,适宜于改善阴虚盗汗,汗止心烦口渴等现象。

相关推荐

气虚盗汗的症状是怎么样

气虚盗汗的症状是怎么样 睡觉时出汗,醒后即无汗为盗汗。 阴虚是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表现。 阳虚是与阴虚相对应的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

什么是虚汗

什么是虚汗 虚汗最常见的是肺虚自汗和阴虚盗汗。肺虚自汗的表现是汗出怕风,易患感冒。取中药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或服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这种药里含有益气固表的黄芪、祛风解表的防风和健脾补气的白术,吃十几天后效果就很明显。此外,还服用虚汗停,不过它更适用于久病体虚的人、体质弱的人和老年人。 阴虚盗汗,汗会不自觉地出来,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小便少,心情烦躁。这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能自制,导致汗液越出体外。治盗汗,先服用虚汗停,再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 经常出虚汗吃6个食疗

医食疗调理爱出汗的宝宝

4类型汗症中医诊疗 中医将小儿汗证分为4个类型,每个类型都有不同的表现,并且有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药。 1.表虚不固型 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主要表现为经常出汗,或者伴有盗汗,出汗以头项、肩背明显,活动后尤甚,汗后乏力、倦怠、畏冷。平时易感冒,面色晄白、唇淡、肢端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治法为益气固表,方药选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2.营卫失调型 主要见于急慢性疾病后期的孩子,主要表现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不温,微寒怕风,不发热,或伴有低热、精神疲倦、胃纳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

睡觉全身出汗怎么调理

睡眠质量不仅是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也是健康的保护层,所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不少人会出现睡觉全身出汗的症状,就容易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引起连锁反应。所以,睡觉全身出汗后是需要及时的接受调整,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危害。那么,睡觉全身出汗怎么调理? 睡觉时出汗”称——盗汗?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

女性气虚盗汗的药膳调理方案

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

盗汗治疗偏方

1、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2、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

什么是虚汗

什么是虚汗? 虚汗最常见的是肺虚自汗和阴虚盗汗。肺虚自汗的表现是汗出怕风,易患感冒。取中药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或服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这种药里含有益气固表的黄芪、祛风解表的防风和健脾补气的白术,吃十几天后效果就很明显。此外,还服用虚汗停,不过它更适用于久病体虚的人、体质弱的人和老年人。 阴虚盗汗,汗会不自觉地出来,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小便少,心情烦躁。这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能自制,导致汗液越出体外。治盗汗,先服用虚汗停,再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 经常出虚汗吃什么好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一)浮小麦应用 第1步自汗,盗汗。 本品甘凉入心, 能益心气、敛心液;轻浮走表,能实腠理、 固皮毛、为养心敛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盗汗者,均应用。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治气虚自汗者,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阴虚盗汗者,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药同用。 第2步骨蒸劳热。 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鉴别应用】 第1步浮小麦与小麦,两者均能益气养心除热,然前者走表,除浮热止汗力强,故对骨

夜间盗汗吃什么好

夜间盗汗吃什么: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

头晕出虚汗怎么回事

夜间盗汗有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阴虚体质 晚上出汗在中医来讲属于盗汗,和阴虚体质有关系。 建议少吃辛辣食物,以用枸杞 黄芪泡水喝。口服坤宝丸。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头晕出虚汗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