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变色是什么病 外界温度变化所致
指甲变色是什么病 外界温度变化所致
指甲其实属于我们人体皮肤的一部分,只是比皮肤稍厚实,是保护甲床的皮肤,它也跟我们的表皮肌肤一样,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出现因血液循环不畅或指端供氧不足的颜色变化,通常会变为:青紫色、白色等颜色。
一般等温度恢复正常了,指甲颜色就会恢复,不用特殊治疗,如天气较冷时,建议用暖手宝暖手或用温热水浸泡手部暖和,避免受冻。
灰指甲症状的两大误区
误区1,指甲变色一定是灰指甲
指甲或脚趾甲的颜色变化不一定是灰指甲。一些皮肤病和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指甲的变化,如牛皮癣,湿疹,扁平苔藓,连续性肢端皮炎,雷诺氏病等引起的一种疾病,它们对症与甲癣有一定的相似性。
误区2,灰指甲导致的指甲变色一定呈灰色
指(趾)甲可能变色,所以得了灰指甲后不见得都会变成灰色。而且,有些其他的疾病如股癣、异位性皮肤、贫血、外伤、内分泌疾病等都可能会有指甲的变化。
指甲变色是什么病 指甲变呈褐色是什么病
由于存在外部因素,指甲的棕色变色会发生。也可能没有内部异常导致指甲颜色的变化,引起指甲变褐色的常见疾病包括:指甲真菌、银屑病、硬皮病,而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包括:
吸烟、油漆或染料接触、指甲油去除剂的过量使用、热损伤、某些指甲油、包括咬指甲的指甲的机械损伤、辐射暴露、甲下异物。
指甲变黑是怎么回事 外伤淤血所致指甲变黑
有的时候指甲受到外伤挤压或者指甲被划伤并且没得到及时的治疗等原因,导致皮下血管出现破裂出血,淤血堆积在指甲下而尚未消除时,从外面看上去也像是指甲变黑了。
怎样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排汗散热能力弱,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差,所以,新生儿的体温极不稳定。在过分保暖的情况下,体温可上升到40℃,甚至引起抽风。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保暖不好,体温就会下降,全身冰凉,甚至皮肤硬肿。因此,对新生儿应保持适当温度。外界环境要暖和,冬天室内温度最低保持在 20~22℃。夏天室内要通风,避免直接吹小儿,也可在地上洒水或放盆冷水吸热。新生儿不要包得太紧,捂得太严。寒冬季节,室内要有取暖装置,如暖气、生炉火、烧热炕等。如果室温不够,小儿手脚冰凉时,可以在新生儿棉被下放热水袋。
新生儿体温不稳定,易随外界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外界温度变化大,而没有给新生儿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时,容易发生疾病。因此新生儿的保暖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调节好室温,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冬季有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的家庭,要定期开窗或开门调节空气,夏季除通风外,还要在地上洒冷水或放冷水盆,帮助降温。
再就是根据室内温度变化增减衣被。室温在10℃以下,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热水袋;10~15℃时,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盖一床被子;16~21℃时,穿夹衣或绒衣,包一床小被;22~25℃时,穿棉毛衫,包一层小薄被;26~28℃时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29~30℃C时穿汗衫,包一层单布;30℃以上时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不打包,盖好肚子就行。有空调的家庭,室温保持在与室外温度相差 8℃左右或者在25℃以上,湿度在60%~65%。
孩子吃奶或哭闹时,应适当减少衣被,以不出汗为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超过60℃,要把热水袋放在包被下,千万不能直接接触新生儿皮肤或离皮肤太近,以免烫伤。不能让新生儿太靠近暖气管或煤炉,以免发生意外。早产儿或体弱儿,冬季要戴帽子。另外,还要时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冷暖反应,若孩子身上发凉,面色发青,体温低于35℃,表示过冷,应加强保暖;若孩子哭闹,挣脱包被,手臂伸出被外,面部有汗,鼻尖额头湿黏,是过热了,应适当减少衣被。有些地区的老年妇女认为“新生儿没有六月天”,因此,伏天也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结果捂出了毛病。
指甲变色是什么病 指甲变黑色是什么病
如果指甲出现了真菌感染,会使指甲变成黑色,指甲变得非常厚,并且可以破裂甚至剥离。另外,瘀伤、糖尿病、黑素瘤(其是皮肤癌的类型)、慢性感染和诸如癌症化疗的药物都可能引起指甲变黑。
冰箱的温度越大越冷吗
是的。
冰箱一般分为5-7个档位,分别为0、1、2、3、4、5、6、7,在这七个档位中,并不是说数字低温度就低,而是数字越大,冰箱的温度越低。
而在以上已经说明,如果冰箱和外界温差不大,压缩机起动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冰箱的档位,应随着季节温度变化而进行调整,如外界温度高时,就调成低档位,外界温度低时,就调成高档位。
指甲变色是什么病 指甲变白是什么病
指甲变白,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事实上,健康状态下指甲之所以会呈现淡淡的粉红色,也是因为血运的原因,贫血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在血管末梢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