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午睡的老人
不宜午睡的老人
有些老年人午睡醒来,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及疲乏等不舒服现象。一些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有几种人不宜睡午觉。
年龄在64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血压过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这是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量减少,容易使这些老年人出现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宜睡午觉。只要白天不过度疲劳,能适量参加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晚上按时就寝,保证睡眠质量,白天就不必再睡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有机化学博士黄顶立对455名70岁老人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有午睡习惯者占60.7%。其中男性比女性多,而有午睡习惯的心肌梗塞病史者,又比无心肌梗塞病史者多。在6年的研究调查期,共有75人死亡,其中有午睡习惯者的死亡率为20%。进一步调查,去除多项生活形态、危险因子、疾病等干扰因素后,有午睡习惯的平均死亡率相对风险较高,约为没有午睡习惯者的1.1倍。
老人午睡应注意什么
1.午睡时间不宜太长。老人睡眠时间较少,白天睡的时间过长,势必使夜晚难以入睡。因此,老年人午睡应以1小时左右为宜,不宜睡时过长。
2.不宜饭后马上就上床。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饭后胃肠道需要较多血量消化食物。如饭后马上入睡,会影响血液进入胃肠系统,妨碍食物消化,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3.不宜和衣而睡。老年人午睡决不可因怕麻烦而和衣而睡,这也许就是您中午睡不着觉的原因之一。您应宽衣、解带,并要盖好再睡,以免着凉感冒。
4.不宜对风而睡。老年人抵抗力差,吹风很易感冒。因此,老年人午睡时不可对着"风头"迎风而睡,不可在风遁上午睡,也不可吹着风扇或空调而睡。
5.不宜坐着午睡。如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午睡,或者趴在桌子边午睡,醒来后常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以及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脑贫血"引起的。老年人心功能较差,坐着睡觉时心率较慢,血管扩张,流经各种脏器的血液速度相对减慢。如果坐着睡,流人脑子的血液就会更加减少。特别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要进入胃肠系统,加上"坐姿",就会进一步加重"脑贫血",导致上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发生。
怎么午睡好 午睡不是人人合适
1、夜晚本来就睡得不好,或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宜午睡,否则会加重晚间失眠。
2、晚上睡足七八个小时,白天仍觉得困倦的人,最好不要由着自己去睡,因为睡太多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午睡只会加重症状。
3、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
趴着睡易诱发胃炎警惕午睡4禁忌
1、不宜午睡4人群
联邦德国医学专家舒莱等研究指出,以下三种人不宜午睡:①65岁以上,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②血压过低的人;③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由于脑血管变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的人。这是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量减少,容易出现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午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科学地进行。
2、不能随处午睡
午睡不能随便在走廊下、树荫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就地躺下就睡,也不要在穿堂风或风口处午睡。因为人在睡眠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重者受凉感冒,轻者醒后身体不适。
3、午睡时间不能长
午睡时间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睡多了由于进入深睡眠,醒来后会感到很不舒服。
4、勿坐着或趴着打盹
不少人由于条件限制,坐着或趴在桌沿上睡午觉,长期形成坐着或趴着午休的习惯,这样极不利于身体健康。
夏季老人睡眠三大注意事项
老人夏季睡觉有讲究
1、选好席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席子。草席、竹席、亚麻席、麻将席,到底哪些适合老年人,哪些不适合呢?
养生专家为你一一分析:草席凉性较低,适合老年人及体质虚弱的人用;亚麻席透气性好,优良的吸汗透气、防静电功能,凉度适中,适宜于老人和儿童;麻将凉席适宜怕热的人用,还能背部按摩,老年人也可以一试。麻将凉席通风透气,散热纳凉,又具有保健按摩作用,对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患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老年人可以选用。需要注意的是竹席,老年人及体质弱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材质的席子。
另外,糖尿病病人夏季慎睡凉席。
2、选好点
老年人有三种觉可以选择。
大觉晚上睡。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有效睡眠时间,也是最佳睡眠时间。晚上少睡半个小时,白天多睡3个小时都补不回来。因此老人最好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早上六七点钟起床,睡眠时间保持在7-8小时。
小觉中午睡。小觉的时间在1-2小时,根据年龄不同又可细分:65-70岁的老人,夏天每天睡小觉2次,可于上午9-10点和下午2-4点之间各小睡1次,每次1小时左右;70-85岁的老人,则以睡90分钟为宜。在冬季,昼长夜短,晚间睡眠时间较长,因此在下午2-3点时小睡1次,时间约为1小时即可。
打盹零星睡。老年人精力差,常常坐着就会打盹。每次10-20分钟即醒,这属于“积零成整”储备精力的方式,能补充脑力,振奋精神。
3、五不宜
老年人体质和中青年大有不同,睡觉的时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不宜坐着睡:如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午睡,或者趴在桌子边午睡,醒来后常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以及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脑贫血”引起的。
午睡不宜长:老人白天睡得时间过长,势必夜晚难以入睡。
不宜和衣睡:宽衣、解带、盖好再睡,以免着凉感冒。
不宜饭后马上睡:饭后马上入睡,影响血液进入胃肠系统,妨碍消化,不利吸收。
不宜对风睡:老年人抵抗力差,吹风很易感冒。
睡眠好坏对人的精力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老年人,更是影响其身体状况的重要因素。照顾好老人在夏天的睡眠,能为老人带去更多的欢乐。
老人睡觉“五讲究”
第一:不宜饭后马上就上床 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饭后胃肠道需要较多血量消化食物。如饭后马 上入睡,会影响血液进入胃肠系统,妨碍食物消化,导致胃肠功能紊 乱,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第二:不宜和衣而睡 老年人午睡决不可因怕麻烦而和衣而唾,应宽衣、解带,并要盖好 再睡,以免着凉感冒。
第三:不宜对风而睡 老年人抵抗力差,吹风很易感冒。因此,老年人午睡时不可对着“风 头”迎风而睡,不可在风遁上午睡,也不可吹着风扇或空调而睡。
第四:不宜坐着午睡 如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午睡,或者趴在桌子边午睡,醒来后常会感 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以及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脑贫血”引起 的。老年人心功能较差,坐着睡觉时心率较慢,血管扩张,流经各种 脏器的血液速度相对减慢。如果坐着睡,流人脑子的血液就会更加减 少。特别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要进入胃肠系统,加上“坐姿”,就会进 一步加重“脑贫血”,导致上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发生。
第五: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老人睡眠时间较少,白天睡的时间过长,势必使夜晚难以入睡。因 此,老年人午睡应以 1 小时左右为宜,不宜睡时过长。
午饭后多久可以睡觉 吃完午饭后睡觉要注意些什么
1、注意保暖,严防感冒
上班族午睡通常是在办公室,学生可能是在教室,这种情况一定要配备好保暖的毯子,避免睡着后感冒。
2、起床后不要立即剧烈运动。
刚清醒时血液循环还未回到正常水平,心脑供血不足,易使人头晕、胸闷、气促。
3、失眠者不宜午睡,以免干扰夜间的睡眠。
冬天需要午睡吗
首先,能补眠解乏,这是毋庸置疑的。良好的午睡能消除上午工作的疲劳,身体得以休息,下午工作更有精神。
其次,午睡有利于恢复体能、保护大脑和提高免疫力。中午人体困乏,午睡能够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作用。
但是,午睡虽然好处多,但是并非人人适合。
首先,冬季午睡尽量在床上睡,一方面能很好的保暖,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良睡姿,不会越睡越累。
其次,冬季午睡有些人不适合。一般青少年、儿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需要午睡。
而65岁以上的老人或过度肥胖的人群不适宜午睡,一方面会导致老人晚上睡不着,另一方面午睡运动少,更容易导致肥胖。
血液循环差、血压低的人群也不适宜午睡,这样会导致血液循环更差,血液更低,造成呼吸困难。人体进入睡眠期间,血压下降并集中到胃部进行消化食物,低血压人群会因为血压低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甚至出现中风。
所以,冬季午睡也有很多技巧在内,睡不好,还会有很多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