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如何判断宝宝大便是否正常
新手妈妈如何判断宝宝大便是否正常
妈妈群里,经常会有新手妈妈来焦急的询问大家伙宝宝的大便情况,宝宝到底有没有拉肚子,宝宝的大便是不是正常的。到底怎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每个小婴儿个体差异不同,粪便的颜色状态也不完全相同。大多数婴儿正常的粪是柔软及成条状的,太硬、太稀、过多、过少或呈绿色或咖啡色或经常发生恶臭的都属有问题。应该请医生检查毛病的所在。
吃母乳和奶粉的婴儿粪便也有所不同,吃母乳的婴儿,其粪便较软,每日可能有三四次甚至四五次,也可能出现比较稀的情况,也有些宝宝会出现母乳性腹泻,这是正常的不需要担心。而吃奶粉的宝宝,通常粪便会较成型,有些宝宝因为吃奶粉上火也可能出现大便干的情况,要及时添加白开水。
一至三个月的婴儿,正常排便的次数是每天两至三次,若每天排便六七次或两天以上仍没有大便的,或大便呈水样,大便干结均反映婴儿身体可能有毛病。遇到宝宝大便有问题的时候妈妈也不要过于担心,寻找医生或者身边有经验的人请教,细心调理很快就会康复。留心观察宝宝大便,是好妈妈应该做的事。
不能单从尿尿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一种说法:宝宝吃饱看有没一天6泡尿
晓玲妈妈:书上说宝宝一天只要6泡尿就代表奶水够宝宝吃,我家宝宝之前是达到这个量的。但最近宝宝的尿明显变少了,有时没有达到六泡尿了,最近还经常一整晚都没尿,就早上醒来一泡尿,而且还很黄,之前也有几天没达到六泡尿,宝宝是没有吃饱吗?
网上一些妈妈分享经验,判断宝宝吃饱没有可以通过他每天是否有6泡尿。事实上,宝宝大便性状和次数确实可以作为宝宝是否已经吃饱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如果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有可能是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2、看尿量并非唯一标准
但是,只是看宝宝排尿就能确定宝宝是否吃饱,似乎还缺少一点依据。毕竟一些妈妈的乳汁脂肪含量比较少,水分比较多,宝宝也特别容易饿。另外,一些妈妈还会给宝宝喂水,如果宝宝喝水比较多,尿量自然也比较多,所以妈妈单纯用这个方法判断,宝宝就有可能要饿肚子了。
另外,小宝宝们个体差异太大,有些宝宝新陈代谢比较快,排泄又快又多,而一些宝宝不喜欢排泄的感觉,很长时间才拉一次。所以不能说一天拉两次的,就是吃饱了,几天拉一次的就是没吃饱。
因此,看尿量并不是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的唯一标准。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判断宝宝吃饱没呢?
3、N大判断宝宝吃饱没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看尿量判断宝宝吃饱,这是一个简单快捷的依据,但这显然不是唯一标准。想要知道宝宝是否吃饱,还需要妈妈们综合以下几个标准来看。
体重
一般来说,1个月以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1000克~1500克左右,6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体重增加情况一般因小宝宝体质而异。妈妈们也不用每天都给宝宝称一称,毕竟,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吃饭排泄前后,体重都会有变化。因此,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婴儿称一次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不足,说明婴儿没有吃饱,但也可能是婴儿有其他健康问题。
精神面貌
很多新手妈妈一听见宝宝哭,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宝宝是不是肚子饿了。事实上,有些宝宝爱睡,有些爱闹,在焦虑的新手妈妈眼里,很容易认为睡得好的宝宝已经吃饱而爱闹的宝宝判断为没吃饱。如果宝宝没有吃饱,一般都会哭闹,也会把玩具放进嘴里咬或者是吸允自己的手指头,还会粘着妈妈抱抱,情绪比较烦躁。特别是喂母乳的宝宝,当妈妈抱起来喂奶时,吃奶的时候特别急速而且专注,那就是说明宝宝饿着了。
宝宝睡眠时间
如果宝宝吃饱了,睡眠时间相对比较长一点,一般能睡个2~4个小时,而且期间不哭不闹。如果吃完奶后婴儿仍哭闹不安,或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就可能是没有吃饱,那么妈妈就要主动给宝宝喂奶,直到他不哭不闹,或者睡着。
宝宝吃奶的声音
在喂宝宝时,刚开始妈妈会听到宝宝急速的咕噜咕噜吞奶的声音,而且宝宝吸允得比较用力,一般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慢慢地宝宝吃奶的力度和声音都会变小,再过一会宝宝如果睡着了就证明已经吃饱。当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如果宝宝吃了半个小时还是含着乳头不妨,说明宝宝没吃饱。
宝宝大便正常情况
宝宝大便正常情况根据宝宝的喂养方式、喂养次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宝宝大便正常情况要分为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来考虑。
1、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大便是外观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有一股甜酸气味,但不臭,无明显粘液,偶有颗粒样奶瓣或微带绿色,每日3-5次,有的小儿每日排便也可达6—7次,但每次量不多,性状也好,体重照常增加,营养状态很好,这不是病态,不需要任何处理。
2、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质较硬,干燥成形,往往不粘污尿布,如奶中糖多则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1-2天一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各种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渐与成人相同。
宝宝大便有粘液是什么原因
宝宝每天吃的食物就是母乳和辅食了,易被宝宝吸收。如果宝宝大便有粘液的话,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很多新手妈妈对一些育儿知识并不了解,宝宝大便有粘液一定要引起注意,重视起来。
宝宝大便有粘液的原因
宝宝大便有粘液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消化道的疾病主要包括了食道异物及溃疡病问题,各种肠道疾病都会导致宝宝大便有粘液。如果大便中还有血丝的话可能是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及肛门裂引起的。如果大便还有脓血腥臭味的话,很有可能是痢疾。
感染疾病也会导致宝宝大便有粘液。全身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及伤寒等都会使得宝宝大便出现粘液及血丝。还有就是宝宝吞入了母亲的产道血或妈妈的乳头破裂出血被宝宝吸食等,都会导致宝宝便血。血液疾病。血液疾病也会导致宝宝大便有粘液。常见的病症包括了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过敏性紫癜等,都会导致宝宝大便有粘液及带有血丝。
如果婴幼儿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从没有黄色便,而小便呈黄色时,很可能为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婴幼儿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便臭带粘液,多出现呕吐、厌食、发热甚至脱水,均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建议可以带宝宝做个化验大便常规检查,确定是白细胞还是消化不良肠炎。
如果宝宝是消化不良的话,可以口服一些妈咪爱或思密达等药物,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就得去医院进行输液治疗了。喂奶间隔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一点,肠胃充分休息。同时让患儿多喝水。暂停添加辅食或减少添加量,一定不要吃难消化食物。
宝宝上火有并发症吗
一、肛门颜色有暗示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观察宝宝的肛门吧!这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位,因为它的颜色是宝宝上火与否的暗示标志,妈妈知道怎么判断吗?
判断: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但是,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妈妈要更加小心了,因为这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
灭火绝招: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肛门颜色是红色的话,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多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西红柿、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之类的。一般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宝宝喝,很有效哦。
Tips:不要见宝宝上火就给太寒性的食物给他,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特别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加是要绝对禁止。
二、眼角用眼屎“说话”
小小的一个眼角也会说话?当然,身体是聪明的,当想要表达某种信息的时候,它们都会有某种表示,不要忽视这些“言语”哦,它们能够用来判断宝宝是否上火了哦!
判断: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妈妈不要大意了,这是宝宝身体向外发出的一个信息。眼屎的出现,说明了宝宝肝有火了。有肝火的宝宝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致使妈妈也更劳心。
灭火绝招:妈妈可以给宝宝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要注意作息时间,宝宝不应该太晚睡。
三、舌头用颜色“代言”
我们大人才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也会“望、闻、问、切”,让我们伸舌头给他看,那是因为舌头的某些特征能够表示我们身体的状况,医生就是以此来判断我们有病与否,有什么病的。那么,妈妈也能效仿一下,给宝宝判断一下!
判断:如果舌头、舌边发红了,这是上火的症状,说明宝宝有心火!有心火的宝宝通常白天很口渴,晚上爱折腾,睡觉也不安稳,睡不好觉。
灭火绝招:祛心火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赶上夏天的话,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另外,茭白和茄子也可以哦,最好是素炒、蒸,不要用那么多油就行了。
四、嘴角的“白茬”有预示
平时,妈妈不要只吻宝宝的小嘴而不观察它的异常状况!往往在小处也有反映身体状况的信息,像宝宝上火的信息就蕴含在里面了。
判断:也许有些仔细观察宝宝身体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有时嘴角有些“白茬儿”,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那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有脾火了,赶紧灭火!
灭火绝招:可以找一些柿饼上的柿霜给宝宝冲水喝,或是买一些杨桃给宝宝吃。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那就赶紧给宝宝吃点相应的小中药,赶紧灭火,不然宝宝有火了,会更淘气,妈妈也更累心。
五、大便的软硬度是“指示牌”
很多妈妈都懂得可以观察宝宝大便的软硬度而得知宝宝是否上火了,可是,你知道那是身体的那个部位上火了吗?除了观察大便,有没有观察宝宝拉臭臭时的表情?
判断:每到宝宝拉臭臭的时候,家长除了观察大便的软硬度,还要观察宝宝的表情如何,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如果宝宝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很硬,不是软黄便的话,同时还有口臭,那说明宝宝有胃火了。
灭火绝招:宝宝有胃火,要尽量给宝宝清理一下肠胃,不要吃那么多东西。可以喝点小米粥、百合粥。早上起来的早餐,最好是清淡点的粥。
六、手心温湿状况有暗示
手心是否常常有汗,湿湿的?是否凉凉的?妈妈有没有常留意宝宝的手心是怎么样子的?这可能也是一个暗示身体状况的地方。
判断:如果手心是凉凉的,潮潮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说明宝宝有虚火了。这样的宝宝,体质较弱,不能吃寒性大的食物。
灭火绝招:小儿推拿是一个好方法。给宝宝捏捏积,搓搓脚心,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咨询一下医生。
宝宝上火有哪些症状
1、肛门颜色有暗示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观察宝宝的肛门吧!这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位,因为它的颜色是宝宝上火与否的暗示标志,妈妈知道怎么判断吗?
判断: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但是,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妈妈要更加小心了,因为这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
灭火绝招: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肛门颜色是红色的话,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多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西红柿、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之类的。一般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宝宝喝,很有效哦。
Tips:不要见宝宝上火就给太寒性的食物给他,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特别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加是要绝对禁止。
2、眼角用眼屎“说话”
小小的一个眼角也会说话?当然,身体是聪明的,当想要表达某种信息的时候,它们都会有某种表示,不要忽视这些“言语”哦,它们能够用来判断宝宝是否上火了哦!
判断: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妈妈不要大意了,这是宝宝身体向外发出的一个信息。眼屎的出现,说明了宝宝肝有火了。有肝火的宝宝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致使妈妈也更劳心。
灭火绝招:妈妈可以给宝宝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要注意作息时间,宝宝不应该太晚睡。
3、舌头用颜色“代言”
我们大人才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也会“望、闻、问、切”,让我们伸舌头给他看,那是因为舌头的某些特征能够表示我们身体的状况,医生就是以此来判断我们有病与否,有什么病的。那么,妈妈也能效仿一下,给宝宝判断一下!
判断:如果舌头、舌边发红了,这是上火的症状,说明宝宝有心火!有心火的宝宝通常白天很口渴,晚上爱折腾,睡觉也不安稳,睡不好觉。
灭火绝招:祛心火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赶上夏天的话,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另外,茭白和茄子也可以哦,最好是素炒、蒸,不要用那么多油就行了。
4、嘴角的“白茬”有预示
平时,妈妈不要只吻宝宝的小嘴而不观察它的异常状况!往往在小处也有反映身体状况的信息,像宝宝上火的信息就蕴含在里面了。
判断:也许有些仔细观察宝宝身体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有时嘴角有些“白茬儿”,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那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有脾火了,赶紧灭火!
灭火绝招:可以找一些柿饼上的柿霜给宝宝冲水喝,或是买一些杨桃给宝宝吃。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那就赶紧给宝宝吃点相应的小中药,赶紧灭火,不然宝宝有火了,会更淘气,妈妈也更累心。
5、大便的软硬度是“指示牌”
很多妈妈都懂得可以观察宝宝大便的软硬度而得知宝宝是否上火了,可是,你知道那是身体的那个部位上火了吗?除了观察大便,有没有观察宝宝拉臭臭时的表情?
判断:每到宝宝拉臭臭的时候,家长除了观察大便的软硬度,还要观察宝宝的表情如何,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如果宝宝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很硬,不是软黄便的话,同时还有口臭,那说明宝宝有胃火了。
灭火绝招:宝宝有胃火,要尽量给宝宝清理一下肠胃,不要吃那么多东西。可以喝点小米粥、百合粥。早上起来的早餐,最好是清淡点的粥。
6、手心温湿状况有暗示
手心是否常常有汗,湿湿的?是否凉凉的?妈妈有没有常留意宝宝的手心是怎么样子的?这可能也是一个暗示身体状况的地方。
判断:如果手心是凉凉的,潮潮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说明宝宝有虚火了。这样的宝宝,体质较弱,不能吃寒性大的食物。
灭火绝招:小儿推拿是一个好方法。给宝宝捏捏积,搓搓脚心,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咨询一下医生。
宝宝一吃奶就哭是什么原因 宝宝一吃奶就哭怎么办
新手妈妈可以尝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检查宝宝是否吃饱、不停平复宝宝的心情等方法来抑制宝宝的哭闹。
小宝宝天生就对声音有强烈的反应,在他哭泣时,一些可以发出悦耳声音的小玩具,或是小铃铛能够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动听的声音会吸引到宝宝的注意力,使他平静下来,关注发出声音的物品。
可以通过4点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看宝宝体重是否按月增加至相应阶段的正常值;
2、看宝宝吃完奶后是否能安静地睡两三个小时或玩耍一会儿;
3、看宝宝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黄色软膏状;
4、看宝宝吃奶时间是否过长(30分钟以上),一般喂奶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宝宝吃饱后就不会哭闹了。
有时小宝宝哭泣是因为他没人理睬,缺乏安全感,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和他亲密接触了。抱抱你的宝宝,进行眼对眼的注视,让他觉得你就在他身边;或是多与宝宝进行肢体接触,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人关注的,小宝宝就会慢慢停止哭泣。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或许是正常现象。
有时较宝宝拉稀薄的大便并不是拉肚子。正常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会存在不同。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次,大便比稀薄,金黄色的。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体重增长正常,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也不必去医院。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拉稀便,且一天的次数增加了,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如果爸爸妈妈不能判断是否不是生理性稀便,也去医院让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