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和油的一些秘密
关于调和油的一些秘密
调和油热销
“柴米油盐酱醋茶”被称为开门七件事,囊括的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油”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里的“油”指的就是食用油。从最初的麻油、香油等单一品种的油,到经过深加工的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增强,更加符合居民膳食结构的油应运而生了。
众所周知,多种原料的调和油代表的是更健康也更均衡的营养摄入方式。青岛糖尿病医院营养科主任顾萍认为,调和油对岛城的消费者还是比较适用的,因为“山东地区居民日常用油是以花生油为主,其他种类的油摄入量相对较少,而花生油里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按照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用油量,饱和脂肪酸是不能超过30%的,单纯使用花生油就会超量。相比较而言,添加了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多种油类的调和油营养更均衡一些。”
一种油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其含有的脂肪酸。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进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对人体的健康则是有益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佳比例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能达到1∶1∶1,这也就是“金龙鱼”食用油在国内市场最早提出的调和油概念。借助这一新的食用油理念,“调和油”连同“金龙鱼”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其他食用油品牌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调和油产品,抢滩调和油市场。
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食用调和油的产量达238万吨,占小包装食用油507万吨的46.9%,已经超过大豆油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种。
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调和油几乎能够占据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各种品牌、各种名目的调和油足足可以摆满一个货架,粗略统计一下市场上的调和油能够达到20余种,价格从三四十元到七八十元不等,还有上百元的高端产品。
“比例”成谜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就是这“比例”二字,赋予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以无限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市面上一桶5升售价79.9元的坚果调和油,产品标签的配料表显示,这款油包含“大豆油、葵花仁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初榨橄榄油、山茶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8种原料油。而按照国家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也就是说,配料表中排名第一位的原料应该是产品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多少按照排名呈依次递减。由此看来,这种“坚果调和油”中含量最高的,应该是大豆油。但大豆显然不是坚果。
这种名难符实的情况在调和油中并不少见。
龙大的一款“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包装上饱满的大粒花生让人似乎闻见了浓浓的花生香气,但配料表显示的原料则为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按照食品包装通则不难推断出这种所谓的“浓香花生调和油”中,最多的原料其实是菜籽油和大豆油。
无独有偶,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的“花生油”成分排在第三位、金龙鱼鱼油调和油中鱼油成分排在配料表中的倒数第二位……
据了解,目前橄榄油的价格是大豆油价格的4到5倍,在比例不公示的情况下,调和油生产厂家这样做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有业内人士测算,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有3%的盈利。而同样100元、以大豆为基础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整整翻了一番。“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哪种油便宜,就在配料时多添加”成了调和油厂家的普遍做法。
有误导消费之嫌
对于调和油的配比,各个食用油厂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缄其口。记者电话联系了龙大植物油生产厂家,询问该品牌的花生调和油中哪种原料油含量最高,工作人员的回答直言不讳,“大豆油含量最高”。至于为什么大豆油的含量最多却名为“花生浓香调和油”,该工作人员表示,“过去叫花生调和油,现在都叫调和油了”并迅速挂断了电话。而另一家青岛本地的食用油生产企业“品品好粮油有限公司”则未对“调和油的配比”问题予以回复。
对于生产企业的这种做法,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孙庆杰教授表示很不理解。他说,“调和油各种成分的配比应该在配料表里有所体现,明明是大豆油含量最多,却以价格较高的花生油来命名,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孙教授分析,这与厂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无关系,“调和油的出现除了健康因素之外,与生产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有很大关系”。
标准一直难产
调和油在调配比例方面的混乱,与规范的缺失不无关系。据了解,调和油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的境况已经持续了7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确切的出台时间。
《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制定最初始于2005年,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当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2007年,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着手制定相关标准,还邀请了知名植物油企业讨论调和油比例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得以冠名;2008年,《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并提交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2012年8月,中国粮油学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当年底或今年上半年出台。但是直到现在,也仍然没有结论。
孙庆杰教授认为,调和油市场非常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标准予以规范,“要明确规定含量最高的花生油比例达到30%或者50%,才能命名为‘花生调和油’,调和油含量中比例最高的原料达到要求的数值,才能叫做某某调和油。”
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副会长王兴国在公开场合表示:“油检测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油加油就是神仙都发愁。”
与调和油标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第二版国家标准早在2003年便已经修订完成;2008年,亚麻籽油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更新;就连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橄榄油,也已于2009年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
一方面是亟待规范的市场,一方面是难产的国家标准,其中的难言之隐不仅是技术的问题,也是来自于多方利益的博弈。有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参与制定标准讨论的企业,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抵制国家相关标准的出台,才造成了调和油国家标准至今悬而未决的局面。
正是因为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很多厂商才倾向于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或者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最终深受其害的只能是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对于调和油的比例问题,很多消费者并未在意,但当真相被揭开,如果消费者知道他们买到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不足10%,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他们还会购买吗?
色拉油和调和油的区别
“油”是人们每日必吃的食物,因此它的用法是否科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使用不当,日积月累甚至可能引发癌症。下面来看看色拉油和调和油的区别吧。
色拉油俗称凉拌油,是将毛油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精制食品油,可用于生吃,因特别适用于西餐"色拉"凉拌菜而得名。色拉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无气味、口感好,用于烹调时不起沫、烟少。在0度条件下冷藏5.5小时仍能保持澄清、透明(花生色拉油除外),除做烹调煎炸用油外主要用于冷餐凉拌油,还可以作为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及各种调味油的原料油。
色拉油一般选用优质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腊、脱脂等工序成为成品。色拉油的包装容器应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掺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 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调和油好吗
在关于调和油好不好的问题上,从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油的需求都不一样。调和油也不是只有单独的一种油,调和油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也研发出不一样的调和油:
1、营养调和油
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制亚油酸含量为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
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
就是以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合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
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例:山茶油符合标准 其耐高温的特性是油品中最好的。
5、高端调和油
例如山茶调和油、橄榄调和油,主要以山茶油、橄榄油等高端油脂为主体。
调和油可以减肥吗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下面一起来看下调和油的热量,如果你想了解其它食物的热量也可以查看我们的食物热量表。
调和油的热量以及减肥功效
别名:调和油
热量:884大卡(100克)
分类:油脂食物
评价:减肥是需要摄入适量植物油,以补充人体所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油脂热量很高,不宜多吃
营养信息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884.32
碳水化合物(克)0.00
脂肪(克)100.00
蛋白质(克)0.00
纤维素(克)0.00
度量单位
度量单位热量(可食部分热量)
1勺金龙鱼食用调和油(10.0克)88大卡
标准(100克)884大卡
调和油的储存方法
选好容器,密封瓶口 储藏食用油最好选用不透光的深色的玻璃瓶。这类容器密闭性好,对日光紫外线有很好的隔离效果,又不会与油脂发生化学变化。特别不要用塑料容器或透明瓶储油,因为塑料容器与油脂发生化学作用而使油脂染上异味,透明瓶不能避光,油脂易于变坏。装油要满,可以减少容器中残留的空气,防止油脂氧化变坏。密闭要严,每次取油后盖严器口,可以延长油脂保质期。 容器清洁,去水干燥 装油容器必须清洗干净,特别是装过油的容器必须彻底去除油脚和油垢,清净后晒干,否则残留水分和油垢,会使油脂发生水解败坏。另外要注意,食油内不能混入水分,否则容易使油脂乳化,混浊变质。 低温保存,防止受热 将储藏食用油的容器放在阴凉、避光、干燥、温度低的地方,尽量减少与空气、阳光的接触。存油不要放在阳光照射处和灶台附近,不然温热影响会加速油脂劣变。
食用调和油注意事项
1、沾上补脑价格猛增
昨天,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标注着“添加橄榄油软化血管”、“深海鱼油、藻油健脑降脂均衡膳食”等醒目字样的深海鱼油调和油、藻油调和油,均被放到醒目位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记者注意到,以5L装为例,普通调和油价格只有60元,深海鱼油调和油和藻油调和油则在90元上下,橄榄调和油更是比普通调和油价格高了近一倍。一桶调和油究竟含有多少深海鱼油或者藻油呢?记者深入走访了业内人士。一位多年从事食用油生产的厂商业内人士透露说,由于没有国家标准,所以究竟添多少,只有企业自己说了算。
2、含量不足功效甚微
打出“健脑”新概念调和油真的能达到其宣称的特殊效果吗?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李国逊向记者表示,在调和油中添加的深海鱼油、藻油、橄榄油等物质只有与其中大豆油等配比达到相同的比例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而这样的添加量在目前的新概念调和油中很难实现,含量不足时功效甚微。比如,深海鱼油确有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其中DHA、EPA也有健脑功效,但从临床医学看,成人脑部及神经发育都已完成,进补意义不大,只有部分青少年和老年人可按医嘱食用鱼油胶囊摄取营养。此外,有的调和油里添加的物质受温度限制,其吃法很重要。如橄榄油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适合调制凉菜生食,其不饱和脂肪酸遇高温会迅速转化成饱和脂肪酸,并不适合中式高温烹炸。
3、食用油得调换着吃
面对五花八门的调和油,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择呢?一位多年从事粮油研究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选择调和油,人们的消费观念很重要。他说,对于市场上的一些打着新概念的食品,有的消费者往往存在一定消费误区,想通过吃某些食品达到某种“疗效”。而实际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食品是不能够具有“疗效”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新概念调和油,首先它只是食品,虽然一些商家宣称添加了其他物质,但消费者并不能因此就对其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认为添加了这些物质,食用后就会达到某种效果。而商家的有些宣传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此种心理。对于食用油来说,因添加不同,其脂肪酸、微量元素也都不一样。这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是调和油,也不能长期只吃一种,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好购买2升以下的中小包装食用油,经常换着吃,这样才有助于营养全面摄入。”
选购调和油的方法
一、如何选购调和油
1、选油观
以前吃油不讲成份只要香,当下吃油还要看健康。食用油外观都一样,内部成份看质量。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缺少一样不健康。市场上的食用油没有一家标成份,只标一个不饱和脂肪酸的糊涂帐。
2、咋选油
以前糊糊涂涂吃油,如今明明白白消费。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三种成份记心上。油酸主要供热量,亚油酸促进生长发育治创伤,亚麻酸清洗血管,补充大脑眼睛亮。缺少一种不健康。
3、选对油
慢性病,重在防,三分治病,七分养。吃油也要讲配方,选油不是贵的好,选对成份价值高。
4、选错油
学生记忆力下降,中年就是亚健康,不是高血压,就是高血糖;老年中风偏瘫躺在床,个人受罪儿女劳累;家庭生活无质量。
5、选啥油
橄榄油、山茶油、玉米油、花生油主含油酸、亚油酸,几乎不含亚麻酸。葵花油、菜子油、豆油,亚麻酸少含量,心脑健康受影响。
6、健康调和油
亚油酸4份含量48%,亚麻酸1份含量12%,全国独家既表明成分又表明含量,健康油全营养,比例平衡才健康。
二、调和油的功效
1、养胃健胃、提高免疫力、排毒解毒、开胃消食。
2、油酸主要供热量,亚油酸促进生长发育治创伤,亚麻酸清洗血管,补充大脑眼睛亮。
调和油多少钱一斤
一般现在购买食用油都是以瓶装或者桶装购买的了,在各大超市或者网上超市都能够便捷购买调和油。比较出名的调和油牌子有金龙鱼、多力、鲁花等等。由于油是每天烹饪都要用到的材料,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桶装,5L的桶装价格在100元左右,比花生油便宜,性价比会比较高,但没有花生油独特的香味。有的朋友还是会自行在外购买散装的调和油, 金龙鱼调和油一般一斤是27元左右,但为了避免购买到不及格的调和油影响到健康问题,建议朋友们还是到正规的超市进行选购。
调和油是什么油
简单来说,调和油就是根据大众的口味以及需求,通过其他油脂经过调理炼制而成的健康营养食用油。一般来说,都会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油脂,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由于调和油的营养丰富,而且可用性多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诉求,而且可以一种油能够多种用途,是美味烹饪的好帮手。
孕妇能吃调和油吗
在食补的过程之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问题,现在比较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孕妇能吃调和油吗,因为调和油毕竟不是原生态的食用油,有些孕妇就会担心食用油中的一些物质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调和油的话吃起来没有花生油好吃,但是由于调和油混合了多种食用油,这样会使营养更均衡,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而且价钱也比花生油低好多。
由以上可以看出,胎儿发育的好与不好,与孕妇吃不吃调和油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怀孕的过程中,孕妇可以适量的食用调和油,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要定期去医院做孕检,及时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以便胎儿有不良症状时及时的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