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硬拉哪个部位最容易受伤
做硬拉哪个部位最容易受伤
硬拉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腰部。一是硬拉本来是主要依靠臀大肌,腘绳肌群等发力的动作,但是一旦姿势稍微不正确,就会把力量转移到脊柱上,导致腰椎损伤。二是在硬拉中整个背肌、胸肌、腰肌、腹肌等主要是用于躯干的稳定,保持脊柱中立,保证力量传到。但如果动作错误,非常容易导致腰部受力过大,造成受伤。
男性哪些部位最容易受伤
的生命很顽强,却也很脆弱。在意外伤害面前,我们的血肉之躯常常“不堪一击”。那么,哪些部位是致命要害?一旦遇到意外,我们又该如何“保命”?
1.太阳穴:这是颅骨最薄弱的部分,骨板厚度最薄处仅为1—2毫米,且太阳穴下方有大脑中动脉。如果遭受暴力打击,易造成血管破裂大出血,引发颅内血肿,使人陷入昏迷。伤后应及时手术,否则可能致命。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殴打伤、跌落伤、砸伤、冲撞伤等。
防护措施:在地震或踩踏事件发生时,首先保护头颈部,用一只手捂住太阳穴,另一只手从后方护住颈椎,两个手肘向前夹紧护住面部,同时弯曲身体为“婴儿状”,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也是保护头部其他部位的姿势。
2.后脑勺:里面有呼吸心跳中枢脑干,它负责维持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可以说是“生命中枢”。后脑勺的颅骨相对薄弱,如遭重创,也会引发颅内血肿致命。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殴打伤、跌落伤、砸伤、跌倒伤等。
防护措施:大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缺氧4分钟即可造成脑细胞死亡。因此,外出散步、活动、游玩时,应尽量远离高层建筑群,少在陡峭的山壁下行走或停留,防止被坠落物或滚石砸伤。防护姿势同上一条。
若不幸头部受伤,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头部CT,排除颅内血肿。有的头外伤患者短暂昏迷后会清醒,然后再度陷入昏迷,这有可能是颅内出血的前兆;有的头外伤没有表皮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否则,一旦颅内出血再去医院就来不及了。
3.颈椎:这是人体最脆弱的神经中枢“走廊”,一旦严重损伤即可致命。据统计,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率死亡率可达15%—20%。尤其高位颈椎骨折,易造成呼吸心跳骤停。另外,气管受伤,容易造成窒息;喉结旁边的颈动脉受伤,则易因失血过多致死。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刀伤、跌落伤、运动伤等。单双杠、滑冰、滑板、跳水、舞蹈等较易伤害颈椎。
防护措施:每逢夏季,游泳的人因跳水时头部撞击障碍物,引起颈椎骨折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在不熟悉深浅的水域和提示禁止跳水的水域一定不能“扎猛子”。
一旦发生颈椎意外伤害,应把患者平放在地上,尽量固定住患者的头颈部,不能任其摆动,更不能随意进行按摩,以防损伤神经。如出现呼吸困难,必须立即清除口腔内容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
4.四肢动脉:处于上臂的肱动脉和大腿根部的股动脉,都在身体比较浅表的位置,不仅容易受伤,且易因出血过多导致死亡。如果出血量超过人体血量的30%,即可危及生命。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刀伤等。
防护措施:如果出现大伤口,首先按住动脉上离心脏更近一端的搏动点,快速止血,然后迅速寻找干净的毛巾、手绢、纱布等用力按压在伤口上。如果仍流血不止,用绷带、手绢、毛巾等作为止血带,勒紧伤口上端的肢体。陈志提醒,如果上肢受伤,止血带只能用于上臂的上1/3处和下1/3处,不能勒住上臂中间或小臂;连续使用止血带不能超过1小时,每小时松开1—5分钟。
5.心脏:作为人体的供血动力,心脏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如发生穿透性外伤或暴力打击,可引发大出血或心脏骤停,伤者会迅速死亡。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枪伤、刀伤、武术、散打等。
防护措施:心脏严重受损后,伤者会出现晕厥、四肢抽搐、心脏停跳、脉搏消失、呼吸停止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如有利器刺入体内,切忌拔出,应先将异物固定住,再用干净毛巾、棉垫等包扎伤口。
6.肾脏:两肾分别位于腰部脊柱两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后腰。肾脏易受伤,如果外伤严重,可导致肾破裂,引起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跌落伤、运动伤、跌倒伤等。一些老人摔倒后腰撞击在硬物上,也可因肾破裂致死。
防护措施:老人防跌倒很重要。家中地板不要太滑,不要有电线,家具摆设等要尽量避免尖锐边角。老人行走步幅要小,起、坐等动作不要太急;平时要加强下肢力量的锻炼,雨雪天尽量不要外出。如果老人摔伤后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除心脏和肾脏外,其他内脏若受到重创,也有致命的可能。如肺脏被伤,可能导致胸腔被空气填满,形成张力性气胸,致人死亡;肝脏和脾脏虽在肋骨保护之下,但因两肋比较脆弱,也容易受伤。一旦受伤破裂,易导致腹腔大出血,伤者可因失血过多而致死。
因此,在遇到车祸等重大撞击时,要张口呼吸,不要闭嘴屏住呼吸。如果伤者胸部有开放性伤口,且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要用塑料布、保鲜膜等不透气的材料快速封闭伤口,平整周边,防止空气进入胸腔。陈志提醒,内脏受伤导致的腹腔大出血,外表可能看不出来,所以,一旦两肋受伤,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做检查排除体内出血的可能。
硬拉容易受伤哪些部位 硬拉腰部受伤后怎么办
无论是腰部肌肉受伤还是腰椎受伤,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运动,以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1.肌肉拉伤一般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冷敷十几分钟;
2.一天以后至恢复可以进行热敷和局部按摩;
3.使用消肿止痛酊等活血化瘀药物;
4.可以用透气性好的绷带对伤处进行包扎;
5.建议不要弯腰,情况严重则需要就医。
长期的练习导致的腰椎受伤,甚至腰椎间盘突出,那么就需要前往医院治疗,按照医嘱运动与生活。
硬拉容易受伤哪些部位 硬拉中哪些部位容易受伤
硬拉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腰部。
硬拉本来是主要依靠臀大肌,腘绳肌群等发力的动作,但是一旦姿势稍微不正确,就会给脊柱非常大的压力,导致腰椎损伤。
在硬拉中整个背肌、胸肌、腰肌、腹肌等主要是用于躯干的稳定,保持脊柱中立,保证力量传导。但如果动作错误,非常容易导致腰部受力过大,造成受伤。
错误训练伤害身体 过高强度导致受伤
很多人做硬拉一味追求大重量,认为重量越大越能刺激肌肉。这个做法会让身体遭受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压力,导致身体受伤。并且重量越大,动作要求越严格,稍微不慎,就非常容易受伤且受伤严重。硬拉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从自己所能承受的强度做起,逐渐增加难度。
硬拉重量选择为:该重量下所能连续做的最高次数为6-12次。此重量下可以最好的锻炼肌肉体积,并能起到较好的锻炼肌肉力量的效果。
肌肉酸痛和腰部拉伤要分清 腰疼还能继续做硬拉吗
腰部拉上之后,不能再继续进行腰部用力较多的运动,应该等拉伤完全恢复,再进行锻炼。如果在拉伤期间继续做硬拉等腰部运动,会使受伤部位再次受到刺激,加上腰伤容易导致动作变形,伤害更重,容易使伤情变得严重,延缓恢复,甚至会导致腰肌劳损。
硬拉后腰部肌肉酸痛,一般三天后可以继续做硬拉训练。这是因为腰部肌肉在经过训练后,一般需要72小时的恢复时间,如果每天锻炼,肌肉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从而变得萎缩,薄弱无力。三天之后即使腰部还有轻微的疼痛,也可以进行训练,不受影响。
次数、时间、难度和饮食安排 只练硬拉深蹲卧推好吗
只做硬拉深蹲卧推当然不好。
1.只做硬拉深蹲卧推,身体很快就会进入一个平台期,此时很难再有突破,因此,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独立部位的锻炼,单独训练肩,二头三头,上背,下背等。
2.其次,只做硬拉深蹲卧推,缺乏有氧训练,心肺能力无法锻炼,得不到增强,在进行大力量训练时容易因此不能稳定持续的进行,身体恢复能力也会较差。
硬拉中哪些部位容易受伤
硬拉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腰部。
腰椎:硬拉本来是主要依靠臀大肌,腘绳肌群等发力的动作,但是一旦姿势稍微不正确,就会给脊柱非常大的压力,导致腰椎损伤。
腰部肌肉受伤:在硬拉中整个背肌、胸肌、腰肌、腹肌等主要是用于躯干的稳定,保持脊柱中立,保证力量传导。但如果动作错误,非常容易导致腰部受力过大,造成受伤。
硬拉伤腰怎么处理 腰部拉伤后还能继续做硬拉吗
腰部拉伤后不能做硬拉,也不能做腰部运动较大的运动。
腰部受伤以后,要等伤情完全好转再进行硬拉等有关腰部的运动。如果在带伤的情况下做硬拉,一则容易动作变形,二则重复对受伤部位进行刺激,这样很容易导致腰部受伤加重,甚至导致腰肌劳损。
硬拉腰疼如何缓解 小提示
除非核心部位肌肉较弱,否则一般情况下,做硬拉导致腰疼是很少的,如果出现腰部疼痛,一定要引起警惕,腰部是硬拉中最容易伤害到也是伤害最大的部位,在无法辨认的情况下,应当前往医院治疗,并请专业人士指正动作。
女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1、头发:
女性如果一年染发次数超过12次,那她患淋巴瘤的概率会比从不染发的女性高26%。每年染发不要超过两次,染发前一定要做皮肤测试。
头发该如何保养?
正确的梳发每次洗头发之前,最好花点时间将头发先梳一梳,然后将打结的部份解开,梳发的动机在于将头皮上的污垢与头发的污垢,利用梳发先梳落。正确的洗发与护发由洗发能够给受伤的头发营养成份,让头发由内到外恢复生气。洗头发的时候要注意,必须照顾头皮、发根,因为这两个地方关系到你的头发健康哦!透过手指对于头皮的按压,能够增加头皮健康、血液循环,当然就可以增加头发的健康。然后发尾必须仔细的清洗,才能使头发发尾吸收到营养。
2、眼睛:
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绝经期……“视力危机”几乎贯穿女性一生。在这些阶段,女性应多补充B族维生素。
眼睛该如何保养?
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
3、鼻子: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女性经期时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免疫力相对较差,呼吸道更容易感染。在此期间,应远离污染较重的地方,或过冷、过热的环境。秋冬季,鼻子的保养尤为重要。
清晨洗脸时,用毛巾揉揉鼻唇、鼻翼两侧及周围的皮肤,致稍红润、发热感。也可以用拇指、食指夹住鼻根,用力由上而下连拉几次。或者用拇指、食指伸入鼻腔前庭处,夹住鼻中膈软骨,轻轻地下拉几次。
这些机械的刺激按摩可使鼻周围血管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保持正常温度,使之尽快地适应外界的气温,提高鼻子的御寒能力。杜绝用手挖鼻的习惯。平时擤鼻涕,要逐个鼻孔擤,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鼻内分泌物压入鼻周空腔鼻窦、鼻咽管,发生鼻窦、中耳腔感染。
男性哪些部位最容易受伤
1.太阳穴:这是颅骨最薄弱的部分,骨板厚度最薄处仅为1—2毫米,且太阳穴下方有大脑中动脉。如果遭受暴力打击,易造成血管破裂大出血,引发颅内血肿,使人陷入昏迷。伤后应及时手术,否则可能致命。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殴打伤、跌落伤、砸伤、冲撞伤等。
防护措施:在地震或踩踏事件发生时,首先保护头颈部,用一只手捂住太阳穴,另一只手从后方护住颈椎,两个手肘向前夹紧护住面部,同时弯曲身体为“婴儿状”,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也是保护头部其他部位的姿势。
2.后脑勺:里面有呼吸心跳中枢脑干,它负责维持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可以说是“生命中枢”。后脑勺的颅骨相对薄弱,如遭重创,也会引发颅内血肿致命。
常见受伤情况:车祸伤、殴打伤、跌落伤、砸伤、跌倒伤等。
防护措施:大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缺氧4分钟即可造成脑细胞死亡。因此,外出散步、活动、游玩时,应尽量远离高层建筑群,少在陡峭的山壁下行走或停留,防止被坠落物或滚石砸伤。防护姿势同上一条。
若不幸头部受伤,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头部CT,排除颅内血肿。有的头外伤患者短暂昏迷后会清醒,然后再度陷入昏迷,这有可能是颅内出血的前兆;有的头外伤没有表皮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否则,一旦颅内出血再去医院就来不及了。
硬拉需要腰带吗 只靠腰带就可以保护腰部吗
并不是。腰带在硬拉时给予腰部的保护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增强核心和保证脊柱正确姿态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做硬拉最关键的还是保持动作的正确,不要给腰部过大的压力,才能保证腰部不受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做硬拉动作时后脑勺、胸椎、骶骨三点保持一条直线,腰背挺直,不要弯曲弓背。
硬拉伤膝盖吗
在做硬拉时,只要正确训练,是不会伤害膝盖的。
陆地上几乎任何的运动都会对膝盖产生压力,造成轻微的磨损,包括走路都是一样。但是这种轻微损害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硬拉也是一样。在正确的的训练下做硬拉,因为增强了腿部和膝盖部位的肌肉,从而在平时可以更好的减少膝关节的受力,反而可以更好的保护膝盖。当然,如果动作错误,硬拉对膝盖的伤害还是很大的。如果硬拉动作不正确,或者训练未热身,没活动关节拉开韧带,那么很可能导致力量大部分传导到膝盖上,使膝关节承受太大的压力,或者突然的高强度运动,膝盖来不及适应,造成膝盖受伤。
运动时这六个部位最容易受伤
肩部:单手画圈预防肩损伤
肩关节扭伤一般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和韧带损伤所致。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肩关节部位的肌肉比较薄弱;二是运动之前没针对肩关节进行局部热身。
支招:热身和保暖可为肩关节保驾护航。肩关节的局部热身可以试试以肩部为圆心做单手画圈动作,这个运动可以充分锻炼肩部周围的四块肌肉。另外,肩部很容易着凉,尤其是发生肩关节酸痛的部位,日常要注意保暖,那些经常在空调房里穿无袖上衣的白领也需要多注意。
腰部:“小燕飞”甩掉腰疼
人们腰部的骨骼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退变,预防腰部损伤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多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
支招:腰疼的人平时可以多做做“小燕飞”。趴在床上,将双臂伸展至头两侧,然后双臂与双腿用力抬起再放下。这样可以增强腰背肌力量,避免因动作过大而拉伤腰部。
除了锻炼腰背肌外,保持日常正确的坐姿也是关键,很多腰疼是由于长时间坐姿不良引起的。
跟腱:慢跑预防跟腱断裂
跟腱损伤总是很低调,因为受伤后没有明显肿胀。很多人以为是脚扭到了,休息几天就好,结果连续一两周脚都没有好转,才去医院就诊。其实,运动时最易出现跟腱断裂的是打羽毛球,其次是踢足球。
支招:判断自己是否出现跟腱断裂,可以尝试蹬地、跃动,患足的脚后跟会提不起来,前脚掌没法着地站立,这种情况一般是跟腱断裂。在做激烈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建议大家在剧烈运动前进行慢跑,跑到微微出汗后,做一些拉伸运动。比如,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膝屈置于屁股后面。一只手扶椅子,收紧腹部,背部挺直。另一只手将脚踝尽量靠近臀部,拉伸肌肉。
膝盖:蹲一蹲告别膝损伤
如果膝关节长期肿胀和疼痛,这表明你的膝关节已经使用过度。这个时候就要多休息,减少运动量。
支招:预防膝关节损伤,要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股四头肌力量和腿部伸肌与屈肌的力量,多做静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靠墙,身体下蹲,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超过90度,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脚踝:弹力带绷走崴脚
走路总崴脚,说明你的踝关节肌肉力量太差了!这是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无法固定踝关节所致。脚踝消肿后应该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这样才能避免习惯性崴脚。
支招:建议大家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可以尝试抗阻“绷脚”,方法是:坐在床上,将腿伸直,皮筋一端握在手中固定,另一端套在脚尖上,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动作,即脚尖用力向下踩。
肘部:矿泉水瓶赶走网球肘
突然间就觉得肘关节酸痛用不上力,严重的时候甚至在手指伸直、伸腕或刷牙时也会出现疼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很可能是患上了网球肘。除了打网球的人,家庭主妇、木工及中老年人等,都是网球肘易发人群。
支招:对付网球肘重在锻炼前臂肌肉力量,平时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双手握住水瓶,分别以肘关节和腕关节为中心上下抬举水瓶。这样可协调伸肌与屈肌,预防网球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