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检测的种类
沙门氏菌检测的种类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其中与人体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等。除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和副伤寒乙杆菌引起人类的疾病外,大多数仅能目引起家畜、鼠类和禽类等动物的疾病,但有时也可污染人类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沙门氏杆菌的流行病学
流行概况
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1953年于瑞典,由吃猪肉而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造成7717人中毒,90人死亡。由于沙门氏菌型、菌株不同,使人发病的菌量也不同,一般使人发病的菌量平均为107 以上。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血清型,在国外占27.7%—80%,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占有10.3%。
分布
沙门氏菌分布很广,广泛在于自然界中,常可在各种动物,如猪、牛、羊、马、等家畜及鸡、鸭、鹅、等家禽,飞鸟、鼠类等野生动物的肠道中发现。鸡是沙门氏菌最大的储存储主,鸡群爆发死亡率高达80%,也存在于蛋类、蛋粉及其他食物中(牛肉、猪肉、鱼肉、香肠、火腿等)。
借助艾滋病传播
国际研究团队发布报告称,一种致命的沙门氏菌疫情借助HIV泛滥席卷了整个非洲。HIV病毒导致的免疫系统弱化使疫情得以扩散,而每四个感染该型沙门氏菌的非洲人就有一人丧生。研究人员发现它们是造成非洲死亡传染病病例的致病原因。
沙门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沙门氏菌侵入机体后发病与否取决于细菌的型别、数量、毒力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各型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差别明显,如鸭沙门氏菌常引起无症状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常引起败血症和迁徙性病灶,鼠伤寒沙门氏菌多引起胃肠炎,亦可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此外机体的免疫状态也有重要作用。有人发现,摄入大量的沙门氏菌(105~106)才能引起健康人胃肠炎,而婴幼儿、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患者则少量沙门氏菌即可致病。胃酸减少,胃排空增快,肠蠕动变慢、肠道菌群失调等,可增加沙门氏菌的感染机会。
沙门氏菌经口腔进入人体内,克服了共生细菌的抑制和小肠粘膜吞噬细胞的作用,得以在肠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局部微绒毛变性、粘膜固有层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等炎症反应,分泌物增加,并使肠蠕动增快,产生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如沙门氏菌直接侵犯肠内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经淋巴管可达肠膜淋巴结及其淋巴组织,并大量繁殖,可发生类伤寒型。细菌偶可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及局部化脓性感染灶。
急性肠炎的病因
饮食不当(24%):
常因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或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主要由于有刺激性、生冷及腐败污染食物等因素引起。
肠道感染(32%):
如常见的嗜盐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全身性感染(15%):
如伤寒、副伤寒、肝炎及败血症等。 (
药物所致(5%):
如水杨酸制剂、砷、汞及泻药等。
食物过敏反应(10%):
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
环境改变:
旅行者腹泻。
沙门氏菌的危害来源
1、肉的污染
肉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美国为20%—25%、英国为9.9%、日本检查进口家禽的污染率为10.3%,国内肉类沙门氏菌检出率在1.1%—39.5%。
2、蛋的污染
中国蛋及其制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伤寒病的病例报告逐渐有增加的趋势。
3、环境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往往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
4、传播问题
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是常见的传染源。
沙门氏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1、因沙门氏菌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2、沙门氏菌在自然界有广泛的宿主,少数沙门氏菌对宿主有选择性,绝大多数对人和动物均适应,可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种类繁多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感染率在1%~20%以上。故各种家禽、家畜在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均有污染的机会。
3、如家禽、家畜屠宰时的卫生条件差,肠腔的沙门氏菌就可污染肉类。此外,肉类等也可在贮藏、市场出售、厨房加工等过程中通过各种用具或直接互相污染,其中在零售市场购买的生肉有1%~58%污染了沙门菌。
4、蛋类或蛋制品的污染来源,可以是禽类卵巢或输尿管,也可以由粪便、肥料、泥土中的沙门氏菌穿过完整蛋壳进入蛋内。一般在许多由蛋混合制成的蛋粉或其他制品中,感染率相当高;乳类及其制品如冰淇淋、袋装熟食等也会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
人得了伤寒沙门氏菌有什么症状
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肠胃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源于奶制品、禽产品和肉产品;鸡肉和鸡蛋尤其是高风险食品。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通常是肠胃出现问题,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呕吐和腹泻,一般最多持续7天。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沙门氏菌感染将导致生命危险。三方圆沙门氏菌测试片(FilmplateTM Salmonella BS205)含有选择性培养基、沙门氏菌特有辛酯酶的显色指示剂和高分子吸水凝胶,运用微生物测试片专有技术,做成一次性快速检验产品,一步培养15~24h就可确认是否带有沙门氏菌,非常适合各级检验部门和食品企业使用。本产品适用于肉和肉产品、蛋及蛋制品、冷饮等的快速检测。
沙门氏杆菌是什么
一、沙门氏杆菌的范围
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为幼狐和禽类常发的疾病。幼狐感染本为急性经过,发热,下痢,体重迅速减轻,脾脏显著增大,肝脏发生病变异地方性流行。主要包括猪沙门氏菌病、马沙门氏菌病、牛沙门氏菌病、羊沙门氏菌病、禽沙门氏菌病等等。
二、沙门氏杆菌的病原
本病菌为且短杆菌,长一至三微米,两端钝圆,不形成荚膜和芽孢,具有鞭毛,有运动性,为革兰氏阴性菌。本菌在变通培养基中能生长,为需氧兼厌氧性菌。在肉汤培养基中变混浊,而后沉淀,在琼脂培养基上二十四小时后生成光滑、微隆起、圆形、半透明的灰白色小菌落。沙门氏菌能发酵葡萄糖、单奶糖、甘露醇、山梨醇、麦芽糖、产酸产气。不能发酵乳糖和蔗糖,因此,从此可与其他肠道菌相区别。本菌能抵抗力较强,六十摄氏度经一小时,七十摄氏度经二十分钟,七十五摄氏度经五分钟死亡。
三、该疾病的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八至二十天,平均十四天;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二至五天。急性经过的病狐,表现拒食,先兴奋后沉郁,体温升高到四十一至四十二摄氏度,轻微波动于整个病期,只有在死前体温才有所下降,大多数,病狐躺卧于小室内,走动时多拱腰,两眼流泪,笼子缓缓移动。发生下痢、呕吐,在昏迷状态下死亡。一般需五至十小时或延长至二至三天死亡。亚急性经过后病狐,主要表现胃肠机能高度紊乱,体温升高至四十至四十一摄氏度,精神沉郁,呼吸浅表频数,食欲丧失。病狐被毛蓬乱无光,眼窝下陷无神,有时出现化脓性结膜炎。少数病例有粘液鼻漏或咳嗽。病狐很快消瘦,下痢,个别的有呕吐。粪便变为液状或水样,混有大量胶状粘液,个别混有血液,四肢软弱无力,特别是后肢常呈海豹式拖地,起立时后肢不支,时停时蹲,似睡状。病的后期出现后肢不全麻痹。在高度衰竭的情况下,七至十四天死亡。常出现粘膜和皮肤黄疸,特别是猪霍乱沙六氏菌引起的本病更为明显。慢性经过的病倒,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减退,下痢,粪便混有粘液,逐渐消瘦,贫血,眼睛塌陷,有时出现化脓性结膜炎。病狐多卧于小室内,很少运动,走动时步履不稳,行动缓慢。在高度衰竭的情况下,经三至四周死亡。
四、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及病理解剖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最终确诊,要进行细菌检查,可从死亡动物的脏器和血液中分离细菌培养,进行生物学试验。毛皮兽沙门氏菌病可在生前进行快速细菌学检查。用无菌操作方法采血,接种于三至四支。
五、防治措施
加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狐对沙门氏菌病的抵抗力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断乳期仔狐的日粮要求新鲜、全价。管理上要求保持小室清洁卫生。加强兽医卫生临督,不允许用沙门菌污染的饲料喂狐。对可疑饲料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喂。发现有本病,马上隔离治疗对笼舍用具要严格消毒。治愈的狐仍需坚持隔离饲养到取皮。
想必通过以上对沙门氏杆菌了解,大家可以知道了这个疾病的危害以及如何去防范它,所以当我们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就医,并且时刻观察我们的身体变化情况,出现发热,恶心等症状的时候大家就要注意了,同时每年的身体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对自己的身体要做好正确的防范,以免疾病侵入。
沙门氏菌的预防
1、加强兽舍消毒,保持兽场良好的环境卫生,特别是要保持小室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发酵灭菌。
2、加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日粮全程添加齐鲁皇冠,全面均衡补充营养。禽类及其蛋、各种动物肠、奶、胎盘类、羔羊等饲料必需熟喂,不允许用沙门菌污染的饲料饲喂动物。
3、要求饲料新鲜、全价,夏季饲料中添加保先100,保鲜、防腐、抗腹泻。
4、平常添加抗应激、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剂25%维生素C、DMG等,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动物应激反应。
5、兽场做好防蚊蝇、防鼠灭鼠工作。
6、治愈的毛皮兽不得留做种用。
沙门氏杆菌的传统检测方法
用于沙门氏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食物样品分步增菌,以增加病原的可检出率,这种培养方法总体可分以下步骤:
第一步(预增菌),将样品加到一种高营养、无选择性的培养基中,温度37℃,使那些“致伤”的细菌复苏及使所有微生物生长。虽然缓冲胨水被建议常规使用(由于其可保持溶液pH值稳定),但对培养基的选择仍存有争论。
第二步,是选择性增菌步骤,它使沙门氏菌生长而使肉汤中同时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减少,与预增菌培养基相似,对选择性培养基的选择,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第三步,是分离步骤,即选择性培养物在含一种或多种抑制非沙门氏菌生长制剂的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然后对平板上肉眼可见的特征性菌落进行确认,并对该菌落分离物进行一系列生化和血清学检测,以作出鉴定。
传统沙门氏菌检测法全过程需时至少4—7天,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
烹饪鸡蛋前先冲洗外壳
鸡蛋最易带病菌
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已不是第一次。何计国介绍,在世界各国的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地因此引起中毒的也并不罕见。
沙门氏菌是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沙门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肉类和禽蛋是导致人类感染这种病菌的主要源头。感染沙门氏菌会对儿童、体弱妇女或老人的健康造成致命威胁,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体弱多病者的免疫能力。同时,沙门氏菌也会对正常成年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受沙门氏菌感染的成人多半是腹泻症状,大概几天可以痊愈,但儿童则会出现发烧和腹泻并发的情况。
沸水煮8分钟最佳
虽然鸡蛋可能会被沙门氏菌污染,但防范沙门氏菌感染也很简单——首先,鸡蛋在烹饪前最好用清水充分冲洗外壳。因为鸡蛋外壳易粘有鸡粪,在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半熟状态的鸡蛋有可能被鸡粪中的沙门氏菌污染,成为传播沙门氏菌病的祸首。
其次,煮熟了再吃。鸡蛋一定要加热至蛋黄和蛋清均完全凝固后,才能保证安全。
专家指出,煮鸡蛋时间过长和过短都不好,最好的做法是:将鸡蛋洗净后,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一分钟,用小火烧开。开后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生吃蔬菜可能染病
营养早餐要合理搭配,仅吃鸡蛋是不够的,还需要搭配一些主食和蔬菜、水果。由于早晨时间紧张,很多人习惯从冰箱里拿出食物来直接食用。专家指出,冰箱里存放取出即食的食物应该装进保鲜盒。
尽管肉禽蛋是沙门氏菌的主要感染源,但吃一些生蔬菜、豆制品等食品也可能染病,美国就曾经出现过生吃西红柿和花生酱导致多人感染上沙门氏菌的情况。
何计国表示,一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表皮上也可能沾染沙门氏菌,人们如果生吃没有清洗干净的蔬菜的话,就有可能发生沙门氏菌感染。
食物感染沙门氏菌后,食物味道和形态都不会发生变化。那到底该如何防范感染沙门氏菌呢?何计国指出,将食物煮熟煮透就能有效杀灭沙门氏菌。据介绍,沙门氏菌的特点是在20~30℃条件下迅速繁殖,最适合的繁殖温度是 37 ℃左右。但它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在 60 ℃中 15 ― 30 分钟就会死亡,高温烹煮是最好的杀菌方法。
肠炎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的区别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 )属于无宿主特异性而有侵害性的病原菌之一,宿主包括人和各种动物。该菌不仅能引起家禽发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被污染的家禽产品作为肠炎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据报道,日、美等发达国家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40%~80%是由禽沙门氏菌引起的,其中主要病原为肠炎沙门氏菌(S G Mellroy,et al.1989)。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都柏林沙门氏菌,为非模式菌株,培养温度:37℃,本菌可导致人或动物的腹泻、败血症。都柏林沙门氏菌,可导致败血症、腹泻等症。以水平、垂直传播。本菌培养温度:37℃,可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保存。2012年8月15日下午,三亚市卫生部门发布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结果,本起食物中毒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鸡蛋放久了容易感染细菌
鸡蛋放久了容易感染细菌
新研究表明,鸡蛋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冷藏存储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式。
目前,欧盟规定的鸡蛋最迟销售期限是21天,最佳食用期限是28天。欧洲食品安全局生物危害专家委员会发现,如果鸡蛋的最迟销售期限从21天延长至28天,那么生鸡蛋和未煮透鸡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会分别增加40%和50%。
如果最迟销售期限改为42天,最佳食用期限改为70天,那么不管是生鸡蛋还是未煮透的鸡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都比目前高3倍。
专家说,如果鸡蛋内已经存在沙门氏菌,病菌会随着温度上升和存储时间增加而迅速增殖,不过彻底烹饪就不会有问题。
专家建议,冷藏保存是减少沙门氏菌风险的唯一方式。但是,如果超过最迟销售期限和最佳食用期限3周,即使处于冷藏状态,鸡蛋携带沙门氏菌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细菌,可引发急性肠胃炎,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病情往往持续4至7天,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沙门氏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品感染人类,食用新鲜且烹饪熟的食物是防止感染沙门氏菌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