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宝宝慎用学步车
1岁以下宝宝慎用学步车
足月出生的婴儿,出生后第4个月,才能在扶持下短时间坐一下,5个月时家长能抱着坐在膝盖上一会儿,6个月时,如果孩子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要用手支撑,7个月时才终于能独立地坐一会儿。
对于1岁以下婴儿的来说,他们的骨骼十分柔软,还不能自己坐立,所以不能用学步车,最好选用小床式的推车,让孩子平躺在里面,需要活动时把孩子抱出来。
1岁后,可以使用坐式推车,但要注意一般的推车靠背部分是软的,孩子几乎是“窝”在里面,婴儿背部肌肉力量不足,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骨骼变形,家长最好选用靠背有硬物垫起的。
另外,孩子坐的时间长了要经常抱出来,让他们在家长帮助下学学走路,适当活动。
宝宝多大坐学步车
学步车也不适宜太早给宝宝使用,毕竟它限制了宝宝的活动,使用不当的话对宝宝是有一定危害的。
俗话说,宝宝是“七会坐,八会爬”,9个月大的宝宝就会扶墙学走。一般来说,10个月之前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学步车来学习走路,学步车最多可以使用到宝宝18个月。那宝宝具体发育到什么程度可以坐学步车?正常宝宝使用学步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头部支撑力已足够、能够独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品走路。如果宝宝还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那么也同样不宜使用学步车,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如果父母一定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请务必谨慎,了解如何正确使用。
宝宝学走路用什么方法最好 方法四:学步车不宜常用
错误方式:为了让宝宝更快的学习走路就把宝宝长时间放在学步车上。
正确方式:宝宝长时间借用学步车车轮的力量向前“滑行”,不利于锻炼宝宝大腿肌肉力量,也不利于宝宝走路时手足眼的协调。使用学步车的时间应该在宝宝学会站起来以后,且每次使用时长不超过十五分钟。建议妈妈可以用婴儿学步专用的手推车代替学步车。
使用学步车注意事项
1、不能过早使用。在宝宝满10个月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使用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同时,过早使用学步车,还有导致走路步态异常的危险,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2、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学步车。学步车的高度应适中、部件应牢固、车轮不会太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中已经规定:学步车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和其他可能挤夹伤害婴儿的突出物;学步车必须安装胯带,宽度不得小于35毫米;除了脚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不得少于25毫米。购买时要详细参照这一规定。
3、仔细阅读装配使用方法。
注意宝宝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极限时间、场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装卸与高低调节的有关说明等。同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修。
4、.宝宝使用学步车时,爸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5、不同宝宝对学步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选择学步车要因人而异。
6、学步的环境要安全。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要远离电器、插座,尽量减少堆积的杂物。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特别提示:1、劣质学步车(车轮问题、高度不当、部件不牢固或脱落等),会导致宝宝发生各种损伤,严重者残废,所以要购买有质量认证的学步车。2、使用学步车前加强对宝宝的爬行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宝宝迈步,而且有益于身心发育。3、不少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宝宝用学步车到底好不好呢
小编在此表示愤慨,店家就是在胡扯,没有一点医学知识,只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忽悠消费者。爸爸妈妈们注意了,宝宝用学步车并非店家所说对宝宝这好,那好,其实卫生部很早就发布一系列儿童事故救助指南,过早使用学步车会影响孩子平衡能力及骨骼发育,是儿童跌倒伤亡重要原因。
宝宝坐学步车危害大
危害一:让宝宝走路爱依赖
案例回放:有学者做过试验,有一个5个月大的宝宝小雨,在一批同龄出生的婴儿中,明显显示出比其他孩子优异的直腰坐稳能力,大运动能力属于他的强项。奇怪的是,1岁以后小雨再次接受区老师测试时,却发现他的爬行、走路能力竟然落后同批孩子一个月。
原来,小雨的母亲认为孩子坐得早学步也会更快,急于求成地给小雨买来学步车,将小雨“困”在四面包围的学步车之内学走步,孩子因为腰部、胯部均被保护得无需用力并且错过了1周岁前的爬行期,导致出现“不用则废”的功能减弱。
专家分析:学步车将婴儿固定在其内,使婴儿失去了大运动锻炼的机会。大运动锻炼包括爬、站立、弯腰、行走等,能加强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协调性。因为学步是需要力气的,而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需要活动时,可以借助车轮毫不费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锻炼。
危害二:致宝宝骨骼畸形
案例回放:佳佳6个多月时,妈妈为她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一坐上学步车,佳佳就在车内独自玩挂在车上的玩具,很乖。但让妈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佳佳,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3岁了走路还不稳,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佳佳患了扁平足和罗圈腿。
专家分析:婴儿长期用学步车,会出现发育异常:两膝盖内侧突出膨大,两小腿向外撤,两膝关节靠拢时踝关节不能并拢,看上去像“X”形;有的两条小腿向外弯曲,两踝关节关拢时(立正姿势),膝关节不能靠拢而呈“O”形,也就是所谓的“罗圈腿”。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
危害三:宝宝“学会”欠脚走路
案例回放:张女士的儿子七八个月了,因为有婆婆的细心照顾,张女士休完产假很快便上班了。婆婆很喜欢孙子,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用学步车蹒跚学步,她也到商店给孙子买了一辆。开始的时候张女士看见宝宝在车里玩得咿咿呀呀,便放下对学步车的顾虑,没注意到宝宝走路渐渐喜欢踮起脚尖走,而且离开学步车后走路经常摔跤……
专家分析: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俗话说:“7滚8爬周会走”,而很多妈妈早早地给小宝宝准备了学步车,宝宝才能坐稳就坐上学步车,妈妈认为这样自己既可以做家务,又可以让婴儿学习走路。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婴儿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欠脚走路姿势。
危害四:可怕的意外事故
案例回放:今年3月,北京市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在学步车内行走时,不慎从二楼跌下当场死亡。当天下午1点多,北京市中山门某小区二楼居住的一名年轻母亲准备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下楼去晒晒太阳,出门后,孩子的母亲把孩子放在了婴儿学步车内,回身去锁门。没想到孩子的腿太软,在婴儿学步车内一冲,连人带车从楼道口摔了下去。
专家分析:有很多爸爸妈妈使用学步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步车可以保证婴儿的安全,而统计结果却动摇了人们对学步车的信心,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学步车赋予原本不擅移动、不知危险的婴儿以快速运动的能力。坐在学步车中宝贝每秒的移动距离可达1米,孩子的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此外,由于孩子能够快速进入危险地带(包括利器、火炉、热水、有毒物品存放处等),令妈妈猝不及防,因此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和意外中毒。
危害五:宝宝性格变古怪
案例回放:小小长得活泼可爱,人人见了都爱逗他玩,小家伙也不怕生,就喜欢裂开笑。小小6、7个月的时候,妈妈希望他快点学走路,而且由于自身工作繁忙,不方便照顾小小,就给他买了辆学步车,学步车上有玩具,妈妈觉得省力多了。可是几个月后,问题出现了,从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小好像忽然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沉默起来,对着学步车上的玩具一玩就是一整天,看见叔叔阿姨逗他也不搭理,而且还很容易哭闹……
专家分析:婴儿一岁前学习爬行,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婴儿整天呆在学步车中,就会错过一岁前的爬行学习期,容易罹患感觉统合失调综合征,表现为好动、任性、脾气暴躁、不易与人沟通等,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跳行等。
危害六: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案例回放: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专家分析: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宝宝坐学步车好吗
从宝宝出生开始,家人一直都是在快乐和担心中度过,快乐是因为家里有了小宝宝担心是宝宝在慢慢的成长中很多的事都还是未知的。当宝宝开始学着走路的时候一般会摇摇晃晃且平衡感不强,大人们担心的是跌倒的瞬间伤及到宝宝的头部或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很多妈妈都会给宝宝选一辆学步车帮助宝宝学走路,那么宝宝坐学步车好吗?
学步车建议在宝宝10个月的时候再考虑使用,即便10个月以后宝宝使用学步车时间也不宜过长,虽然宝宝坐在学步车内会比较开心,能利用学步车快速到达他想去的地方,对父母来说也比较省心。但很多研究证明,学步车对于宝宝学走路并没有什么帮助,还可能导致宝宝不正确的走姿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意外伤害,长时间或较早使用学步车的宝宝对学步车不仅会有所依赖也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其实多爬行才是对宝宝的运动能力有所帮助的。
宝宝学走路踮脚怎么办
告别学步车
有部分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不仅在学步阶段用脚尖走路,长大一些后走路的姿势还是不正确。所以,爸妈注意,宝宝学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并且不要长时间用学步车。一般告别了学步车,宝宝就不再垫脚走路了。
选择合适的鞋子
有的宝宝这样走路也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所以给学步阶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锻炼赤足走路
宝宝在家的时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干净、清洁很重要。还可以锻炼一下宝宝斜坡上走路的能力,这样有利于锻炼小腿肌肉。
使用学步车注意事项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爸爸妈妈需要谨慎对待。使用学步车注意:
1、不能过早使用。在宝宝满10个月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使用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同时,过早使用学步车,还有导致走路步态异常的危险,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2、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学步车。学步车的高度应适中、部件应牢固、车轮不会太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中已经规定:学步车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和其他可能挤夹伤害婴儿的突出物;学步车必须安装胯带,宽度不得小于35毫米;除了脚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不得少于25毫米。购买时要详细参照这一规定。
3、仔细阅读装配使用方法。
注意宝宝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极限时间、场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装卸与高低调节的有关说明等。同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修。
4、.宝宝使用学步车时,爸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5、不同宝宝对学步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选择学步车要因人而异。
6、学步的环境要安全。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要远离电器、插座,尽量减少堆积的杂物。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宝宝手能够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宝宝将异物放入嘴里。
特别提示:1、劣质学步车(车轮问题、高度不当、部件不牢固或脱落等),会导致宝宝发生各种损伤,严重者残废,所以要购买有质量认证的学步车。2、使用学步车前加强对宝宝的爬行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宝宝迈步,而且有益于身心发育。3、不少专家建议,尽量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
宝宝学走路踮脚怎么办
大部分情况下宝宝踮脚尖走路是正常发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响,比如说鞋子不合脚,穿的袜子不舒服,还有可能是宝宝养成了这样走路的错误习惯,需要纠正。
▍告别学步车
有部分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不仅在学步阶段用脚尖走路,长大一些后走路的姿势还是不正确。所以,爸妈注意,宝宝学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并且不要长时间用学步车。一般告别了学步车,宝宝就不再垫脚走路了。
▍选择合适的鞋子
有的宝宝这样走路也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所以给学步阶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锻炼赤足走路
宝宝在家的时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干净、清洁很重要。还可以锻炼一下宝宝斜坡上走路的能力,这样有利于锻炼小腿肌肉。
学步车的危害有哪些
1、加大了意外伤害的概率
有些家长认为使用学步车不容易发生磕磕碰碰,但实际上学步车容易使宝宝在大人眼皮底下受伤。学步车赋予了原本不擅移动、不知危险的婴儿以快速运动的能力,孩子有可能会快速进入危险地带,比如迎头撞向手持热水的你,可能就会导致宝宝烫伤,这些危险时常令妈妈猝不及防。一旦照料者对宝宝出现的反应稍慢,或跟不上宝宝在学步车里的移动速度,宝宝很容易因地面不平而倾倒或从台阶上翻下,导致宝宝磕破。
另外,学步车的应用缩短了宝宝“爬”的时间,过早使用可能相应减少宝宝的爬行经验,易导致手脚协调度不佳、触觉经验不足,或是日后离开学步车时容易跌倒。
2、影响走路姿势:踮脚走
要学会走路,跟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并不是单纯的帮宝宝直立起来就能学会走路。要知道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的要求时,过早起步会影响孩子下肢的发育。如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由于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长久以后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踮脚走路姿势。
3、宝宝性格变古怪
宝宝1岁前学习爬行,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宝宝整天呆在学步车中,就会错过1岁前的爬行学习期,容易罹患感觉统合失调综合征,表现为好动、任性、脾气暴躁、不易与人沟通等,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跳行等。
宝宝走路踮脚怎么办
1、告别学步车
有部分宝宝因为过早使用学步车,不仅在学步阶段用脚尖走路,长大一些后走路的姿势还是不正确。所以,爸妈注意,宝宝学走路,尽量少用学步车,并且不要长时间用学步车。一般告别了学步车,宝宝就不再垫脚走路了。
2、选择合适的鞋子
有的宝宝这样走路也可能是因为鞋子的问题,所以给学步阶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选择前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有利于起步,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
3、锻炼赤足走路
宝宝在家的时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干净、清洁很重要。还可以锻炼一下宝宝斜坡上走路的能力,这样有利于锻炼小腿肌肉。
宝宝学步车该如何正确使用
一、不要让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
民间有“七坐,八爬”的说法,事实上八个月左右的孩子各方面的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弱,所以不宜过早给孩子使用学步车,如果要让孩子坐学步车的话,最好等其十个月之后。
二、不要让孩子坐过长时间的学车
一般建议每次使用学步车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如果使用的话,还必须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要注意远离危险因素,切记不要在地面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使用,以免给孩子造成意外的伤害。
三、选择设计相对较合理的学步车
最好选择那些有保护设施的学步车,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在使用学步车时由于意外造成的伤害。在购买学步车时要注意其设计、生产产家是否有安全标识等等。
最后提醒一下宝妈们日常在使用学步车时,千万不要把学步车当成免费的保姆,随便把孩子扔在学步车上,而是应该科学的使用,才能避免其伤害。
宝宝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
宝宝学步车是不少家长松开手,让宝宝“自由”学会走路的一个工具,看起来也非常实用。学步车也不适宜太早给宝宝使用,毕竟它限制了宝宝的活动,使用不当的话对宝宝是有一定危害的。
1、俗话说,宝宝是“七会坐,八会爬”,9个月大的宝宝就会扶墙学走。
2、一般来说,10个月之前的宝宝不建议使用学步车来学习走路,学步车最多可以使用到宝宝18个月。为避免过于频繁的使用学步车造成对孩子正常的骨骼发育,每次让孩子呆在学步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少于20分钟)。另外专家也建议在宝宝能够较稳定坐好和坐直、能在栏杆或墙的辅助下自个独立走上几步路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使用学步车了。
3、正常宝宝使用学步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头部支撑力已足够、能够独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着物品走路。如果宝宝还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那么也同样不宜使用学步车,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如果父母一定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请务必谨慎,了解如何正确使用。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研究人员发现,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俗话说:“七滚八爬周会走”(孩子7个月会滚,8个月能爬,一周岁就可以走路了)。而教宝宝学走路可不是件轻松事儿,常常累得父母腰酸背疼。于是,很多妈妈早早准备好学步车,孩子才刚能坐稳,就被放了进去。然而,专家认为,学步车虽然“解放”了父母,却很可能耽误了孩子。
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的专家在190名婴儿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102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开始爬行、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较晚,如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在13个月龄时开始爬行,而不用学步车者要早三四周。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研究人员还发现,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别拿学步车当“临时保姆”
对此,儿科专家认为,利用学步车“助走”,会让孩子不能体会独立行走的感觉,出现重心不稳、迈不开步等现象,从而延迟行走。
此外,学步车还会使他们失去对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锻炼。
另外,孩子的成长绝不能少了“爬”,它不但可增强腹腰、四肢肌肉力量,还能提高小脑平衡与反应能力,促进脑发育。
宝宝到底需不需要学步车?学步带 宝宝走路好帮手
孩子学走路过程中,父母的“搀扶”也一定不能忽视。宝宝学习走路时,父母在前面的鼓励、宝宝冲入父母怀中的喜悦感,都是学步车所不能替代的。另外,学习走路时摔倒后再爬起来也是一个克服挫折的过程。丁教授建议说,可以让宝宝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移步,爸妈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慢慢过渡到握住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这期间还可以配合口令,以调动宝宝的兴趣。
金教授则推荐用“学步带”来帮助宝宝学走路。这种产品可以固定住孩子的双肩和腰部,再由后面的家长用长带拉住,以帮助他们矫正步伐和重心,提防宝宝摔跤。既不会影响宝宝走路,又有大人间接保护,同时大人也不会感到总弯腰的不适,何乐而不为呢?
宝宝学步车的使用误区
等到宝宝长到差不多1岁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开始考虑让宝宝学走路的问题了。但是有些爸爸妈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宝宝,所以就会用学步车来解除自己的负担。这样做虽然方便,但是却没有发现这样的行为存在一些误区,可能会给宝宝造成一些伤害。
把小宝宝过早放进学步车里,就像让未成年的孩子驾驶轿车一样,是非常危险的事。英国曾有研究数据显示,婴儿用学步车时发生的伤害事故的比率远高于用其他婴儿用品发生事故的概率。这是因为学步车让宝宝的速度过快、高度过高,危险也因此成倍增加了。
调查显示,大多数伤害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以下几大类原因:首先,学步车的倾斜翻倒会使宝宝被摔到楼梯下,或者撞上家具、加热器或灶台等。其次,由于使用学步车,宝宝可能会被过去触及不到的东西(比如蜡烛和热茶杯等)烫伤。最后,学步车还可能让宝宝够到过去放在安全位置的家庭有毒物品,如香水、漱口水或酒精。
正像不少家长自认为的那样,人们都会错误地认为宝宝在自己的小“车”里忙着的时候是安全的,短时间内不用人照看。但事实上,当你的宝宝在婴儿学步车里的时候,反而需要你特别警惕。而让宝宝待在没有危险的房间的地板上,他会更安全。并且,过多使用学步车甚至可能还会稍稍延缓他的发育。尽管统计数据令人担心,但完全禁止学步车也不现实。一些专家认为学步车应该是只为9个月以上宝宝设计的,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能坐和爬,并且大人要注意控制宝宝的行动速度。另外,顾客购买婴儿学步车时,
必须得到明确的安全使用指南。如果有人建议你给宝宝买学步车,你应该先考虑其他的替代品,或者最好还是让宝宝用传统的好办法:在地板上锻炼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有利就有弊,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宝宝健康成长,就只能正确地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不让它们的弊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使用学步车时妈妈们仍然要对宝宝多加照看,一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