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孩子身高标准与什么有关

小孩子身高标准与什么有关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1)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

(3) 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4) 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上文就是详细的讲解了一下小孩子身高标准与什么有关的呢,相信各位家长们已经明白了,所以一定让自己的孩子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的,避免熬夜的现象发生的,不要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的。

孩子身高标准指标

下表显示的是宝宝0~3岁身高范围。

月(年)龄男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女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

初生 46.2~54.845.8~53.9

1个月 49.9~59.249.2~57.9

2个月 53.2~62.952.2~61.3

3个月56.1~66.154.9~64.2

4个月58.6~68.757.2~66.8

5个月60.8~71.059.2~69.0

6个月62.8~72.961.0~70.9

7个月64.5~74.562.5~72.6

8个月66.0~76.064.0~74.2

9个月67.4~77.365.3~75.6

10个月68.7~78.666.6~77.0

11个月69.9~79.967.8~78.3

12个月71.0~81.269.0~79.6

15个月74.1~84.872.2~83.3

18个月76.7~88.175.1~86.7

21个月79.1~91.277.8~89.8

24个月 81.3~94.080.3~92.6

2.5岁85.8~98.784.9~97.7

3岁 89.9~103.288.8~102.3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2岁的宝宝身高体重有什么标准啊

2岁宝宝身高标准

2岁男宝宝身高标准:78.3-99.5,平均88.5。

2岁女宝宝身高标准:77.3-98.0,平均87.2。

2岁宝宝身长标准计算法:75+(5厘米×年龄)。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妈妈要及时的带宝宝就医检查。

2岁宝宝体重标准

2岁男宝宝体重标准:9.06-17.54,平均12.54。

2岁女宝宝体重标准:8.70-16.77,平均11.92。

2岁宝宝体重标准计算法:(年龄×2)+8千克。

一岁半宝宝身高体重 一岁半宝宝身高标准

一岁半男宝宝身高标准:73.6-92.4cm,平均82.7cm。

一岁半女宝宝身高标准:72.8-91.0cm,平均81.5cm。

一岁半宝宝身高标准计算法: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宝宝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宝宝体重身高标准介绍

宝宝头围标准计算公式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

婴儿每个月体重身高长多少才正常

1月

体重标准:3.6-5.0

身高标准:52.1-57.0

心智发育:伏卧抬头 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

体重标准:4.3-6.0

身高标准:55.5-60.7

心智发育:伏卧抬头 90度,笑出声、尖声叫、应答性发声。

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

年龄别体重

根据不同年龄体重的正常值来检测肥胖。方法简单,适用于小年龄儿童。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为超重,超过3个标准差为肥胖(有标准表格)。用体重作为判定标准时,还要考虑身高和体型,同一年龄的孩子,身高偏高孩子的体重比偏矮的孩子要重,因此,需同时目测孩子的体型以减少误差。

皮褶厚度

是直接测量局部体脂的一个方法。皮下脂肪厚度与全身脂肪含量的关系与年龄、性别、脂肪堆积量及测量技术有关。成人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三分之一,在新生儿则占70%~80%。目前国内尚无不同年龄组儿童皮褶厚度正常百分位数可参考。

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此数值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而变化。bmi处于同年龄85百分位以上者为超重。在成年人,1998年who公布的标准为:bmi介于18.5~24.9为正常;25.0~29.9为超重;≥30.0为肥胖。其中30.0~34.9为ⅰ度,35.0~39.9为ⅱ度,≥40.0为ⅲ度。考虑到亚洲人的遗传及环境因素和局部脂肪积聚的特点与欧美人不同,2000年2月,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人体重分级建议,即:bmi介于18.5~22.9为正常;≥23.0为超重;25.0~29.9为ⅰ度肥胖;≥30.0为ⅱ度肥胖。

身高标准体重

根据不同身高列出相应标准体重作为标准进行评价,该方法是who推荐的普遍应用的方法。身高别体重超过参照人群的20%作为诊断肥胖的界值点。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3岁宝宝身高体重的标准

3岁宝宝身高标准

3岁男宝宝身高标准:86.3-109.4 ,平均97.5。

3岁女宝宝身高标准:85.4-108.1,平均96.3。

身高标准计算:2-12岁以后宝宝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3岁宝宝体重标准

3岁男宝宝体重标准:10.61-20.64,平均14.65。

3岁女宝宝体重标准:10.23-20.10,平均14.13。

体重标准计算: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2岁宝宝身高体重 2岁宝宝身高标准

2岁男宝宝身高标准:78.3-99.5,平均88.5。

2岁女宝宝身高标准:77.3-98.0,平均87.2。

2岁宝宝身长标准计算法:75+(5厘米×年龄)。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妈妈要及时的带宝宝就医检查。

相关推荐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宝宝身高标准是多少,是有计算公式的。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

新生儿身高标准

男女婴儿的身高标准范围不同,新生男婴45.2-55.8cm,平均50.4cm,女婴44.7-55.0cm,平均49.7cm,新生男婴的平均身高比女婴高。 以月度作为参照时间,因为汲取的营养、生活的环境不同,加上本身遗传因素,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增长速度也不同。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标准量表作为参考,每月对儿童的身高成长进行观察。

四岁是判定儿童矮小分界线

2008年底,铁道部宣布儿童半票身高的上限从1.4米调整到1.5米。2010年,铁道部再次出台新规定,儿童免票的身高标准上限由1.1米调整到1.2米。两次调整的背后是国人不断蹿升的身高。据悉近20年来,世界各国的平均身高都在增长,大概每10年增长1厘米。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长高,但偏偏就有些孩子长得慢,有的是先快后慢,身高不达标。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身高?人体长高的开关到底藏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身高俗语”透露出的一些身高秘密。 三岁定身高有一定道理。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长个”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

初生儿身高标准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身高一直备受妈妈们的关心,这关系到孩子的健康与未来。那么宝宝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标准身高是多少呢?该如何正确测量宝宝的身高?吃什么宝宝能长得高呢?新生儿男宝宝的平均身高会高于女宝宝一些,根据幼儿生长发育测评标准显示,新生儿的身高标准范围为男宝宝45.2-55.8cm,平均值为50.4cm,女宝宝44.7-55.0cm,平均值为49.7cm,伴随着孩子的月份成长,由于受营养、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在迅速生长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月份里,都要一份标准量表,家

孕期情绪低落或影响宝宝长个子

孩子一出生就个子小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孕妇吸烟或饮食差、胎盘功能不正常(一般母体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相关。而在以往的统计中,孕妇营养吸收不够是一大主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营养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越来越少。 临床调查发现,在那些生下“小于胎龄儿”的妈妈中,很大一部分在孕期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等情况,其中部分孕妇为产前忧郁症患者。 很多孕妇在怀孕后由于感受到来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和焦虑。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则是对怀孕过度谨慎紧张,导致神经长

孩子有这四个信号,说明出现了营养不良 身高低同龄儿童很多

学校组织孩子们做体检,医生会为孩子测身高、体重、头围等数据。这些数据是为检查孩子身体发育是否在正常范畴的重要参考数据。尤其是孩子身高,如果营养没有达标,孩子的个头儿较同龄孩子便会滞后一些,若超出正常标准,还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定期带宝宝去医院给孩子做儿童保健,如果发现孩子在体格生长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时,就要请教相关专家适当地为孩子调整饮食。

父母不高孩子如何长高

鉴于这样的遗传规律,有科学家编出了孩子身高的预测公式: 男孩子身高=(爹身高+娘身高)×1.08÷2或(爹身高+ 娘身高+13)÷2 女孩子身高=(爹身高×0.923+娘身高)÷2或(爹身高+ 娘身高-13)÷2 所以,如果一味地以爸爸或妈妈身高标准,来衡量孩子未来的身高是不正确的。 父母的身高决定了孩子的身高,但是孩子可以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到底什么决定身高?、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身高是“天生的”,其实,决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遗传,还包括内分泌、营养代谢、心理、睡眠、运动等很多方面。专家列出了决

新生儿身高标准

新生儿身高标准 男女婴儿的身高标准范围不同,新生男婴45.2-55.8cm,平均50.4cm,女婴44.7-55.0cm,平均49.7cm,新生男婴的平均身高比女婴高。 以月度作为参照时间,因为汲取的营养、生活的环境不同,加上本身遗传因素,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增长速度也不同。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标准量表作为参考,每月对儿童的身高成长进行观察。 婴儿身高的测量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2~3个星期对婴儿进行一次身高测量,无须日测。测量过程最好有2个人合作完成,一个人固定孩子的脑袋、髋关节和膝关节等身体部

女孩初潮很晚才来是怎么回事

女孩初潮年龄很晚的原因1、遗传因素:母亲初潮来得晚,女儿初潮年龄一般也会晚出现。 女孩初潮年龄很晚的原因2、营养不良:有些营养不良的女孩子初经年龄会比较晚。 女孩初潮年龄很晚的原因3、发育迟缓:身高增长缓慢和第二性征姗姗来迟的女孩子,初潮的年龄一般也会延迟。因为月经是随着性征发育成熟才来潮的,发育迟缓的人,月经自然就会晚发。 女孩初潮年龄很晚的原因4、精神因素:如果女孩子身体发育正常,身高和体重符合标准,第二性征也出现了,但是月经还没有来,则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小朋友身高标准是什么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